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孩子学习主动性
三桥教师新标杆:
能讲、会教、善育
大家好,我是三桥英语创始人、校长:杜晓平。今天和今天大家聊聊一、二年级如何提升孩子学习主动性这个话题。之所以我亲自讲,一是觉得这个话题重要,二是三桥讲师团队里我的年龄最大,接触的案例最多,感悟最深,自认为能把这个话题讲得更透,所以亲自上阵了!这个话题单独提出来讲,是因为主不主动这件事是个表象,这个表象的背后体现了家庭教育的认知水平和辅导能力,这对接续下来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所以呢,必须讲一讲,分享一下。
一、二年级“乐考”期间差别不大,家长对分数也没有那么太敏感,是从三年级开始出现八十分了,好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补课想方设法提分,直到初三初四,怎么补课也提不上去了,然后孩子感觉没有希望、厌学、弃学!这个时候就来咨询了,经过大量的案例,我分析出来了,这些问题的出现,无非是动力和能力这两条主线出了问题。
什么是动力呢?动力就是我想学,主动学。能力就是我会学,有方法学,这两点相辅相成。有动力想学习的孩子,就说明他对学习感兴趣,那么,感兴趣的事儿,他就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琢磨,一旦打了高分儿,孩子很开心很快乐。那么,快乐,快乐,心里一乐,学习就快,快乐是学习的动力。因为心情好,就积攒了正能量。一旦考试出现失误,犯了错挨批评受挫的时候,有底气承受。错了我会去改,如果不对,我会去琢磨,去想办法怎么能做对,这一努力,又打了一个高分,这个时候精神头儿就来了,就自信了,“你看,我能学会!” 有了这个快乐的体验过程,那么孩子对学习这件事儿,就充满了期待、向往、努力和尝试,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慢慢地培养出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实现了自主学习的正向循环。这个就是动力带动能力成长的过程。
还有一部分孩子有学习的动力,学习方法不对,考试成绩自然是不理想的,几经努力成绩仍然不理想,他就失去信心了,这个叫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孩子的感受是我学不会,我学习能力不够,从而丧失了拼搏的动力,这个就是能力不够消耗动力的过程。这里说的能力叫自主学习能力,这个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在三桥公众号里有“动能演讲学习七步法”的分解视频。第一个就是于洪伟的预习法,说得很清楚,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我需要强调的是,任何好的学习方法,都需要动力做支撑,就是说他想学,好的学习方法才能落下去,如果他不想学,再高明的老师,再好的资源,都不会为他所用。讲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那就是,动力第一。
一年级开始,孩子基本都在一个起跑线上,没有强烈的学习愿望,但他也不反感学习,一、二年级就是幼升小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我们培养孩子什么呢?家长说要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好习惯,但兴趣和习惯的前提是什么呢?是快乐!快乐的事情,孩子才感兴趣,感兴趣了才愿意重复,重复多了就形成好习惯。家长都希望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健康的成长,但是很多时候,不知不觉地做了一些让孩子感觉痛苦的事情,伤害了孩子学习的自信心,甚至让孩子感受到痛苦。痛苦,痛苦,心里一痛,学习就苦,痛苦是学习的阻力。有句话说,成功不可复制,失败可以避免。那么,让我们聊聊,哪些方面让孩子学习感觉痛苦,成为学习的阻力。
