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堡仔的故事 | 翻译也可以是面镜子
算起来是古登堡的老人了,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自己只参与了两本书的翻译,不过每一本都给了我一次机会,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
第一本书:总要踏出的第一步
这本书,原先的负责人很忙,想要换人,所以译言的编辑打算找精评师来接手,而我当时正好有空,就接了。接盘侠并不好当,因为很快就发现一名译者居然用的机翻,在各种协商无果之后,只能征求编辑的意见,最后决定放弃这位译者,由我顶上。就这样,我直接变成负责人和译者,而在此之前,我并没有任何参与图书翻译的打算,因为作为旁观者的我,能清楚看到这种协作翻译的辛苦。
幸运的是,这样误打误撞的第一步,走得还算开心,一是小说本身有意思,二是一起合作的两位译者很负责。我们可以就某一个单词所指的具体事物来回商量好几天,最后查了各种资料才达成一致意见(还好当时谷歌还能用,不然放现在真不知道怎么办)。翻好以后,我写了人生中的第一篇译者序。在别人的书里看到过无数次,第一次写却总是找不到落脚点。索性后来就把它当成一篇日志,写起来反倒是轻松了。
就这样,三分之一本的小说,成了我的第一次试水,让我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喜欢翻译。恩,真的很喜欢。
第二本书:和拖延症的对抗
第二本是本黑人奴隶的自传,我是负责人同时也是两名译者之一。另一名译者自称在国外读书,方向就是黑人文学,态度非常诚恳。可是,半年不到就失联了,连个只言片语都没有翻给我。最后,这本书就由我负责全部翻译了。翻得异常痛苦,倒不是说内容难,而是拖延癌发作。工作一忙,不想翻了;朋友一约,过几天再弄;心情的好坏,都可以成为不做的借口。
这本书前后拉的战线很长,也让我明白自己没有想象中的自律,不适合曾经心心念念的自由职业,确实需要有人在耳边叨叨才能干好活(千万不要让领导看见)。
*这个话题是我和古登堡的故事,现在跑个题。真心觉得,英语专业的同学是要动动笔,尝试尝试文学翻译,这样才能真正了解,课上学的那么多翻译理论,自己到底是哪一派的(就像只有熬夜看球,你才知道自己真心站的是哪一队)。
当年,我是多么向往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化境”,恨自己中文太差,化着化着就没戏了。 可是在两本书的翻译过程中,却发现自己在心底一直纠结一个问题,那就是“原文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句型(单词、意象.....)”。总觉得作者为大,他的遣词造句总有他的理由,所以在翻的过程中,只要能符合汉语行文规范的,都应该尽量保留原文的一些特点。所以到最后,“忠实”反而成了我努力想要做到的第一标准。
真的是,实践才是检验自我的唯一途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