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覆膜滴灌技术走出国门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梁乐)由于采用了在新疆成功应用的棉花覆膜滴灌技术,近日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示范基地喜迎丰收,相比传统的大水漫灌种植方式取得明显的增产节水效果。这对棉花覆膜滴灌技术在该国的推广有很强的借鉴作用,从长远来看,更是当地保障生态用水、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和助力解决咸海生态危机的关键技术之一。

  记者从中科院新疆生地所了解到,干旱缺水和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干旱区农业发展与生态安全的主要限制因子,已成为抑制作物高产与植物活性的两大非生物胁迫因子。膜下滴灌技术有利于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提高,能使作物主根系区形成脱盐区,可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多年来该所科研人员扎根新疆棉花主产区,不断优化和提升膜下滴灌技术,目前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技术方案并在新疆广泛应用。

  今年以来,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借助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丝路环境”专项“中亚大湖区水生态系统相互作用与协同管理”课题,将棉花覆膜滴灌技术推广到乌兹别克斯坦重要的棉花产区卡什卡河州,并于近日进行了现场测产。105亩的示范基地中,棉花实收测产平均亩产达404.06公斤,相比同地区大水漫灌地增幅达140%,同时节水50%以上,测产结果达到了课题设计目标。

  据了解,咸海是位于中亚的咸水湖,坐落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原为世界第四大湖。近几十年来,随着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强度和规模的不断增大,咸海流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咸海大面积萎缩,出现生态危机。

  为恢复咸海生态环境,促进中亚大湖区绿色发展,新疆生地所先后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和课题,旨在评估区域生态服务风险,发现生态恢复主要驱动要素,形成水生态社会协同发展管理模式,同时提出中亚大湖区水与生态绿色发展的保障方案和路线图。其中,覆膜滴灌技术是保障生态用水、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和助力解决咸海生态危机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乌兹别克斯坦正推行棉花覆膜滴灌技术,并计划未来节水90亿立方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