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表现意境的特点和规律

刘庆霖,1959年2月生,黑龙江省密山市人。1978年入伍,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毕业,从戎28年,上校军衔。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副主编。

绝句只有四句话,多则28少则20个字。要在这样小的空间里表现事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且要写得有韵味,不枯燥,实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确不是一件易事。也正因为其难,我们才极力地寻找其表现的特点,以求进一步找到其写作的基本规律。

一、只表现序曲

只写序曲,不写落幕,是唐人绝句的主要特点之一。

英国有一个叫斯托雷奇的人认为:与希腊诗的“完美”相比,中国古典诗的特点是不表现终了,而往往只表现“情感的序曲”;若与欧洲其他国家的诗相比,那么,欧洲诗多半让你“尝一尝味道”,而中国诗则只让你“闻一闻香味”。这话说得很妙,很准确。绝句字数非常有限,往往是瞬间闪念的捕捉,按照莱辛(德国启蒙运动重要人物)艺术表现应避免“顶点”的理论,这瞬间的最佳选择不应该是高潮和结局,而最好是序曲。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从而获得“句绝而意不绝”的欣赏效果。所谓不让你尝一尝味道,只让你闻一闻香味,其实也是这个意思。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便是情感帷幕刚拉开就立即关闭的实例。此外,如“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余雪》),这首诗是祖咏应进士考试所作的诗。

本来应试诗规定十二句,而他只写了这四句便交卷了。考官问他原因,他说是“意尽”。其实,这首诗也只是表现了序曲。祖咏深知“诗不能说得太透彻”的道理。这首诗不但使祖咏过了进士考试的关,而且人们还夸其“用笔经济”,诗也因此得以传诵。

在文学理论上,国外主张作品只表现“冰山的一角”。中国古代虽然没有这种提法,但有一个故事也很能说明问题。相传,古代有个老师给学生出了一句“深山藏古寺”的诗,让学生根据题意来画一幅画。结果,有的在山中画了一座完整的寺庙,有的画了寺庙的一角,但最受老师欣赏的是:一个小和尚在溪边挑水,一条小路通向山中,并不见寺庙的影子。

诗画相通,只表现序曲,在这序曲中微微透出一点“香味”来,也许是聪明的做法。如:“口令传呼站哨回,虚惊寒鸟绕林飞。秋山才褪军衣色,白雪先沾战士眉。”(刘庆霖《北疆哨兵》其一)这首诗写北方边防战士秋天站哨的情形。在寒冷的北方秋天,换哨战士的口令声惊起一群小鸟,但鸟群并不想远去,于是绕林环飞。

秋天的山峦刚刚褪掉军装的颜色,北风就吹起了白雪。这个季节,山中已不见行人,只有战士还在值勤站哨。因此,白雪最早飘到战士身上,甚至连战士的眉毛也沾上了白雪。实际上,作者是想通过对战士站哨环境的描写,来突出表现边防战士的艰苦,进而引起人们对边防战士的崇敬和爱戴。但是,诗中表现的也仅仅是个序曲。我们只能从“白雪先沾战士眉”中的“先”字上闻到一点“香味”。

