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变色”原因!

土壤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根本,而农作物又是人类食物的来源。如果耕地土壤出现了问题,那么田间种植的农作物就会长不好,长势差的农作物自然要产量没产量、要品质没品质,人民大众的饮食问题也就会受到间接性的受到影响。因此,土壤的问题不仅直接关系着农作物的生长健康与收成效益,而且也间接关系到民众饮食的健康安全,所以说,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然而,近几十年来在农田作物上盲目施肥、过量施肥、不合理施肥,特别是过量使用大化肥,导致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出现了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说土壤质量和肥力下降、土壤团粒结构破坏、土壤酸化盐碱板结、土壤重金属超标,再比如说土传病害逐年加重、作物烂棵死苗现象频发等。

今天给大家分析一种非常常见且非常容易被广大农民忽视的土壤问题——土壤颜色发生变色现象。一般来说,正常健康的土壤颜色应当是黄褐色、黑褐色的,但很多地块(特别是长年种植蔬菜的地块、连茬种植的温室大棚等)在连续种植多年后就会出现土壤颜色“变绿”、“变白”、“变红”的现象。

不论土壤“变绿”、“变白”、“变红”,还是土壤长“青苔”、“红藻”,这都是土壤已经出现严重健康问题的直接体现,这都是土壤在通过自身“异常表现”的方式来向人类“呼救”,如果土壤在发生“变脸”后依然得不到人类有效的“补救”,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状况的持续恶化,那么土壤在不久以后不仅仅是让作物烂苗死棵的减产问题,而且严重时会导致土壤上出现寸草不生的后果!

那么,土壤“变绿”、“变白”、“变红”的现象,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它是由哪些方面原因造成的?土壤“变脸、变色”后会对咱们的田间作物带来哪些严重性危害?对于“变绿”、“变白”、“变红”的土壤“变脸”问题,我们又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及时补救“被严重伤害”的土壤呢?

一、你家田地的土壤为什么会出现“变绿”、“变白”、“变红”的现象?

一句话总体概括:田地土壤之所以会出现“绿”、“白”、“红”的现象,是由于土壤养分失衡、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土壤中的矿物元素在地面大量聚集所造成的,归根到底是土壤发生了盐碱化、酸化、富营养化。如果分开来说,是由长期施肥不当、长期浇水不当、长期土地耕种方式不当所造成的,三类具体原因如下:

1、施肥不当的原因:长期盲目使用化肥,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大量使用未经发酵充分发酵腐熟农家粪肥,大量使用质量不达标的劣质有机肥。

2、浇灌不当的原因:长期大水漫灌式浇水,长期过量和过频的浇水。

3、耕作不当的原因:连续多年对土地只使用小型旋耕机进行浅耕且不对使用大型翻耕机对深层土壤进行深翻耕。

以上三点原因,不仅会导致土壤的盐碱化、酸化程度逐年加重,而且还会导致耕作层越种越浅、地下耕作层形成硬化隔离层,从而导致土壤结构被严重破坏、土壤中大量的矿物营养元素(如钙、钠、镁、铁、锰、锌等金属阳离子)在地表或浅层土壤中累积,这样的田地土壤中就容易快速大量的繁殖长出一些绿色苔藓、紫红色球藻,长苔藓的田地就会“变绿”,矿物元素离子大量聚集就容易使土地“变白”,长紫球藻的田地就会变“红”。
      一般来说,当田间土壤的“变绿”、“变白”、“变红”三种变色情况是土壤情况恶化(主要是盐渍化)的三个阶段,它们也有在土壤受害情况上有轻重之分,正常来说,它们对土壤与作物的危害程度一般是按照“绿色”、“白色”、“红色”的依次加重,地面表层有绿苔为轻度土壤危害,地面及地下土壤有绿苔(变绿)或地面有红藻(变红)或地面有“白霜”为中度土壤危害,当地上和地下的土壤都变红时则说明土壤受害情况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具体如下:

