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儿原创】说话
与同事去参加市里的一个教学讲座。看到某博士讲话偶尔忘词,倒带,哈哈一笑继续说,觉得他很可爱。把这个感想说给同事听,她几乎搏髀同意,说现在很害怕听见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说话。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故乡有女士,大家赠雅号爆米花。和她一起,就像小时候斩猪食,“die die die die”, “ie”做英语的辅音[[æ] ],不绝于耳。我们和她是亲戚,偶然有聚餐时,吃完一顿饭回家,半路上耳朵还嗡嗡响,但她到底说了什么,不知道。
中国园林里,墙体常做些雕花镂空的窗子,看着很舒服。在我看来,一个人全占了说话的时间,等于打一堵不透风的墙,隔绝了他想交流的人。
我还害怕说话老用反问句的人。像前辈子和这辈子都欠了TA十万元。反问句总有一种讨债的意味。“难道你……吗?”“你不是……了吗?”不但否定你的现在,还否定你的过去 ,时间空间全都不对劲,我一听这种话,汗毛似乎都要倒着长。有时候实在忍不住,就去观察爱用反问句的人,觉得TA眉毛鼻子都拢在一起,特别焦虑。
不信各位可以留心看看。
有谚语说“恋人的嘴啊,只有在不接吻的时候才会说话”。那是热恋的时候,婚后往往是不接吻也不说话。两个人如果有默契,话就多余了。某些场,音量越大,话越多,越冷。一个安静的场,彼此无不适的,是很暖的场。
检验好友程度的说话也很有意思。台湾作家杏林子说“和老朋友却只话家常,柴米油盐细细碎碎”,这还是客气文雅的。按照我的经验,能够谈到排泄这一级,才算是真正登门入室了,伴随着的是不再夸对方,反而猛黑猛损。
再说说表情包。我有朋友从不用表情包,在她看来,表情包相当于一个个梗。写文章如果不停用梗,等于不停借别人的话,自己不会说话。有一天我跟女儿聊天,发了一个“厉害了我的姐”,她打出一行字:你哪里学来的这个?我说是“新闻哥”公号。——昨天,把“新闻哥”暂时取关了,梗太多,怕自己不会说话了。
“言多必失”几乎是铁律,“祸从口出”常常见。一时口舌之快往往伴随很长时间的后悔。我们仍然喜欢说话,大约还是以为自己说的都对吧。
因为是老师的缘故,我常常说很多话。有时候自己一边说就一边拧巴:这话可算是无效的了,你还说你还说!一首好音乐,单曲循环,也只能催眠呢。你啊你,让孩子好好默读,朗读,带着问题思考,引导他们多讲吧。
最近在学着把心一沉。写字课的时候教孩子们放松自己,让自己舒服又自然,将意念从头顶慢慢下沉,经过脖子胸背手臂大腿小腿,在脚底“生根”,感觉有一股力量灌注在脚底了,然后把心沉下去,平静,再平静,开始写字,带着喜欢自己、欣赏自己的心一个个地写。他们在我慢慢的话语中做到了,其时,教室里极其安静,无杂音,无杂念,我轻轻屏住呼吸,与孩子们一起感受纯然的时空。一会儿,轻轻转身,写下了“静生定定生慧”,不再说什么,下课铃响了。
只有一种单方说话我是不反感的:学术论证,内容饱满干净,不夹带太多私货。
用“说话”来论证少说,怎么着都是个悖论。所以庄子一说“得意忘言”,人家就问您老人家得了意没?
嗯嗯,挺好玩的。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