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据丨藏在死亡搁浅里的印加帝国

虚拟未来与真实过去,这真是一种有趣的连结。

艺术源自生活

《死亡搁浅》注定是一个通关后也依然无法立即放下的作品。

游戏内,有纷纷扬扬的报告、信件明示你游戏与现实的关联。比如Higgs的金色面具,其原型便是古埃及文明中的法老金色死亡面具,象征着法老的威望与权力,也折射着Higgs的欲望和追求——因此,你越是了解法老金色面具的渊源,也就越是能够理解Higgs这个角色的内涵。

游戏外,又有小岛秀夫发推分享裹尸袋的设计灵感来源:印加帝国的木乃伊包。

"The design of the corpse bag in DS was inspired from the mummy package of Inca Empire. The mummy exposing the face in the photo on the right hand side, the outer cover has been taken by the thief."

图源:小岛秀夫推特截图

尽管这条信息和角色关联并不大,却作为一条有力的线索,证实着《死亡搁浅》与“印加帝国”关系匪浅。

既然木乃伊包与印加帝国有关,既然游戏中不少报告也提到了印加帝国,那有没有可能还有其他许多没有被提到的设计,其原型也取材自印加帝国呢?

当然有!而且相当重要!

第一主角Sam的原型人物,就曾是印加帝国往昔岁月里的关键一环。而Sam所走过的路,这支离破碎的美国大地,也与印加帝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是的,《死亡搁浅》中有许多文化符号,但我不会把他们悉数罗列,今天,我们只聊“印加帝国×死亡搁浅”。

海螺信使(Chasquis)与送货员

那么,就从我们的主角Sam开始吧。关于Sam的原型,在心人发来的日志中其实早已提及:

“印加人会通过叫做'恰斯吉斯’的使者组成的网络来传递奇普。”

所谓“恰斯吉斯”,就是印加帝国的信息传递员——海螺信使(Chasquis)的音译。

如下图所示,便是海螺信使的模样:手持海螺(Pututu)、奇普(Quipu),背着驼马毛做成的囊袋(Churpa)。

这些装备有什么作用呢?吹奏海螺贝壳能够向其他的海螺信使传递信号,奇普能够记录信息,囊袋里则装着必要物资。

就这样,海螺信使们步履如飞,每天穿行240公里的距离,为庞大的印加帝国传递、搜集情报——跟Sam的工作还挺像的吧?

手持奇普和海螺的印加信使丨图源:wiki

240公里/天可不是个小数字,更何况是在崎岖陡峭,平均海拔3660米的安第斯山脉上(印加帝国的中心区域主要分布在平均海拔3660米的安第斯山脉)?

相信玩家们一定记得《死亡搁浅》里我们化身Sam运送货物时,是如何的缓慢、艰难、小心翼翼,这尚且还是有各类高科技工具辅助的情况。那么在多年前,技术远不如游戏里那么发达的印加帝国,海螺信使们是如何办到的呢?

原因有三。

其一在于海螺信使本就是从最身强力壮的印加青壮年中选拔出来,他们先天条件优渥,身形矫捷、擅于长跑。再通过专业训练,自然能够像《死亡搁浅》中有了力量增强辅具的Sam一样,步履轻松地在山路上健步如飞。

其二则在于送信途中,海螺信使们能通过各种方式补充体力——就像《死亡搁浅》的隐生虫和水壶,海螺信使们则会利用古柯叶让自己体力充沛,后面我会讲到。

其三则是每天240公里这个距离,其实是由数名海螺信使协力跑出的,因此每名海螺信使只需要以1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奔跑约14公里即可。下一个海螺信使会在名为Tambo的中继站等待着,并继续接力传递信息。

中继站(Tambos)与配送中心

所谓的中继站Tambo,在中国叫驿站,在《死亡搁浅》中则类似于加入UCA的各个站点、配送中心等,是为Sam或海螺信使们提供休憩之所,让他们得以补充物资、接力传递的建筑。

通往马丘比丘的印加古道上的Qunchamarka Tambo

在印加帝国的历史上,存在有至少1万座Tambo。但不同的Tambo作用不同,有的作军事用,有的作旅馆、驿站、仓库使用,除此之外,也有作为宗教或其他功用的Tambo。具体用法取决于该座Tambo的大小和包含设施。

