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球首创,科学家造出“人工粮食”,产出超自然生长8.5倍

继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之后,中国又在粮食上创造了新的奇迹,通过空气生产出来的“人工粮食”系全球首创,这类粮食究竟有什么妙处呢?

全球首款“人工粮食”出炉

说起粮食,大家就会想到农田和粮仓等关联性的东西,但是大家肯定不会联想到空气,在农作物的生产中,需要种子,需要肥料和灌溉水源,空气能做什么呢?

说出来可能大家都不会信,人工粮食的原料之一就是空气,今年9月24日,国内科研人员通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研制出了一款人工合成淀粉,彻底将农作物生产需要依靠光合作用的定律打破。

目前该学术成就在国际周刊上已经发表,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轰动。

从技术层面来看,这款人工淀粉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化学技术参与,通过对碳基元素和淀粉原料进行搭建组合,形成了人工淀粉。

值得一提的是,这类人造的产物,远比自然产出的效率高得多,经过比对发现,是自然作物生长的8.5倍还多。

人工淀粉意义非凡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心里多少有些疑问,研发这类人工淀粉的意义何在呢?

的确,目前国内的农作物生产水平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由于耕地面积有限,未来随着人口的增长,产能势必不够消耗,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农作物的生产总量。

因此从粮食产量上来说,人造淀粉可以很好地弥补土地资源不足带来的产量缺口,未来国内的粮食供应将不再是问题。

而且眼下全球的气候发展变化飞快,很难保证未来的气候条件会适合国内的农作物生长,如果能够摆脱外界环境的影响,实现室内的农作物生产,无疑是彻底解决了粮食生产的后顾之忧。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一旦这类技术得到推广普及,将会省去大量的农作物耕种时间,同时也降低了对耕地的依赖性,未来留给国内城市发展建设的土地也会直线上升。

总之从各方面来看,人工粮食的出现属于以备不时之需的战略性规划,如果能够发展掌握成熟,未来还有可能会掌握全球的粮食生产供应。

或将减少全球25%碳排放

不过目前该技术刚刚研制成功,各方面的发展仍有待考量,因此一切设想都还存在未知的可能,目前也有人在问,这类人工合成的产物,真的能够代替耕地农田里的农作物吗?

首先从生产方面来说,农作物的生长需要经历发芽结果等多个流程,而根据国内科研人员透露,这类人工合成淀粉的生产只需要11个步骤。

因此从供应效率上来说人工合成淀粉具备完全的优势。

而且淀粉作为人体机能所需要的一大物质,所提供的能量和价值跟农作物产品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经过国内不断地研究后,该类物质极有可能会具备跟农产品相当的营养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该技术虽然还在深入探究中,但是已经成功走在了世界前列,未来如果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在粮食生产和食品加工领域的地位也会随之上升。

这一点国内的科研院士已经有所预见,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教授表示,目前全球农作物的生产占据了40%的土地,这其中由于作物的生长产生了总量25%的二氧化碳,对于气候变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人工合成淀粉这一技术目前来看虽然还没有完全替代农作物的能力,但是对于全球低碳排放的作用几乎无可替代。

因此陈坚教授认为,从二氧化碳到粮食产物,这样从无到有的发展技术值得深入探索和推广,未来全球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都将因为人工淀粉的产生而得到节约。

该技术的出现对人类社会进程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根据人工制造淀粉生产的食品,你们会接受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