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人物故事》【全文3】

文学家(下)

冰 心

冰心小时候特别爱听大人讲故事。她经常缠着母亲、奶娘、舅舅,要他们讲故事。她最爱听历史上惩恶扬善和古人精忠报国的故事。这些故事打开了小冰心的心扉,把她带入了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

冰心的父亲是一位海军军官。有一年,父亲作为中国代表到英国去购买军舰,在举行交接仪式时,由于当时落后的中国连个国歌也没有,只能临时奏起一首《妈妈好糊涂》的民间小调代替国歌。父亲多次把这个伤心的故事讲给女儿听,这一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冰心幼小的心灵。

冰心六七岁就开始看大人的书。她尽管识字不多,但她一知半解地阅读了《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游记》、《水浒传》、《再生缘》、《儿女英雄传》、《说岳全书》等古典小说。

那时,冰心父亲的一些同事都知道她会讲《三国演义》,每次她上军舰参观游玩时,水手叔叔总是抓住她不放,把她抱坐在桌子当中,让她给大伙讲三国故事。有水兵叔叔们捧场,小小年纪的冰心总是讲得神采飞扬,情绪十分激昂。

有一天,堂姐送给冰心一本名叫《凄风苦雨录》的书。她一连看了好几遍,每看一遍就要大哭一场。书中讲述了三个中国穷苦人,被人贩子骗卖到南洋当猪仔的凄惨经历。世间不平的事实,极大地震撼着冰心幼小的心灵。

由于冰心父亲同情革命,有人向清朝政府密报他是“乱党”,证据是他的部下有许多是孙中山同盟会会员。北京派来的调查员,劝他主动辞职,免得落个“撤职查办”的不好名声。1910年,父亲携带女儿惜别了自己一手创办的烟台海军学校,返回故里福州市。此时快满10岁的冰心已经懂得了很多家事和国事,她拥有革命的激情,把自己攒下的10元压岁钱,捐给了参加辛亥革命的志士们。

1918年冰心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老 舍

老舍生在北京西城一个小胡同里,他小的时候寡言少语,富于幻想。他的母亲是一个善良勤勉的农家妇女,对老舍的影响很大。

老舍的祖辈都是文盲,他的哥哥姐姐都没有上过学,老舍是他们家族第一个识字的孩子。母亲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她经常做活赚钱,甚至借了钱供他上学。老舍知道自己上学不容易,所以很珍惜上学的机会,他的学习很认真,尤其偏爱学语文,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他不爱玩旗人们喜爱的玩鸟等娱乐,除了看书学习,他唯一的乐趣就是去茶馆听说书。在茶馆里,老舍看到形形色色的人,让他感到十分有趣,这一切为他后来的小说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小学毕业后,老舍考上北京第三中学,只上了半年,又瞒着母亲报考了北京师范学院。一直到考上后,他才将此事告诉母亲。当时,入学要交10元的保证金,这对经济困难的老舍一家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老舍很担心母亲会拒绝自己上学,没想到母亲很通情达理地说:“孩子,你去吧,上学是大事。没有钱,我们想办法。”于是一家人都行动起来,母亲忙着去做活,老舍的嫂子把结婚陪嫁的箱子都典当了,总算是凑够了学费。入学前,老舍看着劳累的母亲,流下了眼泪。他后来非常感激自己的母亲,他曾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但是我真正的教师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但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老舍19岁时从师范学院毕业后,去一家小学当了校长。当时正是五四运动时期,各种新思潮风起云涌,老舍决定在学校推广白话教育,可没想到马上就受到了一些保守派的抵制。他们说:“古文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白话刚刚兴起,不适合在小学推广。”

老舍据理力争,说:“任何新事物都有一个开始,让小学生学白话没什么不好。”

在老舍的坚持下,学生们改学白话文。老舍自己也开始用白话写作,虽然老舍的文言文和古体诗已有扎实的功底,他还是觉得用白话文写作是件痛快有趣的事,他刻苦练习,在白话中又加进了北京话,这使他的作品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1924年,老舍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在这里他广泛涉猎世界各国的文学,同时他开始动手写长篇小说。老舍在伦敦住了5年,写了3部长篇小说。回国后,老舍在山东齐鲁大学任教。老舍一生交游甚广,他不仅在作家学者中有很多知心朋友,而且同处于底层的劳动群众也有广泛的接触。一次,一位来访的学者看到老舍在家里和一个土里土气的小商贩谈得正投机,等他们谈完了,那位学者很惊讶的问老舍:

“他也是你的朋友吗?”

老舍笑着说:“是啊,是朋友,也是我的老师。”

“老师?”学者瞪大了眼睛,疑惑地看着老舍。

老舍说:“这些人每天在饥饿线上挣扎,他们都有自己悲惨的遭遇,通过和他们的接触,使我对人生有进一步的了解。”

1937年老舍辞去了职务开始专职于写作。《骆驼祥子》就是这个时候的作品,这部作品问世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成为老舍的传世之作。老舍从此进入了创作时期,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创作中老舍使用了生动的北京口语,描绘了各式各样的底层人物,这些杰出的作品,使老舍成为新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大家。

老舍一生创作了1000多部作品,约700万字。有长篇小说《赵子曰》、《骆驼祥子》、《二马》、《猫城记》、《牛天赐传》、《离婚》、《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断魂枪》等,还有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安徒生

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1805年4月2日,安徒生出生在丹麦富恩岛上的奥登塞镇的一个劳动人民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一个背着皮鞋箱在街上为人擦鞋和钉鞋的皮鞋匠,母亲是靠双手为人家洗衣服的洗衣妇。父母收入不多,工作又不固定,因此家里很贫穷。为此,安徒生经常受到别人的凌辱和欺侮。

安徒生父亲的感情是很丰富的,喜欢雕刻和幻想,还喜好文学。在他们家很简陋的卧室里有一个小小的书架,书架上摆满了书,在不大的窗台上摆着父亲亲手雕刻的小木偶。父亲只要有时间,就给安徒生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读荷尔堡和莎士比亚的剧本。因为安徒生的父亲自幼失去了读书的机会,所以总是期望自己的孩子长大成才。为了让孩子们有美好的前程,他宁愿多辛苦、多流汗,好多挣一点钱。他自己节衣缩食,把安徒生送进了慈善学校。

在安徒生的家里,窗台上摆满的小木偶里不但有国王、王后、王子和公主,还有马车夫。安徒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像,把这些角色编成了木偶剧。这是他凭自己想象创造的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按自己的想象编出各种美好的理想的故事。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快乐。

当拿破仑横扫欧洲时,丹麦也被卷入了这场战争。战争期间经济萧条,安徒生的父亲靠修鞋和擦鞋已经不能维持家里的生活了。生活的重担、工作的辛劳和长期的营养不良使安徒生的父亲生了重病,不久就去世了。父亲的死,使安徒生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许多。他觉得应该替妈妈分担重担,于是他到店铺里去当学徒。生活的压力使母亲不得不改嫁,为此安徒生很痛苦和孤独。

有一次,有一个歌剧团到奥登塞演出歌剧,安徒生没钱买票,一个看门的朋友把他带进去观看歌剧。他看了歌剧后,非常兴奋,一下子被歌剧迷住了。他发誓要当个歌剧演员。回家后,他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到哥本哈根去演戏!”妈妈听了,觉得让他出去见见世面也好,经朋友介绍,奥登塞镇上的一位绅士给安徒生写了一封介绍信,让他去拜会舞蹈家沙尔夫人。

1819年9月5日,14岁的安徒生揣着绅士给沙尔夫人的信,带着母亲给他的十几个银毫子,只身来到了哥本哈根。他举目无亲,生活无着,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找到了沙尔夫人,向沙尔夫人说明了来意。沙尔夫人说:“啊,你会演戏!?你会演什么戏呢?”

安徒生说:“我什么戏都会演。我可以演一场给你看!”安徒生给沙尔夫人表演跳舞。沙尔夫人打量着他,觉得他很滑稽,好像根本不欣赏他的舞蹈,于是打发他走了。

安徒生决定毛遂自荐到丹麦皇家剧学院找院长兼导演古林斯求助。他主动对院长说:“院长,我十分喜爱戏剧事业,想当一名演员。不知道您是否肯收留我?”安徒生开门见山。

“年轻人,你会演什么戏呢?你有什么戏剧方面的才能吗?”古林斯亲切地问安徒生。

“有,我会许多莎士比亚的戏剧;我还会演木偶戏;我还会唱歌、写诗……”安徒生一口气把他的才能都说了出来。

“那好吧,明天你来剧院试试吧!”古林斯依然很亲切地说。

第二天他到了皇家剧院,人们对他评头论足了一番。一位导演说他太小不行,很多人也附和着说。安徒生听到他们说不行,心中发怵,因为他知道,自己口袋里没有钱。这时,古林斯理解安徒生的难处,于是出面说:“我看就让他留在剧院里当一个小配角吧。以后再看他有没有发展前途。”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事实证明安徒生不适合当演员。于是他又改学唱歌,但是还是不行。

安徒生没有办法,只好在哥本哈根流浪,做木匠,打短工……维持着生活。但是他并不灰心,只要一有空,他就想方设法地拜访那些名演员、名教授、名诗人,期望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幸运之神终于降临了。一位意大利的客座教授西博尼非常同情安徒生的境遇,而且发现安徒生具有浓厚的文学气质,就决定自己培养他。于是,他出面让朋友们募捐了一些钱,送安徒生去教会学校读书。

安徒生深知能进学校读书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他刻苦、勤奋地读书,起早贪黑地学习。他还一面读书,一面写作。虽然生活辛劳和清苦,但对安徒生来说,这已经像是一首美妙的诗了。他真的写起诗来了。他花了整整半年的时间,完成了诗剧《阿芙索尔》的写作后,又写了诗剧《维森堡盗》。两部诗剧都获得了成功,他信心倍增,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他的才思就像拉开闸门的河堤,洪水汹涌奔流,一发不可收拾。他成了作家。

