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清末的单体古民居竟占地近万平米,到底是谁家的大宅门?
中国建筑,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就是青砖绿瓦、水墨风情、诗情画意……虽然古人在设计建筑的时候会追求功能大过于形式,但那些历经千年遗存下来的建筑构造和装饰艺术早已成为了一件件供后人观摩的展品,无声地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很多建筑乃至城池,会从防御的角度出发去设计建造。在过去,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错综复杂,有时无法解决,只能依赖高墙、望楼、炮台、角楼等等的军事防御性设施。
在福建西南部的山谷中,一种身形庞大、结构坚固的奇特建筑巍然矗立。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侦察卫星一度认为这是中国的洲际导弹地下发射井,因为它们独特的环形结构。没错,我说的正是名声在外的福建客家土楼。
很少有人知道,福建的特色建筑可不止土楼,还有今天的主角——大福圳民居。
它不是村子或者建筑群,而是一座建于清朝末年的单体古民居。整座房屋以“三堂七栋一书院”著称,共有18个大小厅堂、260多个房间。房屋占地面积9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200多平方米。
我真的难以想象这是什么样的富裕家庭,不,应该说是什么样的富裕家族才能有如此财力、物力建造这样的尤物出来。居住在里面,大概什么需求都能被满足吧。
大福圳一路走来,历经磨难。
清末时期,萧氏家族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尤溪九都坪寨人萧士贶之子萧良尧、萧良铣、萧良淦三兄弟及侄儿合建了这座宅院。房屋建成后,四兄弟分成四房,在此安居乐业。
进入民国时期,社会动荡,萧氏家族的生意一落千丈。又遇上军阀血腥屠杀,花了大把银元,萧家人才把大福圳保住。
1934年,红军数次经过尤溪。那年七月,红七军团北上抗日,就驻扎在大福圳;到了抗战初期,大福圳成为了国民初级小学的校址;曾几何时,这里还是集体化大食堂。
每一段历史都给大福圳带来一丝沉重。
远远望去,在清风徐来、麦浪翻滚的耕田里,如今的大福圳民居气势恢宏、却又遗世独立,仿佛一个垂垂老矣的巨人,安静地度过自己剩下的平淡日子。青山、碧空都成了背景,一呼一吸间,已是百年流转。
山上的光缆电线格外刺眼。在这些现代化痕迹的衬托下,古民居斑驳褪色的外墙,疏离的黑瓦显得更加陈旧,它堆积了太多时光片段。
走近去看,大福圳的建筑外墙上有很多规模宏大、绘制精良的壁画。这些壁画以分格形式呈现,整体连成了一幅长达百余米的长卷,有画面、有诗文,给建筑增添了几分人文气息。
在这些壁画下方,还留有一些壁画和标语,两相对比,更显得建筑历史悠长。
2013年,福州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建军在考察大福圳时曾经说过:“大福圳是除了闽清县宏琳厝以外,福建省第二大单体古民居。它由一座正厝、左四右三七座扶厝、一座私塾馆、壁舍和三座炮楼组成。
在闽南语中,厝字用来表示具体的居住地。我猜正厝、扶厝大概是指正房和偏房吧。
进入大福圳内,才能真正感受到这座建筑的精妙。每座扶厝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整个建筑以过水亭连接相通,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又依地形设计由左至右,呈三层梯级退缩,这样的布局在福建的古民居中极为少见。
主厝中轴线上依次建有下堂、天井、中堂、天井、厢房、上堂、后花台等。
上堂为单檐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飞扬的檐角直指天空。仔细观察,木雕、彩绘装饰十分精美。龙飞凤舞、牡丹斗艳、芍药争芳的花样随处可见,无一不在证明这所宅院当时的富丽堂皇。
西首第一座为私塾,大门的门额上写着“云蒸霞蔚”四个大字。私塾是专供大福圳家族子弟读书所用,到如今,里面的课桌椅、书柜等都已遭到毁坏。
幸运的是,大福圳被列为尤溪县和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越来越多人注意到这座老房子。
大福圳正在从沉睡中慢慢苏醒,继续庇佑着一代代安居于此的人们。
门口晒着太阳的老人,让人觉得平和而温暖。岁月在流逝,人们在老去,但有些精神,有些故事,永远不会消散。
保护古建筑,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与脉络。大福圳,希望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它。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