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课学科渗德计划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的培养在于教育,德育则是教育的首位。要培养合格的栋梁之材,全面加强德育教育势在必行,而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更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道德境界
(一)加强自身学习,努力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提高履行师德修养的自觉性。学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在心中确立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时刻以教师高尚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
(二)同事间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在一个学校里,教师之间善于相互学习、借鉴,则其善者而从之,这对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和更快的提高师德修养是大有益处的,因此,与同事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良好校园工作环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
(三)在学生中树立榜样作用,要求学生做好的我首先要做到。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身垂范,严格要求,以自身的道德素养影响身边的每一个学生。
二、搞好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
在德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既是晓之以理的继续,更是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基础,因而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的保证。语文学科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即是一块块的情感天地,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如《落花生》教育学生懂得要学会默默奉献,要做有用的人;《少年中国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励志报效祖国;《慈母情深》教育学生体恤父母的辛苦,懂得感恩、回报父母等。
三、发挥教材中辅助材料的德育功能
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充分挖掘课程本身内容的德育素材,进行教学的德育渗透,还要发挥教材中一些辅助材料的德育功能。如教材中的故事等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理解、点拨,还可以使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做到启智和树德同步进行。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的另一途径。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古诗比赛,收集简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演讲等。这些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还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从而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例如语文活动的比赛,既能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让学生能掌握朗读、演讲的技巧,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五、结合课堂常规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习惯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当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知道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意义和基本要求;教学时创设适当的情境,模拟训练,引导学生专心倾听,勇于发言,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与此同时,除了发挥好教材中图片的参照作用,还要发挥好榜样的示范作用,一点一滴地引导,满腔热情地鼓励,逐步巩固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喜欢读书、写字、倾听、交流的欲望,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总而言之,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教师,应当立足于语文教学,积极探索,积极参与教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语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生活的动力,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小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