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五个实例告诉我们,如何打破“黑窗效应”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生活中总是充满各种效应,而“黑窗效应”就是其中之一,古代曾有五个实例告诉我们,只有打破“黑窗效应”,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黑窗效应是什么?一般来说,在车主购买汽车之时,一些有经验的车主都会在选择贴车窗玻璃膜的时候,以浅颜色的车窗膜为主,而不是选择深颜色的车窗膜,更不会用不透明的有色纸或隔热纸粘贴车窗。

从客观角度来讲,车主绝非是出于美观和驾车时的安全考虑,而是出于停车时的安全考虑。许多盗贼在行窃时,往往不会以车为目标,而是关注车里的贵重物品。贴浅颜色的车窗膜,使人对车里面的情况一目了然,只要养成不在车里放贵重物品的习惯,就不会让盗贼见财起意。若是贴深颜色或不透明的车窗膜,就会使人不易窥见车里有没有贵重物品,继而激发盗贼们的好奇心,他们为了看个究竟,往往打破车窗,导致车主蒙受不必要的损失,以上就是所谓的“黑窗效应”。

一、皇宫

在古代封建王朝中,由于等级制度的无比森严,致使贵族与平民之间存在巨大的生活鸿沟,达官贵人不知百姓的贫苦,百姓们不懂王侯将相的奢侈与尊贵。曾有一个笑话,讲得是一位秀才问老农,“假如你做了皇帝,你该怎么办?”,老农得意洋洋地笑道:“那我肯定天天用金锄头除草”。

在唐朝唐敬宗李湛在位时期,曾有两位百姓带着数人带着刀斧闯进皇宫之内,一路杀至大殿前,吓得李湛赶紧逃跑躲避。直至后来,在宫廷侍卫的参与下,闯宫禁的一众人等都被擒获,他们才知晓事情的原委。原来,“反贼”的带头人并没有反心,而是单纯地想知道皇宫究竟是什么样的?正是出于强烈的好奇心,才驱使他们做下傻事。由此来看,宫廷与民间绝非仅仅隔着一层黑窗,而是一层“青砖墙”。

二、萧美娘

萧美娘是隋朝皇帝杨广的妃子,相传此女国色天香,是当世第一美人。然而萧美娘却因为是皇帝的女人,终日不出宫门半步,致使众多好色者对其更加垂涎,将其想象得十分完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能吸引人,如此一来,黑窗效应便愈发明显。

当隋朝天下大乱之后,奸臣宇文化及便产生了坏心思,他犯上作乱杀死皇帝,将萧美娘据为己有。可天不遂人愿,宇文化及最终还是没能让自己的皇帝梦圆满,也很快葬身于乱世之中。

三、九龙杯

《三盗九龙杯》是京剧中著名的段子,故事以九龙杯为主线,讲述了江湖儿女的爱恨情仇及恩仇义气。九龙杯是宫廷至宝,民间称此杯是由九龙玉所制,一旦杯中倒满酒,杯底就会显现出九条游龙,堪称是一件奇器。正是九龙杯存在如此特殊的属性,才引得杨香武不避危险盗取九龙杯,继而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九龙杯只是一件酒具,并没有传说中的那样神奇,而民间人士的短见,造就了“黑窗效应”,故此才会引起诸多不必要的损失。

四、《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得意之作,也是他用以讽刺古今的犀利之作。作为一部只写鬼狐的著作,《聊斋志异》被后世名人加以高度评价,清代王世祯称它为“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郭先生评价其“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所以,《聊斋志异》的黑窗效应也因此形成,民间一度将《聊斋志异》的手稿吹捧至天际。清咸丰年,蒲松龄的七世孙蒲介人,从山东淄川到沈阳求职,盛京将军依克唐阿,听到蒲氏有手稿,便借了去,亦欲一睹为快,结果上部丢失。正是在三人成虎的疯传下,黑窗效应造成了《聊斋志异》不可挽回的损失。

五、《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著作的奇书,作为中国史上最玄妙的军事著作,该书中提出了大量重要的军事理论,成为后世军事家们的教科书。作为我国历史上首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也当然不让的成为了军事理论成就最高书籍,正因如此,外国军事学家也都纷纷拜读。

正是因为如此,东洋军事家大江匡房才不惜一切代价窃取了《孙子兵法》中的精华,写出了一本名为《斗战经》的著作,黑窗效应再一次造成了我国文化瑰宝的丢失。

公平、公正、公开,是制度建设的基调,也是促进和谐的重要抓手,只有打破黑窗效应,才能让我们寻找到生活的真谛,继而一步步走向成功。

参考资料:《新唐书》中华书局出版 欧阳修著

《孙子兵法》中华书局 孙武著

《聊斋志异》长江出版社出版 蒲松龄著

《三盗九龙杯》戏剧出版社出版 佚名著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