他成为作家之后,想到了世界上还有许多像他那样贫苦的孩子们。他决心为孩子们写作,让他们感到生活中有一点点温暖。他开始写童话,要做一名童话作家。在他30岁那年,也就是1835年,他的第一部童话集《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出版了。这个童话集中包括了《拇指姑娘》、《打火匣》、《顽皮的孩子》等等。

写作的成功,使安徒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社会地位也提高了,写作技巧更日臻成熟。此后,安徒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和观察,加以艺术的概括和提炼,于1837年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儿》,1839年写了《海的女儿》,1844年写了《丑小鸭》等童话。都获得了更大的成功。

他整整写了43年,在每年圣诞节时都给孩子们出版一本童话集,一共发表了160多篇童话。他把自己的爱心都奉献给了世界上的孩子们。他的童话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欢迎,他成为了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

雨 果

雨果是世界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法国人。

雨果出生于1802年2月26日。他的父亲是一名军人,自雨果出生后,他就终年东征西讨、出生入死地战斗,难得有机会回家。雨果和母亲、两个哥哥住在巴黎。他们的经济生活并不困难,只是缺少父爱,母子四人相依为命。好在母亲有文化,酷爱读书,常常给他们讲一些书上的故事。在他们家附近有一个图书馆,母亲经常带着三个孩子到图书馆看书、借书。因此雨果从小就和妈妈一样喜欢看书。小雨果被图书馆里的书迷住了,经常趴在书堆里,一读就是几个小时。他什么书都读,诗歌、游记、小说、戏剧,还有那些深奥的似懂非懂的哲学和历史著作。不管读得懂读不懂,他们都借、都看。有一次图书管理员对雨果的妈妈说:

“我说夫人,你应当让你的孩子们有选择地读书,这样对他们才有好处。”雨果的妈妈听了以后:“让他们去读吧,书不会给人带来坏处的!”

因此小雨果什么书都看,正是在广泛地阅读中,雨果对文学发生了兴趣。他还特别地迷上了诗歌。他说:“我要写诗!”

在雨果12岁的时候,妈妈送雨果和二哥进寄宿学校。老师对他们说:“你们在这里上学读书,要按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表进行学习和休息,不准做规定以外的事!”

在学校里,雨果一如既往地读各种文学著作,还学习外文,有时也写诗歌。在13岁时,雨果学习用拉丁文翻译诗歌,结果被老师发现,打了他一顿。为什么呢?后来才弄明白,原来雨果在翻译的一首诗,老师也在翻译,老师认为是小雨果有意和他竞争。小雨果和老师哪有理好讲呢,气得他只好流着泪回了家。但是小雨果并不气馁,他瞒着老师继续翻译这首诗,并且参加学校的诗歌竞赛,结果得了第一名。这件事情充分表现了小雨果的不屈不挠,认准目标就坚持到底的性格。

雨果思想十分活跃,关心时事。这时,法国连年战争,社会动荡不安,他哪里还有心思读书呢?他日思夜想,最后决定:我要写诗,用诗歌来反对恐怖、反流血、反战争!但是想写诗,只能秘密进行,他常在夜里写诗,夜深人静的时候,不会有人来干扰。礼拜天到教堂弥撒时,趁着主教讲经论道的时候,雨果构思自己的诗歌。这个时期,他创作了叙事诗《最后一个弹唱诗人》、《卡那达的女儿》,还有寓言诗《贪婪与妒忌》,以及一些讽刺短诗。

在雨果15岁那年,巴黎学士院举行了有奖征诗活动,他写了首《读书之益》的诗寄去了。他的诗得到了学士院的表扬,报上登载了这个消息。哥哥告诉他:

“你真傻,为什么要写明你才15岁呢?本来你可以获得一枚奖章的。”

可是能在报上发消息对雨果来说,已经够满足的了。就是这样,同学们还都来祝贺呢!校长和老师也都露出了笑容。雨果下决心要成为诗人、文学家。他始终紧握手中的笔,经过了长期努力,他创作了《巴黎圣母院》等等一批作品,社会反响很大。

雨果还有一个“剃头谢客”的故事。当《巴黎圣母院》一书出版发行后,极受大众欢迎,雨果声名鹊起。一时间,一封封祝贺信、邀请从四面八方雪片般地飞来,绝大多数是邀请雨果参加宴会、笔会等社交活动的。来访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几个月的时间里,雨果的生活充满了鲜花、掌声、宴会、演讲等,独独缺少的就是宁静。当时,雨果正在酝酿另一部小说,过多的社交活动影响了他正常的创作,使他迟迟难以下笔。雨果下决心要谢绝这种烦人的社交活动,集中精力完成自己创作计划中的小说,但他又一时想不出谢客的好办法。正在雨果为这事大伤脑筋的时候,邮递员送来了新出版的《巴黎画报》。画报的封面是一次化装舞会的盛大场面。“化装舞会”这画面让雨果灵机一动,突然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于是,他对着镜子,剃去自己左边的头发、眉毛和胡子,只留下右边的。结果,整个人看上去,一副活脱脱的滑稽相,相貌英俊的雨果此时却是要多难看有多难看。然后,他坐到写字台前写起自己的小说来。雨果因此谢绝了一切亲友的邀请,为自己赢得了时间和安宁,把全部精力都用到写作上。当须发长齐的时候,他的另一部巨著也大功告成了。

经过长期艰苦努力,雨果以笔为武器,把他的同情和爱凝聚在他书中的那些被污辱和被欺凌的贫苦者和革命者身上。而这些人都有一种闪光的人格力量,至今仍然激动着千万人的心弦。

雨果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用于创作,完成了诸多不朽著作,它们将永远滋养着人们的心灵。

可也正是由于它,给雨果招来了流放的厄运,他开始了长达19年的流亡生活。在流亡期间,雨果完成了《时代的神话》以及《悲惨世界》。《悲惨世界》是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的作品,小说还没有出版,就已经被译成了9国文字,震动了欧洲和美国。雨果的文风雄健,富有强烈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渊博知识。因为他有着这样的流亡经历,使他更加读懂了生活,使他对生活感悟更深,所以才有这部伟大著作《悲惨世界》的问世。

普希金

普希金是俄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普希金出身于贵族世家。父亲当过禁卫军官,伯父是一位诗人。他家中有很多藏书,家庭环境优越,文化气氛浓厚。文化的熏陶使普希金聪慧过人。他在8岁时,就开始用法语写诗,同时阅读了大量的俄罗斯民间文学。他12岁进入为贵族子弟办的学校。在学校里,他从进步教师那里吸收了不少自由的思想;浪漫主义诗人茹科夫斯基是他在学校里最崇敬的老师之一。

1812年的卫国战争激起了他的爱国热情,也激发了他的文学创作热情。12岁的他便开始了文学生涯。不过少年时期的普希金所创作的诗歌主要还只是仿效他的老师茹科夫斯基和巴丘什科夫的风格,继承了他们轻快诗的传统。茹科夫斯基对普希金的每一篇习作都精心加以修改,帮助他不断创作新的诗歌。在茹科夫斯基的帮助下,普希金在校期间就创作了120首诗歌,但大多以爱情、自然为题材,带有明显的模仿性质。

普希金把时间全部放在写诗上了,他的代数很差。每次上代数课,他都在最后一排座位上写他的诗,根本不管老师在讲什么。

有一次,代数老师突然叫他到黑板前来做习题。他当然什么也不会,只得在黑板上写满了那些公式。同学们看了都哄堂大笑,等他写完后问他:“你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呢?x等于几?”

普希金红着脸说:“ x=0。”代数老师叹了口气说:“不错,对于你普希金来说,我讲的一切都等零。你还是写你的诗歌去吧。”

1836年,普希金获准创办《现代人》杂志。他在刊物周围结识了包括果戈理在内的一批进步作家。

有一天,擅长戏剧创作的果戈理突发奇想。他对普希金说:“我想发起一个在舞台上重塑您的形象的戏剧小品演出,让公众评论一下,谁演的普希金像您。”普希金觉得这个想法很有趣,欣然表示同意,不过他对果戈理说:“到演出时,也算我一个。但请你不要告诉任何人。”一场别开生面的“最佳普希金”演出小品在果戈理的策划下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台下坐着戏剧界的众多名人,评委会由当时最负盛名的艺术家组成。他们都不知道普希金本人也要上台扮演“普希金”。评比结果出来了,普希金演的“普希金”被评为第三。这就是说,还有两个演员在舞台上扮演的“普希金”比普希金更像“普希金”。

当真的普希金站在领奖台上领奖时,人们不由得发出了一片惊讶声。一些观众甚至指责评委的评比“不公正”,因为在他们看来,演员扮演的“普希金”,无论如何也不会比普希金本人更像“普希金”。

可是普希金却哈哈大笑地对观众解释说:“我自己演自己,当然和真的'普希金’一模一样,可是这只是生活中的真,现实的真,并不是艺术的真。舞台上的'普希金’,追求的是艺术家的真,而不是生活的真,现实的真。那两名出色的艺术家把'普希金’的神态动作经过艺术加工以后,更加典型化了,所以观众才觉得他们更像'普希金’。”

普希金在俄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创建了俄罗斯文学语言,确立了俄罗斯语言规范,被称为“俄罗斯艺术之父”。而且现在对普希金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科。

歌 德

歌德是世界公认的伟大的诗人,德国古典文学和民族文学的主要代表。歌德于1749年8月28日,生在法兰克福城。

歌德的母亲受过很好的教育,乐观开朗,说话和气,善讲故事。因此,歌德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歌德的母亲常常自己编出许多故事讲给他听。小歌德经常倚在母亲身边,听她绘声绘色地讲述种种神奇美妙的童话。母亲的故事为小歌德展开想象的翅膀,母亲的温柔在他幼小的心里注入幸福的甘露。

在母亲的教育下,歌德成了法兰克福市里十分有名的早慧儿童。他聪明好学,记忆力非常强。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学习英语、法语、拉丁语。歌德是一个热情奔放的孩子,对什么都极好奇,兴趣爱好特别广泛。他对于自然科学也有浓厚的兴趣,这为他后来成为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最后一个多面手奠定了基础。

