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期】邓高如散文:山城盛开“小百花”——一位将军作家的美好文化呈现

今天发表邓高如的怡情散文系列。这些散文说艺术,谈花木,写风光,描风情,将会使你在轻松愉快和充满美意的阅读中得到休息,陶冶情操,启迪思想,感悟人生。告别“土得掉渣的故事”(北京美女作家王毅语),进入五光十色的世界。这如同吃了城口老腊肉后,又去吃牛奶蛋糕一样,愿你调整口味,尽情享用吧!

——兵言编辑

山城盛开“小百花”

文/邓高如

“小百花”于越剧戏迷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笔者,便是“小百花”一迷也!

那是八十年代初期,浙江省有关部门在全省2000多名戏曲学员中选拔出400名参加全省戏曲“小百花”会演,有200名新秀获得“优秀小百花奖”和“小百花奖”荣誉。随后他们优中选优,将40名越剧新秀(平均年龄18岁),集中在浙江艺术学校进行严格训练后组成了“浙江省小百花越剧团”。产生了 像茅威涛、何英、董柯娣何赛飞方雪雯这样闻名全国的“五朵金花”,至今让国人念念不忘。

今天,咱们重庆市川剧院也像当年的浙江省一样,正盛开着一朵朵“小百花”,把咱们山城重庆的演艺界映照得五彩缤纷,绚丽夺目。

沈铁梅简介:

沈铁梅,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二级巡视员、重庆市川剧院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三度梅获得者。

 重庆市川剧院是一支诞生于1951年的艺术团队,有过辉煌的历史,产生过一大批著名艺术家和经典演出剧目。自2011年,该院在唱念做打60年后整体搬迁至北部新区后,在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院长沈铁梅的带领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培养、选拔、引进了一大批青少年人才和优秀苗子,今天正是他们伸枝展叶、扬花吐穗的季节。国庆节假期,他们连演三天,我看了三场;上周末(10月29、30日),他们举办首届“明日之星”优秀青年演员选拔赛又演三场,我也看了三场。观看间隙,我还参观了川剧博物馆。

由此得出结论,重庆市川剧院真是:

戏美人美谁不夸,山城盛开小百花。

重庆观众多福气,坐观秀色与奇葩。

且让我一一道来。

《杀狗》剧照  周星雨饰焦氏

邓晓军拍摄

青衣名旦、川剧新秀周星雨,是我较早认识的青年才俊之一。她是重庆市“红樱桃”公益活动和“515爱心基金”公益活动的形象大使。她1992年出生于四川叙永县,12岁进入四川省“刘萍艺术学校”学习川剧表演,18岁进入重庆市川剧院,在“川剧皇后”沈铁梅的亲自指点下技艺精进, 2014年一举获得“重庆市舞台艺术之星新星奖”。

2017年8月,她和三个小伙伴共同登上东方卫视《喝彩中华》,表演武功繁重的《白蛇传――金山寺》,我恰好收看此台,见她扮相俊美如花,唱腔甜美如饴,做功扎实到位,时年25岁,当即与老伴拍案叫绝:这样天资全面而又功力超凡的川剧新秀,太难得了。

2019年元旦期间,川剧院为她举办了第一个个人艺术专场,周星雨满怀饱满热情,全力以赴,演出了《北邙山》《打神》《金山寺》,给山城戏迷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她还表演过《老背少》,一人扮演老夫少妻两个角色。即以假头真身的哑子老夫和真头假身的瘫子少妻构成。表演时,她既要装老夫做动作,又要扮少妻加演唱,真假配合,天衣无缝,把川剧精美的传统特技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

《铁龙山》剧照 周露饰杜后

邓晓军拍摄

该院青衣演员周露,1990年出生在重庆。从幼儿园开始,性格活泼的她就开始学习唱歌和跳舞。2003年,小学毕业后,周露同样进入四川省刘萍艺术学校学习歌舞表演,后改学川剧。除年龄略大两岁外,其余诸类如毕业学校、传艺老师、行当专业、所演剧目、获奖种类、漂亮程度和性情爱好,几乎与周星雨相仿。这对女儿英才,不是亲姐妹,胜似亲姐妹,称她们为“川剧艺术姊妹之花”,毫不为过。

