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27方:栀子厚朴汤

第二十七方——栀子厚朴汤

太阳八十七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起卧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十四枚,劈  厚朴四两,姜炙  枳实四枚,水浸,去穰,炒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下伤中气,枢轴不运,是以腹满。阳明上逆,浊阴不降,腐败壅塞,宫城不清,是以心烦。烦极则起卧不安。栀子厚朴汤,厚朴、枳实,泻满而降逆,栀子吐浊瘀而除烦也。(原解)

下伤中气,胃气不降而内胀壅满也。心烦者,心火不降,胸膈热壅也,烦极则起卧不安也。枳实厚朴,破其胀满,以顺胃逆,栀子清热除烦,清升浊降,瘀浊自涌。

《长沙药解》栀子;味苦,性寒,入手少阴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足太阳膀胱经。清心火而除烦郁,泻脾土而驱湿热,吐胸膈之浊瘀,退皮肤之熏黄。

栀子苦寒,清心火而除烦热,烦热即去,清气下气,则浊瘀自涌。若热在膀胱,则下清水道,而开淋涩。盖厥阴乙木,内孕君火,膀胱之热,缘乙木遏陷,也君火之郁沦也,善医黄疸者,以此。

1、热郁胸膈证——刘渡舟案

董某某,女,37岁。病人心中烦、懊恼,不能控制,必须跑出屋外方得小安,并且脘腹胀满,如有物塞之状。其脉弦数,舌苔黄腻。问其大便秘、小便赤。辨为心胸热郁,下及于胃所致。为疏:生山栀三钱,枳实三钱,厚朴四钱。服一剂而病愈。(刘渡舟、聂惠民等,《伤寒挈要》)

论;本条医案,没提外感病,也没提是不是误汗吐下,病是怎么来的,怎么才能见病知源,只能辅助看后面实际的医案。

心中烦,懊恼,脘腹胀满,是为提纲主症。脉弦数者,胸膈热壅也,弦为胆木不降,数为火逆上热,舌苔黄腻者,肺胃不降也,肺气不降,雾化不行,津液凝瘀,填塞心窍,心窍于舌,故见苔腻,胃气不降,则见土黄,火气不降,和则热壅胸膈。上热不清,心烦不除,烦极则懊恼,胆木不降,土无缓象,则燥动不安,不受控制。胃气不降,大肠失润,所以便秘,区别四五日不大便,病不在胃腑病实。为何小便赤,或是乙木郁陷之火,肝气不升,横逆少腹,则如有物堵塞。

2、烦满(神经官能症)——刘渡舟医案

曹某某,女,72岁,1995年10月26日初诊。心烦懊恼持续2年,近有逐渐加重之势。西医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给服镇静安神药,未见好转,转请中医治疗。刻下心烦,苦不堪言,家人体恤其情,谨慎扶持,亦不能称其心,反遭斥呵。烦躁不宁,焦虑不安,烦急时欲用棍棒捶打胸腹方略觉舒畅。脐部筑动上冲于心,筑则心烦愈重,并有脘腹胀满如物阻塞之感。伴失眠,惊惕不安,呕恶纳呆,大便不调,溺黄。舌尖红,苔腻,脉弦滑。辨证:火郁胸膈,下迫胃肠。立法:宣郁清热,下气除满。处方:栀子14克,枳实10克,厚朴15克。

7剂药后,心烦减半,心胸霍然畅通,性情渐趋平稳安静,夜能寐,食渐增,获此殊效,病家称奇,又自进7剂。复诊时仍有睡眠多梦,口舌干燥,口苦太息,小便黄赤等热未全解之症。转方用柴芩温胆汤合栀子厚朴汤,清化痰热,治疗月余而病除。

按语:本案以心烦懊恼,脘腹胀满为主要表现,为热郁胸膈,下及脘腹。虽腹满,但无疼痛拒按,大便不通等实证,犹为无形邪热之郁结,非阳明可下之证。故治以栀子厚朴汤清热除烦,宽中消满。《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论;本案有心烦懊恼之提纲主症。心烦者,胸膈有热,懊恼者,就是此热不除,久必懊恼,黄师解为烦极则懊恼。此病两年,所以变象较多。此脉弦滑,弦为甲木不降,滑是外感之浮,而还是胸中瘀浊阻格,本方可以加豆豉,或许能吐此脉滑。若心烦懊恼,是为主症,余下之症,皆是副症。也就是胃气不降,则见升降不利之众多症。

3、狂证(精神分裂症)——萧美珍医案

萧某,男,17岁,1987年3月19日初诊。患者于1983年因受刺激致精神失常,狂言奔走。1986年病情加重,某精神病院诊为“精神分裂症”,经用镇静剂等治疗可暂时缓解,近1月又因情志不遂而复发。现脘腹痞满,卧起不安,甚则彻夜不眠,稍不遂愿即怒不可遏,詈骂不休,心烦口渴,溲黄便干,舌质红、苔黄,脉滑数。辨为热郁胸膈,痰蒙心窍,腑气不通,神明逆乱。治以清热除烦,镇心涤痰。方药:栀子20克,枳实12克,厚朴15克,生铁落30克(先煎)。日1剂,水煎早晚顿服。

