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之旅

相亲之旅

■朱金林

祖父解放前就去世了,奶奶一人独自在丹徒石桥农村生活,由在本村的大姑妈一家关照,父亲会按时寄给她生活费。在我上小学时,奶奶曾来渔沟一次。花白的头发,白净的皮肤,一双走起路来颤颤巍巍的小脚,慈祥可爱。她见到人丁兴旺的苏北一家人不知有多高兴,整天乐呵呵的。父亲是个孝子,尽量给奶奶弄点好吃的。奶奶没有牙齿,每天下午,他会冲一碗加糖的藕粉给她喝。不过,这9口之家也太热闹了,小住可以,长住也不习惯,于是住了一些日子,还是回去过她所习惯了的生活。

80岁时候的奶奶整天焦虑的一件事就是她走后,老家的房子怎么办?她最大的心愿是让一个孙子回去找个对象,这样房子就后继有人,还姓朱。

1967年,父亲把奶奶的心愿对我和盘托出,让我回丹徒相亲,了却奶奶的心愿,不然她死不瞑目啊。这个有点荒唐的决定居然无人提出异议,上下一致通过了。

说它荒唐,一是我才17岁,初中毕业,无业在家做点临时工混日子;二是我去哪里找对象,就意味着我将来去哪里生活,我过得来吗?三是如果哪一天我真有了工作,这两地分居的日子怎么过?这些方方面面的情况都没有过细的考虑,盲目顺从奶奶的心愿,演出我终生难忘的相亲之旅。

那年中秋节前,淮阴大地秋高气爽,文革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江青“文攻武卫”的口号蛊惑下,各地经常发生大规模武斗,动枪动刀的打起来。我就是在这种社会氛围下,穿着崭新的蓝咔叽布学生装,裤子是当时流行的咔啡色咔叽布,拎着一个人造革小提包,揣着父亲给的路费和带给奶奶的生活费,从淮阴大运河码头上小客轮,前往镇江。因我有当代表去北京的经历了,这时候的我也显得成熟稳重一些,独自前往一个陌生的地方,已无忐忑不安之感了。

船早上8点左右启航,在大运河里向东航行。当时的大运河机动船不多,大多是挂着风帆的木船,还有纤夫逆水拉纤。客轮的速度较快,开行时运河两岸会翻卷着白色的浪花,像是追赶着前行的船。“历史像一条长河,人生像行走的浪花。”我想这句抒情的感叹,应该来自一位坐过船的文人。浪花你追我赶陪着我的旅途,浪花也溅湿了行走的纤夫。很小就听说世上三样苦:“打铁、拉纤、磨豆腐。”我在船上看着纤夫弓腰前行,感慨古人的话真的没错!

船经过邵伯湖,小客轮如同一叶小舟在烟波浩渺的湖中行驶,心中不免有点紧张。心想,船如果在运河出事,我肯定会游上岸,在一眼望不到边的邵伯湖里出事,就没命了。希望船赶紧出湖进河,我好有点安全感。

船过了扬州闸,离镇江就不远了。傍晚时分,船驶进宽阔的长江,我的心又紧张起来,因船太小,江宽浪大。我根本顾不上看运河与长江入口处那清浊分明的分界线,眼睛紧盯着南岸,小船快点靠岸吧!

