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王淑萍/董府,宁夏的“乔家大院”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刊网络所发作品,同步在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知乎号、360个人图书馆七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本刊纸媒及公众号只刊发原创首发稿件,请勿一稿多投!

王淑萍

“百官所居曰府”。从“府”字作为官居名称从《周礼》中款款走出的那一刻起,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它就始终伴着王公贵族的显赫尊荣,欢喜悲忧,像和珅的恭王府,纳兰明珠的醇亲王府,多尔衮的睿亲王府等。这些以“府”命名的住宅无一例外均是布局讲究、山石点缀、甬路相衔,有着厚重朱门和高墙深院的华丽之地,是普通百姓心中神秘又神往的所在。“执政、亲王曰府,余官曰宅,庶民曰家。”宋朝的文献中更是将居所名称规定得界限分明,而芸芸众生,王公贵族毕竟是凤毛麟角,这就注定无论是烟雨江南还是风沙塞北,“府”都是一处不寻常的存在。

1905年,在宁夏吴忠市金积堡,一座历时三年、占地3000多亩、坐西向东的堡寨从柱穴到奠基,从翘脊勾勒到彩砖修饰,从粗坯到精装,从肃穆简陋到富丽堂皇,一尺尺成型,一寸寸蜕变,终于以威严宏大、鹤立鸡群的姿态矗立在了西北苍茫的黄土地上,在它悬山式立木砖砌的门楼上,砖雕砌成的“董府”二字显示着它的不同寻常。被人称为宁夏的“乔家大院”

高墙阔院,石狮守门。三庭六院的设计,南北对称的布局,院内外,屋上下.房表里,门墩上,花鸟鱼虫、山石水舟、典故传说、戏曲人物或雕于砖、或刻于石、或镂于木,栩栩如生的二龙戏珠、雀儿弹梅、麒麟送子、凤凰展翅、岁寒三友、四季花卉,在屋檐、斗拱、照壁、吻兽、柱础、石狮、门窗、抱鼓石、滚墩石上生动,本是呆板冰冷的木头、石头、砖头因此热闹、灵动了起来,营造出一片尺木皆画,片瓦有致,寸石生情的意境。

这座百年老宅的主人,就是生于固原,葬于固原的晚清陕甘总督董福祥。1840年出生的董福祥,68年的人生都在晚清社会的腐朽与没落中度过。年少时,以土窑子和茅草房安身,以野菜和树根活命,没有稳定的收入,没有念书的本钱,在繁重的苛捐杂税下,他和那个年代所有的劳苦大众一样,活得悲哀而绝望。

从22岁率众起义到62岁解甲归田,他一生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枪林弹雨中穿行,从反清到扶清,他身先士卒平定叛乱,驻守新疆,御敌戍边,兴修水利,开垦屯田,整修道路,政绩卓著,赢得朝野一片赞誉,先后任阿克苏镇总兵、喀什噶尔提督。54岁时,他奉诏入京,晋尚书衔,留防京城。次年,他改任甘肃提督,带兵解河州之围。56岁时,加封“太子少保”的荣衔。1900年,60岁的董福祥奉命入京充任武卫后军统领,成为清朝的正一品武将,走上了他权力的巅峰。

人生如钟摆,总是在低谷与巅峰间来回往复。从农夫到武将,董福祥虽出身西北农家,但他一生的命运却与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左宗棠、刘松山等历史人物紧密相连。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攻占紫禁城,董福祥率军奋力抵抗,无奈此时的清朝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北京沦陷后,他保驾西太后、光绪皇帝出逃西安,被封“随扈大臣”,节制满汉兵权。此后,清王朝被迫向帝国主义求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董福祥因抵抗八国联军的入侵而得罪洋人,列强强烈要求将他处死,在列强的威逼下,软弱无能的清政府不得不将他革职返乡。1901年,他带着光绪皇帝“他日听鼓鼙,思将帅,舍尔其谁属之哉!”的手诏,从西安回到金积堡,圈地盖房,屯田隐居。

1902年,董福祥按照尚书衔提督府的规格开始修建自己的宅院。在壁垒森严、界限分明的封建等级制度下,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家里能有几间房,门上能钉几排钉,门口能有几级台阶,台阶用什么样的石材,屋顶用什么颜色的琉璃瓦,守门石狮是大是小,门楣上的牌匾是宫是府是宅是院,都有严格的规定。“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作为晚清朝廷命官,董福祥的宅院从布局方位、形体大小、结构构件到装饰设计,处处遵循着封建等级制度下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的伦理规范,既展示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又体现了宗法礼制的规整。内寨、外寨、大院、小院、城墙、门楼、护城河一应俱全,各地能工巧匠齐聚金积堡,叮叮当当,一干就是三年,花费纹银数十万两,用工百万,单是耗粮就达500多万斤。

