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所说的: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什么意思?

我从四个要点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我们人类的问题,跟世界无关,而跟我们如何认知世界有关。

世界是客观的,是自然的。本来,我们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无奈人有欲望,硬是从自然脱离出来,出了很多状况,甚至是严重的问题。那怎么办?老子给出方案,就是让人回到自然中去。怎么回到自然?就要改变对世界的看法,通过修为,达到拥有反映自然事实的认知和智慧,并践行之,就好了。

比如,我们有碰壁的困扰,原因是我们不认为世界是一扇墙。现在呢,我们知道它是墙,也知道墙是硬的,那就不要去撞墙了,而是利用它来遮风挡雨,就没问题了。世界还是原来的世界,只是我们改变了认知而已。

二,“有无相生”,是老子提供给我们观察有形世界的形而上的认知方法。

【有】原为手中持肉,意为手中有物,即实体或实有。

【无】与有相对,非实体非实有。

【生】本义草木从土里出来。

【相生】从“生”的角度、标准来看。可以表述为:“相生,则有无”。

【有无相生】意思是,人从“生”的角度认知某物,然后认定此物实体为有;非此物实体为无,包括虚空和一切任何其他实有。比如一个碗,大家都知道它的实有部分,现在说起来,会知道碗中空的部分是它的“无”,但是,我要说:“碗的'无’,可不止其中空的部分!而是包括所有实体以外的一切!有多大?大到整个宇宙。里面有什么?其它任何虚空与实体,都是它的'无’。”

所以,当我们说任何一个个体时,都是在说整个宇宙!唯其如此,才能说:有无之合体是道;有无同出于道而异名。注意,说到这里,我们依然是在思想意识里说事,世界还是原来的世界!但是,我们却因这样的认知而有了新的领悟!那就是,原来个体就是宇宙,宇宙就是个体;原来你我都是一体,互为对方的“无”。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害别人,就是害自己。

三,“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用“有无相生”观察万物的结果。

我们看任何一个个体,都是有无相生的。那无数个个体就是万物,整体来看万物,也是“有无相生”的。

所以,“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并不是在表达万物的实际发展过程,而表达的是:从“生”的角度看,万物有“其有”,还有“其无”。 或者说,我们眼前的万物哪里来的?是从“有”生来的;再问“有”哪里来的?回答:“有”从“无”中生来的;还可以问:“无”哪里来的?回答:“无”从“有”生来的。原因就是“有无相生”。所以,老子在第一章就这样约定使用这两个形而上的概念:“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四,“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是“有无相生”认知模式的运用。

一般而言,人们认知一个具体的物件,就只看见它的实体部分,即“有”而已。而“有”之外的“无”却看不到,是不对的。这样的话,在认知有偏颇的情况下,与之有关的事情就会出问题。

以一个碗为例,其实体部分就是“其有”,是条件,是“其利”。其实体之外是“其无”,包括虚空,也包括实体的人!等等无限的因素,是“其用”。很清楚,如果没有虚空,碗就没有“用”的空间;如果没有实体的人,饭不会自动到碗里,碗就没有“用”的主体!现在知道了,不管用不用过碗的我们,也都是“某个碗的无”啊!

所以,智慧的老子就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能以这样的意识模式来观察世界,践行自己的人生,是很有帮助的。

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当少年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第一层意思,他并没有被自身的“有”的边界所限,同时还看到了“中华”也是自身的“无”;第二层意思,努力读书是做好和加强“有之利”,中华之崛起是实现和强化“无之用”;第三层意思,伟大人物成功的人生,就是在其“有”与“无”的密切交织切换、奇妙无比的融合共进中得以完成的。这个过程,就叫做“玄之又玄”!我还想强调一下,“玄之又玄”只是用以强调分清“有无”之后取得高妙的互动效果而已,不是老子在故弄什么玄虚。

总之,“有无相生”,是一个观察世界的认知模式。而“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老子奉献给我们的对世界最简单、最精妙的认知结论。我们学习领悟后,加上自身“有之利”和“无之用”的互动交融,使之“玄之又玄”,必定大大助益我们的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