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五日誌 第 179 天
2019 年 8 月 28 日
星期三 深圳 海上田園
文 / 劉仁州
编辑 / 杜侑霖
七點集合,閱讀“敞開內心之門 ”,文中講到:「學習分清主要、次要是極爲重要的,因爲只有當主次被分清時,一切纔會被完美地解決。搜索我的內心,並看看我放在首位的是什麼。它是我自己,以及我自己的福利嗎?它是我的工作和我的物質環境嗎?我滿足於在對上天毫無覺察的情況下度過我的一生嗎?並有信心只靠我自己,沒有用上天的幫助也能安然度過嗎?我確實完全都不需要上天嗎?當我在第一時間做好最緊要的事情,就會有時間去做好所有其他的事情。」我們利用安靜一個小時的時間,去整理心中想要處理的事情,也思考什麼是自己的事情,什麼是上天的事情?
10:40,我們閱讀香港梁君逸寫的開始生命工作的公開信:「自從 2013 年底在學校期間第一次抑鬱症病發,加上過去幾乎每年年底的復發, 使我慢慢離開原有的法律專業,一步一步走向由台灣劉仁州老師發起的生命工作。
生命工作, 是聆聽、陪伴和支持其他生命的工作。每個生命都需要被聆聽和梳理,因為很多日常生活中的衝突、傷害和痛苦,反映著童年成長的失落、受創和恐懼留下的陰影。很多人可能侃侃而談生活遭遇,別人為自己帶來的傷害,而忽略自己本身生命狀態和所作所為對別人也造成的影響。
生命工作的關鍵, 在於以堅定和溫柔的態度,建立一個安全和充滿信任的空間引導當事人看見自己,並進入童年經驗的分享和探討。
同時,這是一份必須從自己開始的工作。也就是說,一個生命工作者必須先充分探討自己的童年經驗和原生家庭的成長,對自己和父母有更深的了解和接納,才有能力陪伴他人。
從 2015 年開始我參加了7個月的華人行動培訓,之後每年都會參與後續在中國各地的田野服務。更在 2017 年大學畢業後,花了一年時間跟隨劉老師和家庭 EQ 協會在台灣、中國各省、日本、馬來西亞、挪威、瑞士等地學習和服務,陪伴了很多生命,處理過不少個案,帶領生命成長工作坊,累積了相當的經驗和心得。
2019 年,是我正式在香港開展生命工作的第一年。
我打算先以個人為單位,成立一個生命工作室,之後在路上繼續尋找合作夥伴。
我的工作室取名《慢慢來生命工作室》,顧名思義是提倡一種慢一點緩一點的生活哲學,對自己溫柔一點,慢慢去探討自己的生命,學會照顧自己的內在需要。
誠言,活在香港這個什麼都講究快和效率的城市,這一切都是知易行難。我每天也是在練習,而且也有掙扎和低潮。不過,這正是發起這個工作室的初衷:《慢慢來,沒關係,一切都是可以的。》
前期的核心服務有下列數項:
(一) 個別談話
不批判、不建議、不強求解決問題,耐心聆聽;陪伴當事人以同樣態度面對自己遇到的生活難題,尋找需要的答案。
(二) 生命敏感度訓練和深度醫治
家庭圖分享和寫信練習,深入探討童年經驗並培養內在成人力量回應自己的需要。
(三) 生命成長讀書會
挑選與心靈成長和家庭關係有關的書籍共同研討,把當中的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四) 安靜日體驗
定期舉辦安靜日,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靜下心來和自己相處,聆聽內心和上天的聲音。
(五) 情緒工作坊
深入探討各種情緒背後的動力以及如何與之相處。
上述服務會以公益形式進行,接受隨緣樂捐。與此同時,因為我的工作會有固定的開支,例如租用辦公室和聚會場地等,以及衣食住行等我個人的生活開支。因此我希望邀請大家給予我捐款支持,讓我可以用更穩定的狀態來服務和陪伴生命。
現階段我會以香港為基地,但也會支援台灣,大陸和馬來西亞等地的生命工作。
各位長輩家人朋友,若果你也認同上述我的生命工作理念,希望你能支持我的工作。」
然後我們安靜之後,輪流分享華五結束回去,可以如何開始生命工作,而這之間個人基本生活需要又要如何得到滿足?
下午兩輪個談,師母和我先談了寇蓉枚,再談夏玉春。結束後,玉春邀請我們一起外出吃飯,我們打車到天虹廣場吃日本料理,吃飯中,我們有更多生命的交流。