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岁的李商隐,写下了唐诗中最美的一场雨,全诗却无一雨字 2024-07-30 10:15:12 唐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它历经了数千年岁月的洗礼,依然灿烂夺目。在那个盛产诗歌的年代,李白、王维将大唐盛世描绘得多姿多彩,而李商隐、杜牧则延续了唐诗最后的辉煌,他们都是诗坛上熠熠生辉的人。在这个诗歌璀璨的国度里,他们将身边这些寻常的的景物以不同寻常的意象表现出来,带给人一种不一样的美。就拿雨来说吧,雨不过是最寻常不过的自然现象了,但是在诗人们的笔下,却是另一番不同寻常的美,比如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给人一种细腻温润又朦胧的美感,又比如刘长卿的“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给人一种空灵清新的美。再比如李商隐笔下的这首写雨的诗《微雨》,他整首诗中没有一个'雨’字,却句句都是描写的雨。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微雨》李商隐 这首诗是李商隐写的一首咏物诗,在李商隐细致入微的刻画下,将蒙蒙细雨写得细腻又朦胧,全诗没有用到一个雨字,但是诗人他借助周围的景物和他自己的直观感受,将这场雨温柔又特别的有韵味。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二十个字,读起来让人能够体会到李商隐对雨的那种深切的爱。把这首诗简单地翻译过来就是一篇简单又不失美感的散文。有人说,雨是前世的情结,也是今生割舍不下的牵挂,所以下雨的天气总是带着一丝丝寒意,给人一种缠绵悱恻的感受。在文人墨客的眼中,雨既富有诗意又浪漫,可以入诗入词,一字一句,皆是风景。这淅淅沥沥的小雨从暮霭沉沉的天空中飘洒下来,像是一副轻描淡写的写意山水画,清雅简洁。刚开始下的时候,丝丝细雨像是一缕缕烟雾一般萦绕着树林,屋舍人家皆在一片水雾里,远处的景色若隐若现,时有时无。在这一片烟雨朦胧里,无有尽意。渐渐地,夜色降临,暮色寒凉,这一丝细雨竟分去了夜色的半分寒凉,在长满青苔的院子里在铺着青石板的石阶上,在弥漫着潮湿气味的屋子里,终于让人觉察到了这一丝雨的凉意。夜色渐浓,家家户户亮起了灯火,从未掩严实的窗户缝隙里透过来的一丝凉意,让这烛火摇摇晃晃,闪烁不定。夜雨敲窗,即使相隔着很远的距离,亦能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寒意。掩上门扉,掩上窗棂,任凭屋外的风雨飘摇,只守着屋里摇曳着的烛火和内心片刻的宁静,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内心,短暂地忘却素日里的烦闷。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流过屋檐,落在廊下,流进青石缝里,往后会长出美丽的花木,这也不失为一种美的享受。静静地,听一夜的雨,看一树花开花落,哪有什么俗世烦恼忘不了呢。这首诗的题目是《微雨》,微就是小的意思,顾名思义,微雨其实就是蒙蒙细雨,这首诗就是描写的小雨,诗人将细雨刚来时的那种朦朦胧胧的雾感和后来雨势渐大,如万千珍珠洒满人间那种感觉一一展现出来,将水能滋润万物与雨珠的清新灵动都表现了出来,每一个字都运用的恰到好处,妙不可言。诗中的第一句“初随林霭动”将刚下雨的那种朦朦胧胧的感觉写出来了,写雨不难写,但是写小雨,还是暮色时分的小雨就难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刚开始下的时候,像是树林里漂浮着的雾气一样,随着风儿飘动。一个'初’字点出雨才刚开始下,雨势并不大;'霭’指的是雾气,林霭就是树林里的雾气,一个'动’字,写出了细雨的飘动,这一句将静态的景物写出了动态的感觉。将树林里的雾气与雨结合,让人分不清到底是雾还是雨,带给人一种朦胧又扑朔迷离的美,静静地看着远处,有一场雨即将来临,这是一种视觉上感受。而第二句“稍共夜凉分”随着时间的流逝,夜晚来临,暮色带着寒意扑面而来。一个'稍’字,点出了时间的变化,'夜’点出了时间,夜晚来临,'凉’字又点出夜晚的寒冷以及下雨之时周遭的凉意。似乎在雨刚开始下的时候,让人觉察不出来它的凉意,渐渐地,时间一长,那一丝丝凉意就能透过周围的空气,透过皮肤渐渐渗入到人的身上。夜色本就寒凉,这场雨的到来竟然将这夜色的寒凉分去了一些。这一句从侧面来描写夜的来临,已经看不清楚雨的大小,透过夜色让人们更能直观地感受到雨和夜的寒凉。“窗迥侵灯冷”写这一句时,大约已经是夜深时分了,而这场雨却没有半分停歇,却还有雨势加大的情形,空气中到处都是弥漫着寒意,在夜色的掩盖和微雨的朦胧之下,周遭万物都是一片迷离。这场雨从傍晚时分一直下到夜深,它带来的寒意透过窗户,将屋子里的烛火吹得摇摇晃晃。一个'侵’字,将这份寒凉写得生动传神,给人一种深入骨髓的感觉。夜深人静的时候,气温越来越低,屋子里的温度也越来越低,而这场雨还一直不停地下,在雨的加持下,气温就更低了,屋内也更加冷。“庭虚近水闻”这场雨下来这么久,庭院里大约已经有了小水洼,不然为什么我隔着庭院那么远,却依稀能够听见雨滴落下来的声音?要说第一句视觉描写,那么这最后一句就是听觉描写,从一个'闻’字就可以看出来,但又不仅限于此,既然是听觉描写,那要庭院里的小水洼和雨滴正好满足了听的条件。不仅如此,这个'虚’字更传神,从侧面反映出了夜深人静的时候院子的宁静,静到雨滴声都清晰可闻。这首诗里没有一个雨字,但是在读来,每一句里都是雨。