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掌握在谁的手里?是家长还是孩子,取决于放学后一进屋,谁先说学习写作业这件事儿的。回放一下情景:孩子放学一进屋说:“妈妈,今天上学可有意思了,谁谁在楼梯上跑丢了一只鞋,谁谁淘气了一屁股坐在地上了......”正当孩子兴高采烈分享上学的喜悦的时候,很多家长会这样:“别说了!赶紧学作业去!”即便现在学习实行托管了,大部分作业都能在学校完成,但家长还是会过问一下,可能还会给孩子布置点阅读、计算。今天安排提醒了,明天还会主导,那么,七天就会形成一个习惯,你推一推,他才动一动,你不说学习,不提醒他写作业,孩子就不知道干什么。长此以往,家长就会抱怨、定性:“我家孩子不爱写作业,不主动学习。” 孩子也委屈:“你看我跟你分享,你都没有给我机会,我想看电视,想玩一会,你也不让!”结果为家长学习孩子就不开心,不开心就磨蹭,写作业对付,拖拖拉拉,犯错率也高。那这个时候家长再纠正,那就容易冲突,所以呢,家长说了:“我也不愿意操这心,谁不希望他主动学习啊!”可是家长主动了,那孩子就被动了,那家长能不能不说呢,家长说:“不能!我不说他真不写啊,要不写,那第二天在家长群里我就得爱批评,多没面子。”试问一下,是面子重要,还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学习这种精神重要?那能不能不提醒啊,那试一次,假如没有提醒,没有写作业,第二天老师会不会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他?孩子都是有自尊的,他也要面子,那么他回来赶紧写作业。第二天,家长也要忍住,千万别提醒,他磨蹭一会、玩一会,终究会把作业写完。这样慢慢就把学习这件事儿还给孩子了,只有这样做,孩子为自己学习,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为自己去努力,这样才会开心,开心了努力了就有好成绩了,这就是主动性的重要性。
陪读就是孩子在学习写作业的时候,你是怎么陪的?有些家长说:“孩子很省心,他学他的,我学我的”;一部分家长说:“他学习,我是看电视、刷手机、干家务啊,总之,不用操心”;有些家长说:“我就在桌边陪他,盯着他”,这哪是陪读,这是警察。有很多“负责任”的家长,拿着橡皮在孩子身边:“哎呀,你错啦!”咔咔一擦,“写上正确的!哎呀,你快点!” 这哪里是陪读,这纯粹是干扰。试想一下,单位领导交给你一项工作,然后你在干的过程中,领导指三指四,你该迈左脚了、该伸右胳膊、该这样、该那样,你会是什么感觉?你一定很恼苦,很烦,心想:“交给我一项工作,你就说好标准、交差时间,我做完不就可以了么,干嘛不放心,不放心你自己来!”有的时候急了,一拍大腿,走人!但是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没有办法辞了家长,在家长横加干涉的时候,也得忍受着,但是孩子心情不好、烦、心浮气躁的时候就容易出错。不写作业的时候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有的孩子一写作业,能写到九点、十点,为什么?就是写作业的过程不开心,家长推一推动一动,很烦,没有全力以赴,不积极主动,就会影响学习的感觉,所以说,陪读很重不重要?那么,如何陪读呢?陪读就是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安静的环境,在孩子能感受到的距离范围内,家长也读书,不能晃,在屋里一走动,流动了,孩子心浮气躁,就不会全心全意、安静地写作业,那作业效果一定不好。让孩子自如地去发挥才会开心,为自己做事才能发挥主动性。所以,陪读一定要讲究方法。
孩子的字写得好不好,跟孩子第一次拿着田字本让家长签字时家长的评价有关。评价好、认可了,孩子乐颠颠回去写了,心情好,不断地去练,字肯定不差。但是,大多数的家长是这样的,火眼金睛,在一整页近百个生字里挑出一个最差的,说:“哎呀,这卷面不太整洁,看这字写得多难看,横不平竖不直,左撇不好看,又撇不潇洒!”还有极端的家长,把字给撕了!我明白,你的意思是指出不足,罚他写、练,他就能练好字。实话说,在这种被罚状态、不开心状态、甚至很痛苦的这种状态下,就是把王羲之请来,孩子也不能成为书法家,为什么呢?痛苦,痛苦,心里一痛,写字就苦,痛苦和写字就成了学习的阻力。家长会问,写得不好还不能批评么?可以这样想,现在的孩子上学早,六、七岁,家长自己六、七岁的时候有孩子写的好么,即便家长现在写字好,那也是一点点练出来的,不能现在拿着大人的标准和眼光来要求孩子,一写就得好、一写就得标准,孩子做不到。最重要的是孩子获得了一种不好的感觉,孩子会觉得:“我写得不好。” 怎么练字、怎么鼓励孩子,让孩子对写字这件事感兴趣、怎么练出好字?人性的奥秘是,谁不喜欢被欣赏。等孩子再来找你看:“爸爸,看我写得怎么样?”端详一下找一个为例,这么说:“哎呀,这个“刂 ”写得不错,爸爸没有你写得好。”孩子一想写得好看么,端详一下,啊,确实不错。因为这个时候心情愉悦,可能会说:“我能写得比这还好!”然后就会多写几遍,重复几遍以后,就会写得越来越好。会发现,以后所有带“刂 ”的字写得都好看,过一段时间就换啦,“辶”写得也不错,如此下去,间架结构就出来了,主要是孩子获得了写字的成就感,感觉不错,心情好,字就练得越来越好。“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慢慢少。”只有支撑孩子他能写好这一点他才能越来越好,否则越挑剔越糟。