下船,上岸,问路。找到镇江汽车站,买到了第二天去石桥头的汽车票。在那车站候车室内度过难忘的一夜。前半夜,还听到外面有武斗的枪声,吓得在候车室等车的人都不敢外出溜达,坐在那里打盹。上半夜,我精神还足,不时在候车室游荡,透过玻璃门窗看看外面的动静。下半夜,我也不知何时坐在椅子上睡着了。猛醒,一身冷汗,包包不见了。我使劲想,我刚才在哪里?这时一双惺忪的眼睛突然发现包包还在候车室里,没人拿走,心顿时放下了。再一细瞧,整个候车室里几十个人都睡觉了,酣声四起,行李都在。这时,我自嘲起来,到底是文化大革命,天天斗私批修,人民的觉悟提高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第二天早晨,上了开往丹徒的客车。汽车向东,迎着朝阳行驶一个多小时,就在石桥头路边停下,我从那里下车。根据父亲的嘱托,下车后往哪个方向走大致还是知道的,为了保险,我还是问一下路人,北埝吴村怎么走。上了土路,向东走三四里地就到了奶奶家。奶奶和大姑一家见我到来,不知有多高兴,17的我一头乌发,朝气蓬勃,活力四射啊。一身合体的咔叽布学生装更加凸显芳华英俊的青春。大表嫂刚生下双胞胎儿子,全家人正喜着呢,我的到来,更加增添了一点喜气。奶奶见到二孙子长高了,长大了,白净,不丑,更是高兴啊!我是唯一在此出生的孙子,奶奶记忆犹新。她还说,母亲生我的那天晚上,她做了一个梦,说我是坐轿子来的。奶奶的话,家人只当笑话说说,也是让她老人家开心。

奶奶的家青砖黛瓦,房屋质量比渔沟的草房子强多了,就是房子太小。进门有一既是厅又是过道的地方,放一张八仙桌和长板凳子,靠卧室边有一口为奶奶百年之后准备的一口“喜材”。厅右手一间就是奶奶的卧室,有一张带踏板的古式古香的大木床。我就出生在这间房内。床对面有一扇门通向厨房,一囗高灶锅支在那里。就是这点家产让奶奶寝食难安,非要让孙子来继承家业,现在回想起来,既可乐,又有点莫名其妙。

晚上我与奶奶睡在那张大木床上,听她唠唠叨叨地说个没完,我听不懂她说的方言,也不知她在说什么。同时,也觉得她是在自言自语,毕竟,身边有个孙子,她老人家晚上不寂寞了,有了倾诉对象。

过了几天,相亲的时刻到了。在村子里一位奶奶家中,我见到一位比我小一岁、来自王巷公社勤余大队的小陈姑娘。个头、长相都可以,双方也算是一见钟情吧。帮助把关的长辈们也满意,这门亲事算是有个良好的开端。我估计,这是奶奶托那个奶奶说亲的。我分析,这位陈姑娘是那位奶奶的亲戚。我还分析,奶奶一定是在那位奶奶面前说,孙子是非农业户口,将来是有工作拿工资的人。不然,江南人找个江北农民那不是脑袋进水了。

小陈姑娘小学文化,家中人口众多,她排行老二,大姐结婚了。因为母亲总生女儿,到她这里,就起了个彩娣的名字,盼望着能有个弟弟。

应女方要求,我得去小陈家一趟,让未来岳父母看看这未来的二女婿。我们买好礼品,由己退休的大姑爷领着我到十几里之外的小陈的家,受到隆重的礼遇,很快端上两碗加糖的荷包蛋,一碗四个荷包蛋,意味着事事如意吧。

初次见面,她的父母也就是问问我家里的情况及我的情况。那时还没有“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我还憧憬着哪个工厂招工,把我招进去。小陈的父母也会与我一样的想法,能把在生产队喂猪的二姑娘嫁给有工作的体面人是他们家的心愿,这没有错。因为在那个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里,农民就是贫穷的代名词。谁愿意祖祖辈辈穷下去呢?