几年前的中国戏剧节在福州举行,我市川剧院报演的剧目是《江姐》。不巧临开演前几天,江姐扮演者沈铁梅因意外受伤不能上台,周露临时顶替出演。她说 :“我在重庆演过多场《江姐》,但走出重庆主演还是第一次,尤其是在中国戏剧节舞台演出,深感压力不小。好在有两位梅花奖老师(沈养斋、甫志高的扮演者胡瑜斌、孙勇波)助演扎起,我有信心交出合格答卷。”

周露没有让观众失望,她的表演稳健传神到位,唱腔优美醇厚抒情,《看长江》《红梅赞》《绣红旗》等唱段赢得阵阵掌声。

有趣的是今年夏天,重庆卫视播放川剧《江姐》,我本能地认为主演者定是沈铁梅。戏看至半,字幕又一次打出,我才顿时醒悟:这次江姐的扮演者,不是沈铁梅,而是周露小姐啊!看来小周已将乃师多年教诲的心血化为艺术的滴滴珠露开始回报老师、回报社会了。

国庆和这次“明日之星”选拔赛演出中,周露扮演了两个折子戏中的角色:一个是《盘宫》(北宋故事)中骄横无比的刘妃,一个是《铁龙山》(元代故事)中泼辣刁顽的杜后。周露把前者高高在上的高贵、狐疑和嚣张气焰表现得层次分明,传神逼真;而又把《铁龙山》中杜后篡位夺权败露后的无奈、刁横、发疯入魔演绎得入木三分,勾心动人。尤其是看到皇子铁木耳发兵回朝以迅雷之势夺宫取胜后,“周露”眼看着情人被杀,儿子被斩,大受刺激,当众出现“卖妖娆”这一彻底崩溃癫狂的精彩表演时,台下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周露也以评委给予的99.86的最高分夺冠。

周露,我们为你称道,为你祝贺!

 在川剧院的“小百花”中,除了周星雨、周露这些佼佼者外,还有白孟迪、彭琦、罗晓薇、寇雨茜、陈秋锦、万玥含、余艾倍、罗洪萍、严芷怡、康耀元等,他们也都很有优美的仪表,过硬的功夫,出众的表演等多方面的全面素质,而且都为90、00后,参与这次选抜赛的21名演员中,平均年龄24岁,最小的只有16岁。这是多么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艺术队伍,末来前程不可限量啊!

在川剧院中,徐超、张严威、唐纬、张兴宇、曾义等一群男演员也同样帅气美好,青春阳光,演技过硬,极富才华。用铁梅院长的话说:这些年川剧院培养出来的青年演员艺术上刻苦,生活上正派,沒有怪相、怪味,怪毛病。称得称赞!

在“明日之星”选拔赛中,徐超的一出《水牢摸印》赢得观众一致好评。该剧说的是钦派巡抚董宏奉旨巡查广平、顺德二府时,不幸被拘,投入水牢。他通过挣扎、触尸、摸印、合印、哭尸等情节,运用膝部、飞褶、旋褶、翻水袖、甩水发等技巧,将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展示得真切细致。演出环境虽为黑牢,观众眼前却同白昼。评委最后给徐超打了99.4分,成为这次选拔赛的第二名。

《水牢摸印》剧照  徐超饰董宏

邓晓军拍摄

青年演员张严威和郑渊之表演的《放裴》,是一折歌舞并重的生、旦折子名戏。该戏说的是南宋权相贾似道携歌姬李慧娘游西湖,李慧娘无意中称赞太学生裴禹“美哉少年”,为贾似道所不容,斩李于半闲堂。并将裴禹软禁府中,命人深夜杀害。慧娘鬼魂得知此事,即去书房报信,助裴禹逃岀贾府的故事。

