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这些事

(898)

招生这些事

今天是新七年级招生的第一天。有五点多就来门口排队的,也有仍然在一旁犹豫着观望的。有为了孩子的学习进步慕名而来的,也有奔着全寄宿能够减轻压力省点心的。看着不同的学生,形形色色的家长,我突然在想,招生不仅仅是招收学生,实际上也是对家长、对家庭教育的一次检阅。

学生的差异,本质上也是家长的差异。

从今天的招生过程,我发现两个有趣的现象:一是优秀的学生,他们的家长大多彬彬有礼。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他们的家长大多对学生、对学校满腹牢骚。二是家庭条件很好的家长大多关心的是学校管理严不严,想找个严格的老师,家庭条件很一般的家长,大多关心的是学生在校苦不苦,害怕学生吃不好、休息不好。

我想起前两天王霖老师说过的一句话:现在穷人家的富二代太多了。

我们这一代人小的时候,穷人的孩子大多能吃苦,为了改变命运,他们啃着硬馒头就着咸菜疙瘩,也要努力学习。而一些有钱人,那时大多是城里的公家人,也许是可以接班吧,很多在学校却不求上进。

而现在,很多却反了过来,家庭条件好的家庭,大多知道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对孩子严格要求。而一些条件很一般的家庭,对孩子却百般的溺爱,生怕孩子受一点委屈,让他们家的孩子染上了从前富人家孩子才有的病。

上午,一个在外打工的家长,面对孩子三门功课一百七八十分的成绩,还信誓旦旦地自诩,孩子在家多么地努力,报了多少个辅导班等等。也许是小时候受的苦太多了,这种再穷也不穷孩子,尽量满足、过分溺爱的补偿心理,才是他们的孩子不怎么样的主要原因。补偿心理,是这些家长的一种自我安慰,或者说为了打肿脸充胖子的面子。

从招生的言行交往中,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差异,更看到了家长的差异。这种差异,不是你上了什么学校,上了多少个辅导班,所能缩小的。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都会日积月累成所谓的遗传。改变孩子,必须从改变自己开始。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民间这句很俗的俗语,实际上是有很大道理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