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学说(王雄整理)
“经络”一词首见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经络是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主要依据之一。正如《灵枢·经脉》所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经络学说,甚至认为“不识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医学入门·运气》)。
关于“经”、“络”名词的出现比“脉”晚,它是对“脉”的认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即是将“脉”按深浅、大小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
《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已经形成。在《内经》中系统地论述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以及十二经脉发生病变的证候审记载了十二经别、别经、经筋、皮部等内容,对奇八脉也有分散的论述。《内经》还记载了约160个穴位的名称。此外.《内经》还提出了经络中气血运行同自然界水流和日月运行相联系的观点。
《内经》以后,历代对经络学说又有一定的发展。
经络的概念
《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这两段文字,说明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又是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脉和络脉的区别,根据《灵枢·脉度》所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以及《灵枢·经脉》所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可以认为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经脉大多循行于深部分肉之间,络脉则循行于体表较浅的部位;经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经筋、皮部四部分组成。
经脉是经络的主干,主要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两类。十二正经是气血在经脉中运行时,每运行一周都必经的道路。由于十二经脉是每次气血运行都必定要经过的经脉,故称常脉。奇经八脉则与之不同,滑寿在《十四经发挥》中说:“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盖以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奇经有八脉:督脉督于后,任脉任于前,冲脉为诸脉之海,阳维则维络诸阳,阴维则维络诸阴,阴阳自相维持,则诸经常调;维脉之外,有带脉者,束之犹带也;至于两足跷脉,有阴有阳,阳跷得诸太阳之别,阴跷得诸少阴之别。譬犹圣人图设沟渠,以备水潦,斯无滥溢之患。人之奇经,亦若是也。”经脉除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外,尚有十二经别。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中别出的经脉,它们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阳经的经别从本经别出,循行于体内后,仍回到本经;阴经的经别从本经别出,循行于体内后,却与相为表里的阳经相合。十二经别的作用,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间的联系。但由于它们所通过的部位是某些正经不能循行到的器官或形体的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孙络、浮络之分。别络是络脉中较大者,它起着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并有统领一身阴阳诸络的作用。一般认为别络有十五条,至于哪十五条,历来有三种不同的意见。《灵枢·经脉》记载十二经脉各有一别络,加上任脉、督脉各有一别络,以及脾之大络,共十五别络。《难经·二十六难》曰:“经有十二,络有十五,余三络者,是何等络也?然:有阳络,有阴络,有脾之大络。阳络者,阳跷之络也。阴络者,阴跷之络也。故络有十五焉。”而清·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却认为:“盖十二经各有一络,共十二络矣。此外,有胃之一大络,繇胃下直贯膈、肓,统络诸给脉;于上复有脾之一大络,繇脾外横贯胁腹。统络诸络脉之中;复有奇经之一大络,繇奇经环贯诸经之络于周身上下。盖十二络,以络其经;三大络以络其络也。”
孙络是络脉再行分支之最细者,如《灵枢·脉度》所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按喻氏言,孙络有三万四千之多,实言数目之多,数不胜数也。所谓浮络,即在皮肤上可以看到的浅部的络脉,古代医家已通过观察浮络以察病。《素问·皮部论》说:“视其部中有浮络者,……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此乃开后世儿科“虎口三关诊法”之先河。
经筋即经脉之气所“结、聚、散、络”的筋肉,也就是经脉所连属的筋肉系统。由于每一块筋肉都必须得到经脉气血的濡养,所以全身所有筋肉必然根据经脉循行途径而分群。十二经脉就有受它濡养的十二群筋肉,即十二经筋。经筋的命名按其所属经脉而定。分为足太阳之(经)筋、足少阴(经)筋……等十二群。它们的功能主要是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经筋患病时,主要表现为痹证、筋肉拘急或痿软不收等。
皮部是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布部位,也是经络之气散布之所在。全身体表的皮肤有十二经脉分布,故按经脉的名称,分为十二皮部。如《素问·皮部》说:“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纲,诸经皆然”中医常用观察皮部及皮部中浮络的色泽,作为观察该经络疾病的指征;并把皮部作为外邪入侵该经络的起点。如《素问·皮部》说:“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经脉……”。
脉以纵行为主,络脉则纵横交错,网络全身。
十二经脉
“十二经”一词最早见于《灵枢》。《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这段文字说明,沟通机体内外上下的,主要是十二经脉。所以,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灵枢·经脉》对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和病候,有详细地记载,后世论十二经脉者,均依此说。
《灵枢》除了在《经脉》篇具体记载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和病候外,还在《营气》、《逆顺肥瘦》等篇论述了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走向规律。《素问·血气形志》论述了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本节主要介绍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交接分布规律、表里关系、流往次序,以及循行部位。
名 称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内侧和外侧,每一经脉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因此,每一经脉的名称,包括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三个部分。根据阴阳学说,四肢内侧为阴,外侧为阳;脏为阴,腑为阳。所以,行于上肢的是手经,行于下肢的是足经,行于四肢内侧的为阴,属脏,行于四肢外侧的为阳经,属腑。由于十二经脉分布于上、下肢的内、外两侧共四个侧面,所以每一侧面有三条经脉分布,这样,一阴一阳就衍化为三阴三阳,即太阴、少阴、厥阴、阳明、太阳、少阳。三阴三阳是从阴阳气的盛衰来分的;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三阳中何者阳气最盛,有两种说法,而其所以有不同,主要是由于对阳明为“两阳合明”的解释有分歧。如张介宾说:“阳明者,言阳盛之极也”《类经·经络类》。“两阳合明,阳之盛也”(《类经·运气类》)。则阳气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而王好古说:“阳明居太阳、少阳之中。二阳合明,故曰阳明”(《此事难知·卷上》)。则阳气最盛为太阳其次为阳明,再次为少阳。此外,《黄帝内经》还有“一阴”、“二阴”、“三阴”、“一阳”、“二阳”、“三阳”的提法,即厥阴为一阴、少阴为二阴、太阴为三阴、少阳为一阳、阳明为二阳、太阳为三阳。十二经脉“内属于肺脏”,但脏腑是以脏为主,心(心包)、肺在胸腔,联系手阴经;脾、肝、肾在腹腔,联系足阴经;六腑则各随其表里相合关系与手、足阳经相联系(见表4-1)。
