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如何去俗

清 石涛 清湘杂画册

“俗”与“雅”相对立,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对审美范畴。在绘画审美中,“俗”被视为病。宋韩拙提出“唯俗病最大”,于是“俗”被归为否定属性,一直沿袭至今。历代画论中不乏论脱俗者,明钦抑《画解》、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清石涛《画语录》等均有专章,且论述较为系统。画如何脱俗?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学习方式上,脱平庸匠气之俗

庸者,平常、不高明也。“匠”字义为装在套子里的斧子。“匠气”指亦步亦趋,只在别人的成规里打转,没有己意,不能创新出奇。

清 石涛 清湘杂画册

浸染此俗有两类人。

第一类是因袭前人不能自拔,师古而泥古,学古而赝古,没有自己的主张。清“四王”作为当时文人画的主流正统,固然是当时文人主流的佼佼者;但总体画风不免流于雷同,因袭古人程式化过多,而显匠气。宋元文人画家不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和画工有别,且内部自身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过人之处,这是“四王”无法企及的。譬如,米芾的“米家山水”刻意立异独创,后学者众,清恽格评曰:“脱尽畦径,果非时人所能梦见”;追求创新出奇的倪瓒,将“淡”发挥到极致,创出远离 众人的脱俗之格。

宋 米芾 云山寒林图

第二类是彻底不学古人之法,完全脱离古法束缚。沈宗骞称之为“格俗”:“既不喜临古人,又不能自出精意,平铺直叙,千篇一律。”脱匠气之俗,首先要知“俗弊”。钦抑从古法出发,揭露俗的种种弊端:

一是不学古,只会学于俗;

二是学古只知其形,不知其神,则学而无功;

三是学古混杂,不专精,不加辨别,不能博采众长集大成,而成杂学;

四是学古只为阿逢世好,哗众取宠,不下苦功,鄙弃基本功技法,则始终心手不应,劣弱颓靡。

其次要有方法。沈宗骞从修养入手的脱俗主张说得好:“欲求雅者,先于平日平其争竞躁戾之气,息其机巧便利之风。揣摩古人之能恬淡冲和、潇洒流利者,实由摆脱一 切纷更驰逐、希荣慕势,弃时世之共好,穷理趣之独腴。”

元 倪瓒 渔庄秋霁图轴

二:技巧形式上,脱用笔、用墨、用色之俗

笔、墨、色之雅俗,关系到中国画能否表现出富有魅力的形式美。黄宾虹总结出雅的笔墨形态为重、大、高、厚、实、深、润、老、拙、清、秀、和、雄等,俗的笔墨形态为死、板、刻、浊、薄、小、流、轻、浮、甜、滑、飘、柔、艳等。

笔、墨、色运用应注意脱除几种俗态。

黄宾虹 黄山汤口

一为无书法用笔之俗。书画用笔同法,画画如写字,用笔须平、留、圆、重,如“锥画沙”“折钗股”“屋漏痕”,如高山 坠石,忌涂、描、抹,忌无起伏收尾、无一波三折,忌墨中无笔、人被笔所用。

二为不显笔力之俗。笔力是笔迹之美的特征。“骨法用笔”,无论中侧锋,也无论表 达阳刚或阴柔,笔力感都要强健、入木三分。

三为无神采之俗。用笔写意,意在笔先,取神为上。明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说:“写意亦不必写到,笔笔若写到便俗。落笔之间,若欲到不敢到便雅,神到笔不到乃佳。”

清 恽寿平 云林高致

四为死墨之俗。用墨求墨韵生动、活而不死,要有干湿、浓淡的变化,要墨中有笔、墨法华滋。

五为色似之俗。设色“随类赋彩”,以色貌色,但并非是追求“色似”,而应是既重自然之色,又重心源之色。设色赋彩不以繁简衡量,而以气韵生动为极致。

六为无对比之俗。艺术法则往往是相反相成的,只有一种因素,没有对比,则不构成美。如用笔的刚而能柔、巧拙互用,用墨的“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点染的分明与不分明, 设色的浅淡与深沉、浓艳与清雅……诸如此类,对比的双方和谐相处,艺术表现才能破除单一,丰富而生动。

七为无内美之俗。中国绘画讲求内美,主张抒发性灵, 反对形式主义,笔、墨、色都应在画家思想感情的支配之下。无内美不能成为高雅艺术。

清 弘仁 九谿峰壑图轴

三:志趣修养上,脱名利欲望之俗

名利欲望历来被士人斥为世俗、市井气。文人最为鄙薄画家为声名利禄束缚,没有独立的人格和气节。如赵孟頫以宋朝贵胄身份出仕元朝而失节,备受后世诟病,认为他为逐市井之利而陷入世俗的庸碌之中。因此其书画之品格也被认为“谄媚”而俗。

赵孟頫 秋郊饮马图

“欲”是俗的根本。欲望扰人心智。古今中外美学家一致认为,真正的艺术美应该远离欲望。

宋颜延之在《庭诰》中言:“欲者,性之烦浊,气之蒿蒸,故其为害,则熏心智、耗真情、伤人和、犯天性。”

庄子认为,欲望使人心焦躁不安。尤其当欲望无法满足时,人的生命就会受到损害。

清 八大山人 葡萄鸟石图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将欲望排除于艺术之外。他说:“人对艺术作品的关系,却不是这种欲望关系。它让艺术作品作为对象来自由独立存在,对它不起欲望,把它只作为心灵认识方面的对象。”

