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袋斜街旧影长卷
《鼓楼静语》邮箱1225077169@qq.com
欢迎老街坊们投稿。
照片为作者何大齐先生
风雨归舟 冯欣蕊;瑞鸣音乐
何大齐画卷 | 16米长卷,老北京《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旧影长卷
烟袋斜街,位于地安门外大街路西,从东口向西北方向延伸,到西口向南转弯,正对银锭桥。全长232米,宽度5至6米。形成于明代中叶,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烟袋斜街在历史上就是一条以经营古玩文物、日杂、风味小吃以及服务行业为主的商业街,并且还有道观、庙宇等文物古迹。这些店铺的门面、招幌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味。走进这条街就能强烈感到老北京的文化氛围,可以说是老北京的缩影。
明代这条街叫“打渔厅斜街”。因为在元、明时代什刹海边住着一些以打渔为生的人。这里设有管理海子捕鱼的官厅,可见在明嘉靖之前是以管理海子的官厅命名的。到了清初更名为“鼓楼斜街”。
满族的旗人,大多有吸旱烟的嗜好,大姑娘都叼着大烟袋。吸烟的习俗也被带进了关内,于是烟铺在京城兴盛起来。山西人开的烟袋铺专门卖烟具。烟袋斜街一进东口路北,一连两家烟袋铺,即“广顺号”和“双盛泰”。这里不只卖成品烟袋,还有各类烟袋杆:乌木的、犀皮漆的、凤眼竹竿的;烟袋锅有黄铜的、白铜的、蒙式带花纹的;烟袋嘴有料器的、玉石的、翡翠的、瓷的。各种型号不等,可以自由选择组装成自己喜欢的烟袋。店里备有各式的烟袋荷包,铜制的水烟袋,还兼卖火镰子、火石等与吸烟有关的物件。每家店铺外都有用大烟袋模型制作的招幌,有横着悬挂起来的木制烟袋招幌,下缀红色的飘带迎风摆动;有竖着立在门口一米多高的巨型大烟袋,黑漆木杆,黄铜色的烟袋锅,翡翠绿的烟嘴十分惹人瞩目。此景成了这条街的标志物了。因此当地的百姓都俗称其“烟袋斜街”。
当年烟袋斜街生活气息很浓,很多商店都是为老百姓日常生活所需服务。一走进这条街,老北京风味就扑面而来。古色古香的门脸,雕花镂刻的门窗,藏蓝色的大门帘,门楣上悬挂着黑漆底上写金字的牌匾,很多出自名家的手笔,店名也古雅涵蓄,如“禄顺兴”、“天合盛”等。各式各样的商标招幌,在街面的两侧迎风飘动。
专卖毛笔的“文渊魁”只有一间门脸,门前放一张桌子,上面陈列两支特大号的抓笔作为招幌。
“广盛永”是一家自产自销笼屉罗底的店面,门的两侧悬挂着实物招幌笼屉和罗底,迎着微风晃晃悠悠,好像在向过往的行人招手点头。从街上就可以看到做笼屉的师傅熟练地制作过程,常吸引过往的行人驻足观看。
靠近东口路北的“鑫园澡堂”门脸是琉璃绿瓦翘檐式的门楼,很像四合院里的垂花门。门的两侧有对联“金鸡未唱汤先热,红日东升客满堂”,正对着大门的屏风上写着“洁净盆塘”,门楣上的横匾是石绿色的“鑫园澡堂”四个大字,古色古香。这里是北京城北地区一流的澡堂。设备齐全,温、暖、热三池,分男女两部。还有款式盆塘,可供夫妻、孩子一同洗浴。在大门口总有一个卖冰糖葫芦的小贩,在箱笼上,用宽竹板弯成半圆形,在上面打上许多圆孔,插满了色彩品莹光亮的糖葫芦,供洗澡的客人享用。
烟袋斜街有许多饮食店,经营北京地方小吃,仅烧饼铺就有四五家,不仅卖芝麻烧饼,还有螺丝转儿、椒盐马蹄烧饼、荞面火烧、杈子火烧、糖火烧。还有各种炸食,炸油饼、炸薄脆、炸焦圈。