阴经 (属脏) |
阳经 (属腑) |
循行部位 (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 |
||
手 |
太阴肺经 |
阳明大肠经 |
上肢 |
前 缘 |
厥阴心包经 |
少阳三焦经 |
中 线 |
||
少阴心经 |
太阳小肠经 |
后 缘 |
||
足 |
太阴脾经* |
阳明胃经 |
下肢 |
前 缘 |
厥阴肝经* |
少阳胆经 |
中 线 |
||
少阴肾经 |
太阳膀胱经 |
后 缘 |
*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缘、脾经在中线;至内踝上八寸处交叉之后,脾经在前缘,肝经在中线。
走向、交接、分布、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一)走向和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根据《灵枢·逆顺肥瘦》所说“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说明:手三阴经从胸腔的内脏起,行至手指末端;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起,行至头面部;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起,行至足趾;足三阴经从足趾起,行至腹腔(胸腔)。这是十二经脉的走向。从十二经的走向,可知十二经脉的交接现律。即: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交接于手指末端,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交接于头面部,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交接于足趾,足三阴经与手三阴经交接于胸中。其中,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以及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是相为表里的两经交接;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是同名经交接。由于手三阳经止于头面部,足三阳经起于头顶部,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二)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的分布,是指其在体表的循行部位,这也有一定的规律,即基本上是阴在内(腹面),阳在外(背面)以及阳明、太阴在前,太阳、少阴在后,少阳、厥阴居中。具体地说,在四肢部,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内侧面的三阴经和外侧面的三阳经,大体上是阳明、太阴在前缘,太阳、少阴在后缘,少阳、厥阴在中线。在头面部,只有阳经分布,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在前),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部(在后),少阳经行于头侧部(居中)。在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脚部;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行于侧面。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十二经脉中循行于腹面的,自内向外的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明。
(三)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中的阴经与阳经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通过经别、别络的沟通,相互联系,组成六对“表里相合”的关系。《素问·血气形态》说:“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都在四肢的末端交接,都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足厥阴肝经与足太阴脾经在下肢内踝上八寸以下的循行部位,是足厥阴行于前缘,足太阴行于中线;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叉后,足太阴行于前缘,足厥阴行于中线),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足太阳属膀胱络肾,足少阴属肾络膀胱,手阳明属大肠络肺,于太阴属肺络大肠,等等)。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不仅由于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的衔接及经别、别络的沟通而加强了联系,而且由于相互络属于同一脏腑,因而使相为表里的一脏一腑在生理功能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也可相互影响。如:脾主运化、升清,胃上受纳、降浊;心炎可下移小肠等等。在治疗上,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的腧穴可交叉使用,如肺经的穴位可治疗大肠或大肠经的疾病。
(四)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循行于人体,其走向有上行、下行、“从脏走手”、“从足走腹”等等,因而可首尾相贯,构成如环无端的气血流注关系。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是从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再传至手太阴肺经(见表4-2)。
表4-2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肺中 目外眦
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营在脉中,卫在脉外。所以,营气在脉中运行的顺序也就是十二经脉的顺序。《灵枢·营气》所说的:“营气之所行”,除循十二经脉流注外还与督脉、任脉相通。《灵枢·营气》说:“营气之道,内(纳)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而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趾)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脾)。从脾注心中,从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顺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背下尻,下行注小指(趾)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腋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趾)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桑,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人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人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这种流注次序见表4-3。
足厥阴·肝 足少阳·胆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之外的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和阳维脉。
奇经八脉的内容,最早散见于《内经》各篇,而“奇经八脉”这一名称,则首见于《难经》。为什么这八条经脉为“奇经”?《难经集注·二十七难》:“杨曰:奇,异也。此之八脉,与十二正经不相拘制,别道而行,与正经有异,故曰奇经也。……虞(庶)曰:奇,音基也。奇,斜也。奇,零也,不偶之意。谓此八脉,不系正经阴阳,无表里配合,别道奇行,故曰奇经也。”两家注释“奇”字之义虽不同,但都指出这八脉有异于十二正经。奇经与正经的主要差异,在于分布与作用。奇经的分布不像十二正经那样的规则,与五脏六腑没有直接的属络(仅督脉“属肾”、“贯心”),相互间也没有表里关系。其作用《圣济总录》说:“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
