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纬观点】工业项目土地框架合作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屠宇辰,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房地产团队律师。

在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相关部门在进行工业地块招商时,往往会与开发企业就项目土地的基本情况如土地大小、规划以及价格范围(或预估底价)等大致予以确认,获得项目土地的基本信息,开发企业基于此来考虑是否有意参加项目土地的出让活动以便于日后项目开发。有些开发企业为了确保其取得相关土地后,土地的各项指标能够得到保证,同时相关地方政府为了确保开发企业在取得项目土地后能够按照其承诺的建设标准、开发进度及投资强度等规定,双方可能会就该等事宜达成初步的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各方就项目的主要内容及标准所达成的共识,同时约定,各方当事人将就项目的推进开展积极的工作。对此类合作协议,往往会被冠以“框架协议”之名,对于其法律效力如何及违反此该等协议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目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因其处于开始协商和达成最终协议两极之间——既不是毫无意义的事实文件,又欠缺正式土地出让合同的确定性和约束力,在法律意义和法律效果上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

一、框架协议的属性分析

有些框架协议名称虽叫框架协议,但协议的内容比较详细全面,有明确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的约定,这样的框架协议实际上就是一个具有可强制执行的合同,具备法律赋予的合同效力,任何一方如果违反约定,都应承担违约责任。判断框架协议是否构成有效的合同的基本判定标准是:依据《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附条件、附期限的合同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合同除外)。依据《合同法司法解释二》(法释〔2009〕5号)第一条:当事人对合同是否成立存在争议,人民法院能够确定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标的和数量的,一般应当认定合同成立。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对合同欠缺的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内容,当事人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第一百二十五条等有关规定予以确定。

从上述的规定中可以看出,当事人、合同标的、合同数量为合同成立生效的核心必备要素,缺一不可,若在框架协议中已经明确了当事人、合同标的及合同数量的情况下,一般为有效合同,合同中其它未明确的内容,法院可以通过法律规定的合同解释规则来确定。违反此框架协议的法律责任应当按照合同法相应的规定来处理。

除此之外,有些框架协议,仅约定了交易各方对交易内容的主要共识,但是对于若干重要的交易细节,框架协议约定当事人应进一步另行达成协议,从而在就具体交易细节达成协议之前框架协议本身的规定因内容的不确定性而无法执行。这种框架协议在合同理论中常被称为“预约合同”。

基于对预约的不同情况,当事人违反预约所产生的责任也不相同。对于“未包含主要条款的预约”而言,如上所述,双方仅负有诚信磋商的义务,对于经双方诚信、善意磋商后仍未达成最后本约,则难以归咎于任何一方当事人,此时预约目的落空,预约丧失其效力;而如果一方未能履行其诚信磋商义务,即在恶意磋商的情况下,则违反义务一方将承担责任,如预约中具备相应的定金、违约金责任条款,按约定承担责任自是无疑;而如果缺乏相应的定金、违约金责任条款,此时违反预约一方因恶意磋商所承担的责任实际上相当于缔约过失责任,只不过因为磋商过程中形成了预约这种形式,恶意磋商、缔约过失责任通过违反预约的责任形式表现出来,此时违反预约一方应当赔偿非违反预约一方信赖利益的损失,但非违反预约一方的请求权并不能包括强制缔约或者直接依本约请求履行的权利。原因在于:其一,该种预约双方不承担必须达成本约的义务,因而不能强制缔约;其二,双方当事人就未来欲达成的本约的具体内容并未有深入的磋商亦未能形成一致意见,所以无从依本约直接请求履行。

二、框架协议的法律风险

如前文描述,事实上开发企业与相关部门签署的“框架协议”中,往往会就相关土地的出让标准及各条件约束得十分细致,甚至直接要求相关部门保证开发企业能够按照约定的土地出让条件中标,于是乎这便给开发企业今后取得相关地块后因框架协议中该等约定之缘故,而被仲裁机构或法院判定无效,因该约定与土地招、拍、挂的强制性要求相违背。

