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雅马哈传奇背后,挑扁担走260公里山路,给清朝贝勒爷送琴
日本滨松是一个了不起的地方。
那里诞生了本田创始人本田宗一郎,铃木创始人铃木道雄,还有本文的主人公——雅马哈创始人山叶寅楠。
事实证明,没有什么能够限制这个姓山叶(日文翻译就是YAMAHA)的人的想象力。
1
19世纪中叶的日本,正处于德川幕府的统治之下。
1851年,日本关西的一个小县城,山叶孝之助家的第三个儿子出生了。
山叶孝之助何许人也?德川幕府某藩武士是也。不过这位可不是一般舞刀弄剑的武士,他负责的是天文事务,整天跟钟表机械怀表这种西洋机械打交道。
有其父必有其子,儿子山叶寅楠自然也耳濡目染,从小喜欢摆弄各种机械。
山叶21岁那年,伊豆政权被明治政府推翻,日本进入明治维新时代,随之而来的工业化文明浪潮,让怀表、器械成了当时时髦的新玩意儿。
酷爱机械制造的山叶赶上了好光景。
他从关西小县城独自长途跋涉,到长崎一家英国人开的钟表店,学习制造西洋时钟。凭借着聪明和勤奋,他很快就学会了修理钟表的技术,成了一名钟表匠。
不过,我们的山叶同学好像从小就不怎么专一,学着学着就学到了医疗器械领域,开始干起修理医疗器械的活,后来还被聘请到浜松市的一家医院,当起了技术师傅。
只可惜,滨松是一个小镇,光靠修医疗器械完全无法维生,山叶就在医院附近租了个小单间,业余时间还得接接给村民修表,甚至是给老板拉车这样的私活。
2
修理工山叶的日子忙碌而平淡。
直到有一天,一个修理任务改变了他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乐器发展史。
1887年,36岁的他到了一个不寻常的工作:为滨松寻常小学修一架忽然发不出声音的风琴,委托人:滨松小学校长。
这架价值45日元(当时能买2000斤大米)的风琴,是滨松当地一个做贸易商人捐给学校的,正宗美国进口,当时的日本还没有造它的技术。平时都被校长小心地锁在教室里,除了上课时间,平时想进去看一眼还得申请。
但是突然就没声了。
这可急坏了老师校长,学生小鬼们也都吵吵着让老师赶紧修好,问题是,没人会修啊……于是病急乱投医,校长就慕名找到了在滨松修理界口碑不错的山叶。
山叶从没见过风琴,更别说修理了。不过他想,风琴也不过就是台机器,毕竟机械原理都差不多,二话不说就上阵了。
研究摆弄了一阵,还真让他把风琴给修好了。
这活是干完了,山叶却对风琴来了兴趣:音色非常好听,结构设计和零部件都非常精巧。
“我觉得我能用3日元造出一样的东西。以后每个日本小学都能有一架簧风琴。只有我们能造出来,日本才不用一直进口。”
明治维新时期,很多武士的后裔都希望做对国家有用的事情,山叶也是一样。
但是要想造风琴,懂机械还不够,还需要大量的木匠活,于是山叶找到当地一位工匠河合喜三郎合作造琴。
同时还有宾馆老板帮他借钱买零件,医院院长帮他开厂子,渔店老板帮他桥音……经过63天的反复试验,还真的造出一台如假包换的风琴。
二人把琴送到静冈学校试用,结果很尴尬,大家反映说——音不准。风琴是用来弹奏的,结果音不准,这不是只能当摆设嘛。不过这也很正常,山叶是修理工出身,毕竟没有乐理基础。
但是山叶不甘心。
为了让这架山叶牌风琴接受专业机构的审查,他拉上河合,两人用竹竿挑着风琴,徒步翻越箱根山,来到东京的“音乐取调所”(现在的东京艺大),找当时留美归来的名教授伊泽修二“看诊”。
后人为了缅怀他,特别将那景象制作成浮雕保存下来
伊泽修二(近代日本音乐教育第一人)听说有日本人制造出了风琴,赶紧去迎接。
可惜,伊泽的鉴定结论滨松小学校长一样。
山叶这下真受打击了。
但他转念一想:折腾了那么久,既然做了,就要做好啊!
