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大学书法研究生国庆假期集训——研二(第四天)
01
老师教导我们保持开放的胸怀,要毫无保留的和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并对今天同学们的表现提出了表扬。
同学们对前三天的大草训练进行了总结:
一、一行中加强字的大小对比和字的摆动,字组和字组的承接关系有多少种。
二、对于线条的连与断,在哪断,在哪连作出清晰的判断。
三、通晓整篇作品的“出血点”和书写势态转折处的关系。
02
由于魏晋时期的大环境的影响,当时的文人书法主要以抒发性情,玩赏为目的,表现出一种特有的“魏晋之气”,魏晋行草也是我们主要学习的对象。古人常用书法来表现“道”,将书法融入生活中。当今社会的人写书法达不到古人的高度的原因,很大程度和社会环境有关,其实写行草的最终目的还是追求自己的内心,如何在作品中制造矛盾,如何解决矛盾,作品矛盾处理越多,作品越出色。
从魏晋残纸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人写字的线条是提按很少,变化不明显,趋于简单化,但也正是因为简单,书法的格调才更高级。王羲之《姨母贴》线条变化少,圆笔多,方笔少。而王献之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的提按少圆笔多,米芾的字很大程度是学王献之出来的,贴近古法且有迹可循。
颜真卿的行草,在其内擫的基础上变为外拓,线条使用篆籀笔法,格调高。写行草书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字形的原理,而不仅是外形,古人所说的中庸之道是“合理”,而不是匀称。我们必须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苏轼的字就像李白的诗,要按照诗律去研究,生搬硬套是不行的。以技进乎道,“道”即为天地规律。
03
创作作品时,字要求偏小,但是不要过小,太小了笔法可能会丢失,字形力求古、章法力求创新、以寻找不同的艺术语言。
章法的块面关系,可以提前进行设计,通过对作品中的点线、轻重、虚实、大小、方圆、走势的处理,从“胸有成竹”做到“手中之竹”的作品。
04
部分同学作品
通过这一天的行草书训练,我们每个同学明白了自己的方向,在字形、章法中要上追魏晋,作品中要强调粗细变化、块面关系。最关键的是要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艺术思维。通过行草书的练习来汲养其他书体。
导师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