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军 | 乡村古会
在我豫东老家风俗里,每年十月秋收秋种后,方圆十里八乡内的老古会逐渐多起来。东边相邻乡镇十月初七逢的观音庙古会,最先拉开大会序幕,要数本乡逢的十月初九的龙王庙会,影响范围广,来的商户多、商品交易最火爆。直到腊月二十日逢的土地庙大会过后,本年度本乡和相邻乡镇古会才算彻底告一段落。算来,周围十里八村已足足逢上十来场古会。儿时的我,总爱缠着父亲带着我四处赶大会看乡戏、看杂技,再让父亲给我买些小玩具、小食品,十分开心。当年随父亲赶古会的快乐情景,如今,还时常在我脑海重现,每次想来都让我激动不已、感慨一番。
关于这些古会何时起源,我小时候也曾好奇的专门问过父亲,父亲曾告诉我,这些古会,都有兴起的缘故来历,时间最短的也有半个世纪,最古老的要数龙王庙会,没人知道它从哪一年开始的,每年逢会期间,会组织乡亲们举行隆重的祭祀龙王爷的仪式,期盼来年保佑乡亲们风调雨顺。要在龙王庙前搭建戏台,连着唱上几天乡戏,还有耍杂技、木偶戏等精彩节目,很是热闹。父亲说他小的时候,我爷爷也时常带着他到十里八乡串会游玩看乡戏。老古会与现今商品交易会的最大不同,在于它至今还保持着唱乡戏、耍把戏的习俗,可如今,每年逢会期间已经不再举行祭祀仪式。我至今还清晰记得,那时候的秋后十月,乡亲们的玉米、红薯、高粱之类的秋粮早早从田里收获完了,已储藏在各自农家庭院仓库里,播种的冬小麦也已长出老高的嫩麦苗,田野里一遍碧绿。生活水平还不太高的乡亲们,秋收秋种后的日子是一年中最惬意的光景,乡下人终于可以放下手中的活计休闲一下,四下走走,赶会串场、凑凑热闹,听听乡戏,从并不太鼓的腰包中拿出一些钱来,尽情消费一番,买些生活必需品,给家里的大人小孩添件衣裳,也是将家里的羊羔、猪仔、鸡子或者余粮、手工品拿到会场交易的好时机。碰见邻村的亲朋好友会喝点小酒、唠唠嗑,谈谈今年的收成,明年的打算,很是舒心惬意。
记忆里,儿时我最喜欢跟着父亲赶龙王庙会,因来龙王爷庙会商户最多、商品全,串场的乡亲也最多,乡戏唱的时日最长,耍杂技、玩猴的戏剧团每年都来表演,最为热闹繁华。那时,到了逢庙会的日子,我急急吃过早饭,便缠着父亲去赶会场。每次,父亲都会很爽朗的应允下来,让我很开心。父亲将那辆永久牌黑色二八半旧自行车从屋内推出来,在庭院里擦拭一新,打足胎气,检查链条松紧度,再搞些机油润滑一下,一切收拾妥当,就可出发了。每次,母亲都会给我穿身新衣裤,再塞给我几角零钱。我坐在父亲骑的自行车后座上,双手搂着父亲的腰部,脸贴着父亲的后背,冥想者会场的热闹,幸福极了。有时候,父亲高兴了,也会哼段小曲,手不停地按着自行车铃铛“叮铃铃、叮铃铃……”响着悦耳的铃铛声,将自行车蹬的飞快。在路上时不时的碰见脸熟赶会邻近乡村的乡亲,父亲会和他们热情的打招呼,或者骑车一路同行,有说有笑到会场。
还没到古会场,就远远传来了会场乡戏里的锣鼓声,我催着父亲车子骑的再快些。终于到了会场,父亲急忙将车子停到一位老头看车位置,交上两角看车费,领了凭证牌,便领着我去串会场。会场内人流如织,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做买卖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摊位一个挨着一个。有卖流行服装的、卖日用杂品的、卖吃喝的、卖家居的等等应有尽有。父亲关注的是会场里那些家里需要的生活用品,碗筷、桌凳、秋装之类价格、品相。我倒是只顾着瞅瞅会场,看祭祀龙王庙仪式的开始吗?看耍把戏、耍猴戏的在那个位置?