由于奇经八脉纵横交叉于十二经脉之间,所以它们具有如下三方面的作用。①进一步密切十二正经之间的联系。如“阳维维于阳”,组合所有的阳经,“阴维维于阴”,组合所有的阴经;带脉“状如束带,所以总约诸脉者也”(《奇经八脉考·八脉总论》),沟通腰腹部的经脉;冲脉通行上下,“渗诸阳,灌诸精”,“渗三阴”(《灵枢·逆顺肥瘦》); 督脉总督诸阳经;任脉总任诸阴经等。②调节十二经气血。十二经脉气血满溢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难经·二十八难》说;“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环周”。③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腑的关系较为密切,相互之间在生理、病理上均有一定的联系。如清·叶天士说:“八脉隶于肝肾”(《临证指南医案》)。督脉入属于脑;督、任、冲均起于“胞中”等。
本节主要介绍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及基本功能。
一、督 脉
(一)循行部位
《素问·骨空论》说;“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空之端也。其络,络阴器,合篡(《甲乙经》)、《太素》作“纂”)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这段文字并见于《甲乙经》、《太素》。
《难经·二十八难》说:“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甲乙经》引此,下有“上巅,循额,至鼻柱”)。
《奇经八脉考》说:“督乃阳脉之海,其脉起于肾下胞中,至于少腹,乃下行于腰横骨围之中央,系溺孔之端。男子循茎下至篡,女子络阴器合篡间;具绕篡后屏翳穴,别绕臀,至少阴与太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廉,由会阳贯脊,会于长强穴。在骶骨端与少阴会,并脊里,上行历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与手足三阳会合,上哑门,会阳维,入系舌本,上至风府,会足太阳、阳维,同入脑中,循脑户、强间、后项、上巅,历百会、前顶、囟会、上星,至神庭,为足太阳督脉之会,循额中,至鼻柱,经素髎、水沟会于足阳明,至兑端,入龈交,与任脉足阳明交会而终。”
《灵枢·营气》是论述“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但其中有一段文字与督脉循行部位有关:“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
将上述四种论述比较,可以看出:
1.关于督脉的起点
有“少腹以下骨中央”、“下极之俞”、与“肾下胞中”三种不同说法。少腹指小腹部;“骨中央”,《类经》注为“横骨下近外之中央也”,意思就是骨盆的中央;“下极之俞”,指脊柱下端的长强穴。其实,“骨中央”正是胞官所在。对于女子,可以说督脉起于肾下胞中;对于男子,只能说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了。至于长强穴,则是督脉自“胞中”下行浅出体表的第一位穴位。《难经》论八脉的循行部位,着重于体表的线路,所以说“起于下极之俞”。
2.关于督脉的循行部位的两种说法
《难经》、《甲乙经》及《灵枢·营气》所说的部位,是背面正中线以及项、后头部、巅顶、额部的正中线,至鼻柱为止。《素问·骨空论》所说的部位比较复杂,没有背面正中线的线路,却有三条分支:①分布于外阴部,绕向肛门之后,别行绕臀部,到足少阴与足太阳的分支相合,从股内后缘上行,贯通脊柱而出属于肾;②与太阳经起于目内眦,上行至额,交会于巅,入络于脑,又退出下项,循行于肩胛内侧,夹脊柱,抵达腰中,入循膂,络于肾。③从小腹直上,穿过脐中央,向上通过心,入于喉咙,上至下颌部,环绕口唇,向上联系两目之下中央。《奇经八脉考》所说的部位,是把上述两种说法揉合在一起,但略去了与足太阳经起于目内眦,以及从小腹直上的两条分支,而把《难经》、《甲乙经》所说的那条干线从鼻柱延伸至龈交。其实,“与太阳起于目内眦”的那条分支,是足太阳经的循行部位;“其少腹直上者”的那条分支,又与同篇(《素问·骨空论》)中任脉的循行部位一致,所以李时珍略去这两条分支是有道理的。但是,王冰所说:“督脉,亦奇经也,然任脉、冲脉,督脉者,一源而三歧也,故经或谓冲脉为督脉也。何以明之?今《甲乙》及古《经脉流注图解》以任脉循背着谓之督脉,自少腹直上者谓之任脉,亦谓之督脉,是以背腹阴阳别为名目尔。”又说:“自其少腹直上,至两目之下中央,并任脉之行,而云是督脉所系,由此言之,则任脉、冲脉、督脉名异而同体也。”杨上善也说:“旧来相传为督脉当脊中唯为一脉者,不可为正也。”
本教材对督脉循行部位的描述,主要采用了《难经》的说法,结合《素问·骨空论》所说的“督脉为病,脊强反折”,以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背部在中线上行,经巅额、鼻柱、至龈交,为其主干;以《素问·骨空论》中的部分内容作为两条分支,说明督脉与肾、心的联系;略去“与太阳起于目内眦”的那条分支。
(二)基本功能
1.为阳脉之海
《难经·二十八难》吕广注:“督脉者,阳脉之海也”。杨玄操注:“督之为言都也,是人阳脉之都纲。人脉比于水,故吕氏曰阳脉之海。”督,有总督之意。督脉行于背,背为阳。“阳脉之海”,是说督脉对全身阳经的脉气有统率、总督的作用。这是因为督脉与足太阳会于百会、脑户、陶道等穴,与手、足三阳会于大椎,与阳维会于风府、哑门
(以上均据《针灸甲乙经》)。带脉出于十四椎(第二腰椎),所以督脉与各阳经都有联系。
2.与脑、脊髓和肾有密切的联系
督脉循行于脊里,入络于脑,所以与脑和脊髓有密切的联系。《素问·骨空沦》说:“督脉为病,脊强反折”,《难经·二十九难》说:“督之为病,脊强而厥”。脊强、厥是脊髓和脑的病变,两书都归之于督脉,说明督脉与脑、脊髓有密切的联系。督脉又“属肾”,所以与肾脏也有密切的联系。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督脉起于“胞中”而属肾,所以,历代医家治生殖功能障碍的疾患,多用补督脉之法。
二、任 脉
(一)循行部位
《素问·骨空论》说:“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中极穴在脐下四寸,正中线上。毛际即长阴毛处。从“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二句来看,任脉是起于少腹下,阴毛之下方。关元亦在腹中线上,当脐下三寸处。从“循里上关元,至咽喉”二句看,任脉当从少腹下,沿腹正中线,经下腹、上腹、胸部的正中线直到颈正中线的咽喉。颐即下巴。“上颐循面入目”即任脉到咽喉后,再继续上行,沿中线至下巴。然后左右分为二支,经面部,到目下。这段文字在《难经·二十八难》与《针灸甲乙经》中均有记载,只是二书皆无“上颐循面入目”这一句。
任脉的循行路线还有另一种记载。《灵枢·五音五味》说:“黄帝曰:妇人之无须者,无气血乎?岐伯曰: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澹渗皮肤,生毫毛。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甲乙经》此后有“月水下”三字)数脱血故也,任冲之脉。不营口唇,故须不生焉。”这段文字,在《黄帝内经太素·任脉》与《针灸甲乙经》都有内容相同的记载。这些经文认为:任脉与冲脉都起于胞中,任脉出胞中后分为二支,一支行于脊柱的里面(即前面)与冲脉偕行,为“经络之海”。另一支出胞中后,前行于腹面正中线,循腹上行,至咽喉,络唇口。
将上述两种论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
1)《素问·骨空论》说任脉起于中极之下,《太素·任脉》与《灵枢·五音五味》都说任脉起于胞中。初看似有不同,其实胞宫的位置正好在中极之下,所以杨上善注《太素·任脉》时说:“中极之下,即是胞中,亦是胞门子户。是则任脉起处同也。”对于女子,可以说任脉起于胞中;对于男子,体内无胞,就只能说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了。
2)认为任脉从少腹,循腹正中线上行,经脐、脘、胸、咽喉到口唇的看法,两种论述基本上是一致的。
3)任脉在脊内的一支,《素问》一 难经》均未详述。
五版教材采用两种论述的相同之点。即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与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对任脉脊内的一条,“经络之海”则没有提及,由于任脉的这一部位在体内深处,体表没有穴位,所以也为针灸界所忽视。其实《内经》认为任脉也是“经络之海”的理论,对后世的影响不小,尤其对妇产科的辨证论治理论的影响特别明显。
(二)基本功能
1.为阴脉之海
根据《针灸甲乙经·卷三》的记载,任脉与足三阴会于中极、关元,与足厥阴会于曲骨;与足太阴会于下脘,与手太阴会于上脘,与阴维会于廉泉、天突。由于任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所以元·滑寿在《十四经发挥》中说:“云阴脉之海者,亦以人之脉络,周流于诸阴之分,譬犹水也。而任脉则为之总任焉。故曰阴脉之海。”也就是说,全身的阴脉都交汇于任脉,如江河之汇流大海,故曰“阴脉之海”。可见任脉在全身阴脉中,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叶天土治虚劳证之阴虚而精伤者,用滋阴填精,介类潜阳之药,以达“静摄任阴”的目的。
任为阴脉之海,督为阳脉之海,二脉同起于胞中,会于会阴(据《针灸甲乙经·卷三》),相互交通,有密切的联系与配合。滑寿在《十四经发挥》中说:“任督二脉,一源而二歧,一行于身之前,一行于身之后,人身之有任督,犹天地之有子午,可以分,可以合。分之以见阴阳之不离,合之以见浑沦之无间。一而二,二而一者也。”鉴于任脉与督脉存在于人身相反的两面,对人体的阴与阳有重要的作用,而二脉又同出一源,且相互贯通,所以清·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说:“二经之病,各有不同,而治法实相同也。盖六经之脉络,原相贯通,治任脉之疝瘕,而督脉之遗溺脊强亦愈也。然此二脉者,为胞胎之主脉;无则女子不受孕,男子难作强以射精。此脉之宜补,而不宜泻明矣。补则外肾壮大而阳旺,泻则外肾缩细而阳衰;补则子宫热而受胎,泻则子宫冷而难妊矣。”总之,任督二脉,分之有阴阳之别,合之则浑沦不间,且督脉属肾,任脉通督,任脉与肾相通可知矣。
