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乌钵池之三:云里雾里香山观

相关文章:

秘境乌钵池之一:山不在高,有龙则灵

秘境乌钵池之二:“张天师”拍下的令牌石

【长阳碑刻】茶马古道边的“遵示严禁碑”

【长阳碑刻】民国七年重修龙潜观碑

【中秋特刊】照片内外的人啊,您们在哪里?

【中秋特刊续集】每个故事都该有个结局,或悲或喜

磨市镇云台山探访记

▲香山观在磨市镇乌钵池村香山观山,山以观名。清江二级支流渔泉溪,发源于此山西麓,自东向西,注入平洛河。图为香山观山西麓半坡,两条到庙台的路分别位于这片茶园东西。(向家舟摄于2021年3月7日)

顺着李德全家西边陡峭瘦弱的山脊直上,跟着他盘旋穿梭于云遮雾绕的松树林里,半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了香山观庙台之下。这是从半山腰的乡村公路到达香山观最近的小路,但并非当年虔诚的香客走的大路。李德全等村民说,香山观废弃多年,大路早已荒芜不堪。

▲打子石(向家舟摄于2021年3月7日)

香山观庙台前,是一处荒芜的坪坝,当年或许是庙前“广场”。李德全指着坪里的一座巨石告诉我们,这块石头名叫“打子石”。石头有一人高,前直后斜,石头上有一个四方形的凹坑,像是天然,又像是人工凿成。李德全讲,古时人为求生子,会站在路边向此石凹里抛掷小石块,据说一次命中者往往如愿以偿,久而久之便成为当地民俗。此石因此命名为“打子石”。

▲庙台下的石台阶(向家舟摄于2021年3月7日)

走过打子石,数十步布满青苔的石台阶出现在眼前,从石包脚下延伸到包顶。台阶尽头,可见整齐的石砌地基。李德全说,那就是香山观的庙址。1982年《长阳县地名志》及1992年《长阳县志》记载,香山观始建于明代,初为道观。这些厚重宽阔的阶石,也许就是明代的旧物。在这样陡峭的石坡上,古人认认真真地开凿并整齐码放这些石阶,是很不简单的,也可见当年香山观香火旺盛、香客众多。

▲香山观庙台南侧(向家舟摄于2021年3月7日)

小心翼翼地爬上最后几级台阶,终于到达庙台。庙台阔约十米,广也约十米,面积约百平方米。台南为台阶,台北下面为陡崖,崖下即是峰山村地界。这里海拔888.5米,是磨市镇内第二高峰(第一为马鞍山主峰,在马鞍山村,海拔1102米)。根据1992年《长阳县志》的记载,29年前这里设有航空标志(现无存)。古人常于险要处修庙建观,于此再次得到验证。李德全说,天气好时,在庙台可北望宜昌城风光,东览宜都街景。可惜现在云雾久久不愿散去,我们难得饱览这一胜景。

▲香山观庙台一角(向家舟摄于2021年3月7日)

庙台靠近台阶处,整齐地堆放着一些石块,好像一座土地庙。李德全解释说,这是前些年他码放的。他的一块责任田曾在庙台下,他在种田之余,忧心香山观的的残碑、残石遗失,专门做了这件事。作为一个文化并不高的农民,能够有这样的意识实在不简单。

▲香山观庙台现存残碑拓片(向家舟拓并摄于2021年3月7日)

我们拨开石堆,希望从里面多找到记录香山观最早历史的碑石。遗憾的是,仅仅找到的两块残碑,一为赵某俊、赵罗氏夫妇施庙田碑,一为功德碑,大约为晚清时期所立。二残碑中都没有关于香山观始建于何时、历经几次重修的文字。但县志中既然明确记载该观建于明代,想必早期这里是存有相关碑刻作佐证的,只可惜现在无从稽查了。后来我们听说,几十年前,曾有一些好事者将存于庙台上的大量碑刻掀到山下,其中几块巨碑沿着山坡直接滚落到今天乡村公路边,下落不明。常言道,无知者无罪。在我看来,无知者于文化是有罪的。

▲乾隆四十五年“遵示严禁”碑上,有“北抵香圣观”字样。(向家舟拓并摄于2019年10月)

庙台上的赵氏夫妇施庙田残碑显示,在那时此庙即称香山观,且已为佛地。但清乾隆十七年(1753)成书的《长阳县志》以及立于山下乌钵池的乾隆四十五年(1780)“遵示严禁碑”,却分明记为“香圣观”。香圣观何以演变为香山观,是同名异称,或是有一段故事,由于缺乏文献资料,不得而知。但关于香山观在清代时的重修,我们下山后听说,在乌钵池村居民特别是颜姓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颜家人们(颜姓人的俗称)在清代初期时就定居乌钵池了。颜姓始祖从外地迁来以后,逐渐发展成这里的大家族。颜姓分为三房,起先财力旗鼓相当,一直相处融洽。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居住在香山观山脚下的二房人格外地兴旺,当官的出的多,又发财。久而久之,便引起了大房的不满。为了压制二房的发展,身为族长的大房某长老整天研究对策。他听阴阳先生说,要是在山上把庙重修(此前庙已废弃),就可以镇压二房的地脉。于是,他们便募化四乡,恢复重建了香山观。也许是巧合,自香山观重建后,果如大房所愿,二房逐渐败落了,要么有钱不出当官的,要么出当官的而子嗣艰难。总之,昔日风光不再……

▲香山观居民点乡村公路边的古桂花树(向家舟摄于2021年3月7日)

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那实在令人歔欷。《诗经》有云:“兄弟既翕,和乐且湛。”无论是家族成员之间,还是地方乡民之间,既有血缘和广泛社会关系的纽带联系,又有共同的守望相助需要,为何不能亲如一家、互帮互助,而要勾心斗角、争得你死我活呢?无论故事是真是假,它留给今人的启示是深刻的。

▲李德全家责任田里栽植的山胡椒树。小小的山胡椒,如今已成为磨市镇乌峰玉片区(乌钵池、峰山、玉宝三村)的大产业。(向家舟摄于2021年3月7日)

香山观的山峻秀,香山观也是一座有着非凡文化价值的古迹。只可惜,我们爬山的那天,浓雾始终弥漫在山间,要是待得“云开雾散却晴霁”,当可以发现香山观更多的美好。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来不及在香山观遗址周边寻找更多古庙的遗物,追寻更多的历史细节,只有留待今后的有心人来探访。如果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将香山观开发成一个景点,那将是盛事一桩、好事一件。

【长阳文征】[清]张荣泽 ‖ 《张氏诗说》例言

【长阳古桥】紫阳山下金龙桥

【长阳古民居】邓家冲村丁家老屋

【长阳古代家训】三友坪覃氏《家训十则》

【长阳碑刻】清代湖北巡抚全保暨长阳知县惠廷鸾告示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