院内套院、门内有门、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无论是一百多年前还是一百多年后,董府宏大的规模和精湛的工艺都令人惊艳,而它坐西朝东的设计,又为它的存在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中国达官府邸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宁夏民间素有“有钱不住东西房,冬不暖来夏不凉”的谚语,而董府每个小四合院里的正房都是坐西朝东,门与窗皆面朝东方开开合合。这种坐西朝东的坐向与封建官宦住宅文化格格不入,引来各种质疑和猜测。一种说法是取紫气东来之意,一种说法是董福祥以这种方式向朝廷表达忠心。于宁夏而言,东北方向是朝廷所在北京的方位,董福祥将自家大门东开,或许就是一种表白:即使革职还乡,但为臣一颗忠心永向朝廷。两种说法虽都有道理,但梳理董福祥一生走过的路,后者也许更符合一个朝廷武将的心意。

从前院到后院,从祖先堂、宴客房、夫人房、书房到粮仓、碾房、磨房、厨房,在董府院套院,房连房,回廊接回廊里轻走轻叹,叹房屋之多,叹工艺之精,叹世事难料,叹百年风云,也叹董福祥四房太太却没有留下一儿半女……

时光有痕,每一间房,每一张床,每一丝蛛网都如浸了水的墨,将透未透地依稀勾勒着百年前董府的模样。那些家眷仆人,那些大兵小将,那昔日色彩艳丽的窗棂前,也曾留下一个女子的惆怅,那古朴的书房里,也曾传出书声琅琅……深深庭院,巍巍高墙,得意的时候将骄恣溢出院外,失意的时候将惝恍深藏院内。喜欢这样的高墙大院,隔离不住时光,却隔离住了墙外的是非与喧嚣。推门,是红尘滚滚,关门,是锅碗瓢盆。立地仰视,如入城堡之中,凌空俯瞰,一个“喜”字入眼,这般匠心独运,令人惊叹。

据说,董府初建之时,规模远比现在看到的更宏大,更壮观。除了现存的主体建筑和府墙,还有宽阔的府郭和蜿蜒流淌的护城河。只是时光无情,府郭已被时间的车轮碾作细尘,四散在吴忠大地,而淘洗过董府兴衰荣辱的护城河,也失去了本来的样子。只有厚重的寨门,反反复复地开开合合,迎来送往,将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时代的悲喜欢忧一遍遍讲述。

人之一生,浮浮沉沉,谁也无法预料命运之舟会将自己载向何处,时代大背景下为了生存而做出的许多选择,不一定是自己的真实意愿,或许无奈,或许情愿,或许言不由衷。董福祥戎马一生,经历复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他曾因不堪忍受清朝廷腐败统治和压迫聚众起义,杀官劫库,与回民义军联合共抗清军;但兵败投降湘军刘松山后,转而扶清,又数次镇压起义,给回族人民造成了难以磨灭的苦难和伤痛;追随左宗棠参加收复新疆的战役,屡立战功;外敌入侵,国难当头,他围攻外国使馆,血战正阳门,谱写了一曲爱国的赞歌;他曾为救灾、办教育慷慨解囊,1904年黄河河水泛滥,中卫、中宁一带遭灾,居民流离失所,他还将一部分土地拨给灾民耕种,以度灾年;也曾以喧宾夺主之势,三千卫队环府而居,一时间乡是董营乡,村是董营村,街是董营街,铺是董家铺,世代生活在金积堡的民众不得不在董家的阴影下小心翼翼地谋生……

1908年,董福祥在董府安居三年后,突患重病,多名京医、当地名医前来诊治,终是无力回天。弥留之际,他将平时积攒下的40万两白银上交国库,将1600多支洋枪运存宁夏,并最后一次上书朝廷,表示“未能尽晚年之忠诚,无以报朝廷为憾。”这份赤胆忠心,让我想起了诗人陆游对大宋的忠诚:“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百年风雨,江山易主,世间早已变了模样,深院内,大红灯笼挂在高高的门楼上,竭力衬托着董府过往的热闹和繁华;高墙外,印着“董”字的旌旗随风摇摆,努力为百年老宅欢欣助阵。经历了土匪劫掠,驻扎过马鸿逵的部队,办过学,办过公,扛过了兵荒马乱,迎来了太平盛世,董府以宏大的规模、精湛的工艺和鲜明的明清建筑风格重新回到世人的面前,那些刻在一院一房、一柱一廊上的故事和心事被重新提起,有人唏嘘,有人感叹。而董府四周方圆几十里的村落已不是当年威严赫赫的朱府、姚府、贾府、李府、周府、杜府,而是民风十足的任桥村、郝渠村、关渠村、塔湾村、田桥村……附近的农民年年岁岁用地道的宁夏方言大声寒暄,内容无非是庄稼的长势和家庭的琐碎,少有人去打听董府有几多房屋,几多廊柱,几多随从,安居何处。只有董家的后人,或许会在某个夜深人静之时反复阅读家谱,从祖辈父辈的零星讲述里,还原那个在晚清风云里颠簸一生的祖先。