因此,笔者建议开发企业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时,应当避免协议中约定有所违反法律法规等强制性规定的条款,注意就某些条款进行灵活性的约定,如对于价款,切不可约定如“相关部门应保证开发企业以XX的价格取得相关土地”等类似条款,反之可以约定当相关土地的招拍挂出让价格为某一区间时,开发企业将参加相关土地的招拍挂活动,并积极地争取取得相关土地,即为开发企业自身设定一合理退出通道。

其次,即使框架协议不涉及违反招拍挂活动,也存有框架协议的政府方签约主体是否适格的问题。实践中签署框架协议的主体有招商办、管委会等不同机构,而该等机构是否有权代表政府机构作出相关的承诺又存在不确定性。

此外,关于合作框架协议之性质,由于框架协议协议由相关部门依其行政职权与开发企业签订,形式上是招商协议。相关政府部门的行为属纯粹的行政行为,还是兼具行政行为和民事行为的性质,法律、法规对此并无规定,法理上我国对此类问题的研究比较薄弱,但在法理上多数人的观点倾向于认定为兼具行政行为和民事行为的性质。笔者倾向于认定为后者。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法院将合作协议认定为纯粹的行政行为。如法院做出以上认定,则:1) 关于合作协议争端的审理由法院的行政庭审理,关于仲裁的约定无效;2) 法院的审理将全部按照有关行政法的规定,不会依据合作协议,则合作协议的约定将成为空文。基于此,开发企业届时将可能需要面对由此而产生的巨额损失。

三、开发企业应考虑的防范措施

综上,结合在工业项目实践中的相关案例,笔者建议开发企业应当注意考虑以下防范措施:

1.应注重考察合作签约主体的合法性。

如框架协议已经明确约定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具体事宜,由于土地使用权出让的主体只能是市、县人民政府,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或招商办出面订立的框架协议,极有可能被认定无效。实践中开发企业在项目前期招商阶段主要是和管委会或招商办沟通,故需要结合框架协议的内容选择适格的签约主体。

2、应注重设定己方义务的前提条件

框架协议中往往对于开发企业在当地的税收、投资强度、开发周期等方面作出种种约束。但是,签署框架协议时,开发企业仍然尚未合法取得目标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合作方是否有权签署框架协议?目标地块是否可用于开发建设?规划指标是否与前期沟通的条件一致?诸如此类的很多条件,均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为此,开发企业应当将该等条件在框架协议中予以列明,并明确作为开发企业承担义务的前提条件。

3、应注意排除对于土地后续开发建设的限制性条件

为保持项目开发建设的稳定性,一般框架协议会对于地块的开发主体不可发生变更(包括资产转让及股权结构调整等),但该项限制条件往往会对于开发企业后续的经营策略和原则产生重大影响。为此,尤其是在工业园区等规模较大的项目中,开发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发展需要,考虑对于该类限制条款予以排除。

4、应要求设定违约责任

很多框架协议均未设置违约责任条款,这一方面是由于框架协议自身内容上还不够具体,属于原则性约定,故不设置违约责任,另一方面是合作方作为政府部门或下属机构,相对处于较为强势的谈判地位导致。但是,如若缺乏违约责任条款的制约,该框架协议难以起到督促义务方恪守合约的作用。为此,建议开发企业应针对框架协议的相关内容,诸如协商沟通的地块面积、使用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比例、建筑界线、开发期限等相关规划条件,以及地块周围地区的环境与基础设施条件等等,应设定相应的违约责任。

精彩回顾

【建纬观点】民宿的合法性探析
【建纬观点】欲速则不达——危险隐藏在不合理的工期中
【建纬观点】以低于成本价为由请求确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观点辨析——如皋某房地产有限公司与南通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案分析

【建纬观点】未参加土拍不予返还3.7亿元保证金是否合法? ——从法律角度评析旭辉上海被罚案

【建纬观点】法律评注 | 对独立保函规定的评注(下)

(0)

相关推荐

  • 最高法院案例|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出让方订立合同,并不当然无效

    --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出让方与受让方订立合同,系在职权范围内提供政策优惠的承诺,未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标签:|土地出让|合同效力|合同主体|开发区管委会案情简介:2012年,管委会与开发公司签订框架 ...