3剂后便泻如风泡,日3~5次,臭秽异常,狂躁遂减,诊其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效不更方,仍宗上方加麦冬15克养心安神,继进7剂。药后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安然人睡,仍心烦、寐差、腹满,脉舌同前,以上方稍事出人,继进20剂,诸症若失,病告痊愈。十年后信访未复发,现在某院校读书,成绩优良。《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论;本条医案,也是上热,热极则烦怒,热极失控,不见懊恼,则发狂乱,此是典型的阳盛则狂的病例。舌质红为心火不降,苔黄为热盛胸膈,气不化津,而生凝瘀,脉滑数者,数为心火不降舌质红,滑为瘀浊不降,腐败壅塞而上格,栀子20克,清上热极而泻阳狂,生铁落,是重镇安神之药,厚朴枳实,泻痞满而降逆。本方也可以加豆鼓。脉滑数,舌质红,苔黄者,是为胸膈壅热栀子证的辨证依据。

《金匮》痰饮十二;水饮在中,郁格阳气,升浮不归,故如循贯珠,累累连属,流利不停,其诊曰滑,而其中实有捍格之象。外感之脉滑,浮见一沉也,内伤之滑者,沉见一浮。本条之滑,热伤于气,气不化津,津液凝瘀,是为痰涎瘀浊也。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经方剂量系列014:栀子厚朴汤

    栀子厚朴汤可以归类为栀子类方.这是一张古代的理气除烦方. 为什么呢? 伤寒论原文是这样说的: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此方由三味药组成,所以在 ...

  • 四七、栀子厚朴枳实汤

    四七、栀子厚朴枳实汤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栀子厚朴汤

    下后心烦又腹满,胃中有热卧不安: 苦寒栀子畅胸膈,枳实消痞厚朴宽. 组成:栀子.厚朴.枳实. 功效:清热除烦,消痞宽中. 主治:热郁胸腹证或阳明胃热郁滞证.症见心烦腹满,卧起不安,心中懊侬,或反复颠倒 ...

  • 经方应用之栀子厚朴汤医案

    导读 本方为虚烦兼腹满之证治.伤寒下后,邪入里已化热,火郁胸膈则心烦,卧起不安:热及脘腹,气机被郁,故腹满.这里的腹满非阳明腑实之满,因热并未与有形之物相结,仅是无形之热蕴郁腹满,其特点为腹满不痛,属 ...

  • 八十一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81) 这条论述伤寒下后,虚烦兼腹满的证治. 之前三条分别讨论误汗.误吐.误下,邪陷胸膈与心中诸证的证治.78条还举出了两个兼证:一是兼气短的栀子甘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79

    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十四个(掰) 厚朴四两(炙,去皮) 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 ...

  • 《伤寒论》113方——第二十七方,栀子厚朴汤

    太阳八十七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起卧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十四枚,劈  厚朴四两,姜炙  枳实四枚,水浸,去穰,炒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下 ...

  • 《伤寒论》113方——桂枝人参汤

    第四十六方--桂枝人参汤 太阳百二十三 太阳病,外证未解,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四两(60克)人参三两(45克)白术三两(45克)甘草四两(60克 ...

  • 应用《伤寒论》少阴病方治疗心血管病心得

    行之健康 公众号 <伤寒论>中的治法和方药,不仅适宜于外感热病,而且可广泛应用于内伤杂病.近年来,笔者取<伤寒论>中少阴病的方剂治疗一些心血管疾病,疗效颇为满意,临床一得,总结 ...

  • 《伤寒论》112方(按药味数量排序)

    艾国医 公众号 一:单味药物方剂:       4首(3.57%) 1.文蛤散(太阳病)(141) 2.蜜煎导方(阳明病)(233) 3.甘草汤(少阴病)(311) 4.烧褌散(阴阳易差后劳复病)(3 ...

  • 伤寒论113首方歌(刘渡舟整理)

    伤寒论113首方歌(刘渡舟整理)

  • 《伤寒论》113方——四十七方,大黄黄连泻心汤

       第四十七方--大黄黄连泻心汤 三图皆为黄连 太阳百二十四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表,当先解表,表解方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且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二两(30克 ...

  • ​颜德馨应用《伤寒论》少阴病方治疗心血管病心得

    应用<伤寒论>少阴病方治疗心血管病心得 <伤寒论>中的治法和方药,不仅适宜于外感热病,而且可广泛应用于内伤杂病.近年来,笔者取<伤寒论>中少阴病的方剂治疗一些心血管 ...

  • 《伤寒论》百方皆可退热(中)

    --从合病.并病谈发热的六经证治(中)                作者:  广东省中医院 三阳合病,兼夹湿浊者,见舌苔淡黄厚腻,为湿浊之证据,加苍术.茯苓对应之,尚嫌单薄.故仍高热反复,后改方小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