为了一道小学数学题,家长老师“吵”翻了......

上图是杭州某高校老师发在朋友圈里的一道数学题,这是他上一年级的儿子嘟嘟的课堂作业。

题目是:今年小天10岁,哥哥的年龄比他大得多,哥哥可能是多少岁?答案有四个:60岁;18岁;12岁;9岁。嘟嘟小朋友选了60岁,却被判错。

尽管嘟爸嘟妈都是大学老师,但两人仔细看了这道题,均表示无法理解。既然“大得多”,就该选60岁。“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第二项,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跟儿子解释,为什么必须要选18岁。”嘟爸在朋友圈说。

1


记者做了个入班调查

三分之一小朋友选了“60岁”

记者查了下,这道题出自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的配套课堂作业本,再正规不过了。

记者到杭州两所小学做了个入班调查,对于这道题目,68个小朋友有21人得出了和嘟嘟一样的答案,都认为哥哥可能是60岁。

       实际上,记者问了不少小学数学老师,他们都认同18岁这个答案。

杭州天成教育集团一年级数学老师程艳娟,最近也在作业本上批到了这个题目。“班上很多同学选60岁,因为他们关注到了‘大得多’这三个字,但孩子们忽略了‘哥哥’这个限制。”她说,“这道题的本意是考察学生对‘大得多’这个词的理解,还要学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在做调查时,记者问那些选60岁的同学,“哥哥一般都是几岁?”许多孩子立即就反应过来:“60岁应该是爷爷的年龄,不是哥哥的年龄。”

2


到底大多少才是“大得多”

老师们是这样解答的

程艳娟老师说:“如果单从‘大得多’三个字来理解,选60岁也可以,因为60确实比10岁大得多。但这个题还涉及到实际生活——哥哥的年龄。”

杭州市一所公办小学的数学老师王老师解释说,这是一道比大小的题目,但是和具体的大小不同,它考查的是一年级学生对日常生活场景中一些常用的模糊概念的理解,如“大得多”“小得多”“大一些”“小一些”等等。

“像这样‘大得多’‘小得多’的概念,相对范围比模糊宽泛,必须结合题目的具体情况和选项对比来解答。像这道题如果只看到‘大得多’,那么我也会选60岁,但是题目中明确点出了‘哥哥’,那就应该选18岁。”这位老师说。

排除掉60岁以后,为什么18和10相差8岁,在题目里就算是“大得多”呢?程艳娟老师是这样解释的:“10岁的小朋友,大概读四年级,18岁应该读高三了。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一个高三的学生和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确实更适合用‘大得多’这个词。”

3


凡事就怕较真

家长质疑“标准答案”

       对于老师的解释,不少家长却不认同。

前文中提到的嘟爸就说,“按逻辑选18岁是没错,但出题人低估了现代科技。乔治·默多克的大儿子1958年出生,最小的女儿2003年出生,所以60岁也不算错啊。”

另一位一年级孩子的爸爸坚持认为选60岁没错,因为题干中的“大得多”才是考察目的,毕竟只是一年级,如果从生理上的可能性来考察,有些难为孩子了。

这位父亲说,“我家孩子做过很多这类型的题目,让他选他一定会选18岁,但是选60岁也不该算错。因为在孩子的思维里,哥哥为什么不能比弟弟大60岁呢?”现在独生子女多,在小朋友心目中,哥哥未必就只能是自己父母亲生,碰到年龄差距很大但却是同一辈份的,父母一般也会教他叫“哥哥”。

还有位父亲说,“如果我家孩子选择了60岁,我不会认为他是错的,反而会鼓励他。我希望培养他的质疑精神,而不是学着去适应规则,适应标准答案。”

4


记者问了产科医生

医生给出了出人意料的答案

抱着刨根问底的精神,记者查了不少资料,发现兄弟姐妹年龄相差悬殊的案例并不少见,而且在古代更为常见。

不过,按照医疗界科学的说法,亲兄弟会出现几十岁的年龄差,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同父异母;另一种是赠卵。男性的自然生育可能性是一直到老都存在的,女性虽然在更年期以后就不太会有生育能力,但是通过赠卵的方式,也有机会孕育宝宝。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产六科主任韩秀君说,在2016年,省妇保也有一位61岁的超高龄产妇借助试管婴儿顺利受孕,最后通过剖宫产顺利产子,这位产妇的丈夫也是差不多的年龄。

“年龄在35岁以上的产妇,通常被称为高龄产妇。一般来说,年龄越大,自然怀孕的概率越低,孕期风险也会越大。但是受年龄限制无法生育这样的说法也不对,因为还可以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来实现。比如那位61岁的产妇,年纪已经到更年期以后,仍能通过试管婴儿受孕成功。”但从医生优生优育的角度看,韩主任认为,这道一年级数学题较为合适的选项应该是12岁。

“因为2~3年的间隔后再生二胎,最适合产妇休养生息,也可以让家庭在养育孩子上更有精力,所以哥哥和小天的年龄差最好在两三岁左右。”韩主任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