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最有水平的思维方式(此文无价!)【一点资讯】
在混沌中寻找亮点,通过亮点拥抱光明。
01
我们的惯性思维,往往忽略了事物的另一面。
先来看一张图。
如果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第一反应是什么?
一个黑点?
其实,这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小时候被问到的一个问题。
当时他和班上所有同学都回答:“我看到了黑点。”
老师摇了摇头:“黑点就这么一小块,周围那么多白色的区域,你们为什么没看到呢?”
再来看另一个课堂。
一位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四道题:
2+2=4;
4+4=8;
8+8=16;
9+9=19。
学生看了,纷纷说道:“老师,您算错了一道。”
老师不紧不慢地抬起头来,说道:
“是的,你们看得很清楚。
这道题我是算错了,可是前面三道都对了啊,为什么没人看到,只盯着我算错的一道呢?”
为什么要讲上面两个小故事呢?
因为人性有一个弱点:
更关注哪里出了问题,而不是哪里有亮点。
就像一张白纸上有一个小黑点,明明白色占据了大部分,但大多数人,只看到了那个小黑点。
就像学生们对老师做对的题视若无睹,反倒更关注老师错了几道题。
这是人的惯性思维。
正是因为这种惯性思维,我们很难看到表象之下,还隐藏着亮点。
而
能够在一片混沌中,学会随势而变,发现亮点的人,都是了不起的人。
02
换个角度看,幸福就简单了。
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说个这样一个比喻:
“如果拿橘子比喻人生,一种是大而酸的,另一种就是小而甜的。
一些人拿到大的会抱怨酸,拿到甜的会抱怨小;
而有些人拿到小的就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的就会感谢它是大的。”
人这一生,各有各的活法,幸福大同小异,不幸却各有不同。
你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对待生活,生活也会回以同样的蜜糖或砒霜。
有个寺院的住持,立下一个特别的规矩:
每到年底,寺院里的和尚都要面对住持说两个字。
第一年年底,住持问新和尚想说什么,新和尚说:“床硬。”
第二年年底,住持又问他最想说什么,他回答说:“食劣。”
第三年年底,他没等住持问便说:“告辞。”
住持望着新和尚的背影自言自语道:“心中有魔,难成正果,可惜!可惜!”
新和尚对待世事都持一种消极的心态,不知道换个角度看问题,也因此失去了修成正果的机会。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洁从污生,明从晦出。”
洁净的事物往往从污秽中产生,而光明便从暗处的希望中出来。
生命中没有绝对的好与坏,重点在于我们以何种心态对看待。
心态好的人,眼里所见皆是积极向上的动力,而那些悲天悯人的,所遇自然是烦恼与苦闷。
换个角度看,得到的就是另一番光景,拥有的就是另一番心境。
所以,
当生活有意为难你的时候,不妨好好安抚自己的心,换个角度再试试。
03
换个思路想,问题就不复杂了。
著名画家俞中林擅长画牡丹,一次,有人要买俞中林一幅亲手所绘的牡丹。
不巧的是,这朵牡丹被老鼠咬坏了一个角,缺失了一部分,此人的一位朋友大呼不吉利,认为牡丹缺一角代表“富贵不全”。
俞中林听了此人要换画的理由,灵机一动,告诉买主,既然牡丹代表富贵,那么缺一边,不就是“富贵无边”吗?
那人听了俞中林的解释,觉得有理,高高兴兴地捧着画回去了。
同一幅画,换了一个角度,便有了不同的看法,买画的人心满意足,卖画的也乐不可支。
俗语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世界上大多数事情都没有定数,焦躁只会让人陷入不安,而头脑清醒则使人峰回路转。
因此,无论什么时候,一定不要绝望。
与其在犄角旮旯里苦苦挣扎,倒不如就地扎根开出鲜花。
有人问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长寿的秘诀,周老说:“凡事要想得开,要往前看。”
“要是我还是想不开呢?”
周老笑道:“拐个弯,不就想开了嘛!”
人生这条路,没有一路通到底的捷径,而走弯路的好处,是可以看得清正路的方向。
漫漫人生路,看得清比走得快重要,走得对比走得远重要。
溪流之所以能流入大海,在于它知道拐弯。
为人处世,要懂得借鉴流水,遇难就拐个弯,路堵就换条道,这才是高明的人生智慧。
04
真正厉害的人,遇事都懂得先找亮点。
“亮点思维,就是在混沌中寻找亮点,并通过亮点拥抱光明。”
大家可能听过陶行知的这个故事。
有一次,陶行知在学校里看见两个小孩打架,他立刻上前制止,然后对打人的小孩说放学后到办公室等他。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办公室,看到那个小孩战战兢兢地站在那。
这时,他从口袋里拿出一颗糖递给小孩,说:“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了,很守时。”
小孩还没来得及把糖放口袋里,陶行知又把第二颗糖递给了小孩,说:
“这也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刻就停住了,说明你懂得尊敬师长。”
接着, 陶行知又拿出一颗糖,说:
“我刚才调查过了,你打他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个叫见义勇为,也值得表扬。”
小孩接过糖后懵了,难道今天打对了?
陶行知接着说:“我问你,当时除了揍他之外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小孩说:“我当时可以不揍他的,把他们拉开就好了,这事是我不对,以后不会再这么冲动了。”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拿出了最后一颗糖:
“你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好,我再奖励你一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虽然孩子打架了,但他的身上并非没有可取之处。
因此,陶行知在明知这个孩子打人的情况下,依然在寻找他身上的优点,最终循循善诱,让孩子自己意识到了错误。
《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一书中说:“亮点思维,能帮我们改善问题。”
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与人相处,不要总盯着别人的错。
懂得欣赏他人的优点,说明你是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05
拥有亮点思维的人,人生就会顺风顺水。
知乎上曾有人提问:“是什么造成了人与人的差距?”
其中高赞的一个答案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关乎着他为人处事的格局,和人生的结局。
培根曾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漠视者心中尽荒芜。”
拥有“亮点思维”的人,可以在任何人身上发现闪光点。
我想起刘润说的一句话:
“平庸的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而最高级的人改变思维。”
遇事先别急着说“不可能”,试着先想想“怎么发现亮点,让它变得可能”。
高手和普通人的差别,不是能力,而在于是否拥有亮点思维。
拥有亮点思维的人,没有永远的困境。
他们善于从当下的困局中跳脱出来,看到事物光亮的一面,人生路上就会顺利很多。
▽
顺丰创始人王卫曾说:
“一个人成功一次,也许是偶然,但若能长期成功,那肯定有其独到之处,可能从思维到行为都跟别人不太一样。”
当你深陷困境的时候,不妨试试用“亮点思维”方式看问题。
凡事善于从缺点中找到优点,同时也能化弊为利,把劣势转换为优势。最
后一切问题,都会变成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