法国美学家库申认为,美的情感和欲望相去甚远,甚至于相互排斥。美的特点并非刺激欲望或把它点燃起来,而是使它纯洁化、高尚化。同样,真正的艺术家善于拨动人的心弦,而不愿谄媚感官。

朱耷 花鸟图

生活中,人们容易斤斤计较于物质方面的利害得失,往往会因此而身心疲惫。若思想上为尘俗束缚,作画时必受很大程度的局限,不可能进入畅快自如的精神状态,因此笔墨便不能挥洒自如。

髡残 山水图

四:作画用心上,脱无真情感之俗

清恽格曰:“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绘画创作是心与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创作主体审美观所领略的境界、品格、情趣,会导致构思及实现的不同。恽格用拟人法形容四季山水:“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能言,人能言之。”山水的各种情态都是画家情感的反映。

髡残 松岩楼阁图

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说:“最无限、最自由的莫如心灵,所以最高的美都是心灵的表现。模仿自然,决不能产生最高的美,……意象要恰能传达出情感,才是上乘。意象可剽窃而情感却不能假托。前人由真情感所发出的美意象,经过后人沿用,便变成俗滥浮靡,就是有意象而无情感的缘故。”中国画始终强调一个“心”字。来自心灵的情感抒发,使任何一幅作品都具有不可模仿的独创性。仅为再现对象的摹写,实为俗笔。唯流露真情实感的创作方能成就高雅之作。

芥子园画谱

《芥子园画传》中言:“去俗无他法,多读书则书卷气上升,世俗气下降矣。”此语道出了脱俗的根本大法。不读书、不写字的“画师”,实为“工匠”。“入雅”的关键不在于所摹之迹,而在于画家自身主观修养、精神气质。学识修养之高下与作品脱俗程度始终成正比。

(0)

相关推荐

  • 如何欣赏中国画(五)

    就国画而言,看画一般是看画面的整体气势,用中国画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神韵",或者"神似",然后再看它的笔墨趣味,构图.着色.笔力等.最后才看它的造型,即像不像 ...

  • 学习中国写意花鸟画之我见

    在价值标准和审美趋向日益变化的当今社会,一批画家一直坚持着中国文化的本体立场,他们既要从传统中继承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又要与西方现代艺术拉开距离,还要在作品中体现出当代的艺术观念和现代的艺术语言形式. ...

  • 美文推荐:中国画的笔墨应用初探

    2021-01-19 14:19 华人号:流光文苑 中国画的笔墨应用初探 作者:祝天文 中国绘画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地创新和发展,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丰 ...

  • 笔无墨不显,墨缺笔无力

    中国画的学习.创作以及鉴赏,皆谈笔墨,可何为笔,何为墨呢?"笔"者,点也,线也,皴擦也."墨"者,水.色也!"笔"者,骨骼也!"墨 ...

  • 中国画如何去俗?

    清 石涛 清湘杂画册 "俗"与"雅"相对立,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对审美范畴.在绘画审美中,"俗"被视为病.宋韩拙提出"唯俗病最大& ...

  • 视点 | 中国画如何去俗?

    清 石涛 清湘杂画册 "俗"与"雅"相对立,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对审美范畴.在绘画审美中,"俗"被视为病.宋韩拙提出"唯俗病最大& ...

  • 中国画最忌俗气,如何去俗?不可不看!

    清 石涛 清湘杂画册 "俗"与"雅"相对立,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对审美范畴.在绘画审美中,"俗"被视为病.宋韩拙提出"唯俗病最大& ...

  • 中国画,画俗容易画雅难!

    111 在欣赏中国画的时候,常听人说到"匠气"."俗气"等语汇,这属于雅与俗的理论.在古画论里如清代邹一桂<小山画谱>中,有"画忌六气&q ...

  • 【美术与鉴赏】文人画的核心要义乃在于个性化的离尘去俗 | 江左风流·十四至二十世纪江南绘画嬗变的脉络...

    明 张风 山水图 17cm×50cm 扬州博物馆藏 事实上,类似今天建立在商品化基础上足以抗衡于官方审美的大规模民间收藏活动,正始自吴门画派.整个吴门画坛也是在这一前提下全面兴盛起来,沈周" ...

  • 学此小楷可去俗

    董美人墓志,全称<美人董氏墓志铭>.隋开皇十七年刻,原石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在陕西西安出土.为上海陆君庆官陕西兴平时所得,旋归上海徐渭仁.咸丰三年,上海小刀会农民起义战争期间,原石毁佚. 徐 ...

  • 学此小楷能去俗!

    董美人墓志,全称<美人董氏墓志铭>.隋开皇十七年刻,原石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在陕西西安出土.为上海陆君庆官陕西兴平时所得,旋归上海徐渭仁.咸丰三年,上海小刀会农民起义战争期间,原石毁佚.徐氏 ...

  • 民国画家汤定之:神韵凌然,去俗远矣

    汤定之 墨松 汤定之(1878年-1948年),名涤,字定之,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幼年失怙,生于清贫,年未弱冠而书画皆通.中年长居北京,山水学李流芳,以气韵清幽见重于世,又善墨梅,竹石松柏,用笔古雅 ...

  • 中国画:画俗容易画雅难!

    在欣赏中国画的时候,常听人说到"匠气"."俗气"等语汇,这属于雅与俗的理论.在古画论里如清代邹一桂<小山画谱>中,有"画忌六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