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无法言说的是草原
听着腾格尔的《天堂草原》,今年7月中旬,我和爱人开着我们的越野车又去了草原。
长达万里的行程,从锡林浩特到阿尔山再到满洲里,从锡林郭勒到呼伦贝尔再到恩和哈达……从湿润走向干旱,从森林走向荒漠,从寒冷走向温暖,从有人烟走向无人烟,在蒙古包的住宿、于牧人的交谈…..这一切都打碎了我以前关于草原的那种罗曼蒂克式的情节。触动我的是:原来草原并不那么自然,她呈现出来的面容,是游牧文化赋予她的,尽管她化了一个不露痕迹、宛若天成的淡妆。
草原是一个假像,她吸引了一些把草原当做大自然作品来膜拜的自然主义者。当他们厌恶了楼宇成群、人流熙攘的城市时,想到了草原。草原成了他们躲避人群和人造物的选择。我甚至也曾是这其中的一员。
其实,草原根本不像城里人想象的那样,是美和浪漫的象征。恰恰相反,这次草原之旅,我看到的草原大多是干旱缺水的和寒冷的。我曾经愚蠢地一遍遍地问草原人:一个个蒙古包相聚那么远,牧人们不寂寞吗?蒙古大叔布仁巴雅尔对我的问题感到奇怪:“怎么会寂寞,一点也没感觉到呀。春天接羔时,一只只小羊生下来,孩子们把它们抱回蒙古包,这时,照顾小羊既是劳动也是玩耍;候鸟飞来时,鸟叫声铺天盖地的;你只要放过一个月的羊,羊在你眼中就不再是一群白白的、会移动的东西,而是每一个都拥有自己名字和性情的朋友……一点儿也不寂寞。”
一路上,我们接触了各地的居民:草原上的牧民、深林里的猎人、露营地开小餐馆的老板,修车补胎的师傅…….他们都在为我们描绘高原的形象。在锡林郭勒草原的一个蒙古包里,录音机正在放着腾格尔的音乐,我问正在为我们端茶倒水的老板:腾格尔那种近乎咆哮、控诉的情绪,是否代表蒙古人的普遍情感?他说:“不是的,蒙古族是安静、含蓄、内敛的。腾格尔怎么了?是不是身体病了?”
这次纵横万里的穿越,让我深感过去对这片高原的理解是如何的肤浅。如今,内蒙古高原的形象在我心中逐渐清晰起来,我努力地一步步走向它的深处,试图接近、触摸它的灵魂。但是,我得承认,它像一曲在心头低回的旋律,却无法将它吟唱;它像一个梦境,有时清晰明确,但你想要诉说它时,它又模糊起来……我不敢说心里有一个全新的内蒙古高原形象,能说的是,它再也不是过去的形象了。
现在,那些高原上的景观再也不会忘记:大兴安岭的针叶林和白桦林,柴河火山顶上比农历十五的月亮还要圆的天池;满是花海的草原……沙漠、戈壁、湖泊、河流,这些抽象的词汇,如今挂满了生机勃勃的内容。
来源:驻马店微摄影特约摄影师——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