  • 协议与合同有什么区别

    首先,协议与合同两者应该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合同是协议,但协议不一定是合同.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从这一概念中可以看出,合同就是协议.协议就是双方当事人通过共同商 ...

  • 什么是框架协议,框架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2019-12-23 11:44 在合同的有效期内单个工作和服务被"分批履行".整个合约受到框架协议的控制,但是单个交易也有它们的特殊情况.那么,什么是框架协议,框架协议有法律效力 ...

  • 如何对框架协议开展法律审核?

    公司日常签署的合同中,框架协议似乎是一种特别的存在,其名称中"框架"二字往往意味着内容具有原则性及粗线条的特点.因为框架协议往往不对各方权利义务进行具体约定,所以律师或法务在审核时 ...

  • 协  议  书(土地开发合作)

    协 议 书 甲方: 乙方: 甲方 (以下简称甲方)于 年 月 日以人民币贰仟零叁拾伍万元(¥2035万元)的价格,拍得XXX地块(以下简称该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并支付了土地定金人民币陆佰壹拾万伍 ...

  • 【建纬观点】开发商拆分房价销售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作者介绍 李徐伟,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房地产团队执业律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律硕士,目前在读北京大学创办的国内第一个国际工程法研修班.主要执业方向为房地产与建设工程.PPP.公司业务等领域,曾长期到项 ...

  • 【建纬观点】“订制化EPC模式”法律风险管控要点

    作者简介 郑冠红  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工程总承包业务部专职律师,常年为大型建筑企业集团提供专业法律服务,专注于各类建设工程.房地产领域的诉讼与非诉讼业务.曾参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施工转 ...

  • 【建纬观点】长租公寓之房屋租赁法律风险简析

    刘畅律师,国际业务部/不动产金融部成员. 毕业于武汉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拥有法学硕士学位.在投融资.公司业务.房地产及建设工程全过程法律服务领域拥有多年经验. 目前主要执业领域包括:投融资.公司业务. ...

  • 【建纬观点】浅析海外知识产权收购的法律风险

    吴炜春,毕业于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现为建纬上海不动产金融部成员.建纬"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中心组员.曾先后在西班牙通力律师事务所.华为西班牙代表处.上海西班牙投资置业顾问集团工作, ...

  • 【建纬观点】项目停滞等情形下工程总承包单位对外的设备采购合同履行问题

    编者按 由建纬律师编著的<工程总承包(EPC/DB)诉讼实务:基于裁判文书网之大数据检索研析>一书自2019年12月出版以来,受到业内人士和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建纬律师&qu ...

  • 【建纬观点】 “一房两卖”的法律博弈 | 以案说法

    建纬律师 今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建纬长沙律师事务所 ,作者吕建伟 引言 一间房屋,却有两个买受人,一方长期占有房屋,一方办理了房屋转让登记手续,法律到底该保护哪一方的权益?两份房屋买卖合同中又该如何认定 ...

  • 【建纬观点】集体租赁住房有关登记法律问题研究

    作者简介 赵萍  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房地产业务部专业律师. 邵万权  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房地产业务部主任. 在我国,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目前尚处于试点状态,即便是较早一 ...

  • 【建纬观点】长租公寓之运营法律问题简析(二)

    刘柳  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不动产金融部成员,毕业于复旦大学和荷兰莱顿大学,获国际商法硕士学位.主要执业领域包括:建设工程与基础设施.房地产.金融等领域的法律事务. 在之前的长租公寓系列文章中,不动产 ...

  • 【建纬观点】长租公寓之运营法律问题简析(一)

    刘柳  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不动产金融部成员,毕业于复旦大学和荷兰莱顿大学,获国际商法硕士学位.主要执业领域包括:建设工程与基础设施.房地产.金融等领域的法律事务.在之前的长租公寓系列文章中,不动产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