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讲坛(五):献之不及羲之,就像羲之不及钟繇?

导语
书体今古有别,人所共知;然其嬗变之迹,则或有未识。小楷之变,以右军为枢:前承钟太傅之古拙,后启王大令之清丽,古质今妍,历历可辨,《书谱》一文,说之甚明。
杖藜学术群承肖文飞先生之意,由韩晓宇女士主笔,择三人之代表作《宣示表》、《黄庭经》、《玉版十三行》,编排比对、探讨切磋,以一勺之水,见源流脉络;因数行之迹,说平宽斜紧。以现代视角,析书法史;建分析框架,对有缘人。则书道之彰,或可待乎?
钟繇(左)王羲之(中)王献之(右)像
论述孙过庭古今之辨

本文试图通过对《宣示表》、《黄庭经》、《十三行》这三个楷书初始阶段代表作品的分析,来揭示书体风格从“古”到“今”的转变……

1、评者云:“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质而今妍。”
在孙过庭的书谱中,有一位评者论述:“这四位才华出众的书法大师,可称得上古今独绝。但今人(二王)还不及古人(钟、张),古人的书法风尚质朴,今人的书法格调妍媚。”

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钟繇、王羲之、王献之以所创造的迥异各趣的书法艺术特色,占有突出的地位,享有崇高的荣誉。

晋末南朝以来,习惯上将钟繇、张芝、王羲之、王献之合称为书法“四贤”,钟繇、王羲之合称“钟王”,他俩创造了“古质”与“今妍”的典型艺术。

开头这段论述像我们明了的述说“而今不逮古,古质而今妍”,谈论了古和今的差异,也就是说古人的古,今人很难能遵循同样的规律,都会有一些变化,有一些调整。
2、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犹逸少之不及钟张。”
评论者又说:“献之的书法之所以不如羲之,就像羲之的不如钟繇、张芝一样。”
这里谈到的是与前代的联系越紧就越古,反之越今。先是钟繇古质,而后王羲之妍媚。
概述“古质而今妍”
孙过庭《书谱》局部
孙过庭《书谱》提出的“古质今妍”, 主要是从钟繇、张芝和王羲之、王献之的对比中论说的, 孙过庭从“专精”与“兼善”方面, 就“专精”层面来讲, 钟繇小楷之古雅当力压二王。此则肯定了钟繇的“质”, 而就“兼善”层面来说, 孙过庭认为:“彼 (钟张) 之二美, 而逸少 (羲之) 兼之。”此又容纳了二王的“妍”, 并更加尊崇王羲之集大成的地位。
至此, 虽无法把钟、王与古、今完全架构起来, 但在帖学书法最尊崇的魏晋钟、王书法中, 钟繇与王羲之之间本存在着“古质而今妍”的区别, 钟书拙朴浑厚, 王书流便妍美, 此乃书法历史长河中鲜明的殊观。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通过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小楷作品的对比,来阐述“古质今妍”之说。
三帖简介
钟繇《宣示表》
《宣示表》,无款,小楷,共十八行,298个字,是钟繇写给魏文帝曹丕的一个奏文,内容是劝曹丕接受孙权的归附请求。中国邮政于2007年11月5日发行《中国古代书法—楷书》特种邮票,其中一张就是《宣示表》。
梁武帝萧衍誉道“势巧形密,胜于自运”。笔法质朴浑厚,雍容自然。相传王导东渡时将此表缝入衣带携走,后来传给了侄子王羲之,王羲之传给了王修。王修早逝,随葬进棺,入土为安,真迹从此消失。
王羲之《黄庭经》局部

《黄庭经》,王羲之书,小楷,一百行。原本为黄素绢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郎之意态。

关于黄庭经,有一段传说:山阴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书法,因知其爱鹅成癖,所以特地准备了一笼又肥又大的白鹅,作为写经的报酬。王羲之见鹅欣然为道士写了半天的经文,高兴地“笼鹅而归”。原文载于南朝《论书表》,文中叙说王羲之所书为《道》、《德》之经,后因传之再三,就变成了《黄庭经》了。
《十三行》