2.主胞胎
《难经集注·二十八难》:“杨曰:任者,妊也。此是人之生养之本。”虞庶认为,杨氏此说,其根据是《素问》,因为《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段文字说明,由于任冲二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只有当冲任二脉之气血旺盛而通调时,其血方能下注胞中,或泻出为月经,或养胚胎而妊娠。若冲任二脉虚衰而不通畅,其血不下注胞宫,则经绝而无子。而冲任之所以通盛,必须“天癸”之促进;“天癸”之所以产生,全赖肾中精气之旺盛。所以说,肾中精气是月经与生育能力的根本,肾气盛则产生“天癸”。“天癸”促使任冲二脉之气血旺盛与畅通,二脉之血下注胞宫,女子才有月经和具备怀孕的能力,故《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女子不孕之故,由伤其任冲也。……若为三因之邪,伤其冲任之脉,则有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经漏、经崩等病生焉。”所以中医治疗月经病与不孕症,皆以调理冲任二脉为要务。
三、冲 脉
(一)循行部位
《素问·骨空论》说:“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难经》作足“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
《灵枢·五音五味》说:“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
《灵枢·逆顺肥瘦》说:“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桑,渗诸阳,灌诸精(《针灸甲乙经》作“灌诸阴”);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伏行骭(胫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其前者,伏行出跗属,下循跗,入大指(趾)”间。
《灵枢·动输》说:“冲脉者,十二经脉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邪入腘中,循胫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别者,斜入踝,出属跗上,入大指(趾)之间,注诸络以温足胫。”
《内经》关于冲脉循行部位的记载,较为复杂,自《难经》以下,则多较简略,如《十四经发挥》说:“冲脉者,与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其浮于外者,循腹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故曰: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少阴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奇经八脉考》说:“冲为经脉之海,又曰血海,其脉与任脉皆起于少腹之内胞中,其浮而外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少阴之间,循腹上行至横骨,夹脐左右各五分上行,历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至胸中而散。”
《难经·二十八难》说:“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宋·虞庶注曰:“《索问》曰;'并足少阴之经’,《难经》却言'并阳明之经’。况少阴之经夹脐左右各五分,阳明之经夹脐左右各二寸,气冲又是阳明脉气所发,如此推之,则冲脉自气冲起。在阳明、少阴二经之内,夹脐上行,其理明矣。”但后世医家多从《素问》“并足少阴之经”的说法而否定《难经》“并足阳明之经”之说。如《圣济总录·奇经八脉·冲脉》说:“在《难经》则曰'并足阳明之经’,以穴考之,阳明之经夹脐左右各二寸而上行,少阴之经夹脐左右各五分而上。《针经》所载,冲脉与督脉同起于会阴,其在腹也。行乎幽门、通谷、阴都、石关、商曲。肓俞、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横骨凡二十二穴,皆足少阴之分也。然则冲脉并足少阴之经明矣。”
根据《内经》的记载阐述冲脉的循行部位概括起来是:①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从气冲部起与足少阴肾经相并,夹脐上行,到达胸中而散布;②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③与足少阴肾经的大络同起于肾下,向下从气街部浅出体表。沿大腿内侧进入腘窝,再沿胫骨内缘,下行到内踝的后面,进入足底;④沿胫骨内缘进入内踝后分出,向前斜入足背进入大足趾;⑤从胞中分出,向后与督脉相通,上行于脊柱内。
(二)基本功能
“冲”,有要冲,要道的意思。《难经集往·二十八难》冲脉条杨注曰;“冲者,通也。言此脉下至于足,上至于头,通受十二经之气血,故曰'冲’焉”。又是一种解释。且指出冲脉有“通受十二经之气血”的功能,这正为《灵枢·逆顺肥瘦》称冲脉为“五脏六腑之海”与《灵枢·动输》称“冲脉为十二经之海”作了注解。这就是说,由于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串全身,且“其上者,出于颃桑,渗诸阳”,“其下者,并少阴之经,渗三阴”,故能容纳和调节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的气血,成为“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
《灵枢·海论》说:“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但下文定四海之“阴阳表里荥输所在”却没有“血海”,而有“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下言“四海之逆顺”时,又有“血海”而无“十二经之海”,可见冲脉既是“十二经之海”,也就成为“血海”了。冲脉是血海,又起于胞中,所以妇女的月经来潮同冲脉有密切的关系。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里说的“太冲脉”就是冲脉,说明女子的月经来潮和胎孕,与冲脉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带 脉
(一)循行部位
带脉的循行部位《内经》没有具体的描述,仅《灵枢·经别》阐述足少阴经别的循行路线时,间接地提到带脉在背部的位置是在“十四椎”,原文是:“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
《难经·二十八难》说:“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后世论带脉者均从之,只是把循行部位描述得更具体些而已。如滑寿《十四经发挥》说:“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其脉气所发,在季胁下一寸八分。正名带脉,以其回身一周如带也。又与足少阳会于维道,此带脉所发,凡四穴。”明·李时珍《奇经八脉考》说:“带脉者,起于季胁,足厥阴之章门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围身一周一如束带然,又与足少阳会于五枢,维道。”
(二)基本功能
带脉围腰一周,犹如束带,所以它的功能主要是约束纵行诸脉,由于它从“十四椎”(第二腰椎)出发。所以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都受其约束。
五、阴跷脉、阳跷脉
(一)循行部位
《灵枢·寒热病》说:“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交于目锐(应作'内’)毗”。
《灵枢·脉度》说:“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人頄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
《难经·二十八难》说:“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
《内经》关于跷脉循行部位的记载,阴跷脉稍详而阳跷脉甚略。《难经》虽指出阳跷脉,阴跷脉均起于跟中,阳跷脉“入风池”,但其循行部位亦不具体。《圣济总录》除重复《内经》、《难经》之文外,还提出阳跷脉“所发之穴,生于申脉。以跗阳为郄,本于仆参,与足少阳会于居髎,又与手足阳明会于肩髎及巨骨。又与手足太阳、阳维会于臑腧,与手足阳明会于地仓,又与手足阳明会于巨窌,又与任脉足阳明会于承泣”,“阴跷郄在交信”。《奇经八脉考》说:“阴跷者,足少阴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足少阴然谷穴之后,同足少阴循内踝下照海穴,上内踝之上二寸,以交信为郄,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至咽喉,交贯冲脉,入頄内廉,上行属目内眦,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五脉会于睛明而上行。”“阳跷者,足太阳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出于外踝下足太阳申脉穴,当踝后绕跟,以仆参为本,上外踝上三寸,以跗阳为郄,直上循股外廉循胁后髀,上会手太阳、阳维于臑腧,上行肩膊外廉,会手阳明于巨骨,会手阳明、少阳于肩髃,上人迎夹口吻,会手足阳明、任脉于地仓,同足阳明上行巨窌,复会任脉于承泣,至目内眦,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五脉会于睛明穴,从睛明上行入发际,下耳后,入风池而终”。
