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败天皇裕仁为何不去太庙谢罪,反跑到“靖国社”为鬼招魂?

泱泱华夏与“东瀛扶桑”之间的仇怨纠葛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华夏与扶桑大动干戈共计三次,一次在初唐,一次在明末,最后一次则是在清末至二战结束。然则每一次战火燃起,都是扶桑“野望勃勃”,恶意挑衅,三场大战,华夏从未踏足侵犯过扶桑寸土,而华夏大地却因扶桑肆虐,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那倭岛上的扶桑狼主还妄图一口吞天,自号“天皇”,特别是清末时起的最后一次来犯华夏,为了达到目的,居然将倭岛全民豢养成恶畜鹰犬,充当死士驱往中土,为害人间。当成千上万的恶畜倒毙,“天皇”陛下每每如丧考妣,还要为它们筑社安灵,招魂祭扫,百余年来,历代扶桑狼主一直乐此不疲。

尤其是在二战结束的时候,天皇裕仁居然在向盟军投降之后,盟军即将接管和处理战犯之前,执拗的裕仁还要亲往存放恶畜鬼灵的“靖国社”进行最后一次“洒泪祭扫”,按常情来讲,战败亡国了,作为天子不得前往太庙向列祖列宗叩首谢罪吗?

奇葩的“天皇”陛下居然丢下自己的老太爷、爷爷、老爸的在天之灵于不顾,一心一意要往“家奴”祠堂吊孝哭灵,难不成他的亲爸爸原来像“吕不韦”一样安放在“靖国社”之中?这就不得而知了。按常理来讲,既然已经向盟军投降了,那就像蜀后主刘禅一样安安分分地坐在家里等着收编,干吗还要跑到这么敏感的一个地方去,做担着刺激盟军风险的行为呢?

如今看来,这简直就是既不合情也不合理的一件怪事,可称得上是不可思议的一个谜,然而日本人的思维向来狂悖不堪,让人难以理解。我们可以从唐、明、清末至二战这三场大战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第一场唐倭战争,也叫白村江口之役,那是在唐高宗李治登基之后,为了给老爸太宗李世民完成东征遗志和雪耻,相约盟国新罗对高句丽、百济两敌国联军展开了殊死决战。

百济(韩国)不敌唐军,竟向日本齐明天皇求救,齐明天皇得到消息之后,兴奋不已,认为逐鹿中原的机会来了,竟不自量力要渡海亲征,不想却突然得病瞬间呜呼,直到唐高宗龙朔三年,也就是公元663年8月13日,在百济白村江口,唐军舟师与日本水军遭遇,爆发激战,最终日军被唐军全歼,唐军乘胜灭百济,并一举踏平高句丽,唐高宗得闻捷报,对终于完成了隋炀帝、唐太宗未竟之业,深赏叹之,日本也从此甚惧唐威,低头称臣,近一千多年不敢西顾中土。

第二场万历倭乱,明朝万历六年的时候,日本太政大臣丰臣秀吉臆想了一个天大的宏图,首先渡海占领三韩,再从陆路攻取北京,将天皇迁到北京入主中原,自己坐镇宁波,从海上入侵印度,实现统治整个东方的计划。

他甚至写信给李氏朝鲜国王称要“直入于明,使天下四百州皆入吾掌中!”结果在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8月18日,与明军鏖战六年之久的丰臣秀吉,对大明寸土未得,还被大明王师赶出了三韩之地,就在这一天,狂妄自大的丰臣秀吉在拜读了大明旷工皇帝万历爷的《平倭诏》之后深感羞辱,老病交加一命呜呼!

第三场,也是中国人民灾难最为深重,最为惨烈的一场抗日战争。清朝同治八年,即公元1869年,日本明治天皇睦仁修建了东京招魂社,十年之后,又改名为靖国社,专门存放为满足日本天皇意志而阵亡鹰犬的牌位。

睦仁曾两次亲自祭拜这些死去的凶残鹰犬,到他孙子裕仁即位的时候,先后进行过七次祭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日本遭到了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军队和人民的强大反攻,甚至还欣然接受了两份来自万米高空的可怕馈赠——原子弹,日本天皇裕仁这才于公元1945年8月15日凌晨大半夜,一脸沮丧地躲进了他的小御书房,偷偷录制了无条件投降的《终战诏书》录音,并于15日中午12时对外公布,至此日本吞并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的野心被彻底粉碎。

然而极为诡异的是,就在向盟军和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投降的这一年,公元1945年11月立冬之后,裕仁竟鬼鬼祟祟独自跑到靖国社,对沾满无数无辜鲜血的死畜鹰犬们进行了所谓的“临时祭拜”,连他们家更高规格的皇室列祖列宗官币神社,他都从不想念,毫无“愧意”,也没有进行祭扫,反而是“主仆情深”,对鹰犬亡魂格外上心。

不过没多久,靖国社就连同天皇神道在新鹰钩鼻主人老美的强势逼迫下,被废除了代表国家的合法性,而成了在法理上只是一般宗教的城隍小庙。

纵观千年以来扶桑三度犯我华夏,一开始都是气焰冲天,到最后无不是惨败无遗,铩羽而还。特别是在8月中旬,无一例外都成了扶桑恶鬼们不可逾越的死期,而8月15日这一天,它们所谓万世一系,天照大神子孙的“天皇”陛下第一次放送“玉音”于人间,便宣告自己也是“凡人”,家传百代做“神棍”的好日子随着帝国战败也终于结束了,然则对我们中国人而言,这也将是我们世世代代都应该铭记的伟大胜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