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红色故事:奇袭华王庙
文/李 宓
1934年7月,中共耒安永中心县委率领湘南赤色游击队第三大队迁到了耒(阳)安(仁)永(兴)边界的大岭,越战越强,取得了对敌斗争的一系列胜利,而奇袭华王庙就是很成功的一次战斗。
华王庙属安仁县管辖,是安、耒两县边界的一个大集镇。每逢集市,人山人海,热闹得很。街下头有个品字形朝街大戏台,背后是两层楼房,楼房与戏台之间是一个长方形的院子。由于几个月来,湘南赤色游击队第三大队在华王庙一带活动频繁,国民党当局为了对付游击队,特调遣一个正规连驻守华王庙,并选中这个戏台及其后院作为营房在周围加固工事:将戏台两端楼上楼下的三面墙向外伸出半米留着枪眼;上部封顶做成斜坡形状连接台沿,斜坡上粉着厚厚的石灰,像钉鞋似地插满用桐油浸制的非常坚硬的竹签,台上筑成狗牙形城墙似的垛口,由两个哨兵站岗;戏台与楼房中间的东西出入门口,筑了两个有枪眼的圆形岗亭。在其附近,还筑了一座碉堡。这座营房真是严密坚固得像铁桶一般。
敌军控制着华王庙,对于我游击队在耒安边界的活动是一个严重障碍。
为了拔掉国民党安在我交通线上的这颗“钉子”,中心县委和游击队曾多次派人潜入华王庙街上侦察敌情。据侦察员回来报告,华王庙逢集那天,敌军只限4条路允许赶集的人通过,而且是大清早就四路布岗,每条路口布置5个哨兵严格检查行人:前面两个哨兵对过往行人,不管男女老少一律搜身,遇有挑箩筐拿篮子的要将其翻转,对挑稻谷、豆子的要用铁条去捅;后面3个哨兵则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站在几米远的路旁,虎视眈眈地看着行人。但近来,敌人也许是看到风平浪静的缘故吧,已开始放松防御。每次逢集,三三两两的敌兵任意逛街,喝酒猜拳,有的还暗地里在店中打牌赌钱、嫖女人,真正在营房内的兵就不多了。
中心县委掌握敌情以后,决定巧出奇兵,袭击华王庙。
1934年12月24日(农历十一月十八日)夜晚。游击队在永兴大岭一座庵子里召开大会。会上,中心县委书记谢竹峰宣布了县委关于攻打华王庙的决定。全场一下热闹起来了,一个个劲鼓鼓的。
李副大队长见大家情绪饱满,积极要求歼灭敌人,满心欢喜,就亮开大嗓门说:“我们这一带,像个大菜园,华王庙这伙敌军像一窝猪崽仔,他们把头伸到我们菜园里想吃菜,我们要砸烂他们的头。华王庙的猪崽仔是块'肥肉’,好吃,可又是块茅厕里的石头,又硬又臭,吃不好也可能会磕掉牙齿的。怎样消灭他们,大家可要好好研究呀!”
一说研究,大家便议论开来。有的说:“把敌人引出来打。”有的说:“敌人最害怕我们游击队突袭,所以一般情况不出圩场,是很难把他们引出来的。”还有的主张晚上去偷袭。
在大家感到一时难定的时候,有几位同志望了望谢竹峰,征求他的意见。他思索了一阵,起身说道:“敌人兵多武器好,我们绝对不能硬拼。到底是晚上去打好,还是白天去打好?白天去打不行,但夜晚去打,又怕敌人有戒备。我看不如趁后天——农历十一月二十日赶集的日子(华王庙是逢五、十赶集),我们组织短枪队,化装为赶集的人,先后进入圩场,先把门前的哨兵干掉,然后进入敌军驻地,打他个措手不及。大家看行不行?”大家听了,都认为他说的这个办法好。
接着,大家又详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力量,估计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出了具体部署。最后,谢竹峰勉励大家说:“我们要胆大心细,有勇有谋,骑到老虎的脖子上打虎,既要打死虎,又不伤害自己。”
夜已经很深了。可是,游击队员们没有一点睡意,各自都在进行紧张的战斗准备。
从大岭到华王庙,行程约40里。第二日傍晚,游击队从大岭出发,计划当晚赶到离华王庙约2里的地方埋伏,等天亮时,先派短枪队化装为赶集的农民混入圩场,打响后,长枪队即增援上去,歼灭敌人。不料当晚下大雨,路滑难走,耽误了时间。天将亮时才赶到离华王庙还有12里的大桥李家。天亮后,游击队还是派了12个队员,携带8支短枪,化装成赶集的农民混入了圩场。
农历十一月二十日清晨,到华王庙赶集的人熙熙攘攘,那卖柴的、卖米的、卖菜的,一个个挑着担子,走得甚急;店铺的门面都打开了,小百货店在清扫柜台,饭馆的小伙计在忙着劈柴、挑水;摊贩们有的在支篷子,有的在摆货物,有的已摇起皮鼓和铜铃铛,在高声叫卖,招引顾客,还有两家为争摆摊的地盘动了手脚······
我地下党联络员早就在街巷当中,用两扇门板搭成了一个临时货摊,上面摆着一些字画,靠墙处挂了一条细麻绳,麻绳上悬挂着一幅《钟馗捉鬼图》。
“乡亲们,请买这幅画!”卖画人指着画上的钟馗说,“人稀鬼逞威,妖魔争作祟。要将鬼妖除,快来请钟馗!”
