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筛查难,晚期易复发!“妇癌之王”生存率为何低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詹达
编辑 | 袁月
谈及“妇癌之王”,你可能会想到哪种癌症?宫颈癌还是子宫内膜癌?
其实在妇科肿瘤中,卵巢癌的死亡率才是最高的。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妇科主任、主任医师 高雨农教授
“卵巢癌的发病率排在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之后,但其死亡率却是这三种疾病中最高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妇科主任、主任医师高雨农表示,“其实现在有不少癌症生存率已经大幅改善了,比如乳腺癌5年生存率已接近89%,但卵巢癌仍然徘徊在30%-40%,部分医院统计到的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甚至只有17%左右。”说起卵巢癌高死亡率的原因,高雨农教授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卵巢癌患者缺乏有效的早筛手段。如何早期发现卵巢癌,目前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正是由于早期无特异性症状,70%的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已经是中晚期。而另一方面,卵巢癌的病情进展迅速,临床上不乏有在一个月内便发展成晚期的病例。
第二,以往缺少有效延缓复发的治疗手段。在过去,晚期卵巢癌的治疗一直以手术和化疗为主,但有70%的晚期患者在手术和化疗后的3年内复发,这也是70%的晚期患者无法跨越5年生存期的重要原因。
更不幸的是,以往患者一旦复发,一方面手术治疗的作用有限,另一方面,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化疗,也由于患者在短期内反复复发而产生了化疗药物耐药性,而无法发挥治疗作用,最终患者往往因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而死亡。即使是长期存活的卵巢癌病人,大多数都在不断手术和化疗,与复发做抗争,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而且长期的复发治疗也为每一个卵巢癌患者的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肿瘤中心、主任医师 潘凌亚教授
“如何更早地发现卵巢癌,并且有效延缓或防止复发,一直是临床上的大难题。” 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肿瘤中心、主任医师潘凌亚教授说到,“以前总有患者会问,'医生,有没有办法可以让我晚点儿复发或者不要复发?’后来我们终于等到了这种方法,就是现在的靶向维持治疗。”
随着靶向治疗研究的发展与应用,以PARP抑制剂为代表的卵巢癌精准靶向药物问世,使“维持治疗”成为卵巢癌标准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一部分卵巢癌患者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所谓维持治疗是指患者在初始治疗后肿瘤已经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接着通过治疗药物持续清除残留或缓慢死亡的肿瘤细胞,从而达到延长缓解时间,推迟或防止癌症复发目的的治疗手段。
目前的维持治疗药物中,受到广泛认可和国内外临床指南推荐的就是PARP抑制剂这类靶向药物。在细胞DNA受损后,需要单链修复酶(PARP)或BRCA1/2基因的双链修复功能来修复。而BRCA1/2基因突变后的肿瘤细胞因为已经没有了BRCA基因,会变得特别依赖PARP的单链修复能力。但细胞如果同时没有PARP和BRCA功能便会出现“合成致死”的现象,PARP抑制剂也正是通过“合成致死”的机理来消灭肿瘤细胞。
那么,所有晚期卵巢癌患者都能通过维持治疗推迟复发吗?高雨农指出,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最适用的是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人群。2018年首个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用于一线维持治疗被美国FDA批准之后,《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曾明确地建议,一线卵巢癌患者都应该做BRCA基因检测。
SOLO-1研究也表明,与安慰剂相比,通过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使一线BRCA突变的卵巢癌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超过4年半(56个月),对比安慰剂延长了42.2个月。与安慰剂相比,可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67%;48%的患者5年无疾病进展。而对于已复发的患者,目前的临床研究则表明,无论患者是否具有该种基因突变,都有可以不同程度获益,携带基因突变的人群获益程度则更加显著。
当然,PARP抑制剂不仅能杀灭肿瘤细胞,对正常细胞的PARP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我们要客观地理解药物的副作用,以化疗药物即细胞毒性药物为例,它对所有有增殖能力的细胞都是有杀伤性的。但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增殖能力不同,绝大多数的正常细胞的增殖得慢,而细胞毒性药物则主要作用于增长得特别迅速的肿瘤细胞。”潘凌亚介绍道,“对PARP抑制剂来说也是如此,在进行肿瘤治疗时,临床上我们会选择一个生物治疗窗,即能够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使正常组织受到的损害很小的一个剂量。更重要的是,和PARP抑制剂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相比,副作用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要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