随着功能的不同,Tambo之间的距离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最小体量的Tambo就充当了海螺信使们的中继站,其间相隔距离大多在14公里左右。

古柯叶(Coca)与隐生虫

尽管每名海螺信使只需要跑14公里,尽管之间有中继站接应,但在如此不平坦且空气稀薄的安第斯山脉,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负重前行,依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前面说过,《死亡搁浅》里Sam有隐生虫和水壶,而在印加帝国,海螺信使们也有古柯叶(Coca)。

为什么古柯叶能够使海螺信使们像是有用不完的体力一样厉害?只需要一个词,你就能够明白了:可卡因(Cocaine)

古柯叶丨图源:网络

海螺信使们为了消解疲惫所咀嚼的古柯叶,其实就是声名狼藉的毒品可卡因的原料,也是可口可乐曾经的原料之一,这一点从名字便能发现:古柯叶是Coca,而可口可乐是Coca-Cola。

1855年,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G. Friedrich)首次从古柯叶中提取出麻药成分,1859年,奥地利化学家纽曼(Albert Neiman)又精制出更高纯度的物质,命名为可卡因。

的确,毒品有害,但我们不能避开剂量谈毒性,也不能避开用途谈好坏。

实际上,未经提纯的古柯叶与可卡因差别极大,海螺信使们咀嚼古柯叶所摄入的可卡因微乎其微,不具成瘾性。反而使得树叶中微量的生物碱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对神经产生一定的麻醉作用,从而减轻了海螺信使们口渴、饥饿、疲劳的感觉

古柯叶丨图源:网络

也因此,柯叶帝国的“送货员”可以在崎岖山路上健步如飞。而且古柯叶对于印加人的意义,不仅仅是帮助海螺信使克服身体疲惫,在印加人的宗教仪式、日常生活中,古柯叶也是常客。

总而言之,印加人非常依赖古柯叶,以至于曾经在安第斯地区,人们计算距离不是用现代的计量单位来计算,而是以古柯叶来计算——Cocadas,意思是完成这段距离需要咀嚼多少片古柯叶。

既然如此,那么在《死亡搁浅》里,大概也不能用米(m)来计算两段路程之间的距离了吧,隐生虫似乎是一个不错的计量单位——

“港口结点城走到配送中心的距离是多少?”

“差不多两壶水,5条隐生虫那么远吧!”

结绳记事:奇普(Quipu)

说完了海螺信使的食与宿,再说说他们的另一个重要装备——奇普(Quipu),这也是游戏中Sam送予亚美莉的金色项链。

《死亡搁浅》游戏截图

心人的笔记中曾提到奇普,与Sam那个小巧精致的奇普项链不同,他的描述更贴近于奇普真实的模样。

“奇普”在盖丘亚语中的意思是“结”。古印加人曾使用奇普这种东西记录和传递信息,亚美莉身上也恰好戴着这样一个东西,印加人会通过叫做“恰斯吉斯”的使者组成的网络来传递奇普。

简单的打结方法却可以传达极其复杂的信息,着实令人惊叹。奇普不仅可以记录数字,据说还可以记载整个历史。

有理论认为奇普还具有魔力。例如,据说某些结数组合可以帮助死者更好地安息长眠。

因此,奇普同时是沟通工具、叙事工具和仪式工具。

正如心人所言,奇普是古印加人的叙事工具。尽管看起来只是一些普通的绳结,但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它们却可能蕴含着海量的信息。

据研究,不同的颜色、材质、打结方式、数量、绳结间的距离、搓绳的旋转方向、打结的朝向……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以颜色为例,黑色代表死亡或灾祸,红色代表士兵,黄色代表黄金,白色代表白银或和平,绿色代表谷物。

藏于秘鲁马丘比丘博物馆的奇普丨图源:wiki

就这样,靠着奇普记事,印加帝国把子民的年龄、食物供应、军队数目、金银财产、羊毛产量等信息悉数记载,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记录方式。