“多少钱一张?”一个游击队员挤上前去问道。
“一张一块光洋。”
“能除妖么?”
“此传已久。”
那个游击队员迅速掏出银洋,捧在手心,向上抛了三抛,继续问他:“能不能再便宜一点?”
“不讲纸墨,就是功夫都赔不起啊!”
“好吧,我买下这张,钱都在这里。”
“对啦,一个不少。”
就这样,那位游击队员按照规定暗号,与圩上的联络员接上了头,表示我们短枪队12个人都先先后后进入了圩场。
吃过早饭后,我12个队员迅速地混入赶集的人群。担任侦察的曾老四挑着柴担早已等在这里,向他们使个眼色,他们便三三两两地朝戏台那头走去。
短枪队一步步逼近了戏台。当然,敌人是做梦也想不到一支短枪队会突然出现在这里的。
戏台前面站着两个哨兵,持着枪,耀武扬威地踱来踱去,还不时嬉皮笑脸地盘问过路的女人,查看着行人的担子。
10点左右,短枪队开始行动。主攻袭击组已走近靠戏台前约10米处的店门口,一个高个子队员从店里背出一张高桌子,另一个队员在街上店门边点燃了一串鞭炮,噼里啪啦地响着。台上两个站岗的哨兵和街上赶集的群众,不知是怎么回事,都不约而同地抬头看热闹。一刹那间,桌子已在台下放好了。大队长刘厚总迅速掏出驳壳枪跃上桌子,一脚尖踏在戏台前的斜顶上,趁势冲上去,左手抓住狗牙墙垛,右手开枪打死东头的一个哨兵;西头一个哨兵见同伴倒下,慌了手脚,正瞪着眼发呆时,李副大队长已爬上狗牙墙垛开枪,也把这个哨兵打死了。后面跟着跳上的两个高个子队员,将台上缴获的两条步枪和一些子弹丢下台去,台前的同志立即拿起枪来参战。刘、李等4人火速从后台跑下,冲进院子,站在那里的两个哨兵只注意外头,不料里头冒出“神兵”,也被打死了。进攻东门的一名队员这时将手一扬,招呼门外的几名队员立即冲进去,又缴了几条步枪,然后迅速撤离。还有几名队员听到街上响起鞭炮时,忙装着下集的模样,向西北路口走去,又打死那里几个端枪放哨的敌兵。
战斗打响后,街上几千群众不知怎么的,一点也不害怕,不惊慌,都站在原地看热闹。过了一会,只听见一个游击队员大喊:“农友们,散圩了,快快跑!”这时,圩上的群众才骚动起来,喊的喊,跑的跑。那一连敌军乱糟糟地冲出营房,组织反扑,但被沿街许多正在奔跑的群众挡住了,哪里追赶得及!短枪队的同志夹在散圩的人群里,安全地撤出了华王庙圩场。
这次袭击总共只有十几分钟时间,干净利索地打死打伤30多个敌人,缴获步枪8支、子弹数百发。我游击队胆量之大,冲打之猛,行动之快,给当地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一仗,壮了游击队的威风,灭了敌军的士气,也使那些长期受敌欺侮的赶集农民为之扬眉吐气。
来源:红色耒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