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众“放过”《地球最后的夜晚》,把“小众电影”还给小众!
比起泥石流,
活在记忆里才可怕。
——毕赣
文丨旧故麻袋
∨
12月31日,《地球最后的夜晚》全国首映。不少人因为一句“一吻跨年”,放弃了看跨年演唱会这样俗套的方式和看罗胖《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这样文化的方式,去电影院“仪式感”了一把“电影跨年”。
结果,2019年第一天,《地球最后的夜晚》就被顶上了热搜,不是因其口碑爆棚,而是因为去电影院看完电影的观众都纷纷闷逼,一致表示看不懂。更有甚者,对电影本身有着极大的不满,表示因宣传方“误导性宣传”,导致自己浪费了一次完美跨年的机会。有影评人出来骂街,称电影宣传期噱头十足,营销过度;也有影评人维护,这是中国电影工业的一次尝新......众说纷纭,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
最终《地球最后的夜晚》从豆瓣评分7.8一路跌到了6.8,连一贯以高评分示人的猫眼上也只有可怜的3.1分,口碑遭遇滑铁卢,“一吻跨年”凉了。
与上映前的高口碑、高预期不同,后续评价清一色差评,至少有30%-40%的人表示“电影无聊”,还有20%-30%的人表示“电影咋样不知道,睡倒是睡得挺香”,至于其他这波人,电影看到一半就主动离场了。
这样惨烈的现场,在2018年可是闻所未闻,却在2019年头一遭就“栽了跟头”,算是开了个“不好”的头。
出现这样的结果,真要怪罪到导演毕赣身上吗?毕赣凭借处女作文艺片《路边野餐》获得了金马奖的最佳新人导演,《地球最后的夜晚》也早在去年4月入选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但如若你不喜欢他的《路边野餐》,你也必定喜欢不上这部《地球最后的夜晚》。
我们总在说文艺片是小众电影,什么是“小众电影”?是不被大众所喜欢、所接受的电影,比如文艺片、纪录片等,这些电影大多是一些艺术类题材,并不会因为讨好观众而拍摄,更多是反映导演自身想法的电影。
这样类型的电影自有喜欢它的小众粉,这部分粉丝专门喜欢看一些有深度、有思考、有沉淀的艺术电影,但这仅仅是属于“小众”的乐趣,有些东西能够“独乐乐”,却不一定能“众乐乐”。
都说人有选择自己喜欢电影的权利,毕竟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同理可得,电影也有选择自己适合那部分观众的权利,因为受众有限。
其实早在IP影视化时期,就有这样的一个区分,这部作品不是拍给大众看的,而是专门圆原著粉的一个电影梦,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就是最好证明,或许你会觉得它太low了,各种撕逼现场剧情浅显,但它的确陪伴了我的大学时光,我去看了电影,虽然改动较多,拍的也不给力,剧情线也足够混乱,但还是属于我的回忆。
而《地球最后的夜晚》毁就毁在前期宣传,低调的毕赣开始上节目了,开始推销自己电影了,开始拿着自己的电影做宣传了。而宣传方,竭尽所能,根据天时地利人和,谋划出了“一吻跨年”的概念,在抖音快速传播,引起轰动效应。但是让大众都爱上这样的文艺片是不现实的,事实证明这就是个“悖论”。
除去宣传方和资本方的插手,电影本身就应该求“大众”放过,把原本属于“小众电影”的它还给小众。
大众喜好还是聚集在商业片范畴,至少你也要是一部“爆米花”电影才行,剧情有时候反倒变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氛围、是肾上腺素、是高潮迭起、是反转和刺激......这样的电影票,大众才会觉得花的值。
若非要让大众都接受这样的剧情线电影,除非你是话题量够够的《我不是药神》,基于社会现状去展示接地气的故事。
若你不接地气的飘着,又没法做到高潮迭起,还外加一个技术性很高的60分钟长镜头,这部电影不废也难了。
其实这部电影和观众之间的矛盾无非就是互相之间的不理解,彼此都没摸透对方想要的是什么,才会导致电影被骂的如此惨烈。
《地球最后的夜晚》在前,《大象席地而坐》在后,希望电影宣传方别再因为票房而制造热度,也别因为影响力有恃无恐。电影的受众它就在那里,若多一人,就多一条骂声,当然也有可能会被圈粉,但这样的机会似乎渺茫的很。
让“小众电影”回归小众,大众只接受“商业片”的洗礼,或许几年后,《地球最后的夜晚》会出现在“被忽略的小众电影”系列。但现在,请大家放过自己,也放过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