著名的李二炸虾,是从什刹海里捕捞上来的小活虾,在住房外用小车支摊,支个大布伞炸活虾,除了零售给市民外,还批发给附近的几家酒馆。
像“义和轩”酒馆,掌柜叫杨清志,当地人称大酒缸,因为他用六个大酒缸,埋入地下三分之一,上面盖上个圆桌面,当酒桌用,客人围坐在酒缸周围,喝着专卖的碗酒,附带还卖些炸虾、海鲜当酒菜。当年“爆肚张”就在“义和轩”门前支摊,爆羊肚供酒客享用。
离东口不远的鑫园澡堂对面,有家一间门脸的小饭铺“柏记烧饼铺”,兼卖牛杂碎,香喷喷的一大碗牛杂碎,浇上辣椒油,红红的油漂在上面,再洒上鲜绿的香菜末,就着刚出炉的热烧饼,别提多香了,吸引了许多来往的食客。
在银锭桥东侧,有家卖烀白薯的,掌柜姓温,人称温大爷,他从秋后一直卖到第二年五月。卖的是红瓤白薯,一水的小麦茬。在大铁锅底先放一块圆形的石头片,上面钻了许多圆孔,这样可以防止糊锅巴底。然后把细长的白薯,转着圈地码放在锅底,用微火慢慢地煮,直到非常烂糊,锅底的汤水成了黏黏的糖稀状。温大爷用小刀叉住烂熟的白薯,放在小碟子里,再用小刷子沾上汤汁洒在白薯上。色泽红亮,半透明状,香味扑鼻,吃到口中又甜又软,真是色、香、味俱佳。尤其是小孩子都好吃这一口。
其隔壁是山东人开的豆腐房,两间门面,养着一头拉磨的小毛驴,就在屋里磨豆子点卤做豆腐,门外有一口埋入地下的大缸,压豆腐的水流入大缸内,冒着热气,雾气腾腾的,每当豆腐成形出屉时,招来大娘大婶们端着小盆,赶来买这刚出锅的热豆腐。
再看银锭桥边打冰盏的,只见小贩手中拿着两个铜盏(小铜碗形),“叮叮当当”地撞击声清脆悦耳,引人注意,精于此术的小贩手法纯熟能打出节拍来。夏天听到冰盏的“叮当”声,就知道有消暑解渴的冷饮贩卖。银铃般的声音,伴随着吆喝声“果子干,豌豆黄,杏仁豆腐,秋梨膏,糊涂糕嘞冰海棠,山楂露儿酸梅汤”,十分动听。
靠近西口路北,有家规模较大的油盐店,三间门面,挂着三块黑底石绿色大字的横匾,中间一块写“鑫钟酱园”,左边写“香油”,右边写“米醋”,古色古香。它经销油盐酱醋、南北各式酱菜、小磨香油,在鼓楼一带很有名气。
紧挨着鑫钟油盐店的是著名的“黎光阁”裱画铺,掌柜王喻义,开业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裱画用料精,做工细。画家溥儒、齐白石以及一些收藏家常来光顾。裱画技师王殿俊,技术极高,后来还专门仿制清宫如意馆臣字款的书画及手卷,被当时鉴定家称其为“后门造”。
这条街上还有几家理发馆,路南面的“西来顺理发馆”,只有一间门脸,两侧房柱上挂着一对木制的红白蓝相间的标志。到了夏天,为了让顾客凉快,在房梁上挂一张竹帘子,下边拴上绳子,由一名小学徒工来回拉动,扇出凉风,起到风扇的作用。这也成了烟袋斜街一景,被传为佳话。
靠近东口路南,有一家“潘步昆”西服店,历史较长,但当时穿西装的人少,到这里做西服的更少,所以只能承揽学校集体为学生定做制服的生意。店外立有画着穿西装男士的全身像招幌。“潘步昆“名气大,原来这里是西装裁剪业的发源地,北京许多西服店的技师大都在这里学过手艺。
西口路北有“禄顺兴”成衣铺,专做女士服装,尤以旗袍著名,门外悬挂着画有旗袍的招幌。
在鑫园澡堂的西侧有“龙王庙”,面积不大,庙前有口井。据《马可波罗游记》载:元大都斜街有一口井,是铜口、铜帮。指的就是此井。龙王庙至今70年前,由李家老夫妇主持,逢初一、十五或传统年节还有香火供奉。后来老夫妇病故,再也无人经营,年久失修,庙毁井填,成了澡堂子的堆房。庙和井历经650年,最终消失在这里。