1770年春,他转学来到斯堡特拉斯大学,继续学业。在这里,他结识了一大批新朋友,其中有很多进步文艺青年。他们当中对歌德影响最大的一位是赫尔德。这是一位初露锋芒的文艺理论家和未来的哲学家,比歌德大5岁,当时正开始著述和发表他的一系列影响巨大的理论观点。歌德与他朝夕相处,受益匪浅。

1771年10月14日,歌德和他们举行了一次莎士比亚纪念会。歌德在会上发了言。歌德和年轻的伙伴们一起接触了法国启蒙思想家们的著作,受到了很大的触动,立志要讴歌自然,赞美人性,宣扬个性解放。他还和赫尔德一起深入民间,遍访山乡,搜集民歌,寻觅民间文学题材。此后歌德在他的诗歌中一扫华丽和矫揉造作的文风,而采用了风格朴素、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的近似民歌的表现手法。如他写的《野地里的小玫瑰》,这首诗后来成为由舒伯特谱曲的世界名曲《野玫瑰》。

18世纪70年代,欧洲正面临一次伟大的转折,封建社会风雨飘摇,他们在文学领域进行了一场重要革命。这场革命被称为“狂飙突进”运动,它因歌德的同乡和朋友克林格尔的剧本而得名。歌德是这一运动的主帅,赫尔德是积极推进运动的最主要的理论家。这时歌德刚刚结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回到故乡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

歌德无心从事律师职业,而把大量精力投入文学创作。两年后他开始连续发表了“狂飙突进”作品,如1773年发表了《葛兹》、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和《普罗米修斯》等。当时,《少年维特之烦恼》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社会上出现了“维特热”。小说被译成各种欧洲文学,成为德国文学史上空前的具有国际意义的作品。

1778年初,歌德曾亲眼目睹一位因失恋而投河自杀的年轻姑娘怀中就藏有他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书。而且,在这以前他就听说有不少爱情受到挫折的青年仿效维特的生活结局。为此,歌德写了《绿蒂与维特》一诗,印成小册子,呼吁有相似遭遇的青年:

“请做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不要步少年维特的后尘!”

1775年,与年轻的魏玛公爵奥古斯特相遇,公爵欣赏歌德诗人的才华,邀请他去魏玛。魏玛是坐落在德国中部,面积只有1900平方千米的小公国,它虽然不大,但在德意志文化中的地位却很重要,因此歌德便决定在魏玛定居下来。他在那里,担任过许多职务,甚至一度做了首相。

歌德在魏玛做官10年。10年里他整天忙于政务和官场应酬,文学创作遭到埋没。这段时间里他写的尽是“阳春白雪”。赫尔德说他这时成了“宫廷诗人”。不过歌德对魏玛文化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使得小小的魏玛一跃而成为德意志文化的中心。

1786年9月,歌德突然秘密出走了,没有告知任何人。他隐姓埋名只身去了意大利,直到1788年4月才回魏玛。他在意大利两年的时间主要是进行文学创作。在意大利他写《浮士德,一个片断》,剧本《伊菲格尼》、《哀格蒙特》、《塔索》以及情诗《罗马哀歌》。这一时期的作品,从风格上有所改变,开始追求“完美的人性”。

1794年7月在耶拿大学一次研究会上,歌德与席勒相识,他们一见如故,十分投机。因为席勒是“狂飙突进”运动最后的和最勇敢的代表。他写的《阴谋与爱情》、《强盗》等充满反叛精神。他们的主张和志趣相投,决定今后在文学上密切合作。

歌德和席勒合作开创了德意志文学史的一个鼎盛时代,人们认为他们合作所产生的作品是德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歌德晚年仍不断笔耕,写下了大量经过千锤百炼的锦绣文章。其中占首要地位的当然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浮士德》。这部作品,从开始写到最后完成历时达60年之长,歌德为它几乎倾注了毕生的精力。

《浮士德》是一部用诗体写成的悲剧,全书12110行。这部作品取材于16世纪以来的民间传说,反映出了欧洲文艺复兴后的历史。语言精练儒雅,有群众的朴素,宫廷的堂皇,魔鬼的尖刻;有热情的赞美,深刻的批判;有比喻,有讽刺;有哲理玄妙的格言,有淳朴真挚的民歌。

歌德是世界公认的伟大诗人,在诗歌、戏剧、小说方面,他真可谓全方位作家。同时他又是一位杰出的文艺理论家、自然哲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文学方面,他的主要代表作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普罗米修斯》、《埃格蒙特》、《浮士德》等等;艺术方面的主要著作是《颜色学》;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人类颚间骨(1784年)并著有关于植物形态学的论文。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诗人、剧作家。

莎士比亚出生于1564年。幼年时,因家里的条件比较好,父亲把小莎士比亚送到镇上的文法学校读书,使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莎士比亚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初步的文化基础。

莎士比亚23岁时,抛妻别子,一人到伦敦去闯天下。在伦敦,他几乎什么事都干过。他当过教师、屠夫、听差、律师事务所的杂役,还参过军。可是没有一个职业是长久的。他认为这些职业都不适合他。那时的莎士比亚可以说是穷困潦倒,一贫如洗,流落街头,衣食无着。

有一天,他到一家小酒馆想借酒消愁,向店家赊一杯酒喝。可是店家看他一副穷酸相,哪里肯白白地给他酒喝呢?

店主怒骂着:“你这个一文不名的乞丐,还想要喝酒?快给我滚出去!”这时,一位正在店里喝酒的人把莎士比亚叫过去,说:“你坐下,我请你喝酒。”说着,他便对店主说,“请你给他送三杯酒来。记在我的账上。”

莎士比亚千恩万谢地坐下来喝酒。

“你是从哪里来的?准备干什么?”请他喝酒的人问。

“我从斯特拉特福镇来的,想在伦敦找工作。可是我现在的运气不好,一直没有找到安身之处。”莎士比亚很坦白地说。

“我是这里一家剧院的股东。如果你愿意的话,不妨到剧院去喂喂马匹,干些杂活,先解决吃饭的问题怎么样?”

“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莎士比亚对那人越发感激了。就这样莎士比亚进了剧院。在那里,他很努力地工作,加上有较好的文化基础,所以不久剧院就让他做剧务工作了。在工作过程中,导演发现他口齿伶俐,头脑灵活,就让他在幕后给演员提台词,当戏中的配角不够时,也让他上台跑跑龙套。渐渐地,在跑龙套的过程中,他的戏剧才能得到了展现。

莎士比亚本来就有一定的文化基础,长时间在剧院里工作的熏陶,再加上他的戏剧天分,使他不久便开始了剧本的写作。莎士比亚的作品一上演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其票房收入达到整个演出季节的最高峰。

莎士比亚的剧本揭露了封建势力的专制残暴。伦敦市长公开发表讲话,攻击莎士比亚所在的剧院是“叛逆者和其他一切狡猾不法之徒为非作歹的场所”,要求首相下令禁止他们的一切戏剧活动。1596年7月22日,枢密院以女王伊丽莎白的名义关闭了伦敦所有的剧院。伦敦最大的剧院因上演莎士比亚戏剧被政府派人捣毁了。可是莎士比亚并不惧怕高压,公开出版了剧本《理查二世》。

伊丽莎白女王在1596年11月29日下达了逮捕莎士比亚的命令。他的导师、朋友、同行被捕的被捕、被杀的被杀。有的被处以火刑,有的被砍断右手……莎士比亚非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刻苦勤奋地写作。《亨利五世》、《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继上演,莎士比亚的声望越来越高。他剧本中的那些妙语警句几乎折服了所有的观众。

1600年,莎士比亚接连写了《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这四大悲剧。

通过戏剧,莎士比亚尽情地斥责那些奸王、昏君和阴谋家,对他们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在《哈姆雷特》中塑造了哈姆雷特这个光辉而复杂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当时英国进步人士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经历的种种冲突、磨难和不幸。

1612年莎士比亚回到故乡养老。1616年他卧病在床,立好遗嘱后,又与病魔搏斗了28天,终于逝世,遗体葬于斯特拉特福教堂。

莎士比亚的一生历尽坎坷:他13岁时因家庭贫困而退学。1582年与哈瑟维结婚。1585年至1586年,当过教师、参过军,后逃到伦敦。1586年至1592年在剧院当杂工、演员和股东。1594年成为宫廷大臣剧团的重要成员,后剧团改为国王供奉剧团。他一生创作37部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14行诗。他的戏剧内容丰富,情节生动,语言优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戏剧影响很大,他被西方公认为“近代戏剧的开山鼻祖”、“时代的灵魂”。他的戏剧“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海 伦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日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的一个小镇上。海伦非常聪明,还不满6个月的时候,就会尖着嗓子说:“你好。”还不会走路的时候,看到别人做什么,就模仿着做什么。刚满周岁的那天就会走路了。她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女孩儿,非常可爱。

但是,在小海伦19个月的时候,一天,突然肚子剧烈疼痛,接着连日高烧、昏迷不醒,经抢救醒来时,她的眼睛什么都看不见了;耳朵也听不见了;一张灵巧的小嘴也不会说话了;她成了集盲、聋、哑于一身的残疾婴儿。从此,小海伦坠入了一个黑暗、寂寞的深渊里,难以名状的痛苦便像影子一样挥之不去地跟随着她。

面对海伦的这场病,父母猝不及防,一时间,天真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儿,变成了又聋又瞎又哑的孩子。但是家里并没有嫌她,相反,还给予了她更多的爱。所有的人都让着她,护着她,尽量不再使她受伤害。尤其是母亲,给予了小海伦异常的关爱,领着她在花园里散步,牵着她的手,从这棵树走到那棵树,从这个花坛走到那片草丛。母亲凡是能做的尽量去照顾她,让她开心。爸爸妈妈疼他、爱他、宠她,但却不知道如何教育她,因此使小海伦变得任性而暴躁。

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是一个极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波士顿帕金斯盲聋学校校长阿纳古诺斯为海伦推荐的老师——安妮·莎利文来到了海伦的家中,从此,在海伦的生命中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可以说,没有安妮的才智与耐心,以及完全的献身精神,就没有海伦·凯勒。

