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芳丨青墩乡骑行(散文)
金秋时节,闲来无事,到乡村走走,所谓走走就是骑上助动车去晃悠。沿着开放大道一路向北,经S349省道,转北上盐青路可达盐城市亭湖区青墩乡。
青墩,是我小时候常常听到的一个名字,也是父亲儿时生活的地方,但我从未去过,就连祭祀这样的活动也没有去,因为女孩子嘛,父亲就这样说。可是每当听他讲起那个地方我总是羡慕得很。他说老家所在村落的东边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平日里碧波荡漾,相安无事。一旦到了涨潮落潮,海滩上就留下无数的海癞子,顺着海滩就能拾到一篮子。海癞子的形状有点像缩小的甲鱼,比一元硬币大一点,鲜美的味道养活了村庄里的孩子。既然是海边,狗尾巴草肯定少不了,还有成结对的海鸟。
父亲讲这段话的时候,大海就已经东移了。但是我对于老家的想象还是形成了。我的车在国道上行驶,眼睛闪过的地方全是青青的稻田,没有海的影子,也没有海的气息。晌午的阳光照耀着的村庄,蓬勃而且安详。树林倒是随着公路绵延,一直绵延到无尽的地方。林子里的鸟雀呢,上下翻飞,精灵得很,还有一些散养的鸡子在啄食虫子。公路边的帐篷里,农民在售卖生态园里长出的各色各样的水果。这原本是海癞子、海鸟的地盘,但是没有海,我的无奈不可描述。
见到了头灶村,又见李灶村,地名提示这里曾经是盐场。在离海最近的地方煮海为盐,“千灶煮海凝玉屑,万畦纳潮起雪山”,是这里先民的生活状态。我的先祖好像没有煮过盐,他们在青墩教私塾,典型的耕读之家,一代又一代。青砖黛瓦四方院,“赵钱孙李,周武郑王”,一天的诵读就是从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开始的,一天的耕作也是从这时候开始。
车子下了盐青路,转上了村道。黄豆熟了,芝麻熟了,收获的季节,空气里飘忽着香甜的味道。一条条小河无比清澈,至于河水嘛,有点浅。水面翻动着无数的鱼泡泡,张网捕鱼的村民一网子扔下去,能网到七八条鱼,活蹦乱跳,再一网子打下去,还有鱼。黄豆秆子,芝麻秆子被拔下来,整齐地排在屋前的水泥地上,晒上几天,再用一种叫“连该”的农具翻打,打到黄豆和芝麻粒子掉下来的时候就收到袋子里。
而此时,我的族人,那些被儒家文化熏染过的族人,有的从这里走出去,有的在这里定居下来。四方院的后面也是一条河,一条由西向东流淌着的河,河水浇灌的稻田里,几只白鹭很是悠闲。玉米挨着屋后生长,一朵一朵的红樱子在风中摇摆。而扁豆藤缠绕着玉米杆,紫色的扁豆角铃铛似的挂着,只是海潮的声音渐行渐远。后来,四方院变成了两层小楼,姨叔和他的小儿子一家住在那里,小儿子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做木匠。木匠手艺来源于他的父亲,我的姨叔。姨叔手艺精湛,七十多岁的时候,还在给别人家打衣橱。但更多的时候,他是在侍弄屋后那片风景,吟哦一些先祖遗留下来的古老诗句。大海东移了,狗尾巴草留下了,一波一波地长起来,姨叔拔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生怕惊飞那几只漂亮的白鹭。我的姑奶奶呢,可是家族的女人中文化程度最高的。小时候她父亲教儿子们读书时,顺便也让这个小女儿识了字。解放后,她做了北京一家杂志社的总编。当沧海桑田,物事全非的时候,我那耄耋之年的姑奶奶,用那不断寄来的书信,将四方院的记忆演绎到了永恒。
今天,老家的两层小楼不远的地方是一条街,街的两边是各色各样的商店,也是青墩的繁华所在。水果店、小吃店、手机店等等大都市有的实用店面这里似乎都有。但我的脑子却在寻觅那片海,还有满篮子的海癞子的鲜美味道!
作 者 简 介
沈芳,江苏省盐城市小学教师,市作协会员。热爱阅读和写作,作品散见于报刊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