本教材主要根据《奇经八脉考》描述阴跷脉和阳跷脉的循行部位;阴跷脉、阳跷脉均起于足踝下。阴跷脉从内踝下照海穴分出,沿内踝后直上下肢内侧,经前阴,沿腹,胸进入缺盆,出行于人迎之前,经鼻旁,到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阳跷脉从外踝下申脉穴分出。沿外踝后上行,经肩部,颈外侧,上夹口角,到达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阴跷脉会合,再上行进入发际。向下到达耳后,与足少阳经会于项后。
(二)基本功能
《难经集注·二十八难》阳跷脉注:“杨曰:跷,捷疾也。言此脉是人行走之机要,动足之所由,故日跷脉焉。”说明跷脉有主司下肢运动的功能,又因阴阳跷脉交会于目内眦,《灵枢·寒热病》说:“阴跷、阳跷,阴阳相支……交于目锐(应作“内”)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说明跷脉有司眼睑开合的功能。
六、阴维脉、阳维脉
(一)循行部位
关于维脉的循行部位,《内经》没有具体的描述,在《素问·刺腰痛论》中提到“阳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肿,刺阳维之脉,脉与太阳合腨下间,去地一尺所……飞阳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怫然,甚则悲以恐,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其中“与太阳合腨下间,去地一尺所”是承山穴;“在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是筑宾穴。
《难经·二十八难》说;“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只提“起于”,未言具体循行部位。
《圣济总录》说:“阳维维于阳,其脉起于诸阳之会,与阴维皆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其脉气所发。别于金门。以阳交为部郄,与手足太阳及跷脉会于臑腧,与手足少阳会与于天窌,又会于肩井;其在头也,与足少阳会于阳白,上于本神及临泣,上至正营,循于脑空,下至风池,其与督脉会则在风府及哑门。”“阴维者,亦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阴维则维于阴,其脉起于诸阴之交……其脉气所发者,阴维之郄,名曰筑宾,与足太阴会于腹哀及大横,又与足太阴、厥阴会于府舍及期门,与任脉会于天突及廉泉”。
《奇经八脉考》对维脉循行部位的描述较《圣济总录》又稍详,它说:“阴维起于诸阴之交,其脉发于足少阴筑宾穴,为阴维之郄,在内踝上五寸腨肉分中,上循股内廉上行入小腹,会足太阴、厥阴、少阴、阳明于府舍,上会足太阴于大横、腹哀,循胁助会足厥阴于期门,上胸膈夹咽,与任脉会于天突、廉泉,上至顶前而终。凡一十四穴。”“阳维起于诸阳之会,其脉发于足太阳金门穴,在足外踝下一寸五分,上外踝七寸,会足少阳于阳交,为阳维之郄,循膝外廉上髀厌抵少腹侧,会足少阳于居髎,循胁肋斜上肘,上会手阳明,手足太阳于臂臑,过肩前,与手少阳会于臑会、天髎、却会手足少阳、足阳明于肩井,入肩后,会手太阳、阳跷于臑腧,上循耳后,会手足少阳于风池,上脑空、承灵、正营、目窗、临泣,下额与手足少阳、阳明五脉会于阳白,循头入耳,上至本神而止。凡三十二穴。”。
五版教材对循行部位的描述,主要是综合《圣济总录》及《奇经八脉考》之说而简略;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阳维脉起于外踝下,与足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向上,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肩,经颈部、耳后,前行到额部,分布于头侧及项后与督脉会合。
(二)基本功能
维脉的“维”字,有维系、维络的意思。《难经集注·二十八难》说:“阳维者,维络诸阳……阴维者,维络诸阴”,说明阳维脉有维系、联络全身阳经的作用,阴维脉有维系、联络全身阴经的作用。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一、经 别
经别,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十二经别,就是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
《灵枢·经别》是现存最早记载十二经别的文献。从该篇所载,可看出十二经别的分布特点是:都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多为肘、膝以上)别出(称为“离”),走入体腔深部(称为“入”),然后浅出体表(称为“出”)而上头面,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的经别而分别注入六阳经脉(称为“合”)。所以,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每一对相为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十二经别共组成“六合”。
(一)生理功能
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别行分出的重要支脉,它们的循行部位,有些是十二经脉未循行到的器官和形体部位,所以在生理、病理及治疗等方面都有它一定的作用。主要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1.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
十二经别进入体腔后,表里两经的经别相并而行,经过相为表里的脏腑,并在浅出体表后,阴经经别合入阳经经别,共同注入体表的阳经。这样,就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的联系。
2.加强了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
由于十二经别一般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别出,进入体内向心循行,这对于扩大经络的联系和由外而内陆传递信息,起着重要的作用。
3.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
十二经脉循行于头面部的主要是六条阳经。十二经别则不仅六条阳经的经别循行于头面部,而且六条阴经的经别亦上达头部:足三阴经的经别,在合入阳经经别之后上达头部。手三阴经经别均经喉咙,其中手少阴经经别浅出面部后与手太阳经会合于目内眦,手厥阴经经别浅出于耳后,与手少阳经会合于乳突下,手太阴经经别则沿喉咙再合入手阳明经经别。这样,不仅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而且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的理论奠定了基础,也是近代发展的面针、鼻针等的理论依据。
4.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由于十二经别分布弥补了十二经脉所不到之处,而相应地扩大了经络穴位的主治范围。例如:足太阳经脉并不到达肛门,但该经的经别“别入于肛”。所以足太阳经的承山、承筋等穴,可取以治肛门病。
5.加强了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
足三阴经的经别在下肢(或毛际)分别与相为表里的阳经经别相合并行,足三阳经的经别都通达心脏。这样,就使足三阴经、足三阳经都与心脏相联系。根据这一关系,可以解释腹腔中内脏发生病变可出现心病症状的理由,这对于分析生理、病理都有重要意义。此外,对“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论亦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二)循行部位
十二经别的循行部位,首载于《灵枢·经别》,后世言经别者皆宗之。五版教材就是根据《灵枢·经别》而以现代汉语阐述的。现将《灵枢·经别》关于十二经别循行部位的原文录之如下:
“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也。
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此为一合。成(应据《太素》及《甲乙经》改为'或’)以诸阴之别、皆为正也。
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肝,上贯心,以上夹咽,出颐颌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
足厥阴之正。别附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此为二合也。