开始,安妮对海伦的骄横无礼感到为难。安妮想,如果不采取强硬的手段,就无法改变海伦的态度。于是安妮向海伦的父母提出建议:允许她带海伦离开家单独生活一段时间,以便让海伦学会依靠和服从安妮。

海伦的父母答应了,安妮带着海伦到了离家几十米远的一间房子里。海伦一开始还很高兴,到吃饭的时候,安妮要求她洗手,要求她坐端正,并且不准她乱拿别人盘子里的东西。海伦从没受过这样的委屈。她大发雷霆,把勺子摔到地上,用脚踢着桌子,还钻到安妮的椅子底下,坚持了几个小时。最后肚子“咕咕”地叫着,才不得不接受安妮的安排,洗净手,老老实实地坐着吃饭。经过安妮的“强硬训练”,海伦的性情有了变化,开始变得日益安静和有礼貌了。这样,为安妮日后的教育工作和海伦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海伦·凯勒靠触觉接受语言教育,从而学会读书和会话。安妮让海伦摸清她的嘴唇、下巴和喉咙的位置,并感觉它们发音时是怎样动的。海伦不停地练习发音,有时一个词要练几个小时,她常常累得连手都抬不起来,浑身没一点力气,失败和疲惫搞得她心力交瘁,有时甚至流下绝望的眼泪。然而海伦没有退缩,她心里对自己说:

“练习、练习、再练习,再坚持一会儿就能让我敬爱的人看到我的进步。”于是海伦又抬起了自己的手指。经过夜以继日的努力,经过几千次的揣摸,海伦终于可以流利地说出简单的几个词,如“爸爸”、“妈妈”、“妹妹”、“老师”等。全家人惊喜地拥抱她,连她喜爱的那只小狗也似乎听懂了她的呼吸,跑到跟前直舔她的手。每当这时,海伦便会一遍遍地重复最得意的一句话:“我现在不哑了!”

经过安妮不断地训练,海伦能从说出东西的名称起,逐步进展,直到跨过结结巴巴的拼字。

海伦能感知认字,发音,以至于说话,表达情感的时候,安妮便开始让她读故事,写文章了。

海伦8岁的时候,在姨妈家读过一本玛格丽特·甘比写的《小鸟与它的朋友们》。在这本书中有一篇故事,篇名叫《霜王仙女》,故事十分美好,故事句法和故事的情节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年过后,到了海伦12岁的时候,她写了一篇题目叫《霜王》的故事。海伦把故事寄给帕金斯盲聋学校的校长,校长看了海伦写的故事后,觉得写得很出色,便把这篇故事推荐给报社发表了。

海伦一方面博览群书,一方面坚持练习发音法和读唇术。对于海伦来说,这两种技能是缺一不可的。同时,打字与数学的理解问题等特别困难,也时时为难着她,但是海伦凭着自己的意志和技能,总会巧妙地克服这些障碍。

1900年秋,海伦20岁的时候,读大学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以特殊的方式安排她进行入学考试。海伦用手在不同凸起的盲文上熟练地摸来摸去,然后用打字机回答问题。前后9个小时,各科全部通过,英文和德文还得了优等成绩,海伦在安妮小姐的陪同下,怀着兴奋的心情开始了她的大学生活。

在大学的教室里,海伦要靠安妮在她手上拼写来“听讲”,这样,每天听完课后,她俩都会累得精疲力竭。当时所需的各种教材,还很少有盲文本的,这样海伦不得不在安妮的协助下,把每一本书都译成盲文,每读一章节的书,都要花费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当别的同学在操场上嬉戏运动时,海伦只能汗流浃背地在房间里摸索着读她的盲文书。她多么渴望能和别人一样地在操场上奔跑啊!然而不行,明天的功课还在等着她呀!海伦说:“毕竟每个希望获得知识的人,都必须攀登'困难之山’,既然没有捷径通过顶峰,我就得曲折、迂回地攀登上去。”

海伦以惊人毅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战胜的困难,以顽强的精神完成了大学学业。1904年,她24岁时,以优异的成绩从拉德克利夫学院毕业。

两年后,她被任命为马萨诸塞州盲人委员会主席。此后,她不仅在美国各地巡回演讲,而且到世界各地作演讲旅行。除了盲人福利事业外,她还身兼数职,谋求世人的理解与协助。她给予残障者以希望,被誉为“光明的天使”。

所到之处,她都受到热烈的欢迎。当海伦来到唐宁街时,素以傲慢著称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也为她的个性所震惊,他说,海伦的个性使他感到自己是微不足道的。

海伦的一生由于她那可爱的性格和惊人的意志,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敬仰,应该说,她的一生和人们的爱心、帮助是分不开的。

海伦最后成了作家,一生写了14部作品,其中最后一部是《老师》,她以饱含深情的文字,叙述了安妮·莎利文对她的再造之恩,使海伦的一生,赢得了极高的声誉。1931年,海伦获费城田浦尔大学颁赠的人文博士学位。翌年又获格拉斯哥大学颁赠的法学博士荣誉学位。1956年,美国波金斯盲童学校入口处为海伦立了一块匾额上面写着:

纪念海伦·凯勒和安妮·莎利文

用以纪念她们为人类文明史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1962年6月1日,海伦·凯勒在鲜花的包围中告别了人世,享年82岁。她的一生将永远激励着人们。

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是法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于1799年5月20日出生在法国西部的图尔城。他的父亲是个金融家,在政府做官,母亲比父亲小32岁,对子女漠不关心。所以巴尔扎克从小就没有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还经常受到母亲的呵斥。

8岁那年,巴尔扎克被送到一所教会办的学校读书。这所学校对学生非常严厉,经常进行体罚。巴尔扎克那时候正是调皮的年龄,经常不守规矩,比如排队行走时,他有时走得慢;有时又走得快;上课听讲也常常走神发愣,所以他挨打的次数特别多。老师看他长得比较胖,学习成绩又不大好,就骂他:

“这个孩子整天呆呆的,又懒又笨,简直不可造就。”

巴尔扎克在家里受到冷淡,在学校里又受责难和鞭打,无处诉说,渐渐地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幸好,他认识学校里的一个图书管理员,那人对他非常好,经常把他叫去,问他有什么困难,还为他补习功课。他对巴尔扎克说:

“你要是喜欢看书,就来找我,我借给你。”

“太好了。我以后会常来借书的。”

从此,巴尔扎克就经常到图书馆借书看。虽然年纪小,可他读书的兴趣很浓,哲学、历史、神学、科学……什么书都要读一读。对文学名著,他更是爱不释手。教师都没有看出来,这个看上去很笨的学生,实际上有着极强的记忆力和分析能力。巴尔扎克读书的速度很快,他并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死读,而是注意抓住书里的中心内容,着重理解。对于书里的人名、地名、对话、故事经过,他都记得非常牢固。

就这样,少年时代的巴尔扎克虽然没有感到家庭的温暖,又常被学校责罚,可内心世界却十分丰富。他掌握了许多知识,为日后从事写作打下了基础。

巴尔扎克在12岁那年,就写了一篇文章《意志论》,内容主要是对人的心理与肉体的关系发表看法。同学们知道后,都来抢着看。你传我,我传他,后来被神父看到了。神父认为一个12岁的孩子还会写什么论文,就把文章没收,又当废纸卖了。尽管如此,巴尔扎克仍然很高兴。他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后来又学着写了一些短篇小说、散文。他对写作的热爱从这时候渐渐开始了。

1814年底,巴尔扎克全家迁到巴黎居住,他在巴黎上了中学。这时候,他从事写作的欲望更加强烈了。

中学毕业后,他按照父亲的意愿,考入大学法律系攻读法律,准备将来当律师。为了得到实践机会,他还到律师事务所当“书记”,帮助律师做些打官司的事。这使他接触到了各类案件,了解了不同阶层的人,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和他们的性格。他对社会问题越来越感兴趣,并决心把自己所了解到的用文学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

正在即将毕业、获得法学学士学位的时候,他突然回家对父亲说:

“我不想当律师或是审判官了!”

“你要干什么?”父亲惊讶地问。

“我要当作家!”

“不行!我让你当律师,是因为律师的社会地位高、影响大,又能有很多收入,你不能改行!”

“可我从心里不愿意干那种毫无趣味的事。您不能勉强我!”

经过一番争论,巴尔扎克与父亲达成了一项“协议”:

“我给你两年试用期,你可以去写作。我每天给你4个法郎生活费。如果两年后,你出不了成绩,就去当律师。不然,我不再供养你。”

“好,一言为定。”

1819年夏天,刚20岁的巴尔扎克离开家,住在巴黎郊区的一间小阁楼里,独自过起了清贫的生活,也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小阁楼又破又脏,房顶还露着天,巴尔扎克没有被这些难倒。他自己动手打扫房子,粉刷墙壁,用空瓶子当烛台。为了尽快写出作品,巴尔扎克很少走出阁楼,几乎与世隔绝了。他偶尔出去走一趟,也是为了买面包、水果和咖啡。因为身上的钱很少,他从不去游玩,也不去看戏、听音乐会。他本想租一架钢琴,用来解闷,可母亲不答应。冬天来了,屋子冷得像冰窖。他就用毛毯把脚裹上,头戴帽子,不停地写。实在受不了了,就索性钻进被窝里写。

然而,巴尔扎克最初的写作并不成功。他花了4个月的时间写了一部诗体悲剧《克伦戴尔》,便带着稿子回家,读给父母和家里人听。父亲为了考察他的成果,还请了几个朋友来一起听。

那天,巴尔扎克兴致勃勃地读了三四个小时,没想到在场的人越听越不耐烦,后来竟有人睡着了,父亲的脸也阴沉下来。巴尔扎克的第一次创作失败了,只好又回到那间小阁楼里。此后,他又写了两部小说,但仍然不成功。而家里给他的钱也越来越少了,生活成了问题。

但没过多久,他结识了一个以文赚钱的“作家”,便开始进行文学投机。他们两个人根据书商的要求,合写了一部内容离奇的“长篇小说”,很快就出版了,而且赚了一笔钱。他当时以“汝纳男爵”为自己的笔名。

巴尔扎克很受鼓舞,就和书商、小报经理打起交道来。人家让他写什么,只要能卖得出去赚到钱,无论是文章,还是小说,还是剧本,他都写。写的速度越来越快,开始一天写20页,后来增加到30页、40页,甚至一天写一章,几天就写一部小说。3天用完1瓶墨水,10个笔头。他像着了魔一样,从早到晚不停地写,母亲见他那发疯的样子说:

“他简直像野人。这样下去再过3个月就成病鬼了!”

