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是因为上火?NO!罪魁祸首是ta!“完败”口干,这些招儿,好使!
问
我口干……
答
上火了吧?是不是喝水少了?
对不起,你以为的可能是错的!
66岁的张大爷,1个月前被诊断为肺癌晚期。他最近出现口干、饮水量增多(约1500~2200ml/天)、尿量增多(约2200ml/天)、夜尿频繁(6~8次/晚)的症状。
众所周知,癌症晚期患者在疾病发展和治疗过程中,往往要经历治疗或疾病本身引起的多种伴随症状,而口干是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之一。
口干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常见口腔症状,其发病率约为5.5%~46%,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在大于65岁的老龄人群中,口干症患者的比例约为30%~40%,绝经女性、老年人和癌症晚期患者患病率更高。
口干症是一种自觉症状,通常当唾液分泌的速率小于唾液蒸发速率和口腔黏膜吸收唾液速率之和时,患者就会感到口干。
只要患者有口干主诉,就可诊断为口干症。
有研究者认为,静息状态下唾液流速≤0.1毫升/分(mL/min),刺激状态下唾液流速≤1mL/min即可被认为是口干症。
口干症的病因复杂多样,最常见的是药物引起的口干,其次是放疗和系统性疾病引起的口干,其他因素还包括焦虑、压力、出汗、腹泻等。
1. 药物对唾液分泌的影响
临床上最常见的口干现象是服用各种药物引起的医源性口干。
抗胆碱能药物
该类药物与乙酰胆碱竞争受体,能与胆碱受体高度亲和,但其没有内在活性,从而阻碍了受体所在效应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如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等M受体阻断剂,会与乙酰胆碱争夺受体,从而抑制涎腺的分泌功能而导致口干。
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和治疗精神病的药物
此类药物均有口干的副作用,如阿普唑仑、阿米替林、氯氮平,特别是三环类抗抑郁药,由于具有类似阿托品的作用而引起口干。
抗高血压药物
如利血平、甲基多巴、可乐定等,由于它们可以通过抑制唾液腺的交感神经传递,干扰唾液腺的分泌,因此也都能造成明显的口干。
α受体和β受体阻滞剂
酚妥拉明和普萘洛尔分别选择性阻断上述两种受体,干扰唾液腺分泌,引起口干。
其他药物
如抗副交感神经类药物、抗甲亢药物、镇定剂、利尿剂、降糖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均可引起口干。
部分中草药甚至食用性植物如辣椒、大蒜、银杏、大荨麻和蒲公英等也可引起口干。
2. 放疗
由头颈部放疗导致的口干症也很常见。
相关调查发现,放疗患者中有8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干。
3. 精神因素
癌症晚期患者常常伴随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这些不良情绪都会引起口干症。有抑郁情绪的患者更容易产生口干。
药物治疗
毛果芸香碱
毛果芸香碱是毛果芸香属植物的叶子中提取的生物碱,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认可的两种药物之一,主要作用于M型胆碱受体,对唾液腺和汗腺的分泌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被批准用于干燥综合征和放疗引起的口干症。
毛果芸香碱既可促进正常人的唾液分泌,也可促进患有唾液腺功能损伤患者的唾液分泌。
西维美林
西维美林是FDA认可的两种药物之一。其可促进外分泌腺(如唾液腺、汗腺)的分泌,药理作用与毛果芸香碱相似。
它与毒蕈碱受体M3亚型具有高度特异性亲和力。
它比毛果芸香碱特异性强,作用时间长,作用强度高,不良反应小,但目前我国还没有批准此药的上市。
茴三硫(环戊硫酮)
茴三硫(环戊硫酮)是一种刺激胆汁分泌的药物,也可刺激唾液分泌。
这种药物已用于治疗慢性口干症多年,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氨磷汀
氨磷汀是一种广谱细胞保护剂,在组织中可被细胞膜结合的碱性磷酸酶水解为自由硫羟基、对称二硫化物、半胱胺等活性代谢产物而发挥细胞保护作用。
氨磷汀是FDA批准的第一个用于减轻癌症患者因放疗引致口干症的治疗药物,但由于其可降低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因此对其应用存在争议。
α-干扰素
研究发现,每日3次,每次150IU的α-干扰素,持续使用12周,可显著增加唾液分泌、改善口干症状,但需要进一步试验证实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并且此药价格上也较为昂贵,不推荐单独使用。
中药制剂
如六味地黄丸、芦笋胶囊、丹参制剂等,都对口干症有一定疗效。
对症治疗与日常护理
适当饮水
癌症晚期患者适当地饮水能够立即补充缺失唾液的部分功能,湿润口腔黏膜。饮水还能补充体液,发挥现存唾液腺的功能。
增加环境湿度
增加环境的湿度对缓解癌症晚期患者的口干症状是有帮助的。
借助外物
使用专用的漱口水、凝胶、喷雾剂、人工唾液等可以减轻不适,并替代一部分唾液的功能;也可使用柠檬酸、无糖口香糖、山梨醇、木糖醇可刺激涎腺分泌,改善口干症状。
药娃温馨提示:
癌症晚期患者口干症的治疗要求对因及对症相结合,治疗措施要适当便捷。建议以预防为主,基础治疗为先。
本文由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徐寅鹏供稿。
小号文章均为药娃原创或特邀作者独家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