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强者,无非是敢于投入的那一方

今天我们继续解析《孙子兵法》。《始计篇》的第一句话,孙子说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这是《孙子兵法》的一句名言。兵,最早是兵械的意思,后来则用于指称军队或战争。孙子这句话不难理解,译成白话文就是:战争是国家大事,是关系到百姓生死,国家存亡的领域,不可不认真考察。

在另一部军事名著《战争论》中,克劳塞维茨进一步说道:战争的动机越大、越强,战争和整个民族生存的关系就越大。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在军事争霸中胜出的国家,首先不是赢在军事能力,而是动员能力。其中的道理简单粗暴:谁投入战争的人力物力越多,谁就会笑到最后。所谓赢家,无非是敢于投入的那一方。

1/3 从局部战争到全民战争

从春秋到战国,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就战争模式而言,它完成了从有限战争向全民战争的过渡。

什么是有限战争?就是战争仅限于少数人之间,和广大老百姓没多大关系。

春秋初期的军队延续了周朝的传统。那时候军队的主力都是贵族子弟,打仗也以车战为主。驾车的是贵族,平民则充当步兵。战术也非常简单,就是硬碰硬正面刚。

有限战争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打仗简直像体育比赛,双方都中规中矩。无论交战的时间还是地点,都是事先约好的。正所谓“ 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也。”

早期的战争就是这样,规模有限,烈度有限,目的有限。大家点到为止,战争不会殃及多数人。

可到了春秋后期,战争开始升级了。

过去打仗,大家要的是经济利益。只要你承认对方的霸权,对方就不会把你怎么样。

而现在呢?别人不仅觊觎你的土地与财富,还要把你给灭了。公元前506年,位于江南的吴国,攻占了当时的南方霸主——楚国的首都。吴兵在楚都烧杀抢掠,甚至把楚王的祖坟都给挖了。

仗打到这个份上,敌人已经彻底露出了獠牙,仁义礼智信都被抛在脑后,什么阴谋诡计,野蛮手段全用上了。

但一切仅仅是开始,进入战国时代,战争变得更加残酷了。

首先是战争能力的提升,步兵方阵和水军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骑兵也出现在了战场上。此外,随着水利与航运技术的发展,军队的后勤补给也得到了加强。

相比于以战车为主的作战方式,步兵方阵需要更多人参与,这就打破了由贵族担任军队主力的传统,越来越多的平民开始加入军队。

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法家思想应运而生。法家诞生于“四战之地”的中原地区,迎合了君主渴望富国强兵的需求。不过,法家对执行力要求很高,国家只有对政治体制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才能满足战争经济的需要。

率先进行改革试点的是魏国。变法后的魏国狂飙突进,给西边的秦国造成了严重威胁。受魏国影响,秦国紧随其后,开展了著名的“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的核心,就是用“胡萝卜 大棒”的政策,将国家打造成一台战争机器。法家崇尚集权,一切社会生产围绕战争展开,这势必要打破贵族对权力的垄断,用军功激励来加强人员流动性,把百姓变成嗜血的士兵。

谁家的动员效率越高,谁家的军队就越能打,抢到的地盘就越多。这便是战国争霸的底层逻辑。秦国能取得成功,无非是将这套逻辑贯彻到底,几代君主坚持下来,国家自然今非昔比。

战国时代的战争空前惨烈,几乎所有国家都开启了全民战争模式。我们看后来的长平之战,两国各自投入数十万兵力,双方的总人数加起来超过百万。如此规模的战役,即便放在整个中国的古代史上也是罕见的。

如果说春秋末期的争霸战,仅仅是手段野蛮。而以全民战争为指导的战国争霸,则对这种野蛮进行了制度化包装,让全民战争变成了君主们的共识。

2/3 总体战与精神动员

类似战国时期那种残酷的全民战争,在20世纪的欧洲也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

20世纪以前,欧洲国家间的战争,采用的也是有限战争模式。除了拿破仑战争时期的法国,其他国家基本上不会为战争开展全民动员。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欧洲没有爆发过大战,只有零星的地区争霸。

可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战争的规模与烈度全面升级,工业发展为战争提供了无尽的武器和弹药,参战国各自投入的兵力高达数百万,战争的破坏程度超出想象。