巴尔扎克在几年生产“小说”的实践中,把那些商人、经纪人的唯利是图的本性看得清清楚楚。他决心不再走这条路,而是回到自己很早就立下的志愿上,用严肃的态度写书,用文学反映社会面貌,批评现实生活中的不良现象。

1829年,巴尔扎克第一次用真名发表了长篇小说《朱安党人》,内容是写法国大革命时期共和派与封建贵族的斗争情况。小说出版后,受到好评。

他对自己的作品十分负责,要反复修改才发表。他不再只听书商的话,有时因为修改清样,书商要扣损失费,他也坚持要改。在此后的好几年中,他接连写了《高利贷者》、《驴皮记》、《夏培上校》、《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纽沁根银行》、《搅水女人》等作品,这些作品都是艺术价值很高的传世之作。巴尔扎克在这些作品里用文学形象生动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并作了深刻的批判。

1850年,巴尔扎克51岁了。由于常年的劳累和病痛的折磨,他病倒了,不久,便撒手辞世而去了。《人间喜剧》原计划要写137部小说,可实际完成了96部。尽管如此,他仍是一位无与伦比的、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海明威

海明威是美国现代小说家,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有一个写作习惯,就是站着写,而且是用一只脚站着写。他不管写什么,都是站在写字台边写。海明威曾说过:

“我站着写,而且是用一只脚站着。我采取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

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橡树园,他排行第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和三个妹妹。海明威的父亲是一名医生,他喜欢钓鱼和打猎,母亲出身于上流社会,喜爱音乐。父母都试图把自己的兴趣爱好灌输给他们的儿子。因此海明威自幼接受父母双方性格的影响,但是他比较喜欢接近父亲。海明威3岁的时候,就同父亲一起去从事生平中第一次的钓鱼旅行了。在10岁生日那天,父亲就送给他一把成人用的猎枪。在父亲的影响下,海明威成长为一个喜欢运动冒险、爱好垂钓、狩猎的行动派,这种行动派的行动习惯,是海明威终其一生的特色。

14岁那年,他已经长成一个魁梧的男子汉,跑去报名参加拳击训练,一年半后,身上伤痕累累,一只眼睛被打坏了。可是他仍然热衷拳击活动,不失时机地主动地让自己接受残酷的考验。他说:

“拳击运动教会我绝对不能躺下不动,要随时准备再次冲锋,要像公牛那样又快又狠地冲。”

海明威在17岁时,同一个见闻颇广的年逾30的女人交游,他同时沉醉于读书和运动,并进行创作,写了24个短篇。他的生活范围很广,经常和一些朋友到郊区的各个酒吧喝啤酒,和很多缺少教养的人混在一起,听他们讲各种各样人的经历和故事。这些生活中真实事情都变成了海明威小说中的情节。

大自然给予了海明威许多生活上的启示。有一次他在林子里看见一条比水管还细的蛇正在吞吃一个比它粗一倍的蜥蜴。那蛇张开大口,使足劲把蜥蜴往下吞。那蜥蜴奋力挣扎,每当那蛇停下来喘气时,蜥蜴便挣扎从蛇嘴里伸出一条后腿来,但仍然无济于事。这样,经过15分钟的战斗,活生生的蜥蜴还是被蛇吞进肚子里。从这种情形中,海明威悟出了强者生存的道理。正是这种情景,启发了海明威树立了终生不变的人生观:人生乃是一场殊死战,必须全力以赴地去进行自己决定的事,不计一切,勇往直前;也许会因此而丧命,但人生的价值在于尽最大的努力,以便成为胜利者。

海明威的一生,最不习惯的是日复一日的平淡无奇的生活。他的一生是强者通过不断奋斗取得成功的一生。

他崇尚战斗,在他最有名的《老人与海》一书中,海明威借用老渔夫的嘴这样说:“不经过奋斗而捕到大鱼,是软弱人干的事,敢于回击的人绝非弱者。”

他的名言是:“你可以被消灭,但你是不可战胜的。”于是“硬汉海明威”便名扬四海了。

作为美国现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海明威才华横溢,很早就表现出了惊人的潜力,然而,他的写作道路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无尽期的退稿信是对一个人意志的考验。1919年,从战场上归来的海明威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作家。但他不肯屈从于别人的意志,决心用自己的方式闯出自己的生活道路。他立志要写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他经过7年的努力,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又升起来》出版后,立即成为畅销书。海明威终于一炮打红,从此奠定了他的写作地位。

海明威对写作有很多独具一格的感受,他说:“写作就像猎狮子,打这一头时,就想打下一头。”这是典型的永远谋求突破的海明威的思维方式,当《太阳又升起来》为他赢得声誉之时,海明威却在思考:

“我是否还能写出同样有力的书?我的下一步该往哪里走呢?”他还说,“你写得越勤,你就越孤独”,“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独的生涯。”应该说海明威是自愿选择这种“孤独的生涯”的。这和他喜欢冒险的性格并不矛盾。

海明威的作品以语言简练而著称,有人把他的文章形容为“电报式”的,并称之为“海明威风格”。英国作家贝茨曾赞扬他的小说写法是一场“文学革命”,说明海明威是一个拿着斧子,砍伐整座森林的冗言赘语,还原其基本枝干的清爽面目的作家。海明威自己作过形象的比喻:“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威严壮观的,这是因为它只有1/8露在水面”,真可谓一语道破了简练的魅力之所在。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分析:因为海明威有着冰山底下7/8一样的生活积累和感情基础,所以他的简洁能给人以丰厚的感觉,读者能强烈地感受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他已经写出来似的。

海明威这种简练的风格是从青年时代当记者时就自觉地加以训练而成的。当时,他在《星报》当记者,报社特别强调新闻报道要“写短句”,还要求要有“生动的语言”,因此海明威便按照这种要求来训练自己。后来他在巴黎写作时,常常反复训练自己怎么用一句话来陈述一件事。因此,也就渐渐地形成了以简洁的语言来叙述的习惯。在修改作品时,海明威的功夫主要花在删节上,也就是说,将“可有可无的章节、字句”删去。如长篇小说《别了,武器》,便改了39遍;《老人与海》这一名作,也是一部长篇,他竟然改了200多遍。这样字数虽然少了,但语言表达却更强,更具有感染力。这样改,他还觉得不够,因此,便又常常站着写作和修改。海明威把站着写作这种写作方式当作成功的秘诀。

有一次,一位记者问他:

“先生,能不能告诉我,你那简洁的风格,秘诀何在呢?”

海明威不假思索地说:“站着写!”

海明威还有这样的写作习惯:那就是总在钓鱼、打猎或练拳之后,进行写作。他1935年出版的名著《非洲的青山》就是在非洲打猎后写成的。

海明威一生拼命地战斗,大大损害了他的身体,到了后来他的身体患有多种疾病,疾病缠身的折磨,使他难以承受在“竞技场上的失败”的痛苦和折磨。于是在1961年,他62岁时的一天早晨,海明威在美国爱达荷州克奇姆镇自己的寓所里,用自己最喜爱的双筒猎枪自杀了。硬汉海明威永远地结束了疾病的折磨,与世长辞。

海明威在近40年的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风格,他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和《战地钟声》,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他的作品文字简洁凝练,以“电报式”的风格著称于世。他是开了一代新风的语言大师。

.

艺术家(上)

唐 寅

明代时的苏州,繁华热闹,文人骚客都云集于此。在苏州阊门桌桥头有一家酒店叫“唐记酒家”。

酒店的主人唐广德是唐伯虎(唐寅)的父亲。

一天,门外来了客人。一位是有名望的画家沈周,35岁左右;一位是17岁左右的祝枝山;还有一位叫文征明,和唐伯虎年龄相仿,大约8岁,是沈周的徒弟。

唐广德忙热情地迎了上去:“沈先生,快请进!枝山、征明,来来来,这边请!”

沈周说:“唐老板,生意还好吧?”

“好!好!有你们这些大名鼎鼎的文人光顾,我这个小店还能不好?现在生意越来越兴隆。快请坐。”

这时,在书房学画的唐伯虎跑了出来,见了众人说:“沈先生好!祝兄好!”说着坐到文征明旁边。

“伯虎呀,”沈周拉过唐伯虎,“把你的画拿来给我看看行吗?”

“好!”唐伯虎一溜跑进书房,拿来了刚刚作的画,递给沈周:“请先生指点!”

沈周接过唐伯虎的人物画仔细端详一番,说道:“平时要注意观察,初学画,要多多临摹。”

唐伯虎点头说:“我懂了。”

沈周又鼓励唐伯虎说:“你天资聪明,又这么酷爱画画,只要你勤奋刻苦,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就!”

唐伯虎高兴得手舞足蹈。

唐广德在一旁笑眯眯地听着。这时,祝枝山看着唐广德说:“唐老板,沈先生夸赞你家伯虎,看把你喜得眼眯成了一条缝。还不快一点为我们准备几样拿手的好菜,让我们吃得快活,我们就会让你更快活!”

“什么?”唐广德不解其意。

“快上好酒好菜,待会儿我再告诉你!”祝枝山说。

“好!你说你今天要吃几样菜?”唐广德笑着问。

“我这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土里长的,要什么有什么!”

祝枝山摇头晃脑地吟出了两句诗:“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伯虎在一旁听出了门道,大叫:“妈妈,烧一盘野鸡,再烧一盘鳜鱼!”

祝枝山继续吟道:“凤尾香罗……”

祝枝山还未吟完,唐伯虎又高叫:“鸡翅一盘!”