纠错能力就是孩子出现错题的时候,谁发现的。谁发现,纠错能力就在谁。一般都是考试的时候,家长会说:“宝宝啊,认真点,认真检查。”其实这个时候说已经没有什么用了,因为纠错能力不是你告诉他的,而是平时练出来的,就是平时写作业的时候培养出来的。家长会想,“我也希望孩子自己写完作业自己检查,但是不放心。”因为一、二年级孩子玩心最重的时候,好不容易写完了就不错了,再让孩子重头到尾检查,那不太客观。怎么办呢,家长就会帮着检查。“怎么搞的,2+2=4,你怎么写成5了?给你讲过多少遍了,改过来!”这次改过来了,等考试的时候,还是会错。因为纠错能力在家长,是家长发现错误的,那怎么办呢?可以这样,作业拿过来以后,一看:“前六道都对了,在七八九道题里有个陷阱,儿子,你只要认真读题你就会发现。”因为降低难度了,三道题里发现一个错误那就容易了,孩子会说:“妈妈,哎呀,2+2=4我怎么写成5了呢,太马虎了!”孩子自己改正过来了,这是孩子发现的,自己改正过来的,那考试的时候就不会错了。这个纠错能力的培养其实很重要,因为没有谁是一学就会,一干就对。我们都是在错误中成长,挫折中进步的。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学习的一个过程,也是需要培养的。
应试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能拿到高分,说明这个孩子基本功不差。聪明,用功,见多识广啊,还有一项最核心的指标,就是考试时的心理素质。我们周围是不经常有些孩子平时学习能力很强,一到大考的时候就发挥不好,问题出在哪里?就是心理素质。孩子对考试的态度和心理素质怎么样,跟家长对考试的认识和要求有关。很多家长说没什么要求,九十分就行,但真实情况是,当孩子拿九十分来的时候,家长会说:“啊,挺好挺好,九十分也不错。”但是,一转身就会问:“你们班有几个一百分啊?”前半句话很好,孩子很开心,结果一比较,班里二三十个一百分,我才九十分,孩子就没有信心了。还有一种情况,孩子打了一百分,乐颠颠回来了:“妈,我打了一百分!” 家长也很高兴,“好啊,继续努力啊!下次再打个一百分!”然后考试进考场的时候,就千叮咛万嘱咐:“好好考啊,认认真真检查,再给妈打个一百分,你要打个一百分,妈就给你买个什么什么礼物;你要打个一百分,妈就带你去姥姥家;你要打个一百分,妈就领你旅游去!”孩子说:“好的,我一定要打个一百分!”信心满满的进考场,考卷发下来,突然碰到一个难题、生题,老师没讲过,资源评价也没练过,我妈也没给我出过这道题,这道题要是答不上,礼物飞了、姥姥家去不成了、旅游也肯定泡汤了!心情不好,纠结,这个时候铃声响了,收卷!一百分就从指尖溜走了。这个也无所谓,主要是孩子走出考场,家长什么态度。我在很多公益讲座中都真实地问过家长,很多家长看到孩子不高兴说:“哎,你咋不高兴呢?没考好啊,我一想就考不上一百分。”不说也可以,说点心疼安慰的话也可以,结果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等于伤口上撒盐。孩子本来心情不好,然后这个时候就更无奈了,“那好吧,反正我也打不上一百分。”那之后努力的劲儿都没了。本来考试就是一种学习效果的检测,考不好倒是好事儿,因为我就知道了努力的方向。但是家长过于关注分数,孩子反倒有压力,越有压力,反倒发挥地不好。考一百分重要,有考一百分的信仰更重要。这个一百分应该是孩子不懈努力追求的目标,而不是家长要求的目标,越要求越紧张,越达不到,越灰心。如果不要求,让孩子在摸索中努力,今天考好了,我继续努力,考不好,我找到原因再考高分,渐渐地孩子就培养出了信心,心理素质也坚强了,也得到了锻炼。
通过五点:主动性的培养,怎么陪读,如何认可孩子练好字,怎么培养纠错能力,还有针对考试的认识能力。只要家长认真琢磨反复实践,做得好,那孩子在学习兴趣上,不会受伤,就会有动力有信心去应对考试,特别是到三年级的时候,我们该冲刺分数、挑战各种能力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会有底气,只要做好了,我们的孩子一定不会差!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