奶奶的心愿了结了,如释重负。我在那里大约住了半个月,有时跟着大姑爷上街,看看苏南集镇的风光,有时跟着大表哥白水去捕鱼,他拿个探网在小沟小河里弄点鱼虾改善伙食,因那些日子,我和奶奶都在大姑妈家吃饭。

在这期间,小陈姑娘来过一次。那天中午她就在奶奶的厨房里忙开了,手脚麻利,也很勤快,我对她越发有好感。

回家复命的日子到了。小陈头天下午就来到介绍我们相认的奶奶家。第二天早上送我到石桥头车站候车。她把我送上车,目送车子离去。

回到家中,我向父母作了汇报,皆大欢喜。一事无成的儿子有女孩看中了,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母亲还喜滋滋的说,明年过年把屋子好好收拾一下,请小陈来过年。回家后不久,小陈给我寄来一双亲手做的方口的黑布鞋。这苏南和苏北农村的针线活还是有区别的,无论是从样式还是做工都是苏北农村妇女的针线活优良。穿上小陈寄来的布鞋,引得街上小姑娘们哄笑,无非笑我才这么大一点就有了对象,还穿上一双与众不同的布鞋。对她们的起哄,我泰然处之,不屑一顾。

与小陈相亲回家一年多了,终于等到下放插队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消息。我赶紧写信告诉她。因我知道,下农村当知青,当几年呢?毛主席没说,也可能三年五年,十年八年,甚至一辈子。在信中,我实事求是地对她说了我的处境和未知的将来,不要无望地一年又一年等我,该干吗就干吗,只当我们没有见过面,没有这一档子事。谁知,她给我回信说:“农民怕什么,我就是农民。”铁了心要跟我好,并且又寄了一双鞋来了。我的确被她坚定的言行打动了,不再说什么,维持现状吧。

1969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她父亲给我来了封信,说了一些我都明白的理由,了结了这门本来就不靠谱的亲事。我没有一点沮丧,反而觉得精神上放松,不让小陈无望地等我,这是我对她最美好的心愿。

此时,心里添堵,心情最难受的应该是我那慈祥可爱又可怜的奶奶,她心中最完美的愿望化为乌有,一切又回到原点。我想奶奶那些日子,心情一定是坏透了,不知她老人家怎么熬到1973年的。73年秋天,奶奶带着深深的遗憾走完了她的人生之路。父亲把奶奶后事办完才写信告诉我们。老宅送给大姑妈,这也是对大姑妈多年照顾奶奶的回报。

1974年春节前,因在南京买不到回淮的汽车票,我们辗转至镇江,在江边熬了一夜,那夜,我想起了下游不远处的丹徒,想起那位曾对我说“农民怕什么,我就是农民”的好姑娘小陈,我们谁也不怪,今生无缘。

自1967年回丹徒,至今过去53年了,我再也未去过。当年二十几岁的大表哥白水也80出头了,他的双胞胎儿子大双、小双也53岁了。在与他们通话时得知,原来的北埝吴村己消失了,改为稻田,村民们都住进新楼房,老农民都有了生活保障,我听后十分高兴。快言快语的大表嫂拿我开心,又提起王巷的彩娣姑娘,拿我17岁时在那里相亲的事取乐,众人哄笑,笑声里我听出了现代农民幸福的心声,我也衷心祝愿早已当奶奶的彩娣幸福安康!

作者简介:朱金林,江苏淮阴人,现年70岁,现居住在杭州。做过知青,是一名退伍军人,对部队生活情有独钟。喜欢写作,当兵期间就经常写作报道连里的先进事迹;现在经常写一些见闻,体会,感想等,是一个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

(0)

相关推荐

  • 【三湘文艺】吴绪述/童年忆事

    童年忆事 作者:吴绪述 儿时,具体哪一年已经记不清了,反正是在老家的小学念书的时候. 一个假期,母亲给了我五块钱,要我到几里地外的泥套农场姑妈家去买苕藤子,自留地里已经用锄头弄好了分把地,准备种点苕. ...

  • 乘“辉煌号”邮轮旅行(2)

    邮轮上,我和小陈住的是内舱三人间. 内舱就是没有窗的,有窗的称海景房.还有高级的海景阳台房,歌诗达那种船有的,我们这个船没有阳台海景房. 按我的体验,住个内舱房间挺好的,跟有一个窗的海景房差别不大.因 ...