1、土壤“变绿”是土壤恶化的第一阶段

土壤之所以“变绿”,是因为土壤上繁殖和生长了大量的绿色的苔藓,而土壤之所以大量生长绿苔是由于长期过量使用肥料(特别是尿素等氮肥)、田间长期过量或过频的浇水造成土壤湿度过大,以及土壤中的盐分随水分蒸发大量在地表累积(俗称“返碱”)、土壤板结过重、矿物元素在地表大量富集等所造成,这样一来,就会给绿苔的生长创造高湿、高养分、高碱性的生长环境,而且化肥施的越多、水浇的越大越勤或阴雨天气越多,地面上的绿苔繁殖的越快、长势越旺且绿苔颜色越深,进而导致土壤看起来就越“绿”。

除此之外,在夏季高温高湿、氮肥使用过多的情况下,田间土壤的表面也容易长出一部分青绿色的苔藓,但只要是地表一层长绿苔,则说明情况土壤恶化不严重,如果连地表下土壤也长有绿苔,则说明土壤恶化程度比较重了,这就需要及时检测一下自家土壤PH值是不是已经明显酸化了!同时,如果田间过量使用铁肥,也会导致土壤中的铁元素遇水可以形成墨绿色的二价铁,进而使土壤呈现为绿色。

2、土壤“变白”是土壤恶化的第二个阶段

土壤之所以会“变白”,是因为土壤的盐碱化程度过重,主要是土壤中矿物养分大量在地面富集累积发生“返白碱”所造成,田间土壤的地面之所以看起来就像覆盖了一层“白霜”,就是因为咱们农民朋友因为经常盲目施肥、过量施肥、长期不对土壤进行深翻耕,从而造成土壤中的钠、镁、钙等阳离子在浅层土壤和地表上大量的聚集,而这些聚集在表层土壤中的矿物元素阳离子又会与肥料残留在土壤中的大量残留的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氯离子等发生化学反应,进而导致土壤逐步变白,远远看起来就像地里长了一层“白霜”。

3、土壤“变红”是土壤恶化的第三个阶段

相对于土壤“变绿”、“变白”,土壤“变红”是土壤恶化的第三个阶段,而且“变红”土壤的危害性要更重。

土壤之所以会“变红”,一方面是因为土壤中的盐分和矿物养分元素大量在地面聚集累积,从而滋生繁殖出大量的紫球藻(紫球藻出现说明土壤盐碱性过重),而紫球藻在土壤干旱后死亡的残体就表现为紫红色或红色;另一方面是土壤因为过度酸化而导致浅层土壤中大量聚集累积的铁、锰、锌等金属离子发生氧化反应后,在地面形成红色的氧化物质;再一方面,土壤“变色”情况在长期连茬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中经常发生,其原因就在于:一方面温室大棚的环境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高温高湿的状态,再加上很多农民经常大水漫灌式浇水,这样更容易导致土壤中的盐分和矿物金属阳离子随水分蒸腾作用而在地面大量累积;另一方面,很多菜农为了片面追求蔬菜的产量,而长期大量甚至过量的盲目使用大化肥,这些被超量施入到棚室内土壤中的肥料不能完全被当季蔬菜作物吸收完,就会导致大量的化肥元素在土壤中残留进而导致土壤发生酸化、盐碱、板结;再一方面,很多菜农在蔬菜种植过程中长期只对土壤进行浅旋耕而不进行深翻耕,这样就会导致表层土壤下方形成相对隔离的犁底层,从而进一步加剧田间土壤的盐碱化和富营养化。

二、田间土壤“变绿”、“变白”、“变红”后的危害性有哪些?

首先来说,虽然田地土壤中生长的绿苔、红藻并不会直接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危害,但这些大量生长、快速繁殖的苔藻会使本来疏松通透的土壤间隙发生堵塞,这样就会导致作物的根系因为缺氧窒息而发生根系受损、吸收不利、生长不良的问题。

其次来说,田地土壤中大量出现绿苔、红藻的现象,就表明土壤已经发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盐渍化、酸碱化、板结化、富营养化的问题,同时也表明土壤养分结构已经严重失衡、土壤团粒结构已经遭到严重破坏、土壤质量和肥力严重下降、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大量锐减。

再次来说,土壤“变色”后,会严重影响农作物根系的呼吸和吸收,也会加重各类土传病害的繁殖与传播,既容易导致作物出现生理性干旱、苗株出现脱水萎焉问题,也容易导致作物上的各类病虫害情况不断加重、各类缺素症状不断频发,同时还非常容易导致作物发生烂根、死棵、萎枯、落花落果落叶等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