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尚龙 | 上海人是讲究“分寸”,还是讲究“份寸”?
凡事皆有分寸,并非凡事都在讲分寸。因为分寸不是口号,也没有理论教科书,分寸是靠拿捏才能感觉是否得当的。
分寸,在上海话中,很多人读作“fencun”,和普通话很接近,不过老派的上海人,是习惯说成“vencun”的,和上海话中的“份”同音。
我一直在求解分寸为什么会读成份寸。分和寸都是中国制式的长度单位,一尺有十寸,一寸有十分。讲究分寸,那就是讲究精细。“分”在上海话中,不管是名词还是动词,没有多音,但是唯独在“分寸”上,失了分寸。
很有可能,上海人的分寸,本当是“份寸”。若是分寸,分和寸同义重叠,没有什么值得计较的。份寸则不同,寸是长度单位,份是数量单位,两个不同的度量单位合二为一,既要在长度上精确,又要在数量上无错,这是复合型的要求。复合型是有难度的,份寸也就有讨论价值了——份寸恰好是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是否成功的复合型考量。
新生代的上海人,接受的是普通话语言和思维,满足了分寸,遗落了份寸,以至,“份寸”有点讲不通了。就像《上海分寸》,讲究的是上海做人做事的份寸,若是由一位上海籍语音艺术家诵读,读出来的也是份寸,不过,从书名开始,写出来的是“上海分寸”。幸好,谁都能意会分寸是于细微中见卓著。
如今的中国电影是有分寸还是没分寸
上海人是比较讲究分寸的。上海人的分寸,是上海人的拿捏,不在上海人的脸上,是在上海马路、建筑、弄堂、商店里,是在上海人的家庭、学校、亲情、朋友中……
就说“海纳百川”四个字。某次在大学讲座,有女大学生说,上海总让人觉得排外的,有悖海纳百川。我问大学生,大概你是大一学生吧?到了大三大四,你就不会这么质疑了;海纳百川,纳的是百川,希望你不要成为第一百零一川。海纳百川也讲分寸,是对他人、为自己预设了条条边界。
与上海人交友不难,交心不易。同理,走进上海不难,融入申城不易。
蓝天白云下的草坪,老旧情调中的微醺,是上海人拿手的营造,但是在草坪尽头终有一道墙,微醺摇曳处忽有一扇门,分开了彼此。
我还读到过张爱玲有关分寸的文字:谁都说上海人坏,可是坏得有分寸。
坏得有分寸,那便是上海的分寸。
于是我的新书书名即是《上海分寸》,上海书店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
马尚龙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散文报告文学专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编审
民进上海市委出版传媒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黄浦区明复图书馆理事长
上海评弹团艺委会顾问
著作主要分为三个系列,分别是《幽默应笑我》《与名人同窗》等杂文系列,《上海制造》《为什么是上海》《上海女人》等上海系列,《卷手语》《有些意思你从来不懂》等随笔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