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頞出,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
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应据《太素》改为'络’)于咽,贯舌中,此为三合也。
手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人腋走心,系小肠也。
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此为四合也。
手少阳之正,指天,别于巅,入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也。
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应据《太素》改为'上’)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此为五合也。
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于肩髃入柱骨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也。
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太阳(应据《太素》改为'大肠’),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此六合也。”
二、别 络
别络,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灵枢·经脉》详细论述了十五别络的循行部位和症候。这“十五别络”,是十二经脉各有一支别络,任脉和督脉也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十五别络中,十二经脉的别络都从四肢肘、膝以下分出,相为表里的两经的别络相互联络,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在体表的联系;任脉的别络分布在腹面,督脉的别络分布在背面,脾之大络分布在身侧,这样就加强了人体前、后侧面的联系。另外,如再加上胃之大络,也可称为十六别络。
别络是络脉中比较主要的部分,对全身无数细小的络脉起着主导作用。从别络分出的细小的络脉为“孙络”,即《灵枢·脉度》所谓“络之别者为孙”。分布在皮肤表面的络脉称为“浮络”,即《灵枢·经脉》所谓“诸脉之浮而常见者。”
(一)生理功能
1.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十二经脉的别络,都是在四肢肘、膝以下的部位。阴经的别络走向其相为表里的阳经。阳经的别络走向其相为表里的阴经,这样就沟通和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在体表的联系。经别和别络都是从经脉分出的重要支脉,都有加强相为表里的两经的联系的作用,所不同的是:经别的分布部位以体内为主,别络的分布部位以体表为主,在别络中虽也有进人胸腹腔而与内脏相联系的,但不像经别那样联络到相为表里的脏腑;经别没有所属穴位,也没有所主病症,而别络则每一别络有一络穴,并有所主病症。
2.别络对其他络脉有统率作用,加强了人体前、后、侧面的统一联系
任脉的别络散布在腹面,督脉的别络散布在背面,脾之大络散布在胸胁部,这样,就加强了人体前、后、侧面的统一联系。
3.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
从别络分出的孙络、浮络,从大到小,分成无数细支遍布全身,呈网状扩散,同周身组织的接触面甚广,这样,就能使循行于经脉中的气血,通过别络、孙络,渗灌到人体各部组织中去,以充分发挥气血对整个机体的营养作用。
(二)循行部位
关于十五别络的循行部位,首载于《灵枢·经脉》,后世多宗之。五版教材就是根据《灵枢·经脉》而以现代汉语阐述的。现将《灵枢·经脉》关于十五别络循行部位的原文录之如下: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阳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取之去腕半寸,别走阳明也。
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在属目系,……取之掌(应据《太素》及《甲乙经》改为'腕’)后一寸,别走太阳也。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
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应据《太素》改为“去”)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髃。
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偏齿;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
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
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去踝七寸,别走少阴。
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
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隘。
足太阳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
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贯腰脊。
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循胫上睾,结于茎。
任脉之另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督脉之别、名曰长强夹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在右。别走太阳,入贯膂。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三、经 筋
经筋,就是经脉之气所“结、聚、散、络”的筋肉。杨上善说:“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俱禀三阴三阳行于手足,故分为十二,但十二经脉主于血气,内营五脏六腑,外营头身四肢。十二经筋内行胸腹郭中,不入五脏六腑,除有经脉、络脉,筋有大筋、小筋、膜筋。十二经筋起处与十二经脉流注并起于四末,然所起处有同有别。其有起维筋、缓筋等,皆是大筋别名”(《黄帝内经太素·经筋》)。筋肉的功能活动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所以全身的筋肉划分为十二个系统,称“十二经筋”。
(一)生理功能
经筋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四肢百骸,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正如《素问·痿论》所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二)循环部位
《灵枢·经筋》详细论述了经筋的循环部位和症候,后世言经筋者皆宗之。根据《灵枢·经筋》所述,经筋的分布,一般都在浅部,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多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附近;有的进入胸腹腔,但不属络脏腑。五版教材根据《灵枢·经筋》,以现代汉语阐述经筋的分布部位,现将《灵枢·经筋》关于十二经筋分布部位的原文录之如下: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者)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踹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夹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应据《太素》改为'纲’)下结于頄;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
足少阳之筋,起于足小趾次趾,上给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支者,结于目(外)眦为外维。
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夹口,合于頄,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网(应据《甲乙经》及《太素》改为'纲’,阳明为目下网,(应据《甲乙经》及《太素》改为'纲’);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
足太阳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络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着于脊。
