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疲劳恢复常识
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一点,
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艾萨克·牛顿
错漏百出的疲劳恢复法
在这世界上,声称有助于疲劳恢复的食品、健康用具比比皆是。然而,世上流传的疲劳恢复法,好多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其中,有的方法别说缓解疲劳了,甚至反而会积累疲劳,助长隐性疲劳,因此必须小心注意。我们将用最新医学来检验迄今为止被认为是“疲劳恢复王道”的6个方法,并在这里指出其中错误的“常识”。
错误0
1
喝营养饮料可以消除疲劳
应该有很多人喝了营养饮料,会有“头脑变得清醒畅快,不由得打起了精神”,仿佛疲劳减轻了一样的感觉。从命名为“营养饮料”这一点来看,也会觉得这些饮料看起来就有疲劳恢复的效果。
但实际上,在市面上诸多营养饮料之中,没有哪一种饮料被证明具有疲劳恢复效果。即使是从医生的立场来看饮料的成分,也不得不说,喝了之后会缓解疲劳的可能性是极低的。“牛磺酸”是经常能在营养饮料中看到的成分。厂家仿佛竞争一般, 在标签上写下“含有牛磺酸××××mg”之类的标语,形成一种含量越多好像就越有效的氛围,然而这个牛磺酸也是一样,科学尚未证实它对人具有疲劳恢复的效果。
看营养饮料的广告,确实会让人感觉“喝了就会有精神了”。但是,请再仔细确认一遍。所有营养饮料的广告里,直截了当地说“使你从疲劳中恢复过来”的,一个也没有。营养饮料的标签上同样也写了“肉体疲劳时的营养补给”“滋养强 壮”之类的话,但没有哪一种清楚地写明“具有疲劳恢复效果”。个中缘由,依旧是背后缺乏科学的论证支持。如果没有证据却声称 有“疲劳恢复”的效果,那么就会违反医药品医疗器械等的相关法律。
那么,为什么一喝营养饮料就会感觉疲劳一扫而光呢?主要是因为多数营养饮料里含有的微量酒精以及咖啡因的觉醒作用。拜其所赐,可能“疲劳感”是被减轻了,但酒精、咖啡因依旧不具备疲劳恢复效果。营养饮料,在考试前临阵磨枪等需要保持觉醒状态的场合,确实也有发挥作用的时候。
但是,那种作用终归不过是“暂时掩盖疲劳”。每次饮用都感觉疲劳消除了,最后变成要一直依赖营养饮料度日的状态,这样一来反而会招致隐性疲劳,这一点希望人人能够铭记在心。
错误2 热乎乎的温泉可以恢复疲劳感
日本人非常喜欢泡温泉。正如有“温泉疗养”这样的说法,自古以来,温泉也被用于治疗疾病。但遗憾的是,稍有不慎,泡温泉不仅不能帮助缓解疲劳,反而有可能增加疲劳。最应该注意的是温泉水的温度。网络上有像“哪里有热温泉”这样的信息整理类网站,由此可知人们非常关心“泡热温泉”这一话题。确实, 泡进热腾腾的温泉水里,人就会不由得全身舒畅,但是实际上这么做是错的。泡进热水中时,脑会分泌出快感物质,人只是在其作用下感觉很舒服罢了。从疲劳这一点来看,洗热水澡反而会积累更多的疲劳。声称“温泉 旅行时总觉得睡得很香”的人也是这样,睡得香不是因为消除了疲劳, 而是因为在热水里泡过之后身体变得疲乏了。
有个实验是这样的,首先,请受验者在热水里泡上15分钟。接着暂时从热水里出来,过一会儿之后再次进入热水里依旧泡上15分钟。之后,采集受验者的血液,测量血液中作为疲劳指标的“疲劳因子FF”,结果是它的比例有所升高。也就是说,出浴时的身体变得疲惫了这一点得到了科学的 、验证。
那泡澡是不是无法减轻人体疲劳呢?并非如此。虽说“洗热水澡会助长疲劳”,但倘若温度下降一点的话,反而能发挥有益的作用。例如,在40℃左右的温热的水里洗个8~15分钟的半身浴的话,人体的副交感神经就会占据优势地位,就可以产生血流畅通、疲劳减轻的效果, 因此,请一定要试一试。
健康意识强烈的人,总想着尽可能去运动。无论多么忙碌,下班后 去健身房都是不可少的,假日也要花上半天锻炼身体,习惯性地做运 动,这样的人也是有的吧。运动运动,挥汗如雨,再冲个澡,种种操作之后,心情会变得轻松愉快,感觉仿佛每天的压力都已经释放出去了。
然而,这也是脑内的兴奋物质、快感物质之类的所起的作用。虽然有“跑步者的愉悦感”(runner’s high)这样的说法,但是如果持续进行像长跑这样激烈的运动,在某个时间脑中就会分泌出名为内啡肽、大麻素的物质,心情就会变得爽快。
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反应,一般认为这是出于动物在拼上性命战斗的时候,暂时为消除“疲惫感”和“疼痛”而产生的防卫本能,结果就产生了兴奋与快感。
这仅仅是让“疲劳感”得以减轻,而某些疲乏并不能因此消除。