  • 【广东】廖钰荧《快乐的节日》指导老师:林燕玲

    快乐的节日 东华小学东城校区二年级 廖钰荧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也是爷爷奶奶的金婚纪念日. 姑妈决定在这送给爷爷奶奶一个惊喜,所以提前好几天,姑妈瞒着爷爷奶奶已经订好了蛋糕和酒楼,并告诉我们说是一家人聚 ...

  • 亲情不老 || 张水凤:父亲一生宽若大地(散文)

    虞城木兰 天下文学 第646期 轻松关注 与众不同 编辑 汪葆夫 父亲一生宽若大地 张水凤 父亲是我这辈子最敬重的人之一.父亲的爱,只能用宽若大地来比喻.但作为农民,父亲只是千千万万的农民中的一员.当 ...

  • 散文|| 折纸船的女孩

    欢迎光临冬歌文苑- 折纸船的女孩 文||左跃侠 把梦叠成纸船,期待它游入大海,带着我的心去领略海洋的深蓝:把回忆融入大海,让心灵的小船永不靠岸,等我们都已成年,再去回忆的地方叠一只小船:把爱融进回忆的 ...

  • 袁玉璐:一个留守娃的“相亲”之旅|纪实

    文/袁玉璐 指导教师 张德富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咱们来自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江苏省淮安市.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孩子. 下面我以淮安市盱眙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孩子身份,也就是从被志愿者给我 ...

  • 旅界专研 | 文旅企业类型的再划分与战略再定位(下篇)

    编者按:随着原国家旅游局和文化部合并成立新的文化和旅游部.国家自然资源部的组建,以及国家公园.国家文化公园的创建,国有旅游景区门票下降政策的普遍实施,叠加宏观经济下行.资本市场去杠杆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 ...

  • “智慧文旅”提升来滇旅客出行体验

    近日,云南腾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与云南祥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飞享互联航空科技(海南)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推进"航空互联网++智慧文旅"创新服务解决方案的试点与落地,提高旅 ...

  • 旅发大会召开在即——十景、三餐、两剧,您打卡了几个?

    5月7日上午,2021年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2021年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将于5月17日-19日在景德镇市举办. 本届旅发大会在千年古镇.世界瓷都举办, ...

  • 一起去打卡!上海市文旅局局长为这三条微游线路代言

    图说:上海"建筑可阅读"进入数字转型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新民晚报讯(记者 杨玉红)"建筑可阅读"成为市民游客的休闲好去处,2019年,累计接待了1830万人 ...

  • 2128人参赛!千人走戈壁领跑中国文体旅产业复苏新节奏

    第7届千人走戈壁报名通道已经关闭,本届千人走戈壁共计9504人报名,136899人关注并提供支持,最终将有2128名徒友踏上第7届千人走戈壁的战场上,这些徒友来自全球20个国家的226座城市. 千人走 ...

  • 鹧鸪天·旅之别

    #暴风眼征文大赛# 鹧鸪天·旅之别 作者:李本柏 有意风光把客留,依依难舍几回眸.青松常在山峰立,溪水无穷石缝流. 韶倚去,莫闲愁.云烟淡泊任沉浮.纵然相约来生许,不及尘缘一日游.

  • 云台山茶旅集团茶旅人风采——张琼沿、何斌

    4月18日,在云台山茶旅集团游船服务中心游轮码头发生了感人的一幕.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孩子背着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走下高高的台阶,送到茶旅游轮上:一个女孩子一手为老人打伞,一手提着一只凳子紧紧跟随.两人同为 ...

  • 北海三月三美食之旅 | 恰同学少年,故地重游忆往昔

    说说这次旅行 随着忙碌的工作告一段落,雄鹰也愈发的想要趁着周末空闲时间出去旅游两天.周五的时候特意查了下机票, 上海 到 北海 正好有特价机票,就约上两个朋友,打算周六一起去 北海玩两天,周日回来,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