一战结束后,德军前参谋长鲁登道夫总结经验,于1935年发表了军事史上的一部名著——《总体战》。

《总体战》的核心观点,用书中的原话说便是:战争不单单是军队的事情,而且是直接与参战国的每个人的生活和精神息息相关。

实际上,鲁登道夫的这一观点并不新鲜。两千年前的秦国,19世纪初的拿破仑军队,都实践了总体战的思想,只是鲁登道夫把它给体系化了。

鲁登道夫认为,“总体战不仅针对军队,也直接针对人民。这是无情的和真切的现实,每个国家都会用各类作战手段来为该现实服务。”这与中国的法家如出一辙。但相比前人,鲁登道夫的理论在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鲁登道夫

首先,鲁登道夫强调了经济战的重要性,比如以经济封锁的方式摧垮对方的意志。在国内,政府要实施经济管制,通过发行新货币,关闭交易所,限制银行提款数额等措施,让经济建设全面服务于战争。

另外,鲁登道夫还将精神团结作为国家致胜的法宝。他把德国在一战中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国内的民众不团结。为此,他主张国家在战时应实施新闻审查,并利用一切宣传手段进行精神动员,还要将前线的进展向民众如实公布。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总体战要求的是速战速决,在关键地区投入最大兵力,实施饱和式攻击,以期尽快结束战斗。以避免被拖入持久战。这与我们熟悉的“人民战争”模式有着最大的区别。

鲁登道夫的理论为希特勒所推崇。他本人于1937年去世,就在这一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有人将《总体战》视为二战期间德军的指导思想,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纳粹德国其实并未践行总体战的方针。

根据鲁登道夫的理论,战争需要全民动员,而纳粹德国在军事上的投入并不充分。直到1942年,德国90%的军工厂还没有实行三班倒。德国民众的生活水平也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

反观德国的对手苏联,二战爆发时,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了44%,国家预算中有一半用于军事拨款。两国正式开打后,苏联的军工业更是全面启动,工厂每天的工作时间高达16个小时,倘若有工厂完不成指标,负责人将被判刑。

虽然德国人发明了总体战的理论,但将这一理论彻底贯彻实行的,反倒是苏联人。为什么德国人搞不成的东西,在苏联人那儿就能搞成呢?

原因很简单,希特勒虽然想要实施总体战,但纳粹尽管能煽动国内民众的情绪,却没有牢固的政治基础,真要老百姓为战争有所付出,多数人还是会掂量一下的。

但苏联就不同了,他们面临的是生死存亡之战,保家卫国成了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义务。所以,苏联发动总体战,有着坚实的民意支持,举国上下同仇敌忾,正如斯大林所说的: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争!

3/3 总结

今天,我们借孙子的名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给大家介绍了全民战争与总体战理论。那么,这些思想对现在的我们有何启发呢?

对于企业,敢于投入,舍得投入,是赢得竞争的基本手段。尤其对强者而言,在关键市场投入巨额资金,以多打少,是战胜对手最有效的方式。

但光有资金投入还不够,你还得让整个企业为你的战略服务,这就需要相应的动员和组织能力。

比如,当年华为在开拓市场时,为了全面服务客户,决心把公司打造成一个以销售为中心的组织。一旦客户反映问题,连研发人员也要前往一线,现场处理。为了满足海外的客户需求,华为甚至不惜改革自己的财务体系。反观其他厂商,要么响应时间慢,要么没有对一线销售进行全员支持,渐渐地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开展全民动员,发动饱和式攻击,这是总体战的核心思想。换到商业世界,总体战就是将全部资源投入到关键点上,做到“力出一孔”。

只有将力量汇聚到有限的范围内,饱和式攻击才会有效。反之,倘若你把资源投到各个地方,你的注意力就会分散,你就做不好那些最重要的事情。

秦国何以称霸天下?道理很简单。他在举国的人才和资源全部用在军事征服上。苏联能赢得卫国战争的胜利,也是因为他们比对手更彻底地进行了战争动员,将物质与民心充分调动起来。

另外在一般情况下,实施饱和式攻击,往往对增量市场更有效。比如上世纪90年代,电视开始普及千家万户,不少消费品公司不惜投入重金做电视广告,成就了一个个央视“标王”。

几年前手机互联网产业兴起,如火如荼的网约车补贴,“千团大战”仍旧历历在目,这些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快速增长的市场,唯有以多打少,抢滩登陆,压倒性投入,才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强者就得敢争第一,敢取得绝对的优势。哪怕你处在一个极小的细分市场,也要把第一作为自己的目标,并为之投入压倒性的兵力。

最后要说的是,有效的全体动员,还需建立牢固的政治基础与精神信念,这是下一篇文章的主题,我们不见不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