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里,终于看完了那两本半途而废的书
今年的假期因着疫情而变长,也因着疫情而成为名符其实的宅家运动。宅在家里,意味着时间变多了,空闲变多了,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少了……
终于我良心发现:这个假期不能如此荒废,要好好利用。瞄见书架上躺着几本翻了一半的书,顺手就拿下——既然看了一半,那意味着可以偷懒直接看后一半。基于这种自欺欺人的想法,我开始了阅读之旅。
成甲的新书《好好思考》上市时,我毫不犹豫地就入手了。原因无他,三年前开启我“新人生”的那本书《好好学习》就是他的力作。
2017年的我,厌倦了追剧、追书,茫然地面对职场发展的困境,弄不清楚自己要什么、做什么。就像一颗即将破芽的种子,等待着某个时刻的来临。
不记得是在哪里看到这本《好好学习》的宣传,总之我买回了家。新书总是最有吸引力的,到手那天就迫不及待地翻阅。
在看完第一章时,我感觉内心有什么在燃烧,有种雀跃在鼓动,犹如彷徨许久的火焰找到了终极的光明之地。我找到了一个航向标——一个我长久忽视、埋在内心深处的东西——学习。
这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体验,好像一缕曙光照亮了一个角度,印证了某种联系。我热爱学习,听起来是有点匪夷所思的事情,事实是我对知识有渴求很早显现了:喜欢看国外公开课,只是缺少一个契机让我真正意识到。
激动之下,我做了两件事,一是向朋友推荐这本书,二是决心实践一番。在看完前两章后,我着手开始实践建立知识体系。并且打算建立之后继续看完后两章,为初步建立的知识体系做升级
如果说三年前的自己,面对知识管理是小白的话,那么三年后的自己,面对知识管理则处于初中生的阶段:有自己的想法,不断持续实践,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广度,加深知识深度。
三年间的实践,大部分是通过巩固专业学科与学习探索双向进行的,渐渐地知识体系开始丰满。体系建立早就完成了,但我也没再翻开《好好学习》。
宅在家的几天里,又一次翻开《好好学习》,发现书里的一些内容不再有那种豁然开朗之感,转而是一种熟悉感。如果说原先是惊艳,那么现在是了然;如果说原来是单方面接受,那么现在是开始质疑;如果说原来是识记干货,那么现在是写出底层逻辑原理。
日积月累之后的成果是这么明显的,使得我再次阅读时轻松不少,理解也更上一层楼——能快速地把第四章的内容联系起来。
《好好学习》中有几个值得持续钻研和实践的内容:
复盘,通过复盘找出问题,找出方案,找出自己
Why,多问几个为什么,找到最终极的核心,这也是一个人思维的底层逻辑
系统,一个系统中的核心节点决定了系统的效率、成果
备份,世界的不确定性预示着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应对小概率事件我们需要备份
如果专门做一个读书笔记,估计都能写几篇出来。
学习,这件事情从来没有老师说过是需要研究的。这就是成为了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我们总是说要学要好好学,总是问为什么学不会,总是从学科上、学科的学习方法上找问题,可就是忘了“学习”自身可能也需要学习。这是我最开始进行知识体系建立时思考的问题。
如果想更快速地建立知识体系,那么学习力的提升很有必要。学习力提升,就需要考虑学习这件事情究竟是什么?遵循这个想法,我搜集了几本关于学习的书。每一本都看完了,除了这本Gloria Frender的学会学习。
初看这本书非常不习惯,因为它几乎都是大纲,不是整段整段地讲述内容。相反它都是一条条的建议,一些测量表。它和传统意义上的书不同,虽然序言提到可以把它当成一本手册来用,可这样的排版如果没有人指导运用,真的很难让人理解。
当其他书籍都告诉你具体原理、方法时,这本书就显得不合时宜,甚至有些不知所云。自然这本书就被尘封了。
和《好好学习》一样,春节期间再打开时就发现天地反转,这书原来如此精妙——当初自己真是白目得厉害,以至于无法体会它的好。原因无他,当知道一切的原理时,书中原来的大纲都蕴含着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每一条都可以挖掘出背后的核心。这是检验自己学习力研究成果的测试书。
这本书的内容看似简单,实际太过丰富,如果换一种方式出版可能就是一个大厚本。比如书里关于笔记的章节有着让我惊喜的部分——笔记的代码系统。代码我自己有使用,但不成体系,属于零散状态。我虽然能想到代码,但我没有想得更深去建立系统。如果这部分扩展来讲述,相信会有更多人受益;即便不展开,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拓展也会非常精彩。
如果不了解这些学习原理,贸然用这本书,将它真的当做工具来使用,你只会觉得枯燥无聊。如果了解原理,仅仅将它作为工具书用,又有些小觑了它。最佳的用法就是它的基础上进行方法的改良使用,这种使用方法有一定的条件,不是谁都可以。我想这是一本被耽误的书。
看完两本半途而废的书,细读它们,将内容梳理又梳理,输出更多的读书笔记。宅在家里不等于无所事事,相反这给予更多时间去思考去学习的机会。
玖阁之中,有九格,一格之中,有一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