偶尔也用母亲给的零钱在零食摊买上一个江米团、焦麻糖解嘴馋。观看祭祀的乡亲人山人海,父亲索性将我背在肩上,挤进祭祀会场。祭祀仪式在会场龙王庙门口举行,从其他地方庙宇远道而来的戴发修行穿着道袍的道士主持举行。庙门口香案上摆着猪头、水果贡品,点燃的成排香烛,烟气袅袅。一阵唢呐、鞭炮声后,道士焚香祷告简短的祭祀仪式结束后,香客们拥挤着到香案前焚香祷告,祈求龙王爷保佑家人平安、来年风调雨顺。父亲也请来香烛和黄表纸钱,虔诚地焚香祷告一番。我站在一边捂着嘴偷偷笑,感到很滑稽、不可思议。出了庙门口,走了很远,好不容易找到了耍猴戏的剧团表演的场地,我蹭着身子挤进围观的人群。表演猴戏的艺人,头戴草帽,手拿铜锣,边唱边敲,地上的一只小猴子正表演着,它带着一副脸谱,蹬着两轮小车,滑稽的动作,逗得围观的乡亲们哈哈大笑,和我一样的小孩子更是欢呼跳跃。表演一段后,艺人让猴子端个小铁碗朝人群募捐,不时的有乡亲往铁碗里丢钱币,艺人也不停地朝四周人群拱手作揖致谢。从猴戏会场出来,让父亲领着我到马戏团的地方看看,那是一个四周都是帆布蒙着的舞台会场,里面高音喇叭音乐声震耳欲聋,门口售票的伙计正吼破喉咙招呼着乡亲。买了门票,进入里面,杂技艺人正在卖力的表演中,精湛惊险的顶碗、魔术、武术表演高潮迭起,看的我如痴如醉,观众拼命鼓掌叫好。表演结束后,天还未正午,我又要求父亲陪着去看乡戏,父亲很乐意,他也喜欢那乡戏唱腔。会场乡戏台下看乡戏的乡亲真多啊,黑压压的包围着乡戏舞台四周。舞台上演员身着戏装、画着脸谱,正尽情投入在所扮演的角色里,声情并茂的表演。舞台下观众全神贯注的观看着,不时的鼓掌为精彩的唱腔表演叫好。那乐器的伴奏、抑扬顿挫的唱腔,在我那时候看来,真的是悦耳动听。我喜欢看那戏里奸恶之徒被捉拿归案受到惩罚的戏剧片段,每次我都会感到很解气。如今,我还能背出《铡美案》《审诰命》等戏里一些台词来。临走前,父亲总要去那古会场偏僻的角落里的牛马行,看那牲口交易行情,有没有合适的牛犊、羊羔,买回家一头或一只喂养。每次赶会回家时,我都能买上自己心仪的商品,譬如弹弓、皮球或者精美的铅笔盒,向小伙伴炫耀几天。
如今,我早已离开家乡在城里生活多年,都市超市里商品丰富,昼夜营业,购物早已不需要等到某个日子,网购更是时下年轻人的首选,方便、快捷。家乡每年秋后按传统,古会还在一个接着一个进行,富裕起来的乡亲们,也不盼着这一天购物,赶会串场,无非追寻那个古老传统,凑个热闹。祭祀仪式早已多年没有再举行,乡戏每年还照常唱起,只是台下都是清一色的老年观众,少了热烈的氛围。那耍杂技、耍猴戏的早已不见踪迹,偶尔有歌舞团来凑热闹表演,也都是低俗的挑逗表演吸引观众,只是观众很少。来会展的商户越来越少,赶会串场的乡亲却越来越少,大多都是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购买力有限,交易不火。一次回乡下老家探望父母,恰逢家乡龙王庙会,带着年迈的父母去赶古会,让我失望之极,串会的乡亲很稀少,商客也寥寥无几。父亲告诉我,如今乡亲们都在忙着打工、创业挣钱,谁还有闲时间赶古会。是啊,改革开放、乡村经济大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现在的家乡正在按照计划建设美丽乡村,相信乡亲们的日子一年会比一年好。儿时赶古会快乐的时光,只能永远停留在了我童年记忆里,让我激动、让我痴狂、让我难忘,那是对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怀念、也是对乡情的无比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