然而,这首诗却引起很大的反响,1998年这首诗在军内报纸上发表后,有许多战士给作者写信,述说他们的感想,多的一天竟达24封。可见,这种只表现序曲的方式更加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有的评论家甚至说:“此诗只表现了一点点,却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犹如太阳刚刚露出地平线,就给人间一个早晨。”
二、只写一件事
只写一件事,用一件事去透视社会,或说明事理。如:“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乌衣巷地处金陵(南京)南门朱雀桥附近,为东晋王导、谢安等世家巨族聚居之处。此诗头二句以此桥名、巷名为对,实在是妙手天成。妙对更妙在不落痕迹地融入了诗人对世界的感觉:夕阳西下,暮气逼人,在这种冷情调中,野草撒野地开花,似乎在以鲜丽的颜色和蓬勃的生机,反讽着世事的变迁。
诗人一点灵感,借一只燕子阅尽世事沧桑。燕子春来归旧巢,这是人人皆知的事。诗中正是抓住燕子有辨认和复归旧巢的本能,从有理中写出无理,从无理中隐含深理。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旧燕,不可能那么长寿,也不可能代代相续地飞回原地方。但诗可以凝缩时间,使不可能成为可能。它奇思独具地以一只燕子的飞翔,把王、谢巨族聚居之处,已变成平常百姓杂居之处,进行了双时空的叠印,从而对如此名门望族的烟消云散发出了充满命运感和废墟感的深长叹息。
由此写成的诗句是千古名句,由此写出的燕子也是极有历史深度的千古名燕。这就难怪如《江南通志》所说,人们在乌衣巷上指认为王、谢故居的厅堂匾额,题上“来燕”二字了。这首诗虽然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但着笔也不过是一件小事。诗人只是把这件小事变成了透视世事变迁的窗口,这就是中国诗,尤其是绝句以小见大,以简单表现复杂的特点。
再如:“爆竹烟花充宇庭,相围电视酒卮倾。灯笼光引春归路,子夜钟声已泛青。”(刘庆霖《过大年》)这是一首通过写过年进而写春归的小诗。过大年,是十多亿中国人“步调一致”的时刻。无论贫富,爆竹烟花总是要燃放的,它既是对过去一年取得成绩的庆祝,更是对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的祈福。诗人用“充宇庭”来形容大年三十的爆竹烟花并不为过。相围电视,来看春晚,包饺子,吃年夜饭,举杯相庆,等待新年钟声敲响,几乎成了中国人一成不变的习俗。
然而,南方与北方过春节也是有区别的。区别在哪里?区别在气候环境。长江以南过春节已是梅花开放,绿柳成荫,春天已经是看得见摸得着了。而北方却不一样,北方这时还是冰天雪地,一点春天的影子都看不到。诗人生活在长春,写的恰恰是北方的春节。所以,在作者的眼里一定是白茫茫一片冰雪之境。然而,春节毕竟是春天的节日,即使是寒冷的北方,春天的脚步一定已经来到。
那么,它又在哪里呢?作者在过年前夕糊了一个纸灯笼,这个灯笼给他带来了灵感,他想用这个灯笼,与大街小巷的灯笼一起为春天归来引路,让春天的归来,赶走脚下的千里冰封。在作者的想象中,他的这个愿望实现了,因为他听到了那响彻在千家万户的子夜钟声,已经像春天的草地一样泛青了。这首诗写春天突出一个“早”字,虽然诗里没有直接说出来。

作者想,北方的春天和南方的春天应该一起到来。如何能一起到来?人们习惯用子夜钟声敲响的那一刻,代表春天的到来。那好啊,“子夜钟声已泛青”,谁说北方的春天还没有到来,钟声敲响时,我们也感受到了春天的来临。这首诗其实就是说了过大年这么一件普通的小事,但却通过叙说一件小事,展现一个大的场面和作者的内心世界。所以说,绝句诗切入现实的面须求小不求大,重要的是以小见大。