王献之小楷书曹植的《洛神赋》,自宋代以来,仅残存中间十三行,所以一般人都简称为《十三行》,真迹已不复存在。《十三行》墨迹在宋元时流传有两本:一为晋麻笺,在元代初期归书家赵孟頫所得,定为 王献之真迹。一为唐硬黄纸,后有柳公权等人题跋,赵孟頫定为唐人摹本,后人疑即柳公权所临。这两本在宋代都曾刻石,明清两代辗转翻刻,但基本上还是出于这两个底本。现传无柳跋本的石刻,都推“碧玉版本”为最精。

楷书与隶书结构的关系
所谓的“平画宽结”,是隶书的一个结构特征。以《西狭颂》的“古”为例,它的横画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线,即使中间有起伏,但是如果给横画最低点画一根线,它还是处于同一水平线,这就是“平”。
图3.1  平画宽结(以《西狭颂》“古”为例)
隶书的结构,左右开张,横向发展,取一种扁宽的态势,这就是“宽”。
横画处于水平,然后结构处于扁宽的左右开张之势,合起来,我们就叫它为“平画宽结”。
“斜画紧结”以欧阳询的“蒸”为例
图3.2  斜画紧结(以欧阳询“蒸”为例)
从隶书的扁宽往狭长的方向发展,而且整个字的结构,开始往中心聚拢,即中宫收紧。我们再回到这个“蒸”字,草字头上面长下面短,左右两边长,中间短,中间的撇跟捺是往左下右下开张伸展,下面的四点,渐变散开,整个字呈由中心往四周辐射散开的态势。此谓“紧”。
这种结构,我们就叫它“斜画紧结”。
《莱子侯刻石》、《开通褒斜道刻石》,横画平直,外框都很整齐,四角的力量平均,没有明显的中心聚拢点,虽然抹掉了蚕头燕尾的典型特征,但它还属于隶书。由于长横平直,显出平宽的格局。
图3.3《莱子侯刻石》 东汉16年
图3.4《开通褒斜道刻石》东汉 63年

从隶书演变到楷书,结构上总体经历了从平到斜、从宽到紧、从横到纵的变化,而字的重心也开始从低到高,完成了从“古”到“今”、从“拙”到“秀”的转换。

唐前唐后,“古”与“今”、“拙”与“秀”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
《谷朗碑》的“其”(左)与欧阳询的“其”(右)
《泰山金刚经》的“菩萨”(左)与赵孟頫的“菩萨”(右)

我们看王羲之的楷书,有斜画紧结的趋势,但与后来如欧阳询这类典型斜画紧结的楷书相比,还是有不少距离,也就是说,王羲之楷书平宽趋势的特征还是相对明显,所以相对于欧阳询,王羲之还是“古”。

我们可以把对比的时间段再拉近点,比如把王羲之与王献之相比,那么王羲之“古”,王献之“今”;如果把王羲之与钟繇相比,钟繇 “古”,而王羲之又是“今”了。
王献之(左)王羲之(中)钟繇(右)
比较一下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的楷书,钟重心低,横画较平,字形方扁;王羲之,重心开始抬高,横划右上斜超过钟繇,字形开始拉长;到王献之,重心更高,横划更斜,字形更狭长。
三帖之中的重心变化,进一步论证谁距离前代越紧密谁就越古。
《宣示表》(左)《黄庭经》(中)《十三行》(右)
从结构分析古今
(一)平——斜
《宣示表》(左)《黄庭经》(中)《十三行》(右)
从“以”字可以看出三个不同的帖字体势态完全不同,这里没有横画,而这个形态足以说明平斜的变化;“今”“人”的撇捺对比也同样如此。
《宣示表》(左)《黄庭经》(中)《十三行》(右)
《黄庭经》(左)《十三行》(右)