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阳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夹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
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
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人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
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结于肘,上绕臑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颔,结于角。
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臑,结于髃;其支者,绕肩胛,夹脊;直者,从肩髃上颈;其支者,上颊,结于頄;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
手太阳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髃,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贡,合贲(应’据《甲乙经》改为'胁’)下,抵季胁(应据《太素》改为'肋,)。
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夹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臂。
手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腋,交太阴,夹乳里,结于胸中,循臂,下系于脐。”
四、皮 部
皮部,是指体表的皮肤按经络的分布部位分区。《素问·皮部》说:“应有分部”;“皮者,脉之部也。”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各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与之相对应,全身的皮肤也就分为十二个部分,称十二次部。正如《素问·皮部》所说:“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诸经皆然”;“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因此,皮部就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皮表的分区,也是十二经脉之气的散布所在。
《素问·皮部》说:“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肺脏也。”说明了皮肤、络脉、经脉、腑、脏之间是有联系的,病邪可依皮、络、经、腑、脏的层次逐步深入。也正因为有上述的联系,脏腑、经络的病变能反映到皮部,如《素问·皮部》所说:“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等。因此,观察不同部位皮肤的色泽和形态变化,有助于诊断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
在治疗方面,《灵枢·官针》所载刺皮肤的方法,如“病在皮肤无常处者,取以鋔针于病所,肤白勿取”,“毛刺者,刺浮痹(于)皮肤也”,“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等。还有在皮肤一定部位施行敷贴、温灸、热熨等疗法,都是皮部理论在治疗方面的运用。
经络的生理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的生理功能,实际上是“经气”的作用,主要有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以及调节人体各部分功能等方面。
(一)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人体是由脏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脉筋骨等组成的,它们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组成有机的整体活动,使机体内外,上下保持协调统一,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有机的联系,主要是依靠经络的沟通、联络作用而得以实现的。由于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的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相互络属于脏腑;奇经八脉联系沟 通于十二正经;十二经筋、十二次部联络筋肉皮肤。从而使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表里上下彼此间紧密联系、协调共济的统一体。经络对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沟通联系,主要的有如下四种:
1.脏腑同外周肢节之间的联系
《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说明十二经脉是沟通、联系脏腑同体表的通路。这是因为十二经脉中每一条经脉既络属于一定的脏腑,其经脉之气又散布于筋肉、皮肤的缘故。
对于“外络于支节”的“支”、“节”,“支”是指四肢;“节”,指骨节,又可指穴位。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即指出“节”不是皮肉筋骨,而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的所在,即穴位。《素问·调经论》:“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张介宾注释说:“所谓节者,神气之所舍也,以穴俞为言,故有三百六十五节。被,及也”(《类经·疾病类》)。
2.脏腑同五官九窍之间的联系
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都是经脉循行所过的部位,而经脉又多内属于脏腑,这样,五官九窍同内脏之间,可通过经脉的沟通而联系起来。如: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系“目系”,其别络“系舌本”;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绕“阴器”,系“目系”;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环绕口唇,夹鼻;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均进入耳中;足太阳膀胱经的经别进入肛门等等。
3.脏腑之间的联系
十二经脉中每一经都分别络属一胜一腑,从而加强了相为表里的一脏一腑之间的联系。有的经脉还联系多个脏腑,如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夹胃、注肺中,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眺、贯肝、入肺、络心等等;再加上经别补正经之不足,如胃经、胆经、膀胱经的经别都通过心,这样,就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多种联系。
4.经脉与经脉之间的联系
十二经脉的阴阳表里相接,有一定的衔接和流注次序,十二经脉之间的交会;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之间的纵横交错;奇经八脉之间又彼此联系。从而构成了经脉与经脉之间的多种联系。例如:十二正经的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均会于督脉的大椎穴,阳跷脉与督脉会于风府穴,所以称督脉为“阳脉之海”;十二正经的足三阴经与奇经中的阴维脉、冲脉均会于任脉,足三阴经又上通手三阴经,所以称任脉为“阴脉之海”;冲脉,前与任脉相并于胸中,后则通督脉,而督、任两脉通会于十二经脉,加上冲脉“其上者,出于颃桑,渗诸阳……其下者,并于少阴之阴,渗三阴”(《灵枢·逆顺肥瘦》),容纳了来自十二经的气血,所以称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督、任、冲三脉同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等等。
(二)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人体各个组织器官,都要得到气血的濡养,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而气血之所以能通达全身,发挥其营养脏腑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则必须依靠经络的传注。经络遍布全身内外,能将气血输送到全身各部,所以《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脉度》也说:“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营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三)感应传导
