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臭氧注射浓度、容量、疗程及操作规范【B+】
臭氧在治疗疼痛疾病中有几种形态:
①臭氧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易分解,很不稳定,可自行分解为氧气,不能储存,一般现场生产,立即使用。
②臭氧水:臭氧水是臭氧气体饱和溶解于蒸馏水溶液中的物质,不同于臭氧气体,但仍然是一种强氧化剂。临床主要用于局部抗炎治疗、感染创面处理及妇科炎症治疗。
③臭氧油:臭氧油是臭氧溶解于医用油脂类物质,使用过程中臭氧化油内所含臭氧缓慢释放,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足、特应性皮炎、慢性溃疡等皮肤粘膜性疾病。
长期以来临床应用的臭氧浓度、容量差异很大,主要依靠医生的经验。基于临床应用臭氧的方式和作用机制将臭氧浓度分为三类,即高浓度(50-80μg/mL)、中等浓度(30-50μg/mL)和低浓度(10-30μg/mL),浓度越高氧化能力越强。不同患者同一部位的治疗量需根据患者耐受程度、个体差异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通常来讲,椎间盘内注射浓度40-50μg/mL,椎间盘外其他部位注射浓度不超过30μg/mL,自体血浓度不超过45μg/mL。除气浴疗法以外,不推荐使用高浓度。
臭氧注射的容量与治疗部位相关,具体阐述如下:
(1)关节腔内注射
建议在X线/超声定位下进行关节腔注射,以确保臭氧进入关节腔。人体关节腔按容量大小可分为大关节(肩、膝、髋)、中关节(骶髂、踝)、小关节(肘、腕等),关节腔内注射臭氧的标准推荐如下:
部位 |
浓度(μg/mL) |
容量(mL) |
频率(次/周) |
疗程(周) |
大关节 |
<30 |
10-20 |
1-2 |
2-4 |
中关节 |
<30 |
5-10 |
1-2 |
2-4 |
小关节 |
<30 |
1-5 |
1-2 |
2-4 |
(2)关节周围注射
将臭氧准确注射到病变关节周围的痛点、肌腱和韧带周围的痛点。推荐臭氧注射浓度不超过30μg/mL,容量1-5mL/部位,每次治疗总量不超过30mL,频率1-3次/周,疗程2-4周。
常用关节注射部位:①肩关节周围通常选取喙突处、肱骨大小结节处、结节间沟、肩峰下方、三角肌止点、肩胛骨内上角、肩胛冈上窝、肩胛冈下窝,每次选用 3-5个注射点。②膝关节周围选侧副韧带附着部、髌上、下滑囊、脂肪垫、胫骨结节等疼痛部位。
(3)软组织痛点
选择压痛最明显部位操作,建议在B超引导下定位软组织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MRrPs)、肌筋膜病变部位等分层次进行穿刺。推荐注射浓度不超过30μg/mL,容量1-5mL/部位,频率1-3次/周,疗程2-4周,每次治疗总量不超过30mL。
(4)神经根周围
经椎间孔、侧隐窝或椎板间硬膜外腔臭氧注射广泛应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引起的神经根痛,Bonetti M等采用25μg/mL臭氧经椎间孔硬膜外腔注射治疗下腰痛取得良好效果,亦有其他研究证实10μg/mL、20μg/mL等浓度的有效性。因此推荐经不同途径硬膜外腔注射臭氧浓度为10-30μg/mL,推荐容量为颈段3-5mL,胸段5-10mL,腰段10-20mL,频率1-3次/周,疗程2-4周。建议在X线、神经刺激仪、超声引导下操作,必要时可进行造影确认穿刺位置,注射前先注射局麻药试验确保硬膜完整,注射速度不宜过快,以获得更为确切的疗效和安全性。
(5)皮内臭氧注射
主要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具体操作:在疼痛区域皮肤上选择注射点,注射臭氧浓度20μg/mL,每点注射形成小于1cm左右的橘皮样皮丘,点与点距离约1cm,形成网状排列。隔日1次,每周2到3次。
操作规范:
可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中所示的相关操作规范执行。严格无菌操作,推荐在影像引导下精确定位,必要时可进行造影确认穿刺位置。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测,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专家共识声明
⒈臭氧是一种具有强氧化特性的气体分子,在疼痛及相关疾病的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⒉臭氧的作用包括镇痛、抗炎、增加氧供、免疫功能的双向调节。
⒊臭氧局部注射可应用于皮内、骨骼肌痛点、关节周围、关节腔和神经根等部位。局部注射浓度不超过30μg/mL,每次治疗总量不超过30mL。疗程根据部位确定。
⒋臭氧可用于椎间盘内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对于椎间盘臭氧消融术,常使用浓度为40-50µg/mL。腰椎每间盘使用容量为10-20mL,颈椎每间盘使用容量为5-10mL。
⒌臭氧大自血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及操作规范。一般抽取血液100-150mL,最多不超过200mL,臭氧浓度最高不超过45μg/mL。
⒍臭氧亦可用于疼痛相关疾病的辅助治疗。
⒎严格遵守共识中臭氧应用的适应证、禁忌证及使用规范,安全使用臭氧治疗技术。
说明:共识中所述臭氧为符合药典标准的医用臭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