祝枝山又吟:“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唐伯虎高叫:“茴香豆一盘!”

祝枝山继续吟诵:“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下可难倒了唐伯虎,他眼睛瞪得大大的,认真思索,却叫不出名堂了。

“伯虎,报菜呀!”祝枝山在旁边催促道。

“这月落乌啼?”唐伯虎小声念着。

“这月,圆形的;乌,禽类呀!”祝枝山在一旁指点。

唐伯虎猛省:“来一碗板栗烧鸡!”

唐伯虎又叫道:“还有虾米炖豆腐!”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齐声夸奖唐伯虎。

在众人进过餐后,祝枝山站起来走到唐广德身边说:“唐老板,我今天特地给你儿子伯虎做媒来的。”

“咳!孩子这么小,做什么媒呀!”唐广德推辞道。

祝枝山接着说:“再聪明的孩子没有高人指点也不行啊!”

唐广德一下子醒悟过来,忙叫道:

“伯虎,还不快快磕头拜师!你不是早就想拜画坛泰斗沈先生为师吗?沈先生答应了。”

唐伯虎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连忙跪拜。

此后,唐伯虎便跟着沈周刻苦学画,终于成为明代著名的画家。

王羲之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代的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于公元321年出生在山东琅邪的临沂,王家是当地的高门望族,也是书香门第。父亲王旷是淮南太守,收藏了很多书,又酷爱书法。自幼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王羲之非常喜爱读书习字。4岁时,他就爬到桌子上,让父亲教他练习写字。7岁时,他的字就已经写得很像样子了。10岁时,为了让他学习不同的风格和技法,父亲请了当时很有名的女书法家来给他当老师。这老师名字叫卫铄,年已60,人们都称她为卫夫人。她待人和气,亲切,但是对学生要求极严格。卫夫人叫王羲之把他练习写的字拿来看,边看边说:

“唔,基础不错嘛,但是,你不要自满,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要继续努力,才能有成绩。”

卫夫人教小羲之是十分耐心的,发现他写字的姿势不对,就说:“写字的姿势是非常重要的,姿势端正,写的字也会端正,身子歪了,字就会写得不正。”于是卫夫人纠正了小羲之的姿势。她手把手地教他。还说:

“练习写字,心不要浮躁,要沉静下来,一笔一画,绝不能马虎,每一笔都要写到位,横就一定要平,竖就一定要直,一点都不能歪和斜。这样写出的字才端正。”

在卫夫人的辅导下,王羲之一丝不苟、不厌其烦地练习书法,写不好了,就重来。他像着了迷似的。夏天天气炎热,人们都到树荫下乘凉,而王羲之汗流浃背,还不休息;冬天三九严寒,人们都围坐在火炉旁取暖,而小羲之练字练得小手冻得红肿也不肯罢休。就这样连吃饭的时候他也要拿筷子当笔,拿饭桌当纸,练个不停。母亲说:

“羲儿都变成呆儿了,快吃饭吧!”

王羲之时刻在揣摩字的结构,手指不停地在裤子上划,久而久之,把裤子都磨出了洞。母亲见了心疼地拿起他的手来看:

“呀,手指上都出了老茧。无名指也被笔杆挤压扁了!”

王羲之向卫夫人学习书法后,为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还渡江北游名山大川,遍访名家,他见到了李斯、曹喜等人的书法;又到了许下,见到了钟繇、梁鹄的墨宝;还到洛下,学习蔡邑《石经》三体书;从族史那里见到张昶的《华岳碑》。他刻苦学习各种书体,不但模仿,还很注意推陈出新,创造了一种飘逸、清秀、隽美的王式字体。

就这样,春去冬来,年复一年,王羲之的字有很大长进。可他并不满足,仍旧勤奋不懈。他每天练字时,为了洗笔方便,索性就到庭院里的池塘边去写,在池塘里边洗笔,天长日久,那小池塘里的水,都变成黑的了。家里人都称它“墨池”。

王羲之关心国家兴衰,却视功名如浮云,当官以后经常与名士、文友们畅游山水赋诗垂钓。他曾与道士许迈共修,许迈说,修炼必须别离亲友,王羲之感慨道:

“年在桑榆,自然当此。顷正赖丝竹陶定,恒恐龙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他的爱子之情溢于言表。

王羲之59岁时去世,朝廷追封他为金紫光禄大夫。但他的7个儿子遵从父训,谢绝了封赏。

王羲之不仅以身教告诫子女不慕名利,更以难得的慈父情怀教导他们练习书法。7个儿子均善书法,尤其是王献之,以其卓越的书法造诣与父亲王羲之并称“二王”。

顾恺之

顾恺之是我国东晋时期的画家。他于公元345年出生在江苏省。他刚出生就长得虎头虎脑,很结实。父亲给他起了个名字叫“虎头”。小虎头聪明好学,不但爱写诗文,画儿画得也很好。

顾恺之拜名画家卫协为师,苦学苦练。到了十几岁时,他的画就十分出色了,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青年画家。

东晋的京城建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城外,有一座寺院,名叫瓦棺寺。重建之时,寺里的和尚向来上香的人化缘。一些官员和财主,少的捐1万钱,多的捐10万钱。

一天,顾恺之来到瓦棺寺,老和尚问顾恺之捐多少钱,顾恺之想了想,说:“我捐100万?”老和尚一听,不禁惊呆了,这可是一大笔钱啊!他看看眼前这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怎么也不敢相信这话是真的。过了一会儿,他才将信将疑地说:

“阿弥陀佛!施主要言而有信,可别拿我出家人耍笑啊!”

顾恺之一本正经地说:“师傅请放心,我是绝不会失信的。只是有个请求,请您在寺院里粉刷出一面白墙来,关上寺门,让我在墙上画一幅画。”

老和尚按照顾恺之的话在寺里粉刷出一面白墙。顾恺之打点起行装住到了寺里,关起门来作画。一个月过去了,顾恺之把老和尚请来说:

“师傅,您明天打开寺门请大家来看画。头一天来的人,每人收10万钱;第二天来的人,每人收5万钱;从第三天往后,就随他们给吧!”

和尚听了顾恺之的话很纳闷,什么好画要收那么多钱?就忙跑到墙前去看。原来墙上画的是佛教中一位代表人物维摩诘的像,画中的维摩诘,在一群长裙飘飘、彩带飞舞的仙女簇拥下,屈腿端坐,几绺长须飘拂在胸前,微微张开的嘴巴,就像在说话似的。可是老和尚看了半天,感到缺少点神采,定睛一看,立刻惊天动地叫了起来:“哎呀,施主!您忘了画眼珠了!”

顾恺之笑了笑说:“那是我故意留下不画的。”

“故意不画?那不成瞎子了吗?”

“这不用担心,到明天我自有办法!”

建康城里的人,早就听说顾恺之捐了100万钱以后躲在瓦棺寺里作画,又听说第一天看画的人要收10万钱,都想看看他到底画的是什么。一些想先睹为快的有钱人,在开寺门那天一大早,就聚集在寺门前了。寺门打开了,人们拥了进去,在墙前挤得满满的。这时候,顾恺之拨开众人走到画像前,提起画笔,在维摩诘的眼眶里,用力地点了两下。缺少神气的画像顿时变得神采飞扬,像一个活生生的人端坐在大家的面前。人群中一下子响起了一片赞扬声。大家纷纷捐钱,没过一会儿,就超过了100万钱。

很快,顾恺之点睛传神的事就传开了。京城里上至皇亲国戚、各级官员,下至普通百姓都纷纷来到瓦棺寺看画。大家都称颂顾恺之的高超画技,有人问他:

“你画得这么好,有什么窍门吗?”

顾恺之说:“画人像,外貌画得像固然要紧,更重要的是把眼睛画好,人是靠眼睛来传神的,画人像不在眼睛上下功夫不行啊!”

大家听了都咂咂嘴,无不心服口服。

顾恺之画画的名气一天天大起来,找他画像的人越来越多。一天,一个名叫裴楷书的人请他画像。人们听说了,纷纷跑来观看。

只见顾恺之手握画笔,站在裴楷书对面不远的地方,两眼盯着裴楷书端详了好一阵子才在纸上画起来,没多大工夫,裴楷书的模样儿就活脱脱地出现在画纸上了。

人们走近前一看,画得还真像。可是不知为什么,又觉得这幅画像同眼前的裴楷书相比,好像还缺点什么。正在这时候,顾恺之又拿起画笔在画像的脸上“刷刷刷”地画了几笔,把裴楷书脸颊上长的三根毫毛画出来。大家一看,嘿!性格和神态一下子就表现在画纸上了。人群中立刻发出了阵阵赞叹:“呀!这三笔把人给画活啦!真是神来之笔呀!”

