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失意落魄时狗都嫌,一朝成事人人亲
01.
在《战国策》秦国篇里,上篇文字说了苏秦再次游说秦王,无果,又接连数次上书。
秦王总以羽翼未丰、时机未到搪塞,始终没有采纳苏秦的连横建议。
苏秦在秦国折腾了这么久,貂皮大衣磨破了,钱也花光了,穿的用的花的都没有了,他不得不离开这里回洛阳老家。
于是,他缠上绑腿布,穿上草鞋,背着书,担着行李上路了。
他看着脸色发黄,面容憔悴,萎靡不振,落魄且失意。
到了家里,妻子织布没理他,嫂子扫屋未给他做饭,父母装瞎不与他讲话。
他慨叹:妻子不认我丈夫,嫂子不认我小叔子,父母不认我儿子,这都是我的过错啊!
这位苏先生,可谓真丈夫,在外事业不得志,回家了亲人也不认可。
放到普通人身上肯定委屈坏了,普通人的逻辑:
若我在外面事业碰壁,到家就该得到理解与接纳
我在外面事业碰壁了
------------
所以,我该得到家人的理解与接纳
这是条件推理中肯定前件则肯定后件的形式,推理有效。
但家人没有搭理我,甚至忽略了我,这与预期结论相矛盾,于是便会产生负面情绪。
而苏秦的逻辑却并非如此,他认为:
事业碰壁家人疏离一定有原因
要么秦王目光短浅,家人冷漠无情
要么我的建议不当,也没给家做奉献
我不认为秦王目光短浅、不认为家人冷漠
------------
所以,我认为造成这些困境都是我的过错
此处为析取推理,“要么…要么…”,否定一项,则必然肯定另一项。
02.
“都是我的过错”,那之后呢?
是自怨自艾,消沉到无法自拔?还是奋起“反击”,继续为自己的事业折腾出一条道?
苏秦选择了后者。
他打开了书箱翻藏书,找到了一本讲谋略的《太公阴符》,便埋头攻读,对精要的地方反复揣摩。
读到困的时候,就头悬梁锥刺股。头发被拔了好几撮,大腿刺得血流到了脚底。
嘴里念叨着:怎么才能游说诸侯国使他们拿出金玉锦绣,任以国相这样的尊位呢?
就这样过了一年,他终于揣摩成功了。
自信地说:现在,我可以游说诸侯国了!
苏秦这里的行为逻辑,是分析了核心问题得出来的:
未给家做奉献,是因为事业不顺
事业不顺,是因为建议不合实际
建议不合实际,是因为谋略不妥
谋略不妥,是因为才智储备不足
才智储备不足,是因为知识不够
------------
所以,未给家做奉献是因为知识不够
既然如此,赶紧读书补上,头悬梁锥刺股,无论如何要把这个事搞好。
达成一个目的:
通过游说谋略,使各诸侯国采纳合纵主张,任命我为国相,辅以金银绸缎酬劳。
03.
那么苏秦的目的达到了么?他不是只在家里揣摩《太公阴符》么?
当然不是,他“开悟”之后就去各国游说了。
苏秦经过一个名叫燕乌集阙的关塞处,被赵王召见。
他在宫殿里给赵王讲合纵抗秦之策,两人手拉手,谈得非常投机。
赵王大为高兴,封苏秦为武安君,并授予相印,赏赐豪车百辆、锦绣千匹、白璧百双、黄金万两。
每次出现,都有长长的车队尾随其后。
他奔走于诸侯国之间,约定合纵抗秦之策,以此压制强秦东出。
因为苏秦的这番努力,秦国一时半会儿不敢东出函谷关。
此时的苏秦无疑是幸运的,与合纵策略相关的两个条件都到位:
若诸侯国国君认可了合纵策略,则该策略可落地
赵国国君认可了合纵策略
------------
所以,合纵策略可落地实施
既然策略实施了,那么它是不是有用呢?
得看效果。
若合纵策略实施能抵制秦国东出,则该策略有效
秦国不敢发兵东出函谷关
------------
所以,合纵策略实施有效
这两个都符合条件推理中肯定前件则肯定后件的形式,则推理有效。
又因为前提符合客观事实,则结论可信。
合纵策略实施了,也取得了成效,这为苏秦迈向掌六国相印的人生巅峰开启了大门。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