从“良”,“长”我们主要看竖提,撇捺的形态了,显而易见的斜画紧结,“灵”字的横画从平到斜也明显的展示出来。

《宣示表》(左)《黄庭经》(中)《十三行》(右)
“为”的横画还有下边的点画平与斜肉眼可见。
《宣示表》(左)《黄庭经》(中)《十三行》(右)
“弃”字横画宽结是很明显的,到了王献之这里横画倾斜度变得大了起来;“其”字更是对比明显了。
《宣示表》(左)《黄庭经》(中)《十三行》(右)
“言”“信”二字看整体的倾斜度,我们看图就完全能理解;“采”“朱”还是撇捺的对比关系,在这里发现撇画和竖钩的交叉点同样可以运用到“横-纵”当中。

“而”“自”很明显“自”是一个陪衬,看王献之的这个横折勾想翘到天上去。“独”字后边的这个空间有明显的斜势。

(二)宽——紧
“高”下边的收口宽和紧的关系呈现很直观;“愿”“头”从字内空间看松紧。

言字旁,双人旁,单人旁从这两组字不仅有字体斜势,字内空间的宽紧 横画之间分配长短的宽紧。

“献”字从笔画上就有变化,最后反捺转变到捺,“犬”与左边部分三交叉关系可看出“宽-紧”之变。走之的运用空间关系来表达松紧。
结构的宽紧体现在穿插当中,这几个字左右结构穿插由松到紧,临摹的时候要加强注意。
(三)横——纵
横纵之势在于斜画紧结,“左”的撇和横画交叉看得出王献之有扁宽取纵势。
左中右结构穿插紧凑,斜钩的长笔画;第二组的撇画倾斜度表达了斜画紧结的特征。

“神”从重心的变化到字形的变化,都有很大的区别。“飞”字里边的两个竖长短分配从上长下短到长短均匀,字体变得秀美了。

“阴阳”二字撇画变长,字形也拉长,斜画辨紧结,仅王羲之,王献之二者辨出王羲之更古,距离前代联系越紧密越古。
回应孙过庭观点

通过一番“古今”对比:具有魏晋古意的钟王笔法实为历代小楷笔法传承的核心。王书承钟之遗序仍残存古法, 而后世学王者, 徒学其字画结构, 故只得其面目而难得其笔法神韵。故此, 形成珠圆玉润, 笔法孱弱的阴柔、遒媚王系书风。钟书内涵隶意, 古雅而拙, 意味隽永, 迎合了人们追求“质”的审美趣味。这也就说明了孙过庭谈到的“古质而今妍”这一观点的实锤,也同时再次说明了楷书在古今中与前代联系越紧密就越古,反之则妍。

在结构方面,唐以后,斜画紧结几乎一统天下,但还是有少数天才式人物,能穿透唐楷这座高峰的云雾,直入唐以前书法的堂奥,得平、得宽,或二者兼具,比如,王宠、黄道周、八大山人、伊秉绶、傅山等。

黄道周《张溥墓志铭卷》

王宠《临乐毅论》
朱耷《心经》
傅山《集古梅花诗》

在前人对书法源流清晰梳理的前提之下,以及在大量拥有书法资料的基础上,当代书法人对唐以前平宽结构也有主动追求,从而拉开了与时人的距离,呈现一种难得的古意,如中青年一代的曾翔、刘彦湖、何国门等。

(指导老师:肖文飞  郝天雨)

  主讲人简介  

韩晓宇

女,山西晋中人;

毕业于山东省临沂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专业;

艺术学士学位;

国家级励志奖学金获得者;

杖藜书社社员;

杖藜书院基础班班主任兼辅导员。

  韩晓宇习作选  

曾巩  诗《西楼》

临黄庭坚草书《诸上座帖》
绿了芭蕉  2020年
苏轼诗《粗缯腹有联》  2020年
临 钟繇《宣示表》 2020年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