欢迎关注河南文学杂志抖音号

作者简介

王淑萍,回族,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人。宁夏作家协会会员,石嘴山市作家协会理事,石嘴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作品发表于《朔方》《散文选刊》《小品文选刊》《山西日报》《青年报》《华兴时报》《新消息报》等报刊杂志,著有散文集《遇见自己》 《流年里的余温》 。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周一至周五更新

投稿邮箱:

散文:hnwxsanwen@126.com

小说:hnwxxiaoshuo@126.com

诗歌:hnwxshige@126.com 

评论:hnwxpinglun@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0)

相关推荐

  • 【有风掠过平台】郭淑萍的诗(6)| 八月诗选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郭淑萍,笔名丛林小鹿,陕西咸阳人,著有诗集<白狐><路过人间>. ◎秋夜歌 蝈蝈和蟋蟀的二重唱 加之工业机器时远时近的轰隆声 与爱人此起彼伏的鼾声交汇 ...

  • 【有风掠过平台】郭淑萍的诗(3)

    [作者简介]: 郭淑萍,笔名丛林小鹿,陕西咸阳人.中国自贸区大秦文学院副院长,大秦文学副主编,程海文学书画院秘书长兼副院长,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常务副总编.作品入选<人民日报><诗刊 ...

  • 【有风掠过平台】郭淑萍的诗(九)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郭淑萍,笔名丛林小鹿,陕西咸阳人,著有诗集<白狐><路过人间>. ◎思想者 叶从腐土里挣扎,从枯节里挣扎 从心与心的涧水里,挣扎 风多么傲娇,多么不羁 ...

  • 2020年新锐散文优秀作者作品回顾|王淑萍

    总 Lead 结 背阴而行,向暖而生 这一年,不易. 祖国不易,人民不易,生活不易.因新冠肺炎疫情被迫放缓了的脚步,给了每个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审视自己,审视身边的人和事,在得意与失意间,将芜杂与饱满 ...

  • 【签约作家】王淑萍| 在滚钟口,寻一份别样的安详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在滚钟口,寻一份别样的安详 1 绵亘二百多公里的贺兰山脉,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山口和山谷.峰峦苍翠的苏峪口.双塔插云的拜寺口.军事要隘三关口-- 最为安详的, ...

  • 【签约作家】王淑萍|​一个人,一本书,一座城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一个人,一本书,一座城 --读鄢东良<时光底片>有感 突然有了去浙中武义的念头,是在读完<时光底片>一书后. 武义有条熟溪河,才女 ...

  • 【签约作家】王淑萍|​风从陌上来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风从陌上来 --读郑彦芳散文集<风行陌上>有感 风行陌上,从三晋大地徐徐吹来,吹来太行山巅一个女子细腻的心思和淡淡的忧伤. 这个女子我见过,在 ...

  • 【签约作家】王淑萍|​满园葡萄,一地酒香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满园葡萄,一地酒香 1. 若有条件,在阳光遍野的日子里,沿贺兰山下慢慢行走,寻味的惊喜足可以抵消掉所有的劳累. 贺兰山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苍山横卧,沙砾万顷. ...

  • 官方推荐 ▏2020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王淑萍

    个人简介: 王淑萍,女 ,汉族,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人士.生于1967年8月,毕业甘肃靖远县一中,1973年随外祖母学刺绣和剪纸艺术. 2006年在盐池70大庆民间文学艺术展览会上展出作品,因此带动 ...

  • 【签约作家】王淑萍| 字里行间溢满情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字里行间溢满情 --读王友明<时光印记>有感 岁月情深,总有些不经意的相遇,触碰了内心的柔软,总有些灵魂相似的人,带着暖意不远千里而来,仿佛只 ...

  •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我的四婶叫宿慧/施淑萍

    宿慧是我的四婶.母亲对四婶常有赞词:"宿慧这个人,真的是忙,什么钱都要赚."我们那里的农村妇女自家"产业"多是一池塘的虾.鱼.宿慧还要做好些临时工,比如到村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