烟袋斜街中段路北有座道观,曰“广福观”,系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明天顺六年(1459)彭姓太监舍宅始建。清代曾改名“孚佑宫“。民国后又改回原名。广福观坐北朝南,其中轴线依次为山门三间;前殿三间;配殿东西各三间;后殿五间,前有月台。西跨院称
“白云仙院”。观内有明天顺四年(1460)立的修建广福观碑。观内原有两位道士,主持叫李国玺。20世纪40年代主持为孟广慧道长,他在华北诸省道教界颇有声望,因此广福观在华北道教界亦有显赫地位。广福观后来沦为民居大杂院。山门三间,西边一间被田二老夫妇占用,作为炸油饼、麻花、炸虾的饭摊。中间门洞被一家制作鞋口的夫妇俩占用,设摊卖鞋口,只有东边的一个门洞可以出入。
烟袋斜街的店铺自清末民初各阶段变化很大,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这里的文物古迹已失修损毁。1956年公私合营后,这里的商店急剧减少,多数铺面房成了大杂院式的民居。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十来年,随着什刹海成为京城发展旅游业的重点项目,烟袋斜街也成了胡同游的重点街巷。目前这里成为以手工艺品、服装服饰为主的零售业,和以餐饮、酒吧及经济型酒店为主的住宿餐饮业,同老街相比是旧貌换新颜了。
我很想把烟袋斜街的旧貌用长卷形式画出来,给后人留下一个形象的记忆。这个旧貌只能到仍健在的八九十岁的老人记忆中寻找。
如今健在的老人有张双祥,是爆肚张的东家,后来在烟袋斜街房管所任职,对这里的铺面房的变化了如指掌。我画了一张草图让他看。他详细地把店铺的名号、位置、门脸的样式写在了草图上。我根据他的指点重新画了一张较为详细的铅笔图稿。这时屈祖名老师和刘国庆先生,以“博雅清淡会“的形式请了几位老人一起来看画稿,其中有张双祥,还有“广聚成粮店”的东家杨月亭,他在烟袋斜街生活了70多年。还有刘汉武老、范锦庆,他们都是在这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他们一边看草图一边指点每个店铺的字号、位置、门脸的样式、门窗的样式,一一给予指正。我把他们的意见记下来,再用毛笔宣纸重画了一张白描图稿,再次请几位老人提意见。后来又做了几处修改。老人们的记忆是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样子。最后以这个年代为背景,画成16米的彩色长卷,基本上再现了老人记忆中的样子。
这幅长卷采用平视、散点透视的形式。看画时仿佛走在了七八十年前的老街上游览市容。从东口开始向西走,先看街北侧,走到银锭桥头,掉回头往东走再看街南侧,最后又走到东口。这样可以充分详尽地表现烟袋斜街古老的文化风貌。
画有店铺广顺号、双盛号、黎光阁裱画铺、三义公粮店、鑫钟油盐店、潘步昆西服店等53家;摊商有:干果摊、茶摊、饭摊、修鞋等20余个摊位;磨刀的、送水车、卖糖葫芦的、锔盆锔碗的等20余个;还画有294位各行各业的人物形象。
鼓楼脚下生命的欢歌
公众号内容简介
北京人的生活回忆,校园生活回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同学情,朋友情,邻里情、家人亲情,各类生活趣事。长年征集老照片。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