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愚书论】碑学与帖学

书法中的碑学初兴于明清易代之际,士人痛思时弊与亡国之因,书法一反元明以来的姿媚平淡,提倡雄强、刚健、质朴、苍浑,明末赵崡和郭宗昌较早的在各自的金石学著作中表达出尊崇碑学的思想,认为书帖几经临摹,风神已失,而碑刻字迹婉然,古法犹存,碑学遂由考据延及书法。初则标举汉隶,继而上溯篆籀、钟鼎文,下及魏碑、唐碑。

加上清代中前期以朴学为宗,金石学兴盛,碑版文物出土甚多,流风日广,至清末民初,碑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书法也随之追求斑驳、古拙、苍润、浑厚的金石味,并由书入画,出现了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等以金石入画的书画大家,为书画艺术的发展开辟出了广阔的道路。

书法中的帖学主要是指崇尚王羲之和王献之以及属于其书法体系之下的历代书法名家法帖并以之来指导书法练习和创作。帖学以手札、书信为主,多忠实于原迹,比较真实的反映了书作者的原本写字风格。

宋代以前的学书者都以历代墨迹为临摹、取法学习的对象,由于墨迹在古代不易保存和流传,五代以后有了刻帖技术,其中尤以北宋时期所刻的《淳化秘阁法帖》最为著名,该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官刻丛帖,帖学就建立在法帖辗转翻刻传拓的基础上。清代中叶以前,中国书法史以帖学占主流,此后碑学兴起,帖学逐渐衰微。

大愚书法作品

大愚书法作品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0)

相关推荐

  • 颜真卿法帖《颜君庙碑残阙》。颜真卿书法初...

    颜真卿法帖<颜君庙碑残阙>.颜真卿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

  • 【鉴赏】颜真卿法帖《颜君庙碑残阙》(日本藏)欣赏

    弘扬鲁公精神,学习颜体书法 颜真卿法帖<颜君庙碑>(残缺),顔真卿書,折本高30cm,早稲田大学図書館蔵.<颜家庙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 ...

  • 中国书法的正脉是什么?碑学还是帖学?

    中国书法的正脉是什么?碑学还是帖学? 2019-06-26 09:09 中国书法的正脉是什么?碑学还是帖学? 碑学?那学帖学会不同意,而碑学也创造了很多书法大家,比如郭沫若,沙孟海等. 贴学?又有学碑 ...

  • 【大愚书论】生宣纸与明代的大写意花鸟画

    书画是人与书写工具.书写材料的结合,同样的书写动作,纸张不同便会表出现不尽相同的形态效果,自东汉末年,纸张逐渐取代简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其制作原料和技术也不断发展变化,从最初的麻纸到后来的藤纸.竹纸 ...

  • 【大愚书论】书法的坐姿与执笔

    汉字的书写经历了执简而书和书案书写两个大的历史阶段,简牍作为主要的书写工具一直持续到东汉末年,与之相对应的书写方式便是执简而书.纸张的发明和改进使得书写材料的特性发生了重大变化,极大地促进了书法艺术的 ...

  • 【大愚书论】书画中的用水之法

    中国画常又被称为水墨画,水墨之不可分割由此可见,"墨法贵在淋漓而不臃肿","淋漓"讲的就是用水所取得的效果.水墨神化,其妙在水,黄宾虹说:"能使笔墨变 ...

  • 【大愚书论】书画中的用色之法

    青绿山水 水墨丹青是人们对中国画的传统代称,中国的绘画本以设色为主,六朝至唐发展出青绿山水,以石青.石绿作为主色,但从唐王维开始,水墨画逐渐成为中国画的主流,各种设色反而成了水墨的辅助,这其实源于中国 ...

  • 碑学与帖学——前者以骨胜,后者以韵胜,笔法不同

    发布时间: 19-06-0514:54北京华星成汇文化官方账号 明以前的绘画,如『唐画』『宋画』『元画』,其材料主要是硬毫与熟性纸(绢).明代以后,使用柔毫.生宣者渐多,至清代则普遍使用.我们临习一幅 ...

  • 启功 : 为什么有“碑学”与“帖学”的区别?

    2017-07-07 21:31 来源: 月雅书画 (欧阳询书<皇甫诞碑>) 最初学习书法,家人就交待我说,你先老老实实地把唐楷好好练上一个遍,而且最好以欧.颜.柳的碑刻入手,为什么要从碑 ...

  • 【大愚书论】书画中的墨法

    在书画的创作中,除了笔法之外,墨法同样也很重要,墨法的核心在于用笔,墨中见笔,笔中见墨,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都是表达作者内在的人文精神,因此可以说墨法是笔法与墨色结合的具体表现方法,墨色不仅使笔法 ...

  • 【大愚书论】为什么说古无大字

    简牍书写从西周算起,在中国延续了一千五百多年,在造纸术发明和成熟的过程中,又经历了三百多年的纸简并用,直到东晋末年桓玄篡立,下令"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