《放裴》剧照  张严威饰裴禹 郑渊之饰李慧娘    

邓晓军拍摄

几十年中,我从成都看到重庆,名家过目不少,但此次此二人的演出,不输任何方家。二位演员扮相俊雅,身段优美,唱腔中规中矩。他们通过一系列舞蹈化的程式,把进门、询探、倾诉、出奔、失靴、摸钗、寻鞋等剧情节点和生活细节,细致准确地描述出来了。其中,郑渊之吐火技巧的运用、张严威月光下对对方身影的误判等,都增添了该戏的神秘感和浪漫色彩。难怪,张严威以99.2分夺得此赛事第三名。

正是:
汗水滴滴发春芽,
谁家儿女初长大?
昆高胡弹神仙曲,
霓裳羽衣也逊它!

《打金砖》剧照   唐纬饰刘秀  

邓晓军拍摄

《三娘教子》剧照    白孟迪饰王春娥

邓晓军拍摄

《拷红》剧照  罗晓薇饰红娘

邓晓军拍摄

前文后议

评论选用

1

《儿子要过圣诞节》读后感

 一一石家庄读者  石杨
《儿子要过圣诞节》是邓将军20多年前写的一篇亲情散文,读来直击心弦,令人回味。作者曾是新闻写作专家,善抓焦点问题,从正反两面引导,是其强项也!
   其儿子正读初中,童言无忌,提出要过花里胡哨的圣诞节,并不令人意外,而这不仅是过去年轻人,就连现在的成年人也对此纠结或存争议。作者并没有生硬地制止儿子的要求,而是通过讲述中外历史,循循善诱,用实例说明要坚守和发扬民族传统而勿盲目照搬西方生活模式的要义。文尾以商讨反问式的口气申明了应该的正确主张,发人深省。
    本民族的文化和节日,是这个民族发育成长的轨迹和灵魂所在。改革开放后,国门乍开,难免泥沙俱下,故绝不能见异思迁,盲目跟风。对外来品,要认识它,但不能照搬,照抄。应由此及彼,去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如新中国成立后,淘汰了民国纪年法,采纳了公元纪年法,实行了公历(阳历)、阴历双轨纪年法,阴历纪年的春节端午节等节日常盛不衰,因为她饱含着国家民众的深厚的历史情结和认同感。但这并不意味着把公历上的洋节日也统统引进来。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诞辰日,毛泽东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重大,且民众中要求把毛泽东诞辰日立为法定节日,但根据有关党规,没有这样做。
     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而中国人含蓄,过去本无浪漫的情人节,开放后,有人就自行过西方的情人节,后中国民间把神话牛郎织女的鹊桥会之日约定为情人节,与西方抗衡,国内形成一年两个情人节的情况。公正地说,西方的情人节比中国的七夕情人节逊色好多,我们何苦舍近求远,去刻意过洋人的情人节呢!
    至于西方流行的4月1日愚人节,更是不伦不类、甚至有点鼓励撒谎和瞎闹的意思,你照抄引进中国,又有何益?
   正如作者强调的,节日在民族文化和国家精神中,作用举足轻重。器重本国的节日,就是尊重自家的祖宗和历史,就是看重自己的客观存在。
     中国有句成语,叫东施效颦,讲的的就是东施机械地模仿美女西施,结果适得其反,让自己更难看了。
      二十多年前全国职高语文试用教材,把本文列入其中,可谓有先见之明,让人敬佩。

作者简介:邓高如,著名将军作家。重庆市作家协会荣誉副主席。冰心散文奖,解放军长征文艺奖,蝉联三屇四川省散文奖,全国报纸副刋一、二等奖获得者。代表作品:散文集《将军文化典藏.邓高如散文卷》《断鸿声里》《半轮秋》,单篇散文《邓老太爷》《儿子要过圣诞节》《探子屠生》《云蒸波撼钓鱼城》《战友之诺》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