在这首诗里,没有过多词句的渲染,就简简单单二十个字,却是将这场雨描绘得淋漓尽致,既有时间的变化,也有雨势的大小,既有远处景物的描写,也有周围景物的描写。这就是这首诗的精妙之处,由此可见李商隐的写作功底之高。在历史上,有着许许多多身负才华却难得重用的诗人,李商隐的这一生便是历经坎坷,这首微雨写于他十六岁那年,当时的他以一手秀丽的公楷和华美的文章得到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辈的欣赏,可当他意气风华跑去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却名落孙山。这样的遭遇使得李商隐的这首《微雨》,读起来清新唯美,却又带着一股淡淡的愁意。文/青城感谢大家的阅读,祝朋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觉得文章好的朋友们,可以给文章点个赞,关注一下吗,每天都会给您带来好文章 赞 (0) 相关推荐 “红楼梦”三字来自李商隐的诗? 诗与小说,体裁不同,表现手法不一,但其情韵神髓往往是相通的. 李商隐有一首题为<春雨>的诗--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晩,残宵犹得 ... 李商隐的两首五言绝句咏雨诗《微雨》和《细雨》,全诗无一雨字,却把“雨”展现得淋漓尽致 古诗文化主要看唐朝,这一时期涌现了无数优秀的诗文,影响深远至今还在流传,这些作品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文人,思想各异却对诗词文化痴迷.例如李白.杜甫,一个是盛唐的代表,一个是衰唐的代表,两人合璧便是一 ... 李商隐这首咏雨诗写得很巧妙,通篇都在写雨,可是却不着一个雨字 公元829年(唐文宗大和三年),年仅16岁的李商隐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当时很多人都看好他,认为他一定可以通过科举考试,以此来改变命运,可是在初考时就失败,这件事情对他打击很大,于是前往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 ... 李商隐的两首咏雨诗,全诗无一雨字,却把“雨”展现得淋漓尽致 古诗文化主要看唐朝,这一时期涌现了无数优秀的诗文,影响深远至今还在流传,这些作品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文人,思想各异却对诗词文化痴迷.例如李白.杜甫,一个是盛唐的代表,一个是衰唐的代表,两人合璧便是一 ... 十六岁的李商隐,写下了唐诗中很美的一场雨,全诗却无一雨字 唐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它历经了数千年岁月的洗礼,依然灿烂夺目.在那个盛产诗歌的年代,李白.王维将大唐盛世描绘得多姿多彩,而李商隐.杜牧则延续了唐诗最后的辉煌,他们都是诗坛上熠熠生辉的人. 在这个诗 ... 七十五岁的陆游写下《沈园二首》,相比《钗头凤》更让人感动 对于陆游,我只能用奇男子来形容,因为像他这样至情至性的人太少见了.他可以为了国家大声疾呼到咽气的那一刻,也可以为了一段感情怀念一辈子. 二十岁那年,陆游与母舅之女唐婉成亲,婚后两人伉俪情深,他的母亲却 ... 写给女儿十六岁的一封信 献给有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女儿 妈妈们.....我知道你们也会遇上和我一样但由于头痛的时候,现在,六年过去了,我的孩子已经顺利地度过青春叛逆期,很庆幸,六年前六月就顺利通过高考了,孩子成绩比较稳定,班上 ... 请祝我节日生日快乐!青年节这天写给二十六岁的我 为往圣继绝学同名入驻一点资讯/天天快报,QQ公众平台敬请订阅 今天是我26青年节出生的我,很凑巧的生在了九零年,于是乎我就可以没羞没臊的称自己是九零年,曾几何时也讥讽过八零后,吹嘘自己会成为九零后中的 ... 文征明八十六岁写的行书《离骚》,一气呵成,令人赞叹! 文征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 ... 周恩来总理十六岁时写的《春日偶成》可与杜甫的《绝句二首》媲美 诗歌鉴赏:周恩来的两首五言绝句与杜甫的两首五言绝句比较 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鉴赏四首五言绝句:一是周恩来总理十六岁时写的<春日偶成>二首:再有就是诗人杜甫漂泊西南在成都草堂写就的<绝 ... 朱定华:写给儿子十六岁生日 写给儿子十六岁生日 作者:朱定华 眼下正是深秋,偶尔秋雨绵绵,偶尔暖阳融融,让人捉摸不定,走进深秋,生命又将走进另一个里程碑,伴随着凉凉秋意,2020年的脚步已经走完了三分之二.儿子,今天是你十六岁 ... 写给二十六岁的自己 两点了,又是一夜. 又一年,又过去一年,你又开始抽烟了,你明明可以戒掉的.二十楼的风很大,你晚上在阳台上抽烟总是哆哆嗦嗦的,好在屋里暖和. 你果然是不喜欢刷碗的,它们就这么被放在水池里.你看,你们以前 ... 十六岁的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分手信字字带泪,徐志摩读后肝肠寸断心碎欲绝 十六岁的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分手信字字带泪,徐志摩读后肝肠寸断心碎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