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东北鼠疫现场:仅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隔离火葬是有效手段
1910年10月初到1911年3月一场数百年难遇的鼠疫席卷个东北,6万多人死于非命。在此之前,鼠疫的大规模爆发,在东北十分罕见,仅在1899年辽东半岛流行过一次,在持续的8年时间里死亡人数也仅为1610人。
这次东北鼠疫的最初起因,根据当时的调查研究认为源自满洲里。根据当时日本医生久川保志和衫本松正的调查认为,在当时满洲里有三名猎户,因猎获病死的旱獭而煮食后,导致其中一人暴毙,另外两人中毒,于是当即上报,最终两人也因病情爆发而死。由于疫情的相互传染,最终导致鼠疫的大面积爆发。这样的说法后来也获得了1914年4月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议的证实,当时哈尔滨爆发的鼠疫的源头就在满洲里。
哈尔滨是在1910年10月27日,发现了第一例鼠疫感染者。根据1911年1月16日,《大公报》的报道:“傅家甸自阴历腊月二十三日开始防疫以来迄正月初五日止。共十四天内因疫毙命者共五百七十二名之多。现在每日死者约四十名。每日染疫者约一百名,大有日炽一日之势。”
清政府接到哈尔滨鼠疫疫情报告以后,外务部任命伍连德为哈尔滨总医官,全权负责哈尔滨的鼠疫防疫工作。伍连德是在12月24日夜里抵达哈尔滨的。第二天便前往疫情最为严重的傅家甸地区查访疫情。根据当地医生的报告,在11月的时候染病者还不算多,每天不过一两起,后来逐渐增加,就在当天已经有十多人因感染疫情死亡了。当时的处理办法是,所有的感染者都只能被送往“疫房”隔离,而居民家中患病死亡者又常常丢在路边了事。
10月27日,一名日本客店女老板死亡,死前症状符合疫情特征。伍连德带着助手悄悄的前往死者家中,提取了血液以及肺、脾等组织取样。随后在显微镜下发现了大量的鼠疫病菌,并认为哈尔滨现在流行的鼠疫属于肺鼠疫,主要是通过人与人进行传播的鼠疫。
在确定了鼠疫传播特点之后,伍连德制定了以控制感染人口流动为基础的防疫手段。在铁路沿线,设立隔离站,严查疑似感染者,为了防止疫情扩大,甚至关闭了哈尔滨至山海关沿线铁路。
在防疫过程中伍连德在哈尔滨将傅家甸分成4个区域,由专人负责领导逐一入户筛查,一旦发现鼠疫感染者即送往医院救治,并对其有密切接触的家属实施隔。通过紧急培训将疫情检查的工作交由专业的医务人员完成,取代原先由警察负责的工作。派出军队对疫区实施封锁,避免外人或受惊的病人和接触者外流。对划出的4个区域内的居民,只能在自己区域内活动,从而避免了更大范围的交叉感染,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大。
在控制住人员交叉感染的同时,伍连德还对感染鼠疫死亡者的尸体处理提出了在当时石破天惊的想法,那就是焚尸火葬。从根本上杜绝天气转暖后鼠疫疫情的再次爆发。这在以入土为安为传统的当时中国可以说是对传统的挑战,不过因为疫情的肆掠,伍连德提出的尸体处理办法不但在没有遭到反对,还获得了支持。清政府还特别下旨允许伍连德在哈尔滨实施火葬。
1911年1月30日,中国传统的春节,2200多具鼠疫死亡者的棺材在哈尔滨公共坟地上被分成22堆浇上汽油点火焚烧。
此后哈尔滨鼠疫疫情死亡人数逐渐降低,最终在3月1日死亡人数为零。其他地区的鼠疫疫情也在4月逐渐平息,这场震惊中外的东北大鼠疫,最终在中国防疫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仅用4个月的时间便完全扑灭,堪称中外疫情防疫史上的奇迹
请点一下右下角的“在看”,这对我们很重要,文章将被更多朋友看到!
回复关键字“春运” 我们一起追逐回家过年的脚步
回复关键字“南京大屠杀”了解中国抗战史上最惨痛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