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时,这三类人需要远离?

主播:大宝
这本书是由沟通写作专家罗纳德·B·阿德勒和北肯塔基大学教授拉塞尔·F·普罗科特所写。一本结构清晰、内容有吸引力、表述简洁的人际沟通入门教材,再版15次,中文译本销量数十万。作者将学术内容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清晰透视各类沟通主题,并且强调沟通的技巧不是玩弄手段,而是真诚、有效的交流。
这次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是:“聊天时,哪些人需要远离?”

语境

第一种人,不管你说什么,他都要把你拉入他的语境里。
他们最常用的表述是“我跟你说,这件事是这么回事……”“你不用想,我跟你讲完,你就懂了。”“我知道你什么意思,你还是听我说吧。”等等。
这样的人对沟通的原则一无所知。
沟通的本质其实就像打乒乓球一样,有来言,有去语。
彼此交换信息,分享自己视角下的世界,这才是沟通的价值所在。
但有一类人不是,他们在沟通时,总是想方设法把你拉入他们的语境中。
他们的目的就是让你认同他、理解他、觉得他是正确的。
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想理解周围人,并不会听取别人的意见,也不知道一件事情是有多个角度或者多个侧面的。
他们对于世界的看法是单一的。在他们的语境中,他们的认知是绝对正确的,不容反驳的。
因此,在跟他们的聊天中,你不仅学不到任何东西,还要给他们提供认同的情绪价值。
为这种聊天花费时间,是非常不值得的。

『缺点

有句俗语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大多数人只看到了它的第一层含义,而忽视了第二层含义。
它的意思不只是说有缝的蛋爱招苍蝇。其实也在暗示,只有苍蝇才一直盯着蛋的缝隙看。
在聊天中,有一类人他们从头到尾只在做一件事,就是挑别人的毛病。
比如“你说的那个地名不对,它的发音应该是三声。”“你说的那件事不全对,还有个细节你没说。”“你说的都是我不知道的,咱们还怎么聊?”
也就是说,不管沟通主题是什么,也不管沟通的形式和场合是什么,他们都会从中找出对方的毛病。
他们仿佛就是以“找出对方在聊天中的毛病”为己任的。
在以往的晨读中,我们说不要做“只见鸡屎,不见鸡蛋”的人。
但事实却是,在生活中,确实有一部分人,他们看不见鸡蛋,眼睛一直盯着蛋壳上若隐若现的鸡屎看。
这就是他们的思维模式。
接触久了,如果你受到他们的影响,也可能成为沟通中的挑刺王。

『情绪

以下对话,你熟悉吗?
“我就是看不惯他。”
“我就知道这件事一定成不了。”
“我特别讨厌那家饭店。”
“我就是不想去。”
没错,这些就是情绪宣泄者最常见的说话方式。
有这样一类人,他们跟人聊天时,只说情绪,不说内容;只讲主观,不提客观;只依赖感性,不调动理性。
所以,他们所表达的90%以上都是情绪,而不是对事情的分析。
这类沟通者跟前面讲的第二类沟通者有相似的问题。
他们都只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中,他们对客观世界不好奇也不关心,他们唯一关心的是自己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对于理解客观世界,或者解决问题,一点帮助都没有。
而且,情绪是会传染的,尤其是负面情绪。
一场沟通下来,你不仅什么都没学到,还可能把自己的心情给搞糟了。
另外,跟这样的人沟通,你得非常小心,因为如果你没有顺他们的意,或者把话说到他们心里,他们很可能会在感性情绪的影响下,迁怒于你。
总结一下,即便是聊天,我们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我们要把有限的精力放在高效的成长上,而不是胡乱使用,白白耗散掉。对于这三类人,你有相似的经验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