在印加帝国,还有专门看管奇普的人员,叫Quipucamayoc,盖丘亚语khipu kamayuq,意为奇普专员。

木乃伊包与裹尸袋

至于小岛秀夫在推特中提到的木乃伊包,是前印加和印加时期典型的墓葬方式,表达了印加人民对祖先的崇敬。

不过,印加人的木乃伊和人们印象中的木乃伊不太一样。

首先,它不是以平躺姿势存放,而是呈现坐姿形态,再经由层层布料和绳索包裹、捆扎。木乃伊包的顶部还绘有人脸的简单轮廓,用以表示人脸的位置及死者的身份。

图源:小岛秀夫推特截图

《死亡搁浅》游戏截图

其次,这些木乃伊并不一定是被安放在墓穴中。

有时候,印加人会把木乃伊取出用以应对重要场合,例如婚嫁、播种、收获等。人们会为这些木乃伊配上华丽的服饰、神像,让木乃伊接受人们的膜拜。

还有时候,木乃伊是被直接安放在家中,与活人同住。人们会为木乃伊供奉食物,甚至向木乃伊提问,寻求帮助,仿佛这些木乃伊还活着一样。

是不是有些令人毛骨悚然?但印加人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木乃伊连结着生灵与神灵,有着非比寻同的意义。对于印加人而言,祖先的木乃伊不仅不可怕,反而非常亲切,能赋予他们更多信心和安全感,所以自然会在重要场合出现,或者干脆就住在一起。

这种心情,就像有时人们也会把亲人的遗物(比如一张相片、一根项链)贴身携带一样,寄托着人们哀思与想念,也给予着人们勇气。

图片可能引起不适,点击空白处可查看

Ancient Andean Mummy Bundle丨Steve Montgomery

印加帝国(Inca)与美国

木乃伊包、恰斯吉斯、奇普……说完了这些在游戏中明明白白出现的线索,最后想分享一个自己的猜测:《死亡搁浅》中的美国,有没有可能其实是印加帝国呢?

还真有这个可能。

除了游戏中频频出现的印加元素,从下方这组对比图,我们也能窥见一些相似。左图为游戏截图,右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一带(印加帝国的中心区域主要安第斯山脉)实景图。

回想《死亡搁浅》的地图:既有绿草茵茵,也有白雪皑皑、密林葱葱;既有层峦叠嶂,也有无垠旷野、溪流淙淙。

那安第斯山脉是怎样的情况呢?

巧了,也是这么气候多变,地形丰富。

说山,平均海拔3660m的安第斯山脉,最高峰是位于阿根廷境内的主山峰阿空加瓜山(Aconcagua)是西半球和南半球第一高峰,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死火山。

说雪,安第斯山脉有许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的高峰。

说植被和气候变化,由于海拔、经纬度等多方面原因,除了山高路陡,安第斯山脉不同区域的气候也很不相同:山脉南部植被稀少,类似荒漠,但在较高海拔处有干草原;在东科迪勒拉山东侧,从玻利维亚向北有繁茂的植被,大部分为热带森林;而在哥伦比亚一带,为高山稀疏草地或亚高山稀疏草地,有季节性降雨。

所以说,其实印加帝国的土地和《死亡搁浅》里的地图真的有不少共同点吧?无论是地形还是气候,都是如出一辙。加之游戏中屡屡出现的印加元素,因此我猜测印加帝国的自然风光很有可能为游戏的地图设计提供了灵感。但我没有在游戏中找到确切的说明,所也仅仅只是个人的猜测而已。

结语

《死亡搁浅》涉及了许多文化符号,除了我提到的印加文化,还有起源于奥吉布瓦族的捕梦网,来自埃及文化的“赫、卡”等等,不一而足,这里仅仅撷取了印加文化的一部分进行分享。

尽管数量不多,内容浅显,但这种探索虚构故事背后的真实历史,却依然带给我一种奇妙的感觉。或许应了那句话——“好作品总是能贴近我们对世界本身的感觉,借以唤起我们对生活的思考”,于我而言,《死亡搁浅》的魅力正在于此。

关于《死亡搁浅》,我还写了这篇文章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