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行旅(9)丨宋词与中华情
2020-11-11 10:03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不学诗,无以言”,在浩如烟海的诗词长河里,写满了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价值和千古爱恨情愁。
宋词中的亲情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宋词对此多有表现。试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其下阙云:“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该词作于苏轼密州知州任上,时值中秋佳节,皓月当空,词人与胞弟苏辙却无缘得见,只能通过饮酒填词抒发思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以极平淡之语,道出千古共通之理,余韵悠长。末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突破时间局限与空间阻隔,让一轮皓月把“各在天一涯”的亲人连结起来。此时,它已不再是简单指代特定个体间的情愫,而是月映万川,化作对天下离人的共同祝愿。
如果说前一词作是讲血浓于水的思念,那么,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则主要着眼于亲人相处的日常。“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短短数语,一个温馨的五口之家跃然纸上,老夫妇阅尽世事而感情弥笃,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着,大儿子在溪边田地劳作,二儿子编织新的鸡笼,最小的孩子卧在小溪边上剥莲蓬吃。安宁的田园,和谐的家庭,平静的画面,这正是最普遍却也最珍贵的天伦乐趣与人间滋味。
宋词中的友情
友情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情感。自许“奉旨填词柳三变”的柳永为人狂简,“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但每逢夜深人静,他也会轻吟“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感慨“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名利,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看来,往昔与朋友共度的时光是柳永心中不多的美好回忆之一。
“太平宰相”晏殊词作雍容,多写闲雅情调与旷达怀抱,然一涉友人远行,则云“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词人毫不掩饰友人离去后的怅惘与孤独,他那无尽的思念超越了时空的界限,誓将陪伴好友行遍天涯海角。
苏轼一生多苦难而少欢愉,困顿之中,他愈加感受到友情的珍贵。观其《临江仙·送钱穆父》:“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与钱穆父友谊甚笃,二人俱因贬谪四处播迁。词人上阕称赞朋友坚持道义与操守,像无波澜的古井与有气节的秋竹一般,这样的推许又何尝不是夫子自道。下阕写二人乍聚还散,作者月夜送别友人,但他不作寻常离别语,而是拈出“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的夐绝宇宙意识,并云“我亦是行人”,以此消解惜别的伤感,使友人能对远行安之若素,同时也给词作带来含蕴无穷、情思未尽的美感。
宋词中的爱情
宋词是“爱情文学”的百花园。“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新妇的音容笑貌,这是诗词里难得一见的婚后生活画面;“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是望眼欲穿的期盼;“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这是刻骨铭心的思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此生不换的坚守;“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这是势要冲破现实阻挠的炽热……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更是向世人展示了何谓矢志不渝的梦魂相守:“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首《江城子》千百年来广为流传,是因为它概括出某种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即刻骨铭心的相思、痛摧肝肠的离别与生死不渝的忠贞。这种“平静的回忆”介入,使词人的情感得以构造与重塑,从而达到自我与社会的统一,从“小我”的情感走向人类“大我”。
宋词中的家国情
宋词中的家国情更是令人动容。安土重迁,古今所同,羁旅倦客晏几道听杜鹃啼鸣,恍惚间觉“声声只道不如归”,惟惜“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人行千里,不忘根本,周邦彦处人生上升期,意气风发,犹云“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眷怀乡土之外,还有对祖国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由衷赞叹。
试观潘阆《酒泉子》云:“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钱塘江大潮的盛况如在目前。
复观柳永《望海潮》云:“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词人以鸟瞰式的全景构图法,为我们徐徐展开一幅北宋王朝上升期的宏伟历史画卷。或虚指,或实写,然无不字句铿锵、纵横捭阖,这幅国泰民安的盛世画卷从此成为国人心中永远的美好印象,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昌盛砥砺奋进。
相关系列链接:
诗词行旅(1)丨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古诗
诗词行旅(2)丨诗意长江:独领风骚三千年
诗词行旅(3)丨黄河之“诗”天上来
诗词行旅(4)丨诗词里的醉生梦死与家国情怀
诗词行旅(5)丨为什么说“盛世读王维”
诗词行旅(6)丨视杜甫为知己
诗词行旅(7)丨帝里诗坊:白居易笔下的洛阳城
诗词行旅(8)丨夜雨河声,谭嗣同诗意写兰州
【来源:七一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