三、只讲一个理
诗中说理,应该是一条线,尽量不旁逸斜出,节外生枝。只讲一个理,把一个理说透彻。如:“汉王曾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清·刘献廷《王昭君》)相传,汉元帝因为画师把昭君画丑了,以致误认为昭君是丑女而将她遣嫁匈奴,事后追悔,杀了画师毛延寿解恨。此诗正是借用此典引发议论,进而说理。
此诗从昭君之所以会被汉元帝误遣出塞的原因入手,对向来普遍归咎于画师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这与北宋王安石的《明妃二首》之一“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想到了一起。但是,此诗的高明之处,在于后面两句从本质上揭示了它的深层原因,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当时最高的封建社会统治者汉元帝。“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这两句通过反正的方式,说明画师不足定妍媸的结论。
议论透彻,说理明白。诗到此结束了,但留给我们的思考没有完结。通过这首诗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汉元帝与其他封建帝王一样生活奢靡,“六宫粉黛三千”,以至于妍媸难分,只能借助于画工画像来定。二是“冲冠一怒为红颜”,本来是自己的过错却怒杀画师解恨,从侧面证明了皇帝就是天、就是法的封建社会的不平等。三是通过诗的后两句告诉我们,宫女们的社会地位是多么低下,生活是多么寂寞苦闷,命运是多么地不能自己把握。
又如:“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其一)戴复古的论诗之诗,是用诗的形式来评论诗,实际上就是说理诗。这首诗的主旨说的是诗必须重视创造性。诗的前两句说:创作的艺术构思要变化如神,笔端才能挥洒自如,不受拘束。接下来,作者说出了自己的理论主张:诗的意境一定要是自己心中的感悟,切不可人云亦云,步人后尘。实际上,这个理说到了点子上了。
诗是一种新的发现,不是模仿,不是因袭,创新是诗的生命力。自己胸中感悟出的诗有如天上飞翔的大雁,而模仿或因袭别人的诗意充其量就是从大雁身上拔下的羽毛,羽毛是飞不上天的。这也就是“切忌随人脚后行”的道理。再如:“清晨老者立江浔,双手托飞绿鸟音。能使心空荡乌雀,朝天十指亦森林。”(刘庆霖《观老者放飞笼中鸟》)实际上,十指与森林的差别很大,两者本难以类比。
这首诗从观察一个老者放飞笼中鸟入手,开始联想推理,却得出了一个合理的结论:首先,人的心空可能与天空一样广大,若是你的心空像天空一样广大,就能够容得下鸟儿的飞翔;其次,如果你的心空能容下鸟儿的飞翔,那么,你竖起的十个手指就是一片森林;其三,这个“森林”将是世界上最好的森林,最大的森林,是能够制造森林的森林。

作者多么希望这样的森林能愈来愈多,人类善待鸟类,也就是善待自己。这个道理虽然不复杂,但由于新颖,是别人没有说过的,所以给人的感觉是震撼,是触动,是醒悟。这也说明,诗在说理时可以简单,但却要深刻。

四、只提出问题
只提出问题,不说解决问题的办法,把问题留给读者去思考,这是绝句的又一大特点。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二首》)这二首诗便是一个只提出问题,但不说解决问题办法的比较典型的例子。
第一首诗,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说出四海之内,尽皆开荒种粟,已经没有闲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弓”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用了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
丰收了又怎样呢?“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提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甚至惨遭饿死。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诗中没有说;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诗中也没有说。诗人只是把这沉痛的问题提出来,迫使人们去思索,让读者自己去寻找答案。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中只说种田人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没有说教的味道,也没有说应该怎么办。
然而,这首诗的影响力相当之广泛,连刚刚学语的孩子都能够背诵。这就说明,有些问题是不须回答的。再如:“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唐·郑遨《富贵曲》)这首诗的前两句说美人在梳洗时,露出了满头的珍珠和翠玉,显示了这是个非同一般的富贵之身。但第三句忽然一转,谁又知道她蓬松如云的头发上配戴的首饰值几个乡镇一年的税收呢?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但诗人也只是到此为止了,并没说什么贫富差距,贪污腐败之类的话,更没有说如何反对“腐败”的话。
诗中只是说“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通过这样一个问题的提出,暗示了官员的贪腐和奢靡。诗中表现社会现象,有很多时候只需点到为止,引起大家的思考和社会的重视。这也许比直接说教更能感染人,更有力量。
这种只提问题不作回答的方式,在古诗其它各体中也经常出现。如:“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等等,我们暂不在这里研究。
以上讲了绝句表现意境的四个基本特点和规律。所谓基本规律,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皆适用。也就是说,还有的诗是超出了这个基本规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这首诗第一句说了一个道理,指出了要改变社会沉闷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二句又说了一个道理,指出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社会是可悲可哀的社会。不但如此,在前两句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后两句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作者认为,这个问题解决的根本在于人才的使用,而朝廷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才,重用人才,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道光十九年(1839年)岁次己亥,龚自珍辞官返乡,又去北上迎接妻儿,在南北往来途中,感于朝廷压抑、束缚人才的情况,作诗315首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这是《己亥杂诗》中最突出的一首,也最能体现作者的精神及对时代的要求。作者自注:“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祠无数,道士乞撰青词。”

于是,作者就眼前赛玉皇等形象,联想到“天公”、“风雷”,忽发灵感,写下此诗。实际上是龚自珍借题发挥,说出了自己心中早已想说而没说的话。这首诗表现的内容丰富,表现手法独特,议论说理深刻有力,既提出了问题,也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