他决心在音乐取调所闭关一个月,以旁听生的身份从零开始学乐理。
经过4个月没日没夜的突击学习,山叶回到家乡,寄宿在河合家里,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捣鼓到半夜。
造风琴本来就不容易,涉及到调音的过程就格外辛苦,山叶必须单手不离音叉,不断调音,因此有人推测,这或许激发了他后来用音叉作为Yamaha商标的构想。
两个月后,山叶新造出的风琴终于得到了专家的认可,拿到了「可替代进口风琴」的认证。
这一瞬间,无言的泪水模糊了山叶的双眼。
这一瞬间,标志着日本第一家簧风琴的诞生。
3
这一次,山叶的风琴终于得到专家认可,拿到了「可替代进口风琴」的认证。
这时候的山叶,已经不再满足于做一名维修工,他开始利用静冈县废弃庙里的厨房当生产车间,雇了10名工人,正式开工。
1889年,山叶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山叶风琴制造所,修理工转身就成了CEO。
手握蓝海市场的雅马哈没有起步期,直接上了快车道,成立第三年就远销东南亚,山叶风琴制造所很快扩大成「日本乐器制造株式会社」。
1904年,雅马哈风琴在圣路易世界博览会上荣获荣誉大奖。
4
在造风琴的过程中,山叶也经常接到修理其他西洋乐器的业务,尤其是钢琴业务。脑子灵光的山叶就想,修钢琴远远没有造钢琴赚得多,为什么不直接造钢琴卖呢?
造钢琴比风琴可就又复杂得多得多了,但他可是山叶啊,你懂的。
1899年,日本教育部赞助山叶去美国拜访钢琴工厂,第二年,雅马哈产的日本第一架钢琴诞生了;1902年,雅马哈产的日本第一台三角钢琴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博览会上拿到金奖。
据说清朝末年,当时庆亲王奕劻的长子载振去日本考察时,就曾经订了一架山叶钢琴。山叶寅楠还亲自来了一趟中国,给贝勒爷送琴(现在台湾还会把雅马哈翻译成“山叶钢琴”)。
5
似乎每个公司都是这样,创始人的性格会影响整个公司的调性,所以从建立开始,雅马哈就总是不满足现状,不断地开拓各个领域,还总能在各个领域玩得风生水起。
1916年8月,65岁的山叶因病去世,老爷子如果知道雅马哈后来的故事,想必也会欣慰吧。
就在雅马哈迅速崛起的几十年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二战中,几乎所有有生产能力的日本工厂,都被当时的日本政府征调生产战争物资与武器,雅马哈的乐器制造厂也不例外。
也是在这段时间里,雅马哈开始乱点技能树,成了一家「只有想不到,没有不会造」的神奇公司。
钢琴都做了,吉他也顺便做了吧,于是有了雅马哈吉他。
这两个乐器都做了,其它的乐器也顺便做着吧,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小号,架子鼓,连专业耳机也有了。
乐器造着造着,电子乐突然火了,那就顺道一起做了,于是就有了雅马哈电钢琴、电吉他、电小提琴……在造电子乐器的过程中,由于元件太贵,又开始自制数字信号处理器,然后就掌握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它的Vocaloid合成软件后来还让初音未来的甩葱歌红遍大江南北。
那一年,雅马哈的老大在年会上说:“我们雅马哈就做成集合乐器、电子设备、网络设备综合厂商就差不多了!”
可是让人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因为这家公司的员工创造力太强,造钢琴的过程中还一不小心掌握了木工技术,为了不浪费,雅马哈就顺带做了家具和房屋作为消遣。因为日本以前的房子都是木制的,所以在制造家具的过程中,又学会了盖房子。
这一盖,立马吸引了日本政府的目光。于是,雅马哈又被拉进政府订购木质螺旋桨的项目中,为此,他们专门借了一个飞机发动机来测试螺旋桨。
但这个发动机经常坏,怎么办呢?不如试试生产一个新的吧。这一试,又把发动机给研发出来了。
这时,时间已经到了战后50年代,雅马哈的生产工厂几乎被轰炸毁坏殆尽。
战争结束之后,面对残破的生产车间,一时难以恢复乐器的生产。而且在那个百业凋零,民不聊生的战后,又有多少人会去消费乐器呢?
乐器生产工厂被毁,人民没有乐器消费需求,战争中被迫从事过机械生产与冶金行业,战后对于轻便交通工具的硬需求。种种机缘巧合,雅马哈无(积)奈(极)开始摩托车业务。
1955年,雅马哈第一部摩托车YA-1走下生产线,横扫各大赛场,被日本人民美誉:红蜻蜓。
YA-1的成功给雅马哈带来了巨大的转机。
这一年,雅马哈将摩托车生产独立出来,成立汽车有限公司,雅马哈依然是最大控股方。
拥有强大实力的雅马哈很快收到了丰田发动机的订单,一不小心做出了《头文字D》里藤原拓海座驾86的发动机AE86。
都有发动机了,干嘛不造船,接着造船。
造船造着造着又掌握了玻璃钢工艺,把水滑梯也顺手生产了。
有滑梯没游泳池怎么玩,他们又学着造游泳池,然后又有疯狂员工提出,家用浴缸和游泳池是两码事吗?于是又开始生产浴缸,这可是带雅马哈自产音响的浴缸哦。
而这一切的起源,都来自一个修理工没有边界的超脱想象力。
如果山叶寅楠能活到今天,他会看到,现在的雅马哈仍然是一群和自己当年一样的人,从来不设限,从来不停止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