“对!真是名不虚传!”其实,顾恺之三笔画活了裴楷书,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他有套画好人物画的诀窍。顾恺之认为,要想把人物画好,不光模样儿要画得像,最要紧的是要传神。所以他画人像的时候,十分注意观察人物的特征、性格和神态。这样画出的人物,自然有神了。顾恺之的画笔下,诗情画意常常是交融在一起的。《洛神赋图》就是一篇赋里出来的图。

《洛神赋图》取材于三国时期曹植写的名篇——《洛神赋》。顾恺之读过《洛神赋》以后,被深深地打动了。于是,他按照曹植在《洛神赋》里描述的情景,加上自己的想象,画下了《洛神赋图》。顾恺之描绘了曹植与洛神相逢又相别的情节,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像力,富有诗意地描绘了赋中的意境。画家注重对人物情态的刻画。这一作品,与同一时期的敦煌壁画有相近的风格,并对后世的中国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吴道子

盛唐时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足,文化发达,许多流派自成一格,文人学士多如潮涌,就是在这样的时期,绘画风格独树一帜的吴道子脱颖而出,在社会上轰动一时。吴道子的生卒年代确切记载,他是河南阳翟(今河南省禹州)人,自幼父母早丧,生活贫寒,曾去洛阳追随张旭等人学书法,后改学画,不到20岁就露出了才华。

后来做过县尉幕僚等官职。他的绘画名声被唐玄宗所知,被召入宫廷授予官职,同时被禁止私自画画,后来任职为“宁王友”。吴道子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嗜酒,喜欢一边饮酒一边画画,一些佛寺道庵为了求得吴道子的真迹,就在门口摆上美酒,请求吴道子为他们画画,并以酒作为酬谢,吴道子都会欣然应允。

吴道子的宗教壁画,气势宏伟、感情奔放,人物形象充满了生机活力。他的绘画由张僧繇的技法发展而来,但在描绘现实生活方面,则超过了张僧繇。吴道子的作品曲折地反映了盛唐社会的繁荣富庶。

吴道子的山水画成就很高。他的山水画是一种笔简意远的疏体,近乎粗放的逸写。这样的画风,与当时流行的工整巧密的山水画相比,显然是一种风格迥异的新创造。所以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山水画之变革,正是始于吴道子。

吴道子在风格技巧上有突出的创造。他不但发展了张僧繇简洁的笔墨技巧,而且运用线描的技巧也达到了新的水平。在中年以后笔墨更加遒劲奔放,所创变化丰富的“莼菜条”,能表现物像“高侧深斜,卷褶飘带之势”,取得“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吴带当风”。

他适当地压缩了色彩的比例,强调了笔墨线条的特殊功能。以浓墨勾线,淡彩敷色,突破了南北朝以来描施重彩的雅致风格,而代之以雄浑奔放、墨彩兼备的新画风“白画”,是后世白描的先驱。

他的传世之作《释迦降生图》(又名《送子大王图》),现藏于日本大阪美术馆,是宋人摹本,画的是释迦牟尼降生时,惊动天地鬼神的情形。人物的表情生动传神,个性鲜明,采用白描淡彩的画法,线条劲健多变,富有节奏感和运动感,衣带飘举。

吴道子以他高超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艺术形式获得了“百代画圣”的称誉。历代的民间画工一直奉他为祖师。他的画风对中古以后的人物画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因此,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绘画界,吴道子都被推崇为一代宗师。他的绘画代表着中国古代艺术的巨大成就,也是人类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吴道子是我国古代绘画史上罕见的多产画家,他一生曾经创作了300余幅壁画,每幅画都各有特色,他以丰富离奇的艺术想象,生动的艺术形象,独特的艺术风格,感染着众多的观赏者。大诗人杜甫也曾写诗赞美他的《五圣图》。吴道子对绘画有着巨大的创作热情和旺盛的创作精力,在艺术上的大胆想象和对题材的独特处理,令人叹为观止。他继东汉末、魏晋南北朝、隋唐的画家之后,吸收外来的画风,形成独特的中国式的风格。

王 冕

王冕是我国元代画家、诗人,今浙江人。王冕出生于现在的浙江省诸暨一个农家,家庭生活贫寒,家中没有土地,靠父亲做木工赚钱过活,勉强能维持生活。

王冕虽然很小,但是很懂事,知道妈妈的艰难,很听话。他每天起早贪黑地为地主放牛,从来不叫累和苦。他每天要走很远的路去放牛,路上每天经过村里的一所学堂。王冕听到学堂里的学生们琅琅的读书声,看到学生们写的字、画的画,心里真是羡慕极了。他把看到的学堂里的情况告诉了妈妈。妈妈懂得儿子的心情,便答应他等有钱的时候也送他去念书。王冕听了妈妈的话高兴极了。

妈妈为了满足儿子的心愿,就给王冕辞去了放牛的差事,自己省吃俭用,让王冕去上学了。王冕在学校里非常用功,专心听老师讲课,回家以后,从不贪玩儿,总是抓紧时间复习,不明白的就多向老师求教,从不含糊。因此,他学得很好。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几年就过去了。就是这样刻苦地、想方设法地学习,使得王冕认识了许多的字,关于画画他也多少懂了一些。有一年的夏天,正在湖边放牛的王冕,因为天热,口渴得透不过气来。这时,天气骤变,乌云突起,狂风大作,闪电雷鸣,哗啦啦下起了大暴雨。王冕来不及躲,浑身被浇得湿透,成了落汤鸡;他刚才还热得要命,这下被淋得湿淋淋的,冷得发抖。老天的脸说变就变,一下又雨过天晴,云开雾散,太阳又露出了笑脸。

刹那间,王冕被雨过天晴的景色迷住了。太阳拨开云缝露出了笑脸,照得满天满地红彤彤一片,那些没有散去的乌云被太阳照得有的青、有的红、有的紫,五彩斑斓;湖边的柳树被雨洗过,翠绿翠绿的,绿得发亮;湖里的荷花粉红粉红的,花上滚动的雨珠闪闪发光;湖面上的鸭群自由自在地游着,不时发出“呷呷”的叫声。多美的一幅画呀!

面对着这么美妙的景色,王冕想:要是我能把它描绘下来,那该有多好哇!只可惜,自己还没有画这样美景的本领呢。

于是从那天起,王冕下决心学画画,就从画这湖里的荷花开始。第二天,他就开始画了。没有笔,就拿树枝当笔,用地做纸,面对着湖里的荷花,在地上画,画的荷叶,该圆的画不圆,该直的画不直,总也画不像。他就用脚毁掉,但是他一点也不灰心,再画;不行再毁,再画;一遍、两遍……八遍、十遍;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从不像到像,终于能画出一支荷花了。他高兴得不得了。

于是,王冕把妈妈糊窗户剩下的纸拿来,和同学借了几支不用的秃笔,搬了一张凳子。把纸铺在凳子上,面对着湖中的荷花真的画了起来。因为他已经有了在地上画画练下的功夫了,很快就画出了一幅画。自己看看还很满意,兴致上来了,一幅接一幅地画呀画,画个不停。这时过路的人都停下来看,不一会儿就围了一大群人。大家都夸他画得好。

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周围村子的人都知道王冕画荷花的事了。于是每当王冕画画的时候,总有很多人来看画。大家都喜欢他的荷花图呢!后来,王冕想把荷花图画成带颜色的。没有钱买颜料,他就把一些树叶捣烂,把汁挤出来,当绿颜色;再把红色的石头磨成粉末和水调和当红颜色,涂在花朵上,红色的花朵,绿色的叶,嗬!像真的荷花,好看极了。

嘿!有的人愿意出钱买王冕的荷花图呢!于是王冕茅塞顿开,从此,凡是有人买荷花图,他就卖。然后用卖画的钱去买颜料,再画画。用真正的颜料画的荷花,更透亮鲜艳,更像,更好看。于是大家都争着买王冕的荷花图。

这样一来,远远近近的人都知道诸暨出了个画荷花的能手。这样买画的人就多了,王冕把卖荷花图的钱一部分用来给母亲治病,买营养品;一部分买纸、笔、颜料。从此,他画得就更认真了。

他不只是画怒放的荷花,还练习画风荷、雨荷、花蕾、凋谢的残荷……除此以外,他还学习画山水、画牛羊马等动物、画人物……慢慢地不论什么东西,他都能画得很像很好看,这样渐渐地王冕出名了,大家都称他是画家。

王冕画画是从画荷花入手的,可实际上,他是非常喜欢梅花的。他喜欢梅花,喜欢梅花香自苦寒来,喜欢它不惧严寒傲视霜雪、开在百花之先的精神。而历来众多的画家、诗人都喜欢歌颂梅花。于是王冕也开始画梅花,后来,他画得最多的还是梅花,尤其是画墨梅。并以画梅驰名于画坛。他画的墨梅,花密枝繁,墨色的浓淡相宜、花束疏密相间得当,栩栩如生、生机勃勃、遒劲挺拔,极具特色。

王冕曾画过一幅《墨梅图》,构图别致,一枝茂盛的墨梅含苞欲放,横斜在画面,数尺长的枝干傲然挺拔屹立中间,生机盎然。画中只有浓淡的墨色,却充分表现了梅花的傲骨。王冕在画面的左上角题诗为:

“吾家洗墨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表现了王冕一生清廉、为人正直的高尚情操。

任伯年

任伯年是我国晚清时期著名的画家,浙江人。

任伯年的父亲也是一位画家。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从两三岁开始读书,并喜欢看父亲作画。6岁的任伯年被送到一家私塾。由于天资聪慧,先生所讲的内容,他很快就学会了。空余时间,任伯年便凭着毅力,背着父亲临摹作画。有时时间不够,就把画到一半的画藏起来,放学后,宁可不吃不喝,他也要立即把画临摹完。但父亲认为,靠作画当官发财的,自古就没几个人,还是要靠读经书才能走上仕途。因此,他发现任伯年偷偷学画后,竟不管他画得如何,全部翻出来,一把火烧掉了,并告诫他:日后只能专心学习经书,不准再画画。

对父亲这种做法,任伯年虽然很不满意,但他理解父亲望子成龙的心情。所以,当父亲烧他的画时,他虽心痛难当,却没有说出一句反对的话来。

尽管如此,任伯年仍然没有放弃画画,只不过是比以前隐蔽些罢了。为了不被父亲发现,他每天照常专心攻读经书;而到了晚上,看见父亲房中的灯光熄了,他便开始画画。有时候,他正在画着,听到父亲的房门响,便以为父亲来查他的学业,赶紧把画压在床席下;有时候,父亲真来检查他的学业,他实在来不及收起画,便把画纸翻过来,放在一旁,竟然也没有被父亲发现。

不料,在任伯年12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了。父亲去世后,家中也因之贫寒下来,他也因此失学了。生活所迫,他被介绍到一家扇子店铺里当学徒。

在店里,任伯年和他的小伙伴干不了重活,只能做刮扇条和糊扇面一类的轻活。即使这样,一天下来也是很累的。但是不管有多累,他每天仍坚持画画;没有钱买纸,他就用废纸作画;画完之后,就像从前那样,习惯性地画面朝下,压在床席底下。

有一次,任伯年调换住处,小伙伴们帮他搬床铺。当拿起他的床席时,竟像发现什么重大奇迹一样,吃惊地问:

“你的床席下压着这么一堆废纸做什么?”

