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宋佷山县侯到彦之
相关文章:
到彦之像(想象图,来自网络)
在长达2315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公元1840年)中,封建帝王们出于政治需要,常以不同等级的爵位分封王子、宗室及勋贵。其中,有两次分封与长阳县有关。一次是在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辽简王朱植(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子,封国荆州)第二子朱贵烚被封为“长阳王”(郡王),至明末共承袭六代。但长阳王属遥封,并非建国食租。更早一次则是在南北朝时的南朝刘宋,刘宋开国将领到彦之被封为佷山县侯(长阳时名佷山),食邑千户,实为建国食租。说起到彦之,可是个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到彦之北伐图(想象图,来自网络)
据《南史》记载,到彦之字道豫,彭城武原(今江苏省沛县)人,为楚大夫屈到后裔,南朝宋开国将领。到彦之出生于东晋末期,早年家贫,以担粪为生,后随刘裕平定孙恩之乱。东晋义熙元年(405年),任镇军行参军、广武将军。在平定卢循之乱中,兵败免官。后率军击败西蜀谯道福,收复白帝城,因功封为佷山县子,任太尉中兵参军。辅佐刘道怜、刘义隆镇守荆州,官至使持节、南蛮校尉。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建宋,进封到彦之为佷山县侯,食邑千户,仍随刘义隆镇守荆州,威信为荆州士庶所怀。景平二年(424年),护送刘义隆入朝称帝。宋文帝即位后,以为中领军,委以军政,打败荆州刺史谢晦,封为建昌县公,迁南豫州刺史。作为元嘉北伐统帅,带兵收复洛阳、滑台、虎牢等地,终为北魏所败,免官下狱,起为护军将军。元嘉十年(433年),病逝,谥号为忠。宋孝武帝孝建三年(456年)配享太祖(宋文帝)庙庭。
到彦之一生南征北战,既立下赫赫战功,也因个人谋略、胆怯等原因造成不可挽回的战败。作为第一次元嘉北伐的统帅,他没有听取王仲德、垣护之的意见,错误命令军队退返,对历史公认的“元嘉草草”负有一定责任。但到彦之始终忠心主上,对刘裕、刘义隆父子无二心,尤为刘义隆心腹,使得本人及后代于刘宋时期得以保全,这在处于乱世的南北朝时期实属难得,后世可资借鉴。
晋代及南朝刘宋时期,功臣爵位大致分公、侯、伯、子、男五等、11种,其中县侯、县子均为二品,但侯爵等次高于子爵,公爵又高于侯爵。到彦之于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始封佷山县子,刘宋永初元年(420年)进封佷山县侯,至元嘉三年(426年)升为建昌县公止,佷山县为其封地长达15年。
△义熙十四年(418)东晋荆州政区图(局部)(图片来自《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
孙波《刘宋时期诸侯与地方社会的关系》(《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一文提出:第一,刘宋时期,诸侯是封地的标志。爵位等级前冠以地名,应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地方大小代表了爵位的等级,同样为“侯”,地大者尊。二是爵位拥有者对封地享有领有权(至少是名义上)。第二,诸侯与封地实际管理者的关系。公国以下的封国最高行政长官为“相”,由国家指派,拥有实际行政权。“世祖孝建中”前,在任之相于国主称臣(对封国政治有一定影响力),之后则改称“下官”。此外,诸侯还有处理诸侯私事的事务官及大量服务日常活动的“国吏”。第三,封地是诸侯的衣食供给者,给诸侯提供“衣食租税”。刘宋食邑户是一个抽象名词,并不代表特定户数,食邑户若干是诸侯衣食租税多少的尺度。封国内的全部民户上交租税后,诸侯根据食邑户数从租税总额中提取应得的秩奉,其余的上缴国家。诸侯食封数量称为定值,由封国内人民平均分担,诸侯食封的增减和人民租税的增减没有联系。第四,封地是一些诸侯最后的归宿地。
△大明八年(464)南朝宋荆州政区图(局部)(图片来自《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
根据这篇文章的观点,结合到彦之在刘宋时期显赫的身份地位,可以推知:第一,东晋、刘宋之交,长阳的前身佷山县人口颇多(估计远超过1000户),且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内属中上等水平,否则不会成为功臣封邑,无法满足到彦之应得的“衣食租税”。第二,当时的佷山县令,很可能还兼任佷山侯国的“国相”,拥有双重政治身份。第三,到彦之对佷山县的发展可能产生了一些影响。《南史》中关于到彦之的记载和专家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为研究南北朝时荆州宜都郡佷山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材料。
《南史·到溉传》载:“溉祖彦之,初以担粪自给,故世以为讥云。”到彦之早年以担粪自给为生,一直到其曾孙到溉时,仍为世人谈资。可见其出身贫贱,后来竟成公侯,使其家族一跃成为南朝的新出门户。到彦之后裔门户愈长,历显于南朝宋、齐、梁、陈四朝,至梁朝时,其家族已从寒庶上升为士族,所居品级均不低于第三品。到陈朝,更被陈朝皇室封侯攀亲,位居宰相。魏晋南北朝是个崇尚名士的年代,可以想见,靠实力改变命运的到彦之就是那时佷山县的“形象代言人”。
古主微信 : ycroman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