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对于针刺或其他刺激的感觉传递通导作用。针刺中的“得气”现象和“行气”现象,就是经络感应传导作用的表现。
(四)调节功能平衡
经络能运行气血和协调阴阳,使人体功能活动保持相对的平衡。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出现气血不和及阴阳偏盛偏衰时,即可运用针灸等治法以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以“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灵枢·刺节真邪》)。实验证明,针刺有关经络的穴位,可对脏腑功能产生调整作用,即原来亢进的可使之抑制,原来抑制的可使之兴奋。早在1956年,张纯亮就曾在X线透视下发现针刺中脘、合谷、曲池、胃俞、手三里和承山等穴可使痉挛着的胃立即弛缓,幽门不开的立即开放,蠕动迟缓者立即好转起来。以后张天皎等用钡餐检查进行了72人共77例次的观察,发现针刺足三里多数表现为胃蠕动波行缓慢,针刺手三里后,多数表现为胃蠕动波行加速。不久以后,汪绍训等对218例正常人进行胃运动功能影响的观察,发现针刺手三里后,主要表现为胃蠕动的增强,针刺足三里后,主要表现为胃蠕动的抑制。无论是手三里或足三里,针刺后蠕动弛缓的胃可以加强,紧张的胃可以变松。针刺足三里与中脘后,能使幽门开放时间加速,并对胃蠕动速度有调整作用。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被广泛地运用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现就阐释病理变化和指导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阐释病理变化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沟通表里上下、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当人体发生病变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了。《素问·皮部》说:“邪客于皮肤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人合于脏腑也。” 由于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肌肤,所以外邪可通过经络从皮毛肌腠逐步深入,内传五脏六腑。这就是说,经络学说可以用来阐释病邪由表入里传变的机制。至于脏腑之间病变的相互影响,除运用藏象学说来阐释外,也需要运用经络学说,才能作出比较全面的分析。由于经络的沟通,使脏腑之间有多种联系,所以,当一个脏腑发生病变时,即可通过经络而影响及另外的脏腑。例如: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所以,心火亢盛,可通过经脉而下移小肠;足厥阴肝经属肝、夹胃、注肺中,所以肝火可以犯胃、犯肺;足少阴肾经属肾、入肺、络心,所以肾虚水泛可以凌心、射肺等等。
经络不仅是传递病邪的途径,而且也是脏腑病变反映于体表的途径。这就是说,内脏发生病变时,可通过经络的传导,在体表某些特定的部位或与其相应的孔窍,出现各种病理性反应。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因此,对某些因内脏病变而出现在体表的症状、体征可以用经络学说来阐释。例如:手少阴心经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所以“真心痛”不仅表现为心前区疼痛,且放射至上肢内侧尺侧缘;足厥阴肝经抵小腹、布胁肋,所以肝气郁结常见两胁少腹胀痛;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中,所以胃肠积热可见齿龈肿痛;足厥阴肝经系“目系”,所以肝火上炎可见目赤,等等。
(二)指导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指导对疾病的诊断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络属的脏腑,经络又是脏腑病变反映于体表的途径,所以,可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的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来辨析病症所属的经脉和脏腑。这种方法可称为“分经辨证”。例如头痛一症,可根据不同的疼痛部位,结合经脉的循行部位,辨明属于何经的病变。病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项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头部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厥阴经有关。《伤寒论》的六经分证,就是在经络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辨证体系。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在经络循行的部位,特别是在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处,可出现病理性的反应。这种病理性的反应,有的表现为感觉过敏,即手指轻压穴位,病人就感觉酸、麻、胀或痛,尤以压痛为最常见;有的表现为穴位的组织松弛、凹陷、隆起或坚硬;有的表现为在穴位皮下出现给节状或条索状的反应物。这种反应,常在机体患病时出现,而健康人一般不出现,用此可作为诊断的依据之一。有人对冠心病患者100例和健康人100名作神堂穴的检查,结果发现冠心病患者95%有压痛,而健康人只4%为阳性。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等单位曾对59例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观察了梁丘、不容、脾俞和胃仓4穴,发现不容穴以压痛为主,其余3穴以出现反应物为主。各穴的阳性例数为;梁丘49例,不容45例,脾俞52例,胃仓26例。故认为梁丘、不容及脾俞3穴均呈阳性反应时可能患有十二指肠溃疡。又据吴秀锦报道,对105例胃病患者(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慢性胃炎,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及胃神经官能症等)观察了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脾俞、上脘及地机8个穴位,并比较各穴与胃的关系及反应的特点,结果发现,足三里与胃俞的阳性率最多,阳陵泉和中院次之,其余4穴更少。足三里与阳陵泉以出现条索状反应物为主,胃俞与脾俞以出现松弛或凹陷或酸感为主,但在患胃癌时胃俞即出现结节状反应物。中脘的反应是出现结节和压痛,上脘与中脘相似,只阳性率偏低。阳陵泉与地机以出现给节或酸、麻感为主。还有报道在患肺炎时肺俞有梭形或椭圆形结节及压痛,大椎旁有隆起及压痛。这种体表的病理反应点,还随病情的进退而发生变化,病轻者阳性反应的穴位数量较少,反应物也少,反应物较软;病变严重者阳性穴位较多,反应物也多而较硬。例如,患胃癌或肝癌时,一个病例
各穴位的反应物总数可达25~50个,此时分别在胃俞或肝俞出现反应物。当胃只有功能紊乱,或轻症肝吸虫病患者,可能不出现反应物。近年来,在这方面已积累了不少的资料,正如《灵枢·官能》所说:“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经络学说对于临床诊断确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指导临床治疗
经络学说应用于临床治疗,是很广泛的,这里主要介绍“循经取穴”和“分经用药。”针灸疗法和按摩(推拿)疗法,主要是对某一经或某一脏腑的病变,在病变的邻近部位或经络循行的远隔部位上取穴,通过针灸或按摩(推拿),以调整经络气血的功能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而穴位的选取,则必须先运用经络学说进行诊察和辨证,断定病症属于何经或哪一脏腑的病变,然后再按经络的循行分布路线及联系范围来选定,这就是“循经取穴”。
经络学说应用于药物治疗,主要是“分经用药”,就是当辨明病症所属的经络和脏腑后,选用对某经或某一脏腑有特殊选择性作用的药物来治疗。某药对某经或某一脏腑有特殊选择性的作用,称为“归经”。药物归经的理论,在宋·寇宗爽的《本草衍义》中才开始提出,他在泽泻条下说:“张仲景八味丸用之者,亦不过引桂附等归就肾经,别无他意。”后来金元时期的医家发展了这方面的理论,如张洁古、李东垣等创“引经报使”理论,提出了十二经的引经药、报使药。至清代,更有药物归经方面的专著,如《得配本草》、《本草分经》等等。
此外,当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针刺麻醉,以及耳针、电针、穴位埋线、穴位结扎等治疗方法,也都是在经络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并使经络学说得以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