也就是说,脑无法感知实际的疲劳,人便会处于隐性疲劳稳稳地积累起来的危险状态之下。
在此先说一句,运动产生的疲劳也罢,案头工作的疲劳也罢,人际关系中产生的疲劳也罢,所有的疲劳的根源都是一样的。“身体疲劳”“精神疲劳”“眼睛疲劳”“大脑疲劳”,像这样认为使用的部位本身存在疲劳的人,我想是有很多的,然而通过最新的医学我们已经得知,人们承受着的一切种类的疲劳,都是由于脑内“自主神经”的疲惫而产生的。
举个例子,工作结束后去健身房的话,就会在工作的疲劳之上又添加了运动产生的疲劳……所有的疲劳像做加法一样不断增加。所谓适度运动,是维持健康不可欠缺的,因此对于预防生活习惯病也是有效果的。但是,甚至在疲劳的时候还勉强自己运动,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越是性格认真或者意志坚强的人,越容易给自己制定“每天一定要步行30分钟”等规则,而这样也会导致隐性疲劳。本应该是为了健康而运动的,结果却因为隐性疲劳而病倒了,再没有和这一样讽刺的事了。
既然生活在社会这一框架内,那么主要由人际关系带来的精神压力,是没办法逃避的。如果是能喝酒的体质,在工作上遇到失败、无法取得他人的理解的时候,也会产生“为了消除郁闷,一个人去喝喝酒吧”的念头吧。确实,去喝酒,与朋友愉快地聊天的话,可能精神上会感到快乐。
能向他人倾诉苦恼,心情也能平静下来,感到自己被治愈了。不过,从疲劳的观点来说的话,因压力等而产生的疲劳是不能够通过喝酒来消除的。相反地,摄取了酒精,就使得肝脏等内脏承受相应的负担,增加了新的疲劳。总之,疲劳的时候假如喝了酒,毫无例外最后会变得更加疲劳。尽管分解酒的能力因人而异,但基本上酒精具有使情绪短暂性高扬起来,麻痹疲劳感、自主神经的作用。
这依旧可以说是一种使人陷入隐性疲劳的触发器。由于精神压力而感觉到疲劳时,可以的话,不要喝酒,还是待在家里好好地休息更能使人从疲劳中快速恢复过来。
另外,有人认为“还是喝酒好,因为能让你睡得香”,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在酒精的作用下,脑陷入麻痹之中,这种状态与正常的睡眠相差甚远。与其说是睡觉,还不如说是脑中枢麻痹之后丧失了意识更合适吧。脑麻痹之后,恢复需要借助睡眠实现的疲劳进程也基本上停止了。睡眠 周期也打乱了,即使是在让脑获得休息的NREM睡眠期间,深度睡眠阶段(阶段3—4)也会显著缩减,人就会在与优质睡眠相距甚远的状态下度过一夜。还有,自主神经被麻痹了的时候,睡眠周期也会崩坏,深夜睡不着,第二天又很早就醒了,这样的情况也有很多。由于仿佛失去意识一般倒头睡着,早上很早就醒了,因此很容易误以为自己“睡得很好”,实 际上与几乎没睡的状态是一样的,疲劳会逐渐蓄积起来。
感觉到疲劳,为了明天想要养精蓄锐——这么考虑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的选项之一是不是“能量餐”呢?肉、鱼……这些食材被认为大快朵颐一番就能够补充精力。应该有很多人都想在疲惫的时候好好吃上一顿。
但是,所谓“能量餐”之中,被认定具有疲劳恢复效果的食材,实际上几乎不存在。何止如此,吃烤肉时吃下油腻的肉,吃下脂肪浓厚的鳗鱼,这样一来,为了消化这些物质而对内脏造成了负担,最后就变得更加疲劳了。
可以说这就意味着,倒不如尽可能地吃不造成胃肠负担又好消化的 食物,这样疲劳更不容易累积起来。但是为什么自古以来就为了补充营养、强身健体来食用“能量餐”呢?这就关系到过去的饮食生活了。
那个时候,很多人因为连维持身体必需的能量都无法充分摄取,因而受到营养失调型疲惫的腐蚀。对那样的人们来说,吃下脂质充足的高能量食品,是对疲劳恢复最有效的就餐行为了。但是,对于不愁吃的现代来说,首先,这样的营养失调型疲劳就不会发生。因此,为了疲劳恢复硬要吃下富含脂质的食品,这种行为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据一项新的研究,吃糖实际上会让你更疲惫。有研究人员发现,与不吃甜食的人相比,食用含糖食品的人,在吃完甜点后一小时内就会感觉更加疲劳。虽然许多人都认为在精神或情绪不佳的状态时,吃下冰淇淋这类甜点会让情绪得到舒缓,但研究人员发现,糖对于情绪没有多大影响。
发表在Neuroscience&Behavioral Reviews中的一份研究报告,针对1300位成年人经过31项分析研究,得出了这个“甜食无法提振精神”的结论。参与这项研究的Konstantinos Mantantzis博士说:我们的研究结果非常清楚地表明,糖能增加能量,这种说法没有得到证实,如果有的话,糖可能会让你的身体感觉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