当他们收起那些“废纸”的时候,却发现“废纸”的另一面全是画:有山水、花草;有人物、动物、很是逼真。大家不由得惊呼道:

“真了不起,没想到你还是个小画家呢!”

店中的老板知道后,认为他的画的确不凡,便从此不再让他干粗活,专门为扇面作画了。

从此,任伯年学有所用,画画的积极性也就更高了。

任伯年的作品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真实的思想感情。他创造了新颖活泼的艺术风格。他的绘画所涉猎的范围很广:人物、山水、花鸟、走兽,无所不及,无所不工。他笔下的花鸟活泼生动,勾勒、点簇、泼墨交施互用,别具一格;所作山水,意境高远,引人入胜;所绘人物,惟妙惟肖,神情毕现;所绘动物,活泼可爱,栩栩如生。

任伯年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成为晚清著名的画家。

齐白石

齐白石于1863年1月7日,出生在湘江之滨的湘潭县的一个贫穷农民家里。他家以种田、织布为生。齐白石是家里的长孙,长孙的出生给并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莫大的欢乐。祖父十分疼爱他,为他取名“纯芝”,全家上下都亲切地叫他“阿芝”。但是纯芝自幼身体瘦弱多病,这给家里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

阿芝6岁时,祖父用树枝、木炭做笔,在地上、墙上写字,教他认字。阿芝进步很快,记性又好,祖父教过的字,他过目不忘。但祖父识字有限,很快就教不了他了。8岁时,阿芝的母亲用平时积蓄下来的一点零钱,买些纸笔书本,送阿芝到外祖父周雨若开的枫林亭蒙馆读书。

阿芝在私塾接受严格的传统式教育。他刻苦攻读,勤学好问,不到一年时间,就熟练背诵并掌握了《四言杂字》、《百家姓》、《三字经》、《千家诗》等书。

阿芝幼年就喜欢画画,但因为家境贫寒,买不起纸,他就用旧账本、废书本来画画。到了蒙馆,阿芝得以用毛笔在纸上画画。他在课余时间画了不少门神雷公像,也画花卉、飞禽等一切眼见的实物。因画画浪费了不少用来描红的纸张,也常常遭到外祖父的训斥。

后来,由于阿芝又有了个小弟弟,家庭需要劳动力,入学未满一年的阿芝被迫辍学了。阿芝一生唯一的、极为短暂而又难忘的读书生活,就这样结束了。

回家后,他开始帮助父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担水、砍柴、放牛、照看弟弟。劳动之余,他总是抓紧时间读书,不懂的地方或不认识的字,仍旧找外祖父请教。不但把《千字文》背得烂熟,靠坚强的毅力和悟性,还硬是把一本《论语》揣摩透彻。这样的童年生活,使他养成了一种坚忍不拔的性格。

后来,经过商量,家人认为应当让他学一门手艺。正巧,他的一个叔叔是做木匠活的,缺少个帮手。于是,在第二年的春天,齐纯芝便跟叔叔学艺,开始了他的木匠生涯。

他刚开始是粗木作,即做些建筑构件,后来又跟村里的一个木匠周之美学习雕花木作。这种雕花木作,不需要太大的体力,做的是细活:八仙桌、雕花床等,这使自幼就喜欢画画的齐纯芝,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师傅周之美的指导下,他开始试刀,从简单的图案开始,到复杂精美的构图,从表面的刻削到内部的镂镌,刀法逐渐灵活自由,技巧逐步提高。他还借鉴了我国古典小说和戏曲插图的艺术成就,使所雕塑木器上的图案,不论是人物还是花卉,都显得层次分明,形神兼备。

在20岁那年,他为一蔡姓人家做活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套康熙年间刻印的《芥子园画谱》,刘纯芝非常激动。他从来也没有见过这么精美的画册,便借回家,如饥似渴地研读、临摹起来。他花了半年时间,硬是一字一句,一笔一画地把四册《芥子园画谱》全部临摹下来,并装订成册。有了这套画谱,他的雕花技巧有了飞跃的进步,同时他的绘画艺术也翻开了新的一页。从枫林亭蒙馆画雷公像到艺术上逐渐走向成熟,20多年了,他执著地画呀画,饱含着苦苦的追求和热切的企盼,为后来走上绘画和篆刻的创作道路,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1889年,齐纯芝27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赖家为新娘子雕嫁床时,经东家介绍,认识了一位颇有才学的私塾先生胡自倬。胡自倬号沁园,人称寿三爷,出身书香门第,少年时代受过严格的、系统的国学教育,他的琴、棋、书、画,样样见长。寿三爷看重齐纯芝的绘画才能,为他刻苦自学能达到如此高的水平而感动。他说服齐纯芝放弃木工活,专心从事绘画创作。

通过寿三爷的介绍,齐纯芝又认识了另一位私塾老夫子陈少蕃。陈少蕃满腹经纶,学识广博,是湘潭著名的人物。

陈少蕃教他读书,寿三爷教他学画。从此齐纯芝开始了他崭新的读书学画生涯。他们把齐纯芝接到寿三爷家住下,免费提供吃住,他们还按照中国古代文人的习惯,给齐纯芝取了字号,字取“璜”,号“白石山人”,这就是齐白石名字的来历。纯芝也很喜欢两位恩师给起的字号,此后,齐纯芝就改称为齐白石了。

在胡自倬和陈少蕃二人的引导和启发下,原本就勤奋好学的齐白石更是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学习文学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绘画能力。寿三爷把家藏的碑帖名画都毫无保留地取出来,让齐白石临摹,使他的画技和艺术修养大大提高。后来,经过努力,齐白石成为了专业画家。

齐白石首先画肖像,一边赚钱养家糊口,一边刻苦练习画画,提高绘画技能。这期间,他悉心揣摩历史上阎立本、吴道子、赵佶等人的技法,在人物肖像画绘复制中,琢磨出了一些新的技法,使画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此外,他还十分注重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仔细研究鸟兽虫鱼的生活特点和解剖结构,揣摩它们的神情、动态,不断开拓自己的艺术道路。这为他后来在艺术上独立门户和成为画坛上的巨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准备了成熟的条件。

(0)

相关推荐

  • 王冕《感遇》

    王冕《感遇》

  • 作家成名前,都在做什么工作维持生计?

    本文由公众号:故事研习社(ID:gushixueyuan)授权转载 随身精品原创故事APP"每天读点故事"的作者集训学院 作者们写作,除了爱好和梦想的激励之外,经济方面的收益当然也 ...

  • 大师(组诗10首)帕斯捷尔拉克、但丁、雨果、梵高、普希金、聂鲁达、惠特曼、海明威、卢梭、莱蒙托夫 郭兴军 《躬耕》

    大师(组诗10首)帕斯捷尔拉克、但丁、雨果、梵高、普希金、聂鲁达、惠特曼、海明威、卢梭、莱蒙托夫 郭兴军 《躬耕》

  • 外国诗歌精选60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131826)   我曾经爱过你 普希金 (105943)   飞鸟集 郑振铎译 泰戈尔 (98212)   致大海 普希金 (94582)   幸福的憧憬 歌德 (926 ...

  • 大师(组诗)帕斯捷尔纳克、但丁、雨果、梵高、普希金(郭兴军)《秦都》

    大师(组诗)帕斯捷尔纳克、但丁、雨果、梵高、普希金(郭兴军)《秦都》

  • 《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全文2】

    . 讥讽篇(上) 诸葛亮讽周瑜 有目也是[目丑] 无目也是丑  去掉[目丑]边目 加女便成妞  隆中女子生得丑  百里难挑一个妞 有木也是桥  无木也是乔  去掉桥边木 加女便成娇  江东美女数二乔  ...

  • 《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全文3】

    . 妙趣篇(上) 白居易吃酒 杯中酒未满 哪能过瘾 店里客不依 一醉方休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官清正,不愿与那些贪官同流合污,因 ...

  • 古今对联故事欣赏系列 6 。

    45相传清代一捐官,不通文墨.到某地担任主考,不能阅卷,便将考生号码写置筒中,先出者为第一,依次类推,直到名额检满为止.有人作联嘲之云: 尔小生论命莫论文,碰! 咱老子用手不用眼,摇. 联语仿主考官的 ...

  • 十则对联故事,妙语连珠

    鹦鹉能言难似凤 蜘蛛虽巧不如蚕 北宋文学家王禹偁才思敏捷,一天,太守在席上出对:鹦鹉能言难似凤.满座皆不能答,太守把这句话写屏风上,王禹偁在下面写上:蜘蛛虽巧不如蚕.太守感叹道:真是满腹经纶呀!于是, ...

  • 十则对联故事,妙语连珠,太有才

    查看对联知识技巧 鹦鹉能言难似凤 蜘蛛虽巧不如蚕 北宋文学家王禹偁才思敏捷,一天,太守在席上出对:鹦鹉能言难似凤.满座皆不能答,太守把这句话写屏风上,王禹偁在下面写上:蜘蛛虽巧不如蚕.太守感叹道:真是 ...

  • 自作多情的私塾先生(对联故事)

    欧阳询<千字文>行书 从前有个老员外,生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儿和一个小儿子,老来得子,视若珍宝,姐姐已到待嫁年龄.因儿子还小,便请了一个私塾先生来教他.从<三字经>讲起,接着&l ...

  • 八个有趣的对联故事,文雅又幽默

    查看对联知识技巧 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 对联又称楹联,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许多精彩的对联,今天小编总结八幅精彩的对联故事,不论真假,且品一品其中的趣味吧! 唐玄宗的宠臣 ...

  • 古今对联故事欣赏系列 7 。

    49传张学良将军曾撰一联云: 两字让人呼不肖, 一生误我是聪明. 两字,即"不肖".此将"不肖"置后,是为同位语倒装.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令张学良不得抵抗,并退出 ...

  • 趣味对联故事(3)

    18.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同年十一月二日,日军侵占大连.败讯传来,正值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有人愤然书联于北京墙头: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慈禧垂帘听政二十余年,丧权辱国,死后却 ...

  • 妙趣横生的对联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01 一日,寇准与友同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