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八落灯面

正月十八落灯面

作者:郭文华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之为“上元节”,是中国一年一度的重要节日,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节日。

记得老家如皋正月十三称为“上灯”,开始挂上花灯,到正月十八将花灯落下收起,称为“落灯”。上灯、落灯的日子都要敬菩萨,上灯那天早上用圆子(汤圆)敬菩萨,落灯那天晚上用面条敬菩萨。所以,老家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一说。吃汤圆,汤圆代表团圆;到了正月十八,团聚的人儿回归工作,在这天吃面取面条‘长’之意。隐含两个含义,一是祈盼健康长寿,二是希望离家的人经常回家。落灯后,年味才算真正尽了,外出打工的人们也陆陆续续的出门了,手艺人也要过了落灯后,才出门揽活儿做。落灯后,天气回暖,万物复苏,勤劳的农民们,又开始在田间忙活开了。

现在的元宵节,到处都有热闹的灯会和游园活动,各式灯展花式齐全,种类繁多,功能也各不相同,有能吹的、能学各种动物叫的、能唱的、会跳的,各种生肖的小动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惹得小朋友们驻足观看,争相购买。我们这代人儿时的元宵节没有现在热闹,元宵节主要集中在吃和玩上。我们小时候吃的和玩的都很单一,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吃不饱,穿不暖,但大年三十中午,每家每户都要煮很多饭,吃不完的盛放在淘篓里,称之为“陈饭”,寓意饭多的吃不完,“陈饭”能一直吃到落灯。孩子们盼过节,还不是为了能在这天吃口好的?记得上灯这天,早早的奶奶就搓好汤圆,先盛在小碗里敬菩萨,然后在煮汤圆的锅里加入“陈饭”,我们小孩子能吃到几颗汤圆,大人基本都吃的陈饭烫粥。落灯这天,奶奶下午很早就开始擀面条,下好面条敬菩萨,敬菩萨要用四个小碗盛面条,敬完菩萨后,锅里就剩下清汤寡水的菜汤了,我们小孩子不懂事,每人捞一碗面条后,大人就只能喝菜汤了。

元宵节这天,孩子们没心思顾吃的,一门心思玩,这天晚上要“放烧火”,这天是最热闹的,早早就用“招耙”(一种耙草的农具),将田间地头的稻草根,沟坎里的芦苇叶集中起来,堆放在田头,留着晚上“放烧火”用。老爸用稻草扎了一个粗粗的火把,给我晚上放烧火。天将黑,老爸将火把洒上“洋油”,点燃火把,我拿着火把在家东面的田埂上飞跑,火焰在头顶呼呼作响,火星掉到脖子上,也全然不顾,边跑边喊:正月半,二月半,家家户户放烧火,爹爹奶奶穿的花套裤。别人家的菜长的铜钱大,我家的菜长的婆篮大(婆蓝,农家用竹子编织的盛放粮食的,圆形,约一米多宽,三十来公分深)。大人放烧火时喊的是:正月半,放烧火,我家花生一婆蓝,你家鞋子一踏板(一种家具,放在床前下方,这里的鞋子一踏板,是说人家老婆偷人)。舞完火把,大人回家了,孩子们玩兴未尽,将田边早早就准备好的草点燃,这也是放烧火的一种方式,称之为“煨百虫”,说能杀虫除害,寓意能有一个好的收成,田间的草半干不潮的,烧不着,趴在地上,鼓着腮帮子使劲吹,浓烟呛得直流泪,忙得一脸的汗水,再沾上草灰,活像个小丑,但玩的非常开心。有的人家沟坎里没来得及收割的芦苇被调皮的孩子烧了,有的人家的草垛被淘气的孩子点燃了,第二天发现时,已是一堆草灰,更可笑的是有的人家的茅厕竟然被恶作剧的孩子烧了只剩下个空架子。

放烧火是晚上的节目,白天大多是忙着在家里做灯笼,当年乡下流传一种手工做的灯“兔儿灯”,用竹子做骨架,做成兔子的模样,外面糊上纸,用圆木头锯四个轮子,可以用绳子拉着在平地上走,里面还可以点上蜡烛。记得有一年,兔儿灯做好了,但是没有蜡烛,我将家里蜡烛台下面的蜡烛油收集起来,放在火上烤软,用手捏成条状,在里面放根线做灯芯,然后插到兔儿灯里面。我在前面拉着跑,弟弟在后面哭着也想拉着玩,地面不平,蜡烛在兔儿灯里掉下来,将兔儿灯烧着了,眼巴巴的看着辛苦半天做成的兔儿灯被烧成灰,弟弟伤心的哭了半天。

小时候的农村,元宵节这天还是很热闹的,耍猴的、舞龙舞狮的、挑花篮的、打着快板说数来宝的……有钱人家给几个小钱,没钱的人家给两个馒头,抓把花生,给两片果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传统节日风俗也在不断的改变,但正月十五放烧火的习俗却一直印刻在我的脑海里。正月十八落灯面的风俗也还保留着,祝人们在即将新的一年中,诸事都能像吃面条一样“顺顺畅畅”。

〖作者简介〗郭文华,1966年出生,中共党员,无锡市注册安全工程师,江苏省如皋市九华镇人。现供职于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工程队,任南通建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工会主席,主管安全、教育等工作。自幼喜爱